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凡了解中国诗歌发展史的人:都会知道,山水诗的大量出现是在晋、宋(刘宋)之际,或说,山水诗的兴盛繁荣是南朝诗歌的一大特色。大凡了解中国诗歌发展史的人也都知道,谢灵运正是晋、宋之际大量出现的山水诗歌这种学现象中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南朝山水诗领域中的名诗人。按照实际,说他是中国山水诗派的鼻祖确不为过。  相似文献   

2.
李霞 《沧桑》2008,(1):222-223
元嘉时期文学出现了风气之变,盛极一时的玄言诗悄然退隐,山水文学勃然兴起。以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文学的兴起与南朝刘宋时佛风的昌盛、审美文化语境由玄而佛、山水审美的自觉是分不开的。在审美文化语境由玄而佛的转换背景下,一方面,客体(自然山水)获得了真正的自由,自然界的山水开始成为审美客体,而另一方面,主体(士人)也获得的了真正的自由成为了真正自由的审美主体。面对自然山水所呈现出来的清新自然的美,诗人油然而生的是新奇、惊讶、倾慕之感,是自然山水的"自来亲人",是"神超形越",是宇宙生命之道的感悟。自然已经从作为陪衬的生活环境或作为比兴的媒介物变成具有独立美学价值的审美对象,山水审美走向独立自觉,山水诗的兴起也就成为了必然。  相似文献   

3.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在浙江省东部地区,一条文人的山水走廊生动地阐释了文人和山水的关系。在中国文化史上,很少有一条线路和中国的山水诗、书画艺术以及宗教思想发生如此密切的关系。正是因为这层关系,才引得诗人纷至沓来;也因为他们的歌咏,才成就了一条绝无仅有的"唐诗之路"……  相似文献   

4.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在浙江省东部地区,一条文人的山水走廊生动地阐释了文人和山水的关系。 在中国文化史上,很少有一条线路和中国的山水诗、书画艺术以及宗教思想发生如此密切的关系。正是因为这层关系,才引得诗人纷至沓来;也因为他们的歌咏,才成就了一条绝无仅有的“唐诗之路”……  相似文献   

5.
魏晓莹 《神州》2012,(15):36-37
王维号称“诗佛”,他的诗歌中充满了佛学的哲理,佛教影响了他的生活节奏和政治态度,改变和强化了他的人格自塑方向。本篇仅以他的山水田园诗来进行分析。王维从禅宗里吸收了自性论和境界论,并运用在自己的创作中,在唐代诗人中独树一帜,成为唐代山水诗的大家。王维山水诗体现出了空灵静寂的意境美和回归闲适的情趣美。  相似文献   

6.
郭本厚 《旅游科学》2010,24(2):87-94
随着人性的觉醒、文学的自觉,六朝进入“游”的自觉时代,“游”历活动逐渐成为一种时代潮流和自我实现的路径,并推动文人雅士沉潜山水、游心物外。本文分析了六朝山水诗“游”的核心要素、“游”的动态载体、“游”的最高境界、“游”的后世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六朝“游”的自觉与山水诗兴起的社会背景、内在需求与情感归属。研究显示六朝山水诗把审美体验融入诗歌创作中,“游的自觉”体现与山水诗篇创造共同推动了山水诗的兴起和中国山水旅游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诗人李频共有六首诗歌与故乡睦州密切相关.在前代唐人已对睦州山水的典型风貌有了程序化的描绘后,以李频为代表的睦州诗派对此有了不少新的塑造.本文前半部分考察这些诗歌的写作原委.后半部分研究李频诗歌描写睦州风景的特别之处:基于睦州诗人丰富的当地生活经验和乡土文化的认知,李频写作睦州山水诗时,尤重细节化、生活化和时序性的文学呈...  相似文献   

8.
本对满族山水诗人佟明光的诗歌创作主张及实践,做了深入浅出的注释与评述。指出其山水诗作品无论从人类对生态的关怀,还是从诗人审美的开拓上,都超越了一般意义上咏山赏水的臼窠。同时认为他的作品在广泛借鉴中国传统诗歌艺术特点的基础上,也横向借鉴了风格迥异的大量现代诗歌技法,逐渐从具象走向抽象,从平实转向空灵,以多重多义的隐喻,把山水写实化为纷繁多彩的审美意象,是对自己所处时代在更深层次上的呼应与默契。  相似文献   

9.
胡阿祥 《安徽史学》2016,(3):130-137
唐代以前的宣城,走过了由县邑到郡治、由江南西部的行政中心到江南地区的政治腹地与经济沃壤的历程。其间几个关键节点是:楚国置爰陵邑,西汉置丹杨郡,孙吴丹杨郡迁治建业,西晋分置宣城郡,六朝时代之宣城既为近畿要地、又逐渐成长为文化名邦。以南齐谢朓为标志人物的山水诗的创作与影响,既反映了南朝时代宣城的文化特色,也使得宣城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名副其实的"山水诗都"。  相似文献   

10.
郑珍,清代经学家、古文家、诗人。字子尹,号柴翁。1806年(清嘉庆11年)生于贵州遵义。诗作有《巢经巢诗钞》、《巢经巢诗后集》。郑珍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特别热爱故乡山水和名胜古迹,写了不少旅游山水诗。据粗略统计,在现存八百余首诗歌中,郑珍的写景诗约占四分之一左右。如说其反映社会问题的诗,具有宋诗派以理为诗的倾向,比较质直。那么,他的山水诗,则大不一样。奇情诡趣,跃然纸上,“浏漓顿挫,不主故常”,多名篇佳构。他笔下的黔中山水,写  相似文献   

11.
中国诗歌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山水诗出现在晋宋时期.它的产生与人们对山水自然的看法有直接关系。而文人自然观则受到流行于思想界的道、玄、佛诸家理论影响,虽然各种自然观都流露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欣赏。但从各家义理来看,它们又不尽相同。下面对此略加比较,以探讨晋宋时期山水诗产生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2.
南朝四百八十寺辨析文/熊承芬NANCHAOSIBAIBASHISIBIANXI"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题为《江南春》的绝句是晚唐诗人杜牧描绘金陵景物的名作。千百年来,广为流传。南朝都城建康果真象诗中所言...  相似文献   

13.
古往今来,写山水诗的人很多,但其诗作的遭遇却大不一样:有些山水诗,即使一读再读,也难引起美感,因而难在读者的脑中留下什么印象;而有些山水诗,却过目难忘,且脍炙人口,流传至今。同样是山水诗,其遭遇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原因是前者只用平庸的笔调,描绘了一些山水的表面景色,既没有经过一番审美的思索,又没有抓住描绘的对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王维是以擅长山水田园诗而驰名于世的伟大诗人,他的山水诗风格淡泊清远,历来为人称道。但是王维诗歌创作内容与形式都是丰富多彩的,在王维留下来的诗集中,有几首咏史之作,因其数量少,历来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事实上,这几首咏史诗同样折射出诗人内心世界的一个侧面。分析王维的《西施咏》与《李陵咏》所表现的思想内涵丰富,联系王维生活经历,这二首咏史诗非早期作品,应是中、晚年所作,其咏史诗创作风格沉郁苍凉,藉此说明王维诗歌创作的多样化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有清一代八旗诗人数量激增,成为清代诗坛上一支崛起的新军,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袁枚就说:“近日满洲风雅,远胜汉人,虽司军旅,无不能诗。”(《随园诗话补遗》卷七)在这为数众多的诗人之中,情况也不一样,有志得意满而附庸风雅的,有怀才不遇而一吐为快的,有遭遇坎坷而愤世疾俗的,有遁迹山林而缒幽凿险的,凡此种种,都有一些代表人物,他们在山水诗,咏物诗、怀古诗、怀人诗、爱情诗,论诗诗诸方面都曾有过佳作,为清代诗坛增添了绚丽的色彩。研究清代诗歌,不对八旗诗人和作品进行微观和宏观的考察,势必得不出一个清晰完整的结论。我们这里介绍的马长海就是一个鲜为人知而又卓有成就的满族诗人。  相似文献   

16.
刘姣 《沧桑》2009,(5):226-227
拥有画家和诗人双重身份的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诗作清新自然、明逸静秀,多表现大自然的静寂、空灵之美,开创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极大地推动了山水田园诗的发展。本文通过统计等方法,结合王维的诗歌,对其诗中的色彩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由于个人遭遇和时代的原因,诗人前后期使用的色彩有所变化,但我们仍可清晰地看到,以白、青二色为主色调,兼有其他颜色这一点,在王维前后期的诗歌中始终未变。而匠心独运的画面,巧夺天工的着色,表现出诗人在绘画上的高妙技艺以及独特的心境,即使归隐山林、闭门参禅,仍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宁静中充满不竭的生命力,淡雅外包含绚烂的色彩。  相似文献   

17.
姜朝晖 《丝绸之路》2009,(20):78-80
从魏晋山水诗开启,到山水之作发展到王维、孟浩然掀起创作高潮,张九龄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外放遭贬谪而寄情山水,张九龄对前代诗风深入学习借鉴,其山水行役之作有了谢灵运凝重的风格;山水景致是传达心境的媒介,对山水的感悟和描摹,便不再是简单的铺陈,而成为一种心境的表现方式。诗歌山水美景与心境相合,曲江之诗也有了王维神韵;得山水之助,曲江山水诗歌清新省净,清澹典雅,古朴沉郁,形成特有的明秀清澹之风。  相似文献   

18.
佚名 《文史月刊》2012,(11):53-53
在中国山水诗派的发展史上,晋朝著名的山水诗人谢灵运功不可没。谢灵运的诗意境新奇,辞章绚丽,影响深远,被后世誉为中国山水诗的鼻祖。  相似文献   

19.
刘忠国 《神州》2013,(36):286-287
六朝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从而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残酷的社会现实迫使一部分文人士大夫寄情山水,隐居山林,从事山水画的研究和创作,玄、道、佛思想养育了山水画家的精神和气韵,加上山水诗的大量创作,使艺术创造者对于山水进行咏怀,以诗、文学、绘画的形式来抒情、畅意。以山水为背景的人物画的出现,人文士大夫参与绘画提高了绘画的地位,还有纸张的发明都为山水画的产生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因此,山水画的产生是六朝这个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0.
时兰兰 《丝绸之路》2011,(16):77-79
作为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生活在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南宋时期。陆游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梦诗",借梦境抒发其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将爱国之举、报国之情托付于"梦诗"中,是由他心中深沉的爱国情结所致。从内容看,陆游的"梦诗"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抒发对收复失地的无限渴望;二是表现他报国无门之悲;三是抒写他游历山水的感受。从陆游"梦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汹涌澎湃的爱国激情,体味到诗人豪壮、赤诚的爱国情怀,这种情怀对现阶段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