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治边、防边讲究"守在四夷"、"树表捍边",中法战争后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原本辅车相依的南疆藩篱一变为卧榻之侧的西方敌国,传统观念却仍然左右时人认识。战后中法勘分中越边界,清政府为阻法国进逼边境,在如何分画边界问题上始终纠结瞻顾,勘界过程纠葛不断,由边界划留"隙地"到争取"新界",最后始定"一线为界"。时人观念也由开始竭力避免与法国为邻,演变为守定现界、与法方争利,此一时期也成为国人近代边界、边防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2.
清朝前期(1644-1840年)是中越两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殖民者东来,中国周边面临殖民势力的扩张,虽然中越仍保持较密切的宗藩关系,但两国封建政府的边疆意识逐渐增强,对两国陆地边境的出入境、边境贸易、跨境流民、跨境通婚等跨国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以确保边疆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3.
中法战争中,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主持军务,坐镇後方,指挥调度,取得镇南关——谅山大捷,为时人和後人所津津乐道。但是,在这场战争尾声的中越勘界中,他的作为却较少被人关注。其时张之洞奉命会勘中越边界,虽然并非主事者,但敏锐地认识到勘界事关国家安危与领土主权,任务重大,影响深远,不容有失。他着眼全局,不仅勘界前密陈机宜,建言献策,而且对於所辖广西、广东界务尤为究心,协助勘界大臣邓承修较为顺利地完成勘界任务,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情怀。张之洞也见证和体验了对外交涉的艰辛与无奈,认识到涉外事务与国家的强弱有关,并趋於理性务实。这对其完成从词臣到疆吏、由清流入洋务的大幅转身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与吉尔吉斯共和国的边界问题实际上是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源于1864年中国清政府与沙皇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国自沙皇俄国始与其成为邻邦,直至苏联解体的300多年间因边界问题与其有过多次冲突,双方也就此进行多次谈判并签订划界条约。但苏联时期双方曾举行过三次试图解决历史遗留边界问题的谈判都无果而终,自1992年1月5日,中吉两国正式建交起,边界问题成为中吉两国发展双边友好关系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5.
巴基斯坦出于改善周边外交环境的考虑,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主动提出了中巴边界谈判的建议,中国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接受了巴方提出的建议。中巴两国从1962年5月开始举行双边陆地边界谈判,1965年3月26日中巴边界议定书的签订标志着中巴边界谈判圆满结束。中巴边界谈判开始后,美国和印度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企图阻挠中巴边界谈判,但并没有对中巴边界谈判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1644-1885年间,中越陆路边界桂粤段发生了多起领土争端,并引发了清朝与安南(越南)各王朝的边界交涉。本对这些争端和交涉的相关史实作了论述、分析,认为边境地区复杂的民族关系和两国统治对边疆领土的不同认识是影响交涉结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中越两国是山水相连,人民世代友好的邻邦。长期以来,虽有争端,但和平往来一直没有断过,特别是文化交流方面。当前两国就南海问题,虽然摩擦不断、关系紧张。但是,和平发展依然是主线。因此,两国尝试新的文化交流途径,以便双方更好的沟通交流、化解矛盾。  相似文献   

8.
充满诗意的归春河在千岩万壑中划开了中越两国的界限。从广西靖西县流出途经越南后,又折回广西,在大新县硕龙镇德天村高浦汤岛遇到断崖跌落,形成了瀑布。中国境内的称德天瀑布,越南境内的称板约瀑布,二者如情侣般在茂密的丛林中相依相偎。  相似文献   

9.
雷金息 《旅游纵览》2010,(12):64-66
<正>充满诗意的归春河在千岩万壑中划开了中越两国的界限。从广西靖西县流出途经越南后,又折回广西,在大新县硕龙镇德天村高浦汤岛遇到断崖跌落,形成了瀑布。中国境内的称德天瀑  相似文献   

10.
王祥春 《广西地方志》2007,(5):38-41,63
两宋时期,中越边境贸易不仅形式和途径多样,而且场面热烈。既有陆路边境贸易,又有水路边境贸易;既有合法的边境贸易,又有非法的人口贩卖。边贸地点多,管理较完善。中越两国边民都从中得到了非常大的好处和利益。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越南地理位置邻近,两国交往由来已久,关系十分密切。明代(1368一1644年),中国与越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更加深入发展,与此同时,越南也向中国输入和传播文化,因此这是一个双向的互动,其中以宦官阮安为建设北京城所作出的贡献尤为突出,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阮安是一名宦官,交趾人(交趾今属越南)。他同时还是个出色的建筑师,水利工程师,善于谋划,奉公尽责,主持过明朝许多重大工程,他去世时留下不足十两银子,足见他是史上少有的廉洁之人。  相似文献   

12.
胡志明不仅是越南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越南历史于黎朝(1428至1789年)后期、西山朝(1786至1802年)、阮朝(1802至1945年)前期阶段。期间,中国与越南文化交流密切发展,1911年胡志明前往法国寻求救国救民真理,这将更大一步的促进着中越两国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其中最为有影响力的是胡志明的无产阶级革命传播和胡志明创作的中文诗歌。  相似文献   

13.
颤动的陆地     
纵览墨脱,山峦重叠,沟谷纵横,降水充沛,河流源头伸入冰山雪峰,穿流于崇山峻岭,直奔阿萨姆平原。急速下降的坡度和浩大的水流量,造就了墨脱极其湍急的河流。数据表明,洪水季节墨脱河床的水位会暴增15~21米,实测最大流量竟达6米/秒。墨脱全县绝大部分山地被河水纵横,切割深度多在2000米以上。  相似文献   

14.
达旺历史归属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门隅地方古代史是我国西藏地方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与西藏地方史一道融入中华民族整体发展史的进程之中,达旺成为门隅政治、宗教、文化中心.英国入主阿萨姆后在相当长时期内沿袭了沿喜马拉雅山南侧坡脚的传统习惯线.1910年英属印度提出战略边界计划,谋图将传统边界线北移至山脊,目的在于建立封锁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防火墙.英国对战略边界在达旺地区的走向多次修改,但根本目的没有改变,是在不同形势下出于维护对印度殖民统治需要而做出的扩展或收缩的调整,战略边界计划及有关活动是英国单方面作为.直至1951年中国西藏地方政府仍然对达旺进行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5.
《湖南文史》2014,(2):38-39
近来,越南当局无视中国政府的警告,继续在中越边境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些地点侵犯中国领土,阻挠我国边民的生产活动,干扰我边防战士的正常巡逻。  相似文献   

16.
西方政治地理学对边界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界把政治学和地理学紧密地联系起来,是西方政治地理学的一个传统研究领域。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地理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不断深化着地理学家对边界的认识。西方政治地理学多从主权和国家的视角研究边界问题。尽管西方政治地理学对边界问题已经积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其他学科也纷纷加入研究之列,然而边界学至今仍未形成,也未形成公认的边界概念和理论框架,把空间范畴和学科方法联系起来。文章梳理西方政治地理学界对边界问题的探索,理清西方政治地理学对边界问题的研究脉络,提出我国当前需要重视的边界研究议题。  相似文献   

17.
《丝绸之路》2009,(11):77-77
2009年5月6日,我国陆地最低点艾丁湖所在地新疆吐鲁番正式开工迁建新机场——吐鲁番交河机场。吐鲁番新机场位于吐鲁番市西北郊,距吐鲁番市区约10公里,距乌鲁木齐180公里。预计2010年5月竣工通航。  相似文献   

18.
广西中越边境地区的旅游,主要包括自然风光生态旅游、民族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越边境风情旅游、历史遗存旅游和红色旅游五种类型,它们都被统一在"边境"这个核心概念下,构建了一个以"边关风情"为主题的旅游体系。通过运用口头艺术及其他多种民俗资源,并以各种手段表演边疆元素,当地的旅游客观上为中国内地游客提供了一个既能欣赏边疆独特风情,又能感受自己国家边界并强化国家意识的特殊场域。  相似文献   

19.
古代红河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交通开发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红河地区与越南相邻,为了发挥这一空间优势,历代统治者积极开发边境交通,加强与越南的对外贸易。尤其是元明清时期,是中越交通开发及贸易的重要时期,为近现代中越贸易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黄祸论”或“中国威胁论”的历史与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衔天 《百年潮》2007,(1):11-14
“黄祸论”或“中国威胁论”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解一下“黄祸论”的百年史,分析一下其实质所在,对应对当今世界的挑战,能使我们保持更清醒的头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