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薇薇 《沧桑》2008,(3):197-198
大学生的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下,消费的心理和行为往往产生彼此间的相互影响,形成特有的群体消费心理特征。本文从大学生消费的心理需求、社会消费环境对大学生消费心理产生的影响出发,以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为主题,针对他们的消费特点,提倡大学生消费责任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王岩  ;张爱书 《神州》2014,(9):262-262
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大学生将完成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高校学生工作者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将大学生分为优势群体、劣势群体和普通群体三种类型,针对不同群体类型分析了他们的需求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适合不同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化分类引导方案。  相似文献   

3.
唐晖  马亮 《旅游纵览》2013,(6):325-326
大学生就业是社会普遍聚焦的问题,择业观作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择业观是大学生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的体现,在不同的群体中会有不同的特点和反映,随着90后大学生就业群体成为就业主流,研究他们的择业观也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90后大学生择业观的特点、优点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新一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上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正中华传统美德虽然是现代社会重要的精神资源,尤其是青少年道德形成的基础。今天,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一名教育者,要立足现实,以变迁中的社会为背景,以学生发展需求出发,挖掘与再现传统美德中的现代元素与内涵,在传统美德的雨露中滋养学生心田,从而为祖国的辉煌大业培养人才。一、现代社会受教育的群体及特点现代中小学学校中,受教育的广大学生多半是独生子女。他们是父辈、祖辈的掌上明珠,是家庭的"硕果",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消费不仅是全体人口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并对未来整个社会消费文化的构成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观反映出他们的生活现状和价值取向,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学校的教育管理,乃至影响着整个社会未来消费文化的发展趋势。本文是依据各方面调查数据并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写成,希望通过此文使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消费文化走向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与大家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项目,倍受人们的关注和喜爱。高校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对足球运动同样也有着极高的热情。足球消费作为足球运动的一部分,已逐渐进入大学生足球球迷的生活,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球迷文化。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运用相关数理统计的知识对武汉高校大学生足球球迷消费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寻求探索出高校大学生足球球迷的消费特点及其规律,通过这种消费现象找出积极因素,引导他们健康的消费,从而促进高校足球运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浅析网络与大学生健康人际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是新时代的宠儿,自网络诞生以来,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这一新变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可以说是网络的最大消费群体,网络技术在带给他们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人际交往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本文力图通过分析网络时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来认识大学生在现实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并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现代化理论视角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丽 《沧桑》2011,(1):155-156
我国正处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出生成长于现代化在我国重新启动并推向深入、社会加剧变迁的时代。他们是同时代青年中思维活跃、知识丰富、乐于创新的高智力群体,他们享有优越的教育资源和发展条件。那么,从现代化视角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分析对于评价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和对当代大学生的深入研究就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新媒体的快速普及和对社会生活的深度介入,作为新媒体用户主要使用群体的大学生来说,由于生活阅历尚浅,更容易被网络上富有诱惑性、煽动性的各类舆情信息吸引和迷惑,引发了各种非秩序化、非理性、病态的社会问题,给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身心健康带来了强烈冲击。文章通过对大学生舆情呈现特点及当前舆情管理误区的分析,提出了应从增强网络舆情的应对机制建设、重视舆情信息的收集与研判、创新舆情发布手段以及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等方面着手,提升大学生网络舆情治理水平,促使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校大学生诚信档案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是高校诚信教育和诚信监督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文从诚信档案的基本范畴、基本特点、和管理方式等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并且阐明了只有在大学生中广泛深入地开展诚信教育和建立诚信档案,才能帮助他们坚定诚实守信的道德操守,培养他们对自我负责的自主、自律意识,从而推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构筑与完善。  相似文献   

11.
郐雪 《神州》2014,(11):144-144
思想政治教育日益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当代大学生作为独特的群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也日益显著,社会极其关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思想政治理论创新在大学生的培养和塑造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是工作的重心环节。为应对社会转型的特征和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特点,解决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必须创新提出新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2.
贫困大学生是在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经济困难,他们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关注和研究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其良好的社会心态、心理素质,培养其高尚的心理情操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学生管理工作者亟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自1979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至今,"独生子女将近1亿"。如今处于现代社会的独生子女的生活环境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生活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物质丰富,大众流行文化、信息技术和和电子媒体发达的时代。社会变迁和转型期的矛盾困惑,无不反映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之中,并对成长中的一代独生子女们产生了复杂的影响,给新时期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带来全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曹玉梅  纪彦旭 《神州》2012,(21):136
高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特定心理危机来源,给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较大冲击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辅导员应该研究并采取相应模式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建立心理危机信息反馈系统、构建心理危机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近年来大学生的扩招,大学生旅游群体正成为一支庞大的力量,大学生旅游市场正成为整个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本文吸收和借鉴旅游消费者行为学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以南昌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大学生的出游动机,旅游景点偏好,旅游消费行为及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一些高校大学生旅游开发的策略,以引导大学生进行积极的有效的有益的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16.
当代高职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日益缺失,究其原因可从家庭责任教育缺失、学校教育片面、社会大环境演变、学业与就业压力以及自身固有缺陷五个方面来解释。针对这个现状,以公益服务进千家的模式可带动整个高职大学生群体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当中,唤醒他们的道德情感和行动,促使他们自觉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从而深化学校的德育教育,逐步树立起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政治意识和道德信念。  相似文献   

17.
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始终是倍受社会关注的群体。虽然国家设立了各种奖学金、助学金,并出台了助学贷款政策,但这只能解决贫困大学生经济上的困难,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更加值得关注。本文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分析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心理辅助的对策,从而减轻贫困大学生来自经济和心理的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18.
亓嘉  吴旭丹 《沧桑》2010,(1):191-192,200
当代高职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日益缺失,究其原因可从家庭责任教育缺失、学校教育片面、社会大环境演变、学业与就业压力以及自身固有缺陷五个方面来解释。针对这个现状,以公益服务进千家的模式可带动整个高职大学生群体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当中,唤醒他们的道德情感和行动,促使他们自觉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从而深化学校的德育教育,逐步树立起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政治意识和道德信念。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增加,贫困大学生的人数逐渐增多,他们成了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一部分贫困大学生因经济贫困导致了心理贫困,在性格、学业、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本文以心理资本理论为视角,帮助贫困大学生重新树立希望、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升自信与增强心理韧性等,以此探讨提升该群体的心理资本的路径,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罗昊  隋天飞  张小奇 《神州》2012,(29):93-93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承受着各种来自社会不同的压力,这种不同的、无形的压力给人们在心里上造成了各种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不仅具备很多大学生所具有的一般特点,又有着特殊性。当今,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的心里健康教育工作,通过正确的途径研究高职院校学生的心里状况与特征,这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