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通过工具和材质两方面对民间面塑的制作过程进行分析,得出:揉、擀、捏、剪、切是面塑制作的主要技艺特征;点、线、面是构成面塑的基本要素;分解与组合是形成面塑的关键环节。这对于推广和保护面塑艺术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乔方辉 《民俗研究》2003,(2):115-122
面塑,俗称捏面人。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早已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品种。面塑的风格由于地域、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大体上说,长江流域的民间面塑细致、精巧;黄河流域的民间面塑则古朴、粗扩、豪放。山东菏泽的面塑就是北方面塑的代表,但融入了许多江南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苏北金湖面塑礼馍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爱华 《民俗研究》2005,(2):230-238
面塑礼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产生源于人们对美的追求和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它是千年来在民间形成的面食制作工艺与造型艺术相结合的一种特殊创造。面塑礼馍伴随着各种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生产生活习俗,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面塑礼馍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娱乐价值。它不但品种丰富多样,造型奇异多姿,色彩绚丽明艳,是馈赠赏玩的佳品,  相似文献   

4.
马彦奇 《沧桑》2014,(3):237-240
岚城面塑是地处山西省吕梁山区的岚县民众,在岁时节日、人生礼仪等民俗活动中,最重要的"供献"和"礼物"。岚城面塑作品题材丰富、色彩绚丽、工艺精湛、手法多样,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在山西众多民间面塑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5.
山西民俗艺术历史悠久,门类繁多,内容广泛,风格独特,于粗犷中见细腻,憨厚中见灵巧,简单中见精致,纯朴中见机智,因而盛传不衰。从表现形式和手段上,可分为表演艺术和造型艺术两大类。表演艺术以高跷、旱船、舞龙、舞狮、锣鼓、吹打乐为主,比较名的有太原高跷、晋中秧歌、运城锣鼓、晋北吹打乐(俗称八音会)等;造型艺术以剪纸、泥塑、堆锦、面塑为主,比较名的是剪纸与面塑。尤其面塑,堪称中华一绝。  相似文献   

6.
影子 《旅游》2013,(9):58-61
我从小生长山西阳泉,小时候每逢农村的祭祀活动,都会看到五彩缤纷、斑斓绚丽、造型逼真的面塑,那时候,我不懂什么礼节,只是对满桌的祭品很感兴趣,印象深刻。早就产生了把这一瑰丽的面塑艺术品拍摄下来的念头,苦于没有机会。恰逢前几天,阳泉市郊区西南舁村有一场隆重的民间祭祀活动,负责制作面塑的是阳泉市河底镇胡怀英,以手艺精巧远近闻名,特意约我们前去拍摄。这个活动上需要一百多组面塑,场面和气势都属于近年较大的。我听到这消息,不由得兴奋起来。  相似文献   

7.
高仲选 《民俗研究》2002,(3):195-196
在陇东合水县民间,一直流传着用面塑枣山祭祀灶君和土地神的习俗,它与农耕紧密相联。枣山,属于古老的民间面塑艺术品,是一种变形的抓髻娃娃。粗犷中含着神奇,变态中含着憨厚。  相似文献   

8.
庆阳香包     
崔玲 《丝绸之路》2004,(8):46-47
庆阳地处肃省东部,古称北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一个神奇而富有魅力、古老而充满生机、化底蕴丰厚、历史源远流长的地方。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厚的历史积淀的共同作用下,陇东高原上完美地保存着丰富而独特的民俗风情。剪纸、刺绣、面塑、皮影、民歌、社火、窑洞民居、五蝠皮鼓……民间艺术绚丽多彩。其中剪纸、皮影、陇东道情和刺绣艺术被誉为庆阳四绝。特别是庆阳民间刺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朴、敦厚、粗犷而带有历史蛮荒之风和原始生命的壮美,可与秀丽细腻的苏绣、湘绣相媲美。庆阳刺绣的主要形式有香包、挂片、衣袖、桌裙、褂子、枕顶、鞋垫等多种类型,其中香包以其丰富的化内涵、精美的制作工艺、兼具的实用功能,最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9.
《文史月刊》2008,(3):F0004-F0004
在山西,人们不但把面做成花样繁多的食品,还用面塑造成各式各样的“面花”,作为欣赏品和吉祥物,用以喜庆、亲戚间走礼和供神,堪称可以吃的艺术品”。各地的面塑又各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可谓气象万千。  相似文献   

10.
山西襄汾是旧石器时期的“丁村遗址”所在地,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素以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民间艺术蕴藏丰富而著称,特别是民间面塑,老妇村姑,人人可为,婚丧嫁娶,处处都有,置身其中无不被其质朴明朗、火热向上的艺术氛围所感染。  相似文献   

11.
手工艺术,这里所述只指“泥塑”、“面塑”(包括面人、和气馍馍、面羊)、“刺绣”、“剪纸”、“石雕”、“木雕”等.这些在这个号称“文献名邦”的古州平定来说,虽不能与山东的风筝城潍坊和天津杨柳青的泥人张相提并论,但是,在平定县城南关土活的荆家泥人,相传数代不衰;城南街的贾林面人虽只见一代,但也非同一般;至  相似文献   

12.
江湖落拓人     
我小时候佩服有一艺之长,即有所谓“看家本领”或“拿手好戏”的人。比如捏面塑的,画饧糖的,刻图章的,乃至用两根猪鬃针对穿绱鞋,都觉得不同常人。有一位商号职员“会打广话”,也就是  相似文献   

13.
《山茶》2009,(4):208-209
山东潍坊有鸢都之称,制作风筝的历史可溯至明朝初期。潍坊风筝旧时有民间、艺匠之分,民间者,用料、色彩和制作都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做工不求精细,风格粗犷;艺匠风筝则制作考究,是富裕人家的玩物。  相似文献   

14.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丰县的文化历史悠久,几千年的汉文化沉淀了丰厚的民间美术资源,具有独特的地方神韵,是民族艺术中的瑰宝。无论是剪纸、面塑、陶泥、年画、风筝、草编、藤编、刺绣等等,无不吸引着孩子们。多年来我们结合幼儿园"十一五"课题《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的研究,选择了适合  相似文献   

15.
商前期青铜斝铸造工艺分析与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斝是一种酒器,夏代晚期已有出现,盛行于商到西周早期。关于斝的铸造工艺,前人也曾做过一些相关研究。我们通过对出土斝范的考古调研、对铜斝的实物考察和对其铸造工艺的模拟实验研究.认为黄冈博物馆所藏商前期铜斝是采用典型的三分法制作的。斝腹部凸起的棱角分明的兽面纹和柱帽上的涡纹,是在范面上制作出来的;斝腹芯和鏊芯是由芯盒制作而成;铸型不糊草拌泥也可单独阴干、焙烧并用于浇铸。  相似文献   

16.
筷子文化     
筷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可以说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一般来说制作普通筷子的用料有两种,一种是用竹子加工制作的,一类是用杂木加工制作的.此外还有骨头、银子、象牙、不锈钢等加工制作的比较高级的筷子. 各种筷子都是从内地运销省内.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加之农村人的经济条件十分有限,购置筷子往往也成了问题.所以,就想方设法就地取材自己制作筷子.一种是在脑山地区生长的叫兔儿条的木材(红色),采选如筷子粗细的木枝制作筷子;一种是在河边生长的沙柳丛中采选适当木枝加工筷子.购置的竹筷子或杂木筷子供客人和陪客人的长辈用饭;而就地取材制作的兔儿条或沙柳条筷子,供其余家人、小孩用饭.就地取材制作的筷子,在洗锅刷碗时,经过热水的“考验”,时间长了就变得三扭四歪,形态各异,尽管如此,仍然坚持凑合着用呢.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考古实证、史料记载、民族学调查资料、陶器岩相学分析以及复原实验等方法,最大可能地去复原殷墟出土灰陶器的制作与烧制技术。复原实验分两大步:一是灰陶器的制作,大致可分为取土、洗土、制作、阴干、修整等几道工序;二是灰陶器的烧制,大致可分为建窑、装窑、烧窑、还原(加牛粪或水)、出窑等几道程序。复原实验历时2年,比较成功地制作和烧制了200余件灰陶器。经过本次复原实验,我们切实了解了殷墟灰陶器的制作工艺和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8.
玉器学是物学的专门学科。在物学中,它属于分支学科古器物学的一支。玉器学研究的对象是古代玉器;研究的范围是古代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制作的玉器与相关问题,以及与人工制作有关的古玉,非人工制作的不在此范围内;时代范围是古代。玉器学结构体系,主要内容有:玉器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特点;玉器学的起源与历史发展;玉器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玉器学的基本内容;玉器学与相关学科的交叉关系,以及该学科的最新发展,目前面临的和亟须加强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馆藏有16件出土良渚文化玉璧,通过其制作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良渚文化玉璧的制作需要经过开料、成形、钻孔、打磨和抛光等各道工序。开料采用线切割的方式;外缘的成形是先将片状玉料切割成方形,然后逐渐倒角、磨圆;中孔由管钻借助解玉砂对钻而成;打磨有粗磨、细磨之分,打磨工具本身含有固定的砂粒;抛光用的是细小的散砂。  相似文献   

20.
年鉴条目标题具有点明、勾勒、概括内容主题与中心的纲目作用,读者通过条目标题可以知晓条目内容。因此,制作好条目标题,对于提高条目质量,以至提升整部年鉴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制作年鉴条目标题,首先要了解和明确条目标题的类型与特征,拟出和掌握标题的制作要求:一是标题要准确反映条目内容,与条目内容相符,为单一的主题,主题词应尽量前置;二是标题要使用确定性的词语,不宜用不确定性的修饰词、动词和口号式的词语;三是标题要尽量使用动态标题,标出事物的动作、结果、地点、数字;四是标题文字表述要简洁明确,不能随意简化,也不能过于抽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