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青运动已成为历史。知青上山下乡,是新中国农业改革过程中非常独特而重要的内容。在此过程中,知青经受了严峻考验,付出了青春代价。知青所形成的人生感悟和人生经验,具有独特的内涵及意义,必须如实记载,存史资治。当前应大力倡导知青通过回忆,将当年的生产和生活片段记录下来,为以后的修志奠定基础。知青回忆,要充分利用集体的动力及智慧,正确选择有关对象与方法,确保真实与表达的科学,让社会能够接受,这样其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正>2009年6月6日,上海首个"知青广场"在东海之滨的奉贤海湾园建设。建设中的"知青广场"占地32亩,广场中央有知青的主体群雕;有约200米曲折的知青墙,墙上有知青的浮雕、知青当年留下的经典语录及知青名单;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两层知青博物馆。1969年,上海约有111万知青上山下乡,前往黑龙江、安徽、江西、贵州、云南、吉林、内蒙古等地。2009年11月15日,今天是  相似文献   

3.
“知青”作为特定时期的专有名词,已经跟随那“火红”年代的潮涨潮落,封存在历史的一角。然而,有过这一经历的人,常勾起对上山下乡知青岁月的记忆。永远不会忘记那段饱含辛酸的日子。——题记  相似文献   

4.
黄海 《文史天地》2005,(8):38-39
“知青”这一名词,已经渐行渐远,在人们的记忆中是越来越淡化了。然而,有关“知青”问题的研究.无疑将会成为历史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提供的这封信.既改变了知青们的命运,也必将为未来的知青问题的研究留下不可多得的史料。  相似文献   

5.
在特定的岁月、艰苦的环境中锤炼出来的羊达知青们,在他们的知青点解散以后的长达30年的岁月里,依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杨寒胭 《黑龙江史志》2013,(11):343+345
知青"作为一个特殊时期出现的社会群体,在建设出现代化黑龙江进程中留下了许多具有纪念和教育意义的遗址和事迹,是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红色旅游资源。通过对知青文化的红色旅游价值进行了分析与评估,精心组织了忆梦、寻梦、探梦、圆梦4种主题活动,并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与定位,从而设计出极具市场价值的黑龙江特色知青主题红色旅游路线。  相似文献   

7.
我与知青     
阿芳 《文史月刊》2010,(9):68-69
岩泉寨是湖南大山中的一个小自然村,环境恶劣,交通不便。 一天,公社领导忽然来到岩泉寨,对队长说,不久将有一批常德知识青年到这里插队落户,要做好欢迎他们的准备工作。过了两天,县知青办负责人送来6名学生样的男孩,集体住在我家门前的一栋队屋内,美其名曰“知青居住专户”。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知青博物馆在中国东北边疆的历史名城瑷珲,落成以来,已有十万人前来参观,有的还从国外赶来。说起中国知青博物馆,谁都不会忘记一个人——刘树新,他是个编外知青,但他白手起家,历尽艰难,筹集3千多万元,完全用民间方式建成这座用物质形态将一个历史保留下来的丰碑……寻回知青梦  相似文献   

9.
郝秀兰 《文史月刊》2006,(12):37-39
2006年2月,当年的知青队长石小林邀请太原知青回插队乡村一一原晋祠公社王郭大队去看望老连长王命有。我们闻讯后立即欣喜若狂地聚拢到一块儿,一行八人匆匆忙忙奔回30余年前插队的村庄。久别相逢,举杯畅饮,说不完的心里话,道不尽的思乡情。当年老连长指挥着“响应毛主席号召上山下乡”的50多名知青,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沙场秋点兵”,平田整地的情景至今依稀浮现在我们眼前,  相似文献   

10.
罗丹 《湖南文史》2012,(9):53-53
1964年9月,长沙市6000名初、高中毕业生下放到了湖南偏僻小县江永和零陵(今永州)等地,其中“黑五类子弟”占85%,且不乏学业优秀者。1965年新年刚过,江永县4名长沙知青不幸死亡,在知青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一是男知青汪某,因公去广西,回场路上在突来的风雪中迷路冻死;二是两名刚满17岁的女知青在一场大火中丧生;三是男知青陈某身体虚弱又不甘落后,在坚持犁完一丘田后咳血不止,因得不到及时救护死亡。  相似文献   

11.
“文革”前,知青运动就已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早在1964年,晋城作为山西省的一个大县,已经搞起了试点。至1966年底,先后分期分批动员了上千名知识青年到县属十几个乡村插队落户,参加农业劳动。  相似文献   

12.
叶辛 《百年潮》2008,(10):54-58
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下乡知青通过各种途径大规模回城,一时间形成一股大潮,这对知青个人、农村、城市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尤有回响。我也曾是到贵州插队的一名上海知青,由于写作《蹉跎岁月》、《孽债》等知青小说,接触和采访了大量的下乡知青,对知青回城的整个过程比较熟悉。下面,我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与大家一起来回顾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13.
1982年10月,一位女知青斗胆上书,请求把下乡知识青年的农龄改为工龄,此信惊动了当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1988年6月,中央(365号)文件明确规定:知青在下放农村劳动期间的农龄一律算作工龄。写这封信的女知青名叫萧芸。  相似文献   

14.
赵国春 《黑龙江史志》2011,(8):42-43,52
<正>今年,是祖国母亲诞辰60周年。在国庆节即将到来之际,使我们想起了在北大荒生活过的与共和国同龄的知青们。他们和祖国一起成长壮大,他们见证着共和国的发展变化。他们中有很多已经成为著名的作家、艺术家,画家潘蘅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15.
“文革”中,诞生了许多知青革命歌曲,在这众多的知青歌曲中,《南京知青之歌》无疑是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一首。1969年9月,它被定为反动歌曲,因为它“说出了帝修反想说的话,唱出了帝修反想唱的声音”。1970年2月,张春桥指示:迅速查清此人,予以逮捕。  相似文献   

16.
1975年7月我高中毕业以后,便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地——贵州兴仁县大山区的一个彝族村寨,直到1978年4月上大学才离开。在这短短的3年中,我亲历了回乡知青生活、农业学大寨、毛主席逝世、赤脚医生、割资本主义尾巴、恢复高考等重大事件。现仅从个人角度,记叙如下。回乡知青知识青年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个特殊群体。提起知青,在人们的思想观念里仅指下乡知青。其实,知青有下乡知青和回乡知青之分。下乡知青,是指有城镇非农业户口,初中或高中毕业后到农村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相似文献   

17.
萧芸 《江淮文史》2004,(3):22-34
热血代言——写就“知青福音书”。我出生在地灵人杰的湖南湘潭,是1965年上山下乡、1979年回城的老知青,在湘中山区当了14年农民。1979年回城之后,作为职工家属招工到株洲331厂的幼儿园工作。  相似文献   

18.
易海涛 《安徽史学》2021,(1):151-161
长期以来,1963—1966年上海有十万名知青支援新疆的史实一直存在,并不断被书写、传承.事实上,这种流传是一种基于历史过程和历史书写综合而成.在此过程中,计划性的人数与实际安置人数之间存在一定误差,因此最终造成人数上的不统一.不过,就当时的动员、宣传而言,计划的人数往往更会被肯定,并在各类宣传报道中将其模糊化(扩大化),从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其实,随着上海知青支援新疆的开展,其人数一直在变动,这无疑会影响最终人数的统计.显然,基于各类档案文献所计算出的人数只会更加接近真实的人数,但并不会代替"十万"这一历史记忆.这种基于历史过程的记忆更富有某种象征意义,代表了上海知青支援新疆的历史意义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陈建凯 《湖南文史》2009,(11):53-54
回想知青岁月,既有哀叹青春蹉跎的苦闷,也有许多的生活趣事。悠悠往事,当时苦涩万分,如今追忆起来却令人忍俊不禁,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20.
在祖国的东北边陲北大荒。有一个活跃在中国文坛的“知青作家”群。他们分别是: 江南才女张抗抗 30年前,从遥远的西子湖畔,向北大荒走来了一个姑娘,若干年后,她成了“知青作家”中以自己清丽高洁的风格独领风骚的一位。她的作品一发表就被报刊转载,被读者注目,被专家讨论,引起轰动,她就是著作颇丰的张抗抗。 张抗抗早就表现出了自己的文学天赋。11岁,那时她还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少年文艺》就发表了她的处女作《我们学做小医生》。25岁那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她的长篇小说《分界线》。然而只有此刻,北大荒精神才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