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鸿明 《神州民俗》2009,(12):46-49
图形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媒介和视觉传达设计中,本文就图形创意的特点和趋势,结合成功案例作品,就图形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
王焕然 《文物天地》2023,(S2):35-39
展览的观看就是一种现场性的阅读。展览中的阅读内容在空间中有效的传达与呈现,要依靠展品展示节奏、信息图文结构、展览情境语言等的视觉规划与整体设计。本文旨在探讨“展览阅读”这一理念为展览整体设计所提供的新视角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梁烨 《神州》2011,(29):171
视觉传达设计是借助某些视觉媒介表现并向人们传达信息的创造形式。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视觉传达设计由功能化转向人性化的趋势愈加明显,设计作品真正表现出对人自身的尊重和关心,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4.
梁烨 《神州》2011,(12):171-171
视觉传达设计是借助某些视觉媒介表现并向人们传达信息的创造形式。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视觉传达设计由功能化转向人性化的趋势愈加明显,设计作品真正表现出对人自身的尊重和关心,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5.
王玮莹 《风景名胜》2020,(2):0076-0077
摄影作为新媒体时代下较为直观的信息传达方式,在某些方面代替了传统绘画的作用。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摄影基础教学须在基础理论与实践教学中打破封闭性,与其他专业课程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将摄影作为设计的基本工具观察和分析,在摄影中融入创意思维,在设计中融入摄影的视觉语言。摄影基础课程在实际的教学改革中应以行业为指导、就业为导向,确定适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需求的教学目标,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备摄影拍摄技术和修图技巧等能力的创新应用型平面设计师。  相似文献   

6.
周海清 《丝绸之路》2009,(10):93-94
网络传播时代的到来,对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互联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大众传媒,具有迅捷、及时、廉价、交互性好、传播面广的特点,为视觉传达设计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基于互联网络传播的视觉传达设计,又会受到互联网技术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视觉元素是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主要应用要素,在众多的视觉元素中以色彩、文字和图形最为醒目、最能刺激人的视觉,最易于记忆。作为吉林省地方特产的鹿产品,其包装设计同样要以这三个视觉元素为主,结合产品特征、地域特征、文化背景应用现代的先进技术顺应时代审美需求进行设计,才能既体现地方特色,有体现产品特征。  相似文献   

8.
曾莹莹 《神州》2011,(9X):44-45
视觉传达设计(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是为现代商业服务的艺术。其创作是以某种商业目的为先导,通过可视的艺术形式传达特定信息到被传达对象、并对被传达对象产生影响的过程。近年来,我国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发展加速,但就总体而言,教育者缺乏结构性、战略性的眼光和思维,沉迷于形而上的审美主义观念。由于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目标与职能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和发展的理念,回归本质,走上多元化、实用化和持续化的战略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井蓓蕾 《风景名胜》2020,(3):0197-0197,0200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的时代下,给我们的生活也带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移动互联网的进去,使得我们在网上就能了解更多的信息,也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工作带来了很多便捷,这也对于我们的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影响,因为视觉传达设计,更多的是用利用图形和符号向大众传递的信息的,这对于现在传播的媒介的增加,也给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新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0.
刘沁宇 《风景名胜》2021,(8):0080-0081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水平逐步提高,新媒体技术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现如今互联网技术已经在我国多个行业之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视觉传达设计方面,取得了全新的发展。新媒体的发生与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不断充实新兴媒体中视觉传达设计的外延。新技术的发展跃进,使得设计创作的思维方式与视觉表现手段得到了广阔的延伸,视觉语言和设计观念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局限,为设计从业者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对于新媒体技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研究,为文化与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路径,对提髙人们的生活品质、促进精神文明进步与物质文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健 《文博》2007,(3):44-45
色彩是最大众化的视觉传达元素,人们的视觉最敏感的就是对光与色的感受,远看颜色近看花。所以在陈列设计中色彩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运用得好坏直接影响展示的效果。我在这里就陈列设计中色彩与它所在的展示空间的关系,以及色彩的情感表现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申成 《神州》2014,(8):112-113
文字,是各种形式视觉传播媒介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尤其是在信息传递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文字设计的风格和品味往往对一套视觉传达方案的传播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字体设计课程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本文从字体设计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出发,通过对汉字的字意、字形的推敲以及具体表达手段的分析,总结出几种具有一定创新意味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对字体设计课程教学起到一定的补充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蕾 《神州》2013,(14):227-227
视错觉与包装设计联系紧密,包装设计中视错觉的灵活应用可以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视错觉是人们在长期的不断实践中发现的一种特殊视觉感受,是人们在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的作用下,由于生理或心理因素而产生的一种视觉感受。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商品包装已经成为引导消费和推销商品形象的一个有力武器。根据各种不同的包装要求,运用视错觉效果,可以更加有利的吸引观众眼球,带给消费者更多的视觉乐趣和审美享受,让包装起到信息与精神内涵的有力传达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擒龙 《丝绸之路》2012,(10):82-83
色彩不仅易于表现情感,同时具有刺激视觉注意力、快速传达信息的作用,而商品包装的色彩设计正是运用这一点,通过合理的色彩搭配来达到树立商品形象的目的。不同的颜色在视觉与味觉之间会形成不同的感觉,如果包装设计师运用得当,不仅能使商品与消费者之间形成一种心灵的默契,而且能使购买者产生舒适宜人的感觉。  相似文献   

15.
钟华 《旅游纵览》2011,(3):112-112
<正>展示设计一个具有丰富内容、涉及广泛领域并随着时代发展其内涵不断得到充实的课题。展示设计的目的并不是展示本身,而是通过设计、运用空间规划、平面布置、灯光控制、色彩配置以及各种组织策划、有计划、有目的、符合逻辑地将展示的内容展现给观众,并力求使观众接受设计者的意图传达的  相似文献   

16.
贾丽丽 《神州》2013,(26):214
少数民族元素在视觉传达中的运用有其独特的艺术效果和源远的文化背景研究其怎么把民族的特色融到了现代的设计当中,给视觉传达艺术带来了怎样的生机,其蕴含的艺术价值将会是未来我国服装设计的发展趋势,秉承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与时尚设计为一体的理念,中国的传统艺术设计将会登上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17.
廖运升 《神州》2013,(18):29-29
标识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符号,其在视觉传达地域文化、建立企业形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标识是一种特定的视觉符号。本文探讨以民间艺术中地域文化特征为目标的视觉符号的标识设计应用问题,并就标识设计与地域文化元素的相互结合、互动关系进行分析,以求塑造具有特色文化底蕴和丰富内涵的标志设计和视觉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8.
王天宇 《神州》2012,(20):203
导向标识设计为一切可以用来传达景观空间概念的视觉符号和表现形式。主要从导向标识类设计中城市景观总体规划、建筑类景观布局、公共设设施设计等方面出发结合城市导向设计,针对现代很多城市因规划搬迁照抄多而毫无特色失去个性,因城市中元素过多过杂不成系统而造成种种不便,提出了一点建议与意见。而怎样设计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标准的导识作品,提升城市的服务与功能,增加导向标识设计在景观应用中的连续性,可视性与自然景观依附感、亲切感是我们应认真思考的。  相似文献   

19.
李亚星 《风景名胜》2020,(3):0166-0167
有效的运用色彩能够进一步转变室内软装设计所表现出来的视觉艺术效果,这也是设计者在设计过程当中需要重点关注和掌握的重要内容,也是其应当掌握的最基本的设计能力。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不仅仅能够更有效的提升室内软装设计所表现出来的视觉美感,而且还能够充分体现出其独有的艺术价值,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优越的居住及工作环境,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色彩不仅仅能够为人们带来舒适的空间视觉体验,还可以通过融入不同的色彩、搭配传达特殊的情感和思想观念。由此可见,色彩元素在整个空间软装设计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创意思维在标志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标志设计教学中,创意思维的启发与应用十分重要。单靠语言交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于是一种借助图形符号传达、传递情感的视觉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标志作为符号学的一部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标志设计的创意过程,不是无止境的天马行空,而是在认识规则之后完成的突破。因此,通过深入浅出的手法,让更多的学生体会到,只有在认识规则的基础上才能完成新的创意,才能实现创作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