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欣赏中国书法、篆刻,是一门学问。人们对于书法篆刻的兴趣和爱好,往往是出于对它们欣赏。其实,欣赏本身就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
傅山书法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是海外研究中国古老文化的艺术宝藏,被国内外学书者奉为楷模。但由于傅山的书法原作墨迹十分珍贵,加之有大多数精品被收藏于我国各大博物馆与私人手中,人们难得一见,这样对社会各界人士的鉴赏、收藏及临摹造成了诸多的不便。过去,虽有一些傅山书法书籍传世或印行出版,但终因尺幅所限,观者只能欣赏到傅山书法之形似,难以真正欣赏到傅山书法之神似,犹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画家、学者、专家,尤其是日本、 韩国等国代表团,每年数十次专程到山西省博物馆、晋祠博物馆…  相似文献   

3.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的“书画同源”,是说书法与绘画有许多共同之处。书画所用工具、材料相同,执笔、运笔和技法相通,甚至评品欣赏的标准亦是一致的,所以又有“书法通画法”之论。由于上述缘故,历代画家一致认为:学书是学画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因此,历代著名画家非常重视书法艺术,其书法往往与画媲美。这点,我们可以从他们的作品中看出。不幸的是,他们的书名却常常被画名所掩,未能引起世人之重视。如明代的沈周、唐寅;清代的石涛和尚、八大山人,杨州八怪中的黄慎、李婵、罗聘;以及近现代的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等名…  相似文献   

4.
书法章法构成是书家情绪最直观的表达,也是欣赏着体悟书家情绪的的窗口。通过探究经典书法作品章法布局,初步探讨书法章法构成的两种准则,思考其对当代书法艺术创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照,清代大臣,书法家,历官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康熙朝,张照的书法、诗文颇为康熙帝欣赏。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述了张照与康熙帝的关系:第一,从张照与康熙信任、倚重的高士奇、王顼龄、王鸿绪、王九龄、张集等大臣的家族及姻亲关系,探讨张照与康熙之间的关系;第二,从张照的书法为康熙帝所欣赏、张照跋康熙帝御书、张照书康熙玺印字样等的情况,谈张照与康熙帝的关系;第三,从张照中进士后参与相关书籍的编纂工作及入直南书房后所作的与康熙帝有关诗文为切入点,探讨张照与康熙帝关系。  相似文献   

6.
苏适 《北京文史》2000,(2):39-40
书法艺术的欣赏是经常的,在家里看条幅、看碑帖,在大街上看牌匾,专程去看书法展览……都是在对书法艺术进行欣赏。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常常令人心情激荡,愉悦的心情油然而生,流连忘返,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7.
王振华  郝福祥 《文物春秋》2001,(1):71-71,73
咸丰钱币制作精工,书法优美,鼎新多变,有很多钱文还出自书画名家之手,使人感到典雅脱俗,耳目一新。尽管咸丰时期为筹措军费和支付赔款,滥铸大钱搜刮人民,危害甚巨,几使国家倾圯,然而从咸丰钱的艺术视角赏析,则有很多值得称道之处,它不仅为钱币收藏者所钟爱,而且也是金石、书法爱好者欣赏临摹的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8.
书法艺术的欣赏是经常的,在家里看条幅、看碑帖,在大街上看牌匾,专程去看书法展览……都是在对书法艺术进行欣赏。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常常令人心情激荡,愉悦的心情油然而生,流连忘返,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9.
中国书法历来被誉为:无声的音乐,有情的图画。书法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精华,由于其自身的艺术魅力和神韵,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钱币书法代表了时代书风,上下五千年,钱币书法随着社会的发展,记录着华夏文明与沧桑,经过艺术家之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钱币文化艺术。出于防伪需要,古钱币多统一书写文字,且由书法名家题字或皇帝御书。钱币书法由于设计精美,内涵丰富,流派纷呈,所以极具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书法和国画艺术,是举世公认的东方艺术瑰宝,伴随着书画艺术而产生的书画装潢工艺,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工艺。长期以来,在我国的书画艺术中就有“七分书画,三分装裱”之说。足见人们在欣赏书画作品时,或者在面对书画作品而获得审美愉悦之后,对装裱之于书画作品的作用,已作了相当高的估价。这就是长期以  相似文献   

11.
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而进行书写的一种行为,它的本源是传达而非审美之目的。自近代书法走进展厅后,形式上发生了质的变化,逐渐走向真正意义上的美的欣赏,也就成了文化发展的一部分。提到艺术层面,书法就要达到审美的目的.强调形式、技巧、流派的独特性,依靠自身的魅力打动观众。书法作品的好坏,决定于视觉形式变化所运用的手段与手法、技巧上的优劣。  相似文献   

12.
家书即写给家人的书信。书信又称书札、手札、尺牍,自古就是收藏家们的雅玩之物。出自大家名人之手的书信,其书写随意,更见修养与功力,内容上也常常真情流露,当时的时事政治,学问探讨,文宴酬唱,人情世俗等等无所不涉。书信既有书法,文学等方面的欣赏价值,又有丰富的史料价值。收集整理、欣赏诵读这些书信手迹,是颇有情趣,很值得玩味的。《刘诸城家书真迹》系谭延闿珍藏整  相似文献   

13.
庄月江 《古今谈》2002,(1):54-54
本月初,周之航兄送给我一册《毛善力墨迹遗存》。当天晚上,我即打开书认真阅读,欣赏了毛善力的书法、篆刻作品后,又读了书中所收的全部章。  相似文献   

14.
王劲 《文博》2004,(6):70-75
明代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转折时期,明代以前的纸本、绢本书法作品多是尺牍,信札,诗稿之类的小字作品,供人们近距离案头欣赏,即所谓的案头书.然自明代始,书法作品在其阅读功能的基础之上衍生出一种新功能--装饰功能,即把书法写成楹联(图1)、中堂、条幅、多条屏等形式张挂于壁,供人们远距离观赏,形成了书法的另一种存在方式--悬壁书.……  相似文献   

15.
学习书法艺术,当要继承传统五体,皆以五体为至尊。但是有句古语这样讲到:变则通,通则久。只有在物体基础上加以创新,才能满足后人的审美要求及更高的欣赏水准。这样,破体书法变油然而生。是一种五体杂糅并相互交融,兼善变通的新书体。  相似文献   

16.
读者来信     
2009年第1、2期杂志封面设计,一本用毛主席一张亲和力极强的彩照和毛泽东手体签字,一本用了一幅经典宣传画和毛主席手书“解放”。既让读者欣赏了毛主席卓越的书法才能,  相似文献   

17.
读者来信     
《湖南文史》2009,(4):71-71
2009年第1、2期杂志封面设计,一本用毛主席一张亲和力极强的彩照和毛泽东手体签字,一本用了一幅经典宣传画和毛主席手书“解放”。既让读者欣赏了毛主席卓越的书法才能,  相似文献   

18.
<正>书法是一门特别讲究修炼的艺术门类,唯有临池不辍方可以渐入佳境,复作传统书法功夫的炉火纯青。当代著名书法家师忠民就是一位书法练家子,他对历代碑帖都有心追手临的精研。以碑学立书法风骨、以帖学传续书法风度,写得刚柔相济,可见东方审美的形神兼备。由此获得各种殊荣,就是功到自然成的结果。正是由于书法历练得相当扎实,所以他的书法有诸书皆成的宽度,五体兼擅,行草为上。还有书法远汲源本的发掘,可作金石甲骨的朴茂生动,可写篆籀高古。  相似文献   

19.
来信及大作拜悉,章颇有见地。毛泽东主席书法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大课题,然在被资本搅得污浊泛起的当代书坛,不仅灭祖,连今也是要灭的。投机、狂妄、狭隘、无知、排他等等,是其共同特征。所以他们对毛主席、鲁迅等书法都闭口不谈,对自己的所谓“创新”则大吹特吹,其目的只有一个——卖钱。您对毛主席书法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可以作为大题目,深入、系统地研究。把毛主席的书法放在书法和书法史的长河中去研究,才能看得更清楚。  相似文献   

20.
汉字的书法艺术,最能体现书法家的学养、阅历与个性。比如毛泽东的书法大气磅礴,周恩来的书法俊雅隽永.而民族英雄岳飞泣血书成的《出师表》,字里行间就充满金戈铁马杀伐之声。欣赏韩秉成的书法作品,更加深了我这种直观感觉与艺术判断。正如书家不事张扬处事沉稳的禀性风格一样.他的书法作品功力深厚,笔墨凝练,神形皆备,内敛锋机,富于变化,大胆出新,品读一篇篇书法新作,分明就是“字如其人”、“功夫在字外”的最好见证。[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