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毛泽东群众观是传统民本观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的群众观是贯穿于毛泽东的全部著作并渗透在他的全部实践活动中的一个根本思想。这一思想的产生与形成,既是他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成果,又是他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既有现实的根据,也是历史的继承和发展。它与中国历史上的“民本观”有着历史的渊源。毛泽东早年对中国民本思想的理解和接受,构成了他最初理解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深层的因素。但是,由于时代与阶级的不同,“群众观”与“民本观”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历史上的“民本观”,概而言之就是“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这一观点既肯定了“民”的地…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将马列主义建党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批判地吸收了中国传统化中的精华,并加以改造创新:1.吸取古代知行观,创立党的思想路线。毛泽东系统地改造和扬弃了中国传统的知行观,并把“实事求是”从学风用语变为哲学命题,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根本思想原则和工作路线。2.吸取古代民本思想,创立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指出:“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575页)近代中华民族的觉醒,就是在“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中逐渐萌生和发展起来的。从严格意义上讲,近代中华民族的普遍觉醒,应该以1895年甲午战争的惨败为起点,在整个鸦片战争时期,中国还没有完整意义上的民族觉醒,至多仅仅是部分中国人在开始觉醒。但是,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一个历史过程,可以说,如果没有鸦片战争时期部分中国人民的开始觉醒,也就不会有甲午战争以后普遍的民族觉醒。鸦片战争时期最先开始觉醒的中国人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的一个伟大突破,奠定了马列主义中国化的基石;毛泽东的一个创造性的思想及其成功实践,开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这个伟大的突破,在于他把马列主义理论中关于农民问题的策略思想上升为解决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的高度;这个创造性的思想,在于他把农民问题作为基础和突破口,找到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独特道路。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 80周年讲话中 ,全面、深入地总结了我们党的历史经验 ,系统、深刻地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 ,内容博大精深 ,意境辽阔高远 ,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发展 ,是新时期我们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南 ,也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方志事业的指南。一、要用“三个代表”的思想为地方志定位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论述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时指出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我们应该取其精华 ,…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关于建设民族新文化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今天发展历史学和整个社会主义文化事业,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毛泽东同志建设民族新文化的思想,在《新民主主义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一节有集中的论述,归纳起来为两条基本的原则:第一,要求把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内容和民族的形式两者结合起来。他说:“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的形式。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义的内容——这就是我们今天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不但具有卓越的领导天才,还创造性地形成和实践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用人思想,从而把中国革命推向了胜利。今天,我们认真研究毛泽东的用人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毛泽东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干部的数量和素质有决定意义。毛泽东认为,选拔干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有德无才,不能搞好党的事业;有才无德,将会败坏党的事业。毛泽东的用人标准,受中国古代政治家用人思想的影响较为明显。三国时代蜀国的丞相诸葛亮就要“亲贤臣,远小人”,“治…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八十多年艰苦奋斗中,探索、形成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社会主义文化。在这丰富多彩的先进文化中,地方志以深厚的底蕴,丰富和繁荣了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先进文化。在新世纪,广大修志工作者要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所指引的中国先进文化旗帜,按照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将内蒙古的修志、续志、用志工作推向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何方 《炎黄春秋》2000,(9):16-19
《遵义会议决议》即《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是对第五次反“围剿”中“左”倾军事路线的第一次全面批判,也是对中国革命战争中形成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军事路线和战略战术思想的第一次系统论述。它在党的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一直得到公认的。但是长期以来却没有人提到它的起草者是谁,甚至曾误传为毛泽东。建国后编《毛泽东选集》时,有人提出将此文收入,遭到毛泽东本人的反对,说那是张闻天起草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模式具有生活方式、伦理道德、等级序列一体化的结构,精英文化通过以礼化俗的过程,把观念形态推向平民百姓,从而使世俗生活理性化,形成百姓日用之学。在这种文化模式中,礼和俗相互依存、胶着,双向地增强了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的渗透,极大地增强了各民族、各地区人群对伦理价值的认同,也培育了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化的普遍心态。礼俗文化为后代留下宝贵的思想资源,也为中国的思想启蒙往往要从生活方式发端留下历史的因缘。从学理上重新建树礼俗文化的知识系统,是深化中华文化研究的重要路径。在文化研究凸现生活主题的思潮中,创造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理论,是中华文化面向新世纪的又一使命。  相似文献   

11.
刘国洲 《攀登》2001,20(6):14-15
所谓“两个历史过程”,指社会生产和经济化的发展过程,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两个历史过程的辩证统一,是江泽民“七一”讲话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本认为:这一思想与“三个代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忠实履行“三个代表”的过程,也就是两个历史过程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八大的召开和会议所取得的重要成就,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1956年9月26日,八大闭幕的前一天,毛泽东说:“这次大会的空气,是反映人民的希望,建设工业。”可以说,这是毛泽东对中共八大的一个总评价。他突出了“人民的希望”,突出了建设,特别是工业建设。中共八大最主要的历史成就,就是敏锐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把党的建设提到“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这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的又一次壮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邓小平新时期建党思想,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系统,深入学习和研究这个理论体系,进一步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正是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的基础工程,无疑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一、邓小平新时期建党思想的历史地位邓小平新时期党的建设思想,在马列主义、毛泽东建党理论发展史上处于怎样的地位?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四届四中全会,理论界大体有三种提法:(1…  相似文献   

14.
所有制问题基本解决以后,最重要的问题是管理问题,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特别是所有制理论的重要发展。毛泽东总是把实现和捍卫人民主权的思想同坚持中国的社会主义方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他看来,人民群众如果不能参与管理上层建筑,而只是处在一种被领导被管理的状态,就不但使官僚主义得不到遏制,而且政治上的社会主义方向和经济上的公有制基础也难以得到保证。因此,毛泽东十分重视并强调在党和政府代表人民管理国家的同时,还要积极创造条件使人民群众能够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相似文献   

15.
余广人 《百年潮》2001,(9):44-50
如果要问,中国近代历史上毛泽东最推崇的人是谁,人们可能都会回答:鲁迅。毛泽东曾充满感情地说过:“我与鲁迅的心是相通的。我喜欢他那样坦率。”毛泽东与鲁迅——两位时代的巨擘,如两座交山巨峰,终生相望却无缘相逢。幸而两“山”之间曾有一“峰”,为他俩架设过一座精神桥梁。他就是冯雪峰。今年,适逢鲁迅诞辰120周年,同时是毛泽东忌辰25周年,也是冯雪峰逝世的25周年。本期发表《冯雪峰:为毛泽东和鲁迅相知架桥》一文,将鲁迅与冯雪峰的交往以及毛泽东与鲁迅心灵的相通的史实告诉读者,也是对他们的一种纪念。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经过实践被证明是正确的。今天重新学习这一光辉理论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中闪烁着光辉的历史观点、实践观点,是我们史学中宝藏,对于我们研究历史,认清历史发展前途,同样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一、新民主主义理论与近代的思想文化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十家“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班固的这种学术发展辩证法思想是十分卓越的。他就诸子十家思想学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看出了“相灭相生”的道理。这里虽然没有提到普遍性规律的高度,但已经作出  相似文献   

17.
汲春锋 《神州》2014,(17):166-166
近年来,中国出现了“传统文化热”的社会现象。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历史,离不开传统,传统是不能割断的。毛泽东曾经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割断历史。”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同样也不应与传统割断,我们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出有利于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因素。江泽民在2001年建党80周年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早期思想从探讨宇宙的“大本大源”入手,进而从维新派、激进民主派等众多思想流派中接受有益的东西并逐步改造和扬弃他们,最后完成由激进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本文仅就这一思想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作以探讨。一毛泽东早期思想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并深受其影响“大本大源”是毛泽东早期思想中常常提到的命题,即对世界本源的认识。他说:  相似文献   

19.
修志的指导思想是紧紧与党的理论创新联系在一起的。党的每一次理论创新都给修志的指导思想增添了新的内涵。从第一届志书的指导思想变化过程看 ,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 :一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时期 ;二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时期 ;三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期。为了说明修志指导思想在党的理论创新下所发生的变化 ,有必要从时间上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过程进行概略了解。(一 )邓小平理论的正式形成和确立的时间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确立是与改革开放紧密联系在一…  相似文献   

20.
公元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天,她在中国历史上已经成为一个开天辟地的伟大光辉的节日。半个世纪过去了,即使那一天出生的婴儿,今天已经年届“天命”,有的当上祖父祖母了。现在的人们能记得那一天的多少故事? 1 关心历史的人,只要用心浏览当时的史料,就不难发现,现在一些反映50年前那一天的书,告诉我们的还不够全面,甚至还有个别的矛盾错讹之处。如,那一天的北京上空并不是晴空万里,而是阴天,上午还下了一阵雨;人们熟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并不是毛泽东在那一天讲的,10月1日,毛泽东向中国和世界宣告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一些人甚至简单地把鸣礼炮28响归结为是因为毛泽东的笔名“二十八划生”,多少带了一些神玄。照片和电影清晰地纪录着毛泽东走下汽车健步登上天安门城楼,一些人则详细地说搀扶着“他老人家”。仅在回忆当日叫醒毛泽东起床一事上,至少有三个人称“是我去的!”大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