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世纪西欧骑士制度的内涵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世纪西欧骑士制度作为一种形式化的制度,是指以军事采邑为基础、以骑士服役为表征、以基督教为指导思想、以中小封建主统治为本质的骑士阶层所特有的组织制度、法律规范、道德准则、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的总称,涉及制度层面的主要包括骑士军规、骑士法规、骑士礼仪等。  相似文献   

2.
中世纪西欧骑士的典雅爱情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典雅爱情是反映中世纪骑士文化的一个重要主题 ,也是研究骑士所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约翰·赫伊津哈写道 :“这个阶级 (骑士阶级 )的智识观念和道德观念都保存在Arsamandi(爱情艺术 )中。没有哪个时代的文明理想和爱情理想融合到这种程度。”① 国内对西欧骑士制度的研究 ,大都从军事制度的角度入手 ,本文作为社会生活史研究的一个侧面 ,拟通过剖析典雅爱情的含义、起因及其影响 ,集中阐述中世纪的这一文化现象。一、典雅爱情的内涵从表面上看 ,典雅爱情应该是非常容易界定的一个概念 ,它是指 1 1世纪末以后 ,在西欧中世纪兴起…  相似文献   

3.
张颖 《神州》2012,(17):197-197
骑士在中世纪的欧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世纪封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武装力量。而骑士制度是怎样产生的,本文主要分日耳曼的亲兵制和尚武传统、欧洲混乱的社会现实、基督教的洗礼、骑士装备的优越性四个方面来探求中世纪骑士制度的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4.
论骑士制度的繁荣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景全 《史学集刊》2003,1(2):95-99,89
骑士制度的繁荣时期出现在11世纪末至13世纪初,其主要原因是,骑士制度的经济基础——庄园经济的繁荣期、骑士阶层的力量象征——封建城堡的大量出现期以及骑士制度三原则的最终融合期均在该时间段内。13世纪中后期以降,西欧经济、政治、军事、社会及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变化使骑士制度从其繁荣期滑落下来。  相似文献   

5.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段历史的出现、发展、高潮直至衰落,都应该是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紧密联系的。中世纪骑士的诞生和骑士制度的升华都对那时的生产力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骑士精神和道德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文化精神,它是以个人身份的优越感为基础的道德与人格精神,但它也积淀这西欧民族远古尚武精神的某些积极因素.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中,中世纪的骑士精神对现代欧洲的民族性格的塑造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因此中世纪的骑士和骑士精神是深厚的历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从什么角度观察历史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骑士制度存在于西欧中世纪社会,它可作为我们观察历史问题的一个基点和角度,从而发现或重视一些问题,并关注西欧中世纪社会现象中的军事特征,以及这种特征与我国古代历史现象的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7.
中世纪骑士身份的发展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欧洲战场的骑兵、基督教会的战士和上流社会的绅士。随着骑士身份的转换,他们内蕴的骑士精神也必然经历着从孕育而生、成长蜕变到不断壮大的发展历程。但在历史环境的变迁下,曾对中世纪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骑士精神也在逐步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8.
倪世光 《世界历史》2006,1(3):101-107
骑士身份的辨认,仍是学术界探讨的问题。骑士与贵族是两个不同概念下的群体,应区别对待。较为精良的装备是骑士军人身份的突出表现,准入仪式在多方面标明了骑士的社会身份。骑士集团以世俗贵族为主体也包括一些其他社会成员,他们居于社会的强势地位,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曾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9.
倪世光 《世界历史》2009,(1):116-121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世界史研究有史以来发展最快、成果最丰富的时期.在这30年中,西欧中世纪骑士研究由起步到全面发展,形成一道清晰的学术脉络,值得重视.纵观我国的西欧骑士研究,可按时间顺序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提出并思考了一些基本问题;20世纪90年代,对一些问题做了初步探询;21世纪以来,展开了广泛的探讨.通过总结,我们既可看到国内骑士研究的基本状况,也能认识到未来发展的大体趋势.  相似文献   

10.
骑士比武     
《南方人物周刊》2013,(11):22-23
4月1日,英国赫特福德郡。内布沃思庄园的拥有者莱顿家族在庄园内举办了一场传统的比赛。表演者打扮成中世纪的骑士进行马上长矛比武。  相似文献   

11.
泉州是中世纪世界上著名的国际性贸易大港,也是一个极富特色的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心。越族文化、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经过了西晋、唐、五代及宋元三个时期的撞击和融合,形成了泉州独特的地域性文化。  相似文献   

12.
中世纪晚期西欧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人们在城市生活中建立起以利益为核心的社会秩序。对构建公共权力的需要促使西欧各国开始通过议会走上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道路。官吏阶层的产生正是这一进程的产物。这些人不同于以往向领主个人效忠的封臣,他们接受过大学教育并领取薪俸,而且担负起由公共权力赋予的事务。官吏阶层在法律秩序的统一、国家公共职能的确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西欧社会结构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14.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reign of James II of Scotland (1437–1460) and argues that the Scottish king deliberately attempted to gain a monopoly over chivalry as part of his assertion of royal power. In seeking to integrate the historiographies of state-building and chivalric culture in fifteenth-century Scotland, what is offered here is an account of the principal strategies employed by James II to establish royal authority throughout Scotland, and an assessment of the various means in which chivalry was being patronised and promoted by the Scottish nobility and the political challenge inherent in this activity. James's response to this challenge is examined through a series of incidents in the 1450s and, in this manner, seeks to rethink the role of chivalry in late medieval Scotland. Far from being a peripheral cultural practice,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it should be seen as an integral part of James II's state-building agenda.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reign of James II of Scotland (1437–1460) and argues that the Scottish king deliberately attempted to gain a monopoly over chivalry as part of his assertion of royal power. In seeking to integrate the historiographies of state-building and chivalric culture in fifteenth-century Scotland, what is offered here is an account of the principal strategies employed by James II to establish royal authority throughout Scotland, and an assessment of the various means in which chivalry was being patronised and promoted by the Scottish nobility and the political challenge inherent in this activity. James's response to this challenge is examined through a series of incidents in the 1450s and, in this manner, seeks to rethink the role of chivalry in late medieval Scotland. Far from being a peripheral cultural practice,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it should be seen as an integral part of James II's state-building agenda.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但二战后中东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大不相同,实行的是以西方城市化为参照目标的赶超战略,导致严重的过度城市化现象。中东过度城市化的畸形发展引发一系列城市化问题,并对中东地区的社会稳定构成重要影响,体现在过度城市化孕育着不稳定的社会心理;过度城市化危及社会秩序稳定;过度城市化对城市社会结构产生影响,扩大底层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18世纪英国社会流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小昀 《史学月刊》2004,26(2):108-115
社会流动可以改变人们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18世纪英国社会是一个易于伸缩的社会分层系统,通过社会流动给整个社会注入了活力。英国社会各个阶层在社会流动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贵族的开放是单向度的;中间阶层向全社会成员开放,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阶层;社会下层逐渐向无产阶级过渡,为新社会准备了一个重要的部件。社会流动使英国各阶层连结成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18.
论中世纪和近代早期英国中央财政管理机构的沿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民 《史学月刊》2007,(6):73-78
中世纪时,国库、财政署和私室是英国最主要的中央财政管理机构,三个机构的命运漂浮不定,主要原因是国王及其王室才是财政管理的中心所在。都铎时期,国王们为加强对财政的个人控制,建立了私室财政体制。斯图亚特王朝建立初期,中央财政管理一仍旧惯,但1612年的管理革新实践却奠定了后来国库复兴的基础。综观这一时期的财政管理机构的沿革可知,连续性、渐进性、经验性和灵活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9.
于民 《安徽史学》2012,(1):83-88
中世纪和近代早期,英国关税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一种国王特权税,逐渐演变为处于议会严格控制下的议会间接税。中世纪和1625年前的近代早期,关税主要是国王的一种特权税。1625-1660年间,随着议会和王权斗争的高涨,以及议会的暂时胜利,关税一度转变为处于议会直接控制下的间接税。复辟时期,关税的最终课征批准权继续掌握在议会手中,但因缺少日常操控权,其关税权残缺不全。光荣革命后,因议会在与王权的斗争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关税演变为完全由议会严格控制的间接税。  相似文献   

20.
王金虎 《史学月刊》2005,1(3):72-82
在内战之前的美国南部蓄奴州,奴隶主是一个人口规模很大但地理分布不均衡的社会群体。他们占有了南部社会的大部分经济财富,控制着南部绝大部分政治职位,是南部地区实际上的统治集团。奴隶主群体庞大的社会规模和优越的社会地位使得南部社会形成了支持奴隶制的广大社会基础,但奴隶主人口的地理分布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奴隶主在不同地区对白人社会进行控制的能力。在奴隶主人口稠密地区,奴隶主群体能够实现对白人社会的绝对控制;在奴隶主人口稀少地区,他们的社会控制能力就受到极大削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