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珊 《江汉考古》2012,(3):87-94
本文重新研究2007年出现的"救秦戎"楚铜器群。器物可分为四组,都属于楚昭王世。第三组的器主楚王酓恷即楚昭王;第一、二两组的器主竞之佱即楚昭王之兄公子启(字子闾),他参加了楚与晋争夺蛮氏之戎的战役而获胜,見《春秋》哀公四年《经》、《传》记载,铭文所记即此事。此事又见于湖北当阳季家湖楚城遗址出土的"救秦戎"钟铭和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荆历钟铭,救秦戎钟铭文称楚昭王为"秦王",信阳长台关之所以出土荆历钟,是因为信阳是春秋晚期的楚申县,而申公寿余也参加了此次战役。此外,文中还附带讨论了救秦戎铜器群与最近发表的清华简《系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先秦半两钱始铸时间由于缺乏有关文献记载与实物资料,至今悬而未决,成为古代货币史研究中的著名难题。本文对此试作专考。一、“初行钱”考——先秦半两钱始铸于“初行钱”前《史记·秦始皇纪》记:秦惠文王二年(前336年)“初行钱”。《史记·六国年表》亦记:是年,天子“贺行钱”。《六国年表》又记:赢政死,胡亥“复行钱”。  相似文献   

3.
电视剧中经常出现尚方宝剑,如《包青天》中的包公就有一把尚方宝剑.但中国历史上真有尚方宝剑存在吗? “尚方”是专为皇室制造刀剑兵器和珍服器玩的机构,秦已有之,汉负盛名.“尚方”所制宝剑,锋锐无比,利可斩马,所以又被称为“斩马剑”.尚方制剑只能由皇室使用.  相似文献   

4.
现藏于上海历史博物馆的“连环义记”腰牌,多少年来钱币界各类书籍杂志,无一不断定为浙南农民起义组织金钱会所铸之信号钱.把“连环义记”的性质与“金钱义记”、“震忠团练”等同。笔根据多年来对金钱会的研究和新近温州玉海楼光绪十五年(1889年)张庆葵手稿《瑞安东区乡团剿匪记》的发现,“连环义记”腰牌的真实面目露出水面。  相似文献   

5.
1973年襄阳县蔡家坡出土一柄徐王义楚之元子剑,(见《江汉考古》1985年第1期P、15,P、18)剑格正、背面铸铭十六字,作双钩阴文。“(余阝)王义楚之元子杏, 择其吉金, 自作用佥。”(余阝),殷周国名,即卜辞之“余方”,东周铜器铭文增“邑”旁作“(余阝)”,书面文献作“徐”,嬴姓。《左传》昭公元年:“商有姺、邳,周有徐、奄。”杜预注:  相似文献   

6.
铸公即徐铸成先生。屈指算来,铸公仙逝已十又三年。岁月悠悠,人生易老,多半往事都已淡忘,惟独1947年在故乡宜兴与铸公初面的情景,犹历历如昨。我与铸公同籍江苏宜兴。铸公之子徐复仑曾这样说:“父亲的一生,其实只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办《文汇报》和《大公报》,另一件是当右派。父亲的好友罗孚先生有诗云:‘大文有力推时代,另册无端记姓名’。”这段话概括得极好。办报是铸公的一生理想,而《文汇报》这朵报界的奇葩,更是他一生心血所浇灌成长。 汇报》发轫之始,正当大夜弥天的上海沦陷时期,铸公坚持宣传抗战、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不畏敌伪的手枪…  相似文献   

7.
所谓《编年记》是指湖北云梦睡虎地十一号秦墓中的一组竹简,记述了从秦昭王元年(公元前303年)到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长达八十六年的重大事件,对《编年记》的研究已成为秦简研究中一项重要内容。大家比较关注的是三个问题:(一)《编年记》的性质;(二)作者是谁?(三)  相似文献   

8.
楚郢都辨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关于是郢都的种种说法楚郢都在哪里?在唐以前的文献记载中,比较一致,如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江陵故部都,西通巫巴,东有云梦之饶。”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江陵故楚郢都,楚文王自丹阳徙此”。自魏晋以后更载明鄂都在江陵纪南城,如《左传·桓公二年》“始惧楚也”,西晋杜预注:“楚,楚国,南郡江陵县北纪南城也。”刘宋盛宏之《荆州记》:“江陵东北七里,有故郢城(即郢都城),城周回九里。”又载:“楚昭王十年,关通鄣水灌纪南城,入赤潮进灌鄂城,遂破楚。”《水经·沔水》北魏鹂道元注:“江陵西北有…  相似文献   

9.
楚昭王十年(前506年),吴王阖闾和伍子胥等率军伐楚,大败楚军于柏举,连战至楚首都——郢,王慌忙逃离郢都,渡过睢水,《左传·定公四年》这样记道:“针尹固与王同舟,王使执燧象以奔吴师。”杜预注解释说:“烧火燧系象尾,使赴吴师,惊却之。”杨伯峻主编的《春秋左传辞典》采用此说。最近有人把它当做古人用动物参战的一事例(见杨成《中国古代史上用动物参战种种》,《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3期),由此可见其影响之  相似文献   

10.
《韩非子》首篇《初见秦》的作者.自汉以来意见纷纭,未有定论.此篇游说秦昭王“亡韩”,而韩非力主“存韩”(见《韩非子·存韩篇》),故断非秦始皇十三年(前234)入秦(《史记·韩世家》)的韩非所作.毋庸置疑.汉刘向编纂《战国策》时.将其列入《秦策》,以为乃张仪见秦惠文王之说辞.然文中所述诸事都系秦昭王时事,十次称“大王”无一例外皆指秦昭王.故非仪著亦甚明.  相似文献   

11.
《神州》2006,(1)
宋徽宗宣和五年癸卯(公元1123年),遣给事中路允迪出使高丽,在黄水洋中遇大风暴,八舟溺其七,独允迪感妈祖朱衣坐桅上,叩求庇佑,风暴骤息,得以安归,详奏于朝,宋徽宗赐“顺济”作供奉妈祖的“通贤灵女庙”之庙额,蠲免田税,又下诏:“妈祖专司海岳”。金研注:以上是据廖鹏飞《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丁伯桂《艮山顺济圣妃庙记》、《莆田县志》、《铸鼎余闻》、周煜《琉球国  相似文献   

12.
春秋之际,雄踞于长江下游的吴国,以其兵器制造之精良而冠于诸侯。《战国策·赵策》云:“夫吴干之剑,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截盘匜”,此处,《荀子·强国》、《考工记·有章》、《史记·吴太伯世家》以及《越绝书》,《吴越春秋》等俱有对吴国青铜剑的赞誉之载,可见吴国之剑在其时声闻遐迩,名噪一时。  相似文献   

13.
从青铜器铭文论吴国的国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吴国的国名及由来吴国国名,史籍记载历来作“吴”,见于《春秋》经、传和《国语》、《战国策》以及《越绝书》、《吴越春秋》等.他如先秦典籍,也作“吴”,如《周礼·考工记》:“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吴粤之金、锡,此材之美者也”;《楚辞·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是其例.秦汉典籍也作“吴”,如《吕氏春秋》、《淮南子》等,70年代银雀山出土的汉简也作“吴”.然而,司马迁在《史记》中又提出了另外一种说法,《吴太伯世家》:“太伯之奔荆蛮,自  相似文献   

14.
蒋鲁敬  李志芳 《江汉考古》2023,(2):84-88+99
胡家草场汉简《岁纪》按照年代顺序记录秦昭襄王元年至汉文帝十六年的大事。本文选取其中部分简,就此对秦昭王时秦与东方六国之战、《岁纪》与睡虎地秦简《编年记》中庄襄王之事纪年格式的差异、始皇帝与汉文帝之事、西汉南郡太守以及灾异记录等问题作了探讨。通过与《春秋》以及《编年记》对比,还讨论了此类编年体史料的编撰问题。  相似文献   

15.
《金钱会及其铸币》是钱币学和历史学相结合的一本专。建国、法仁先生通过对“金钱义记”钱的铸行时间、铸行区域以及对该钱版别、性质的探索.不仅把“金钱义记”的钱币学研究推进了一步,而且对那个时代、那段历史的重新认识取得了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一、《左传》以外的记事史料《吴世家》记事部分最主要的史料来源就是《左传》.不过有的时候如果能够得到较《左传》更为原始或者更为可靠的史料,司马迁当然不会放过.例如关于诸樊元年吴楚交战,《左》襄十三有记载:“吴侵楚,养由基奔命,子庚以师继之.……战于庸浦,大败吴师.”而《吴世家》记云:“秋,吴伐楚,楚败我师.”这里《世家》依据的就不是《左传》,而可能是某种原始的吴国史记.“我师”应是吴国史官记事之辞,本不宜出现在汉人的著作里,也许是司马迁偶有疏失,没有将人称更改,遂使后人得以略窥其史料的来源.《吴世家》:“(阖闾)十年春,越闻吴王之在郢,国空,乃伐吴.……楚昭王乃得以九月复入郢”此事在《春秋》、《左传》中都有记载.定公五年《春秋经》云:“夏,於  相似文献   

17.
正古代吴、越,善铸青铜剑,其质量之精湛,可以"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截盘匜;薄之柱上而击之,则折为三,质之石上而击之,则碎为百"~①,以致《周礼·考工记》神话为"吴、粤(越)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归功于地气造化。吴越青铜剑之所以名贵,除了选用原材料之精,所谓"吴、粤(越)之金、锡,此材之美者也"~②外,主要是当时吴越地区的冶铸技术,远远超过中原诸国,还有许多铸剑名师,如欧冶子和干将、莫邪夫妇等,其传奇式的  相似文献   

18.
温庭筠起句为“某闻周公当国”的《上萧舍人启》,作于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十二月,是庭筠上此时途经襄州入朝为相的白敏中之启。这篇启的现有题目是错误的,它早见于成书于北宋初年的《文苑英华》,此后的《全唐文》等书都沿袭了这一错误。  相似文献   

19.
在汉武帝三铢钱建元、元狩两次铸行说与元狩四年一次铸行说的论争中.争议焦点是有无建元元年至五年初行三铢钱事。拙见以为由于建元年间初行三铢钱,是书证、考古实证确凿的史事,故汉武帝前后两次铸行三铢钱是无可置疑的史实。长期以来,有部分研究者,受如东瀛加藤繁等人的“崇《史》非《汉》”误识之蒙感,不仅未能对该说之确作必要的核考,反引申其“《史记·平准书》未录武帝建元年间铸三铢”说作为元狩四年一次铸行说之要据。  相似文献   

20.
“楚昭园”,即楚昭王朱桢的陵寝;明陵群,即昭王以下所嗣的诸楚王、郡王、王妃的陵寝。一九六二年湖北省人委公布的保护名称则统称“明代王墓群”,它位于武昌县龙泉公社灵泉山。《明史》卷116:“楚昭王朱桢,太祖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