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史月刊》2013,(12):55-55
美国著名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其创作的《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中用了“香格里拉”这个名词,词的含义是“世外桃源”的意思。小说被搬上银幕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香格里拉”成了一个非常流行的名词,以“香格里拉”命名的饭店、商店也随之出现。  相似文献   

2.
《世界》2009,(11):28-28
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香格里拉”,那是一片心灵的安宁圣地。“我的香格里拉”摄影大赛让每一位摄影爱好者都有机会透过镜头捕捉到“香格里拉”优雅、自然、宁静、神秘、迷人和关爱的精神气质,并积极传播生态保护理念。  相似文献   

3.
王哲 《风景名胜》2014,(11):80-87
“香格里拉”,也称“香巴拉”,唯美的藏语,《消失的地平线》中詹姆斯·希尔顿将其塑造成完美的人间天堂,使其成为整个西方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在藏区所指区域非常广泛,西至喜马拉雅,北到青海甘南,南达卡瓦格博,东括甘孜康定,凡是有藏文化存在的地方均与“香格里拉”有关。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自己的“香巴拉”秘境,詹姆斯·希尔顿从国家地理著名探险家约瑟夫·洛克处获得灵感而创作的《消失的地平线》,也许正在暗示其心目中的“香格里拉”就是位于川滇,拥有仙乃日、央迈勇和夏诺多吉三座神山的稻城亚丁一带。  相似文献   

4.
王洪伟 《旅游》2006,(4):44-47
甲寅,有着红河县的“香格里拉”之美誊,它不但是国内最大的哈尼族山寨,还是闻名省内外的歌舞之乡。当年,那首唱红大江南北的赞歌“阿波毛主席”就是从这里唱到中南海,唱红全国的。  相似文献   

5.
《世界》2009,(9):46-50
首届“我的香格里拉”摄影大赛拉开了帷幕,邀请来自中国内地的摄影爱好者和专业摄影师用影像作品表达他们心中对“香格里拉”的感情,传播生态保护理念。跟随《世界》与评委们面对面,探寻他们心中的“香格里拉”!  相似文献   

6.
一九九八年是“缘”让我回到了故乡。回到了香格里拉的怀抱。亲身感受和领略了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笔下描绘的人间乐园“香格里拉”。被誉为“心中日月”的香格里拉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打动世  相似文献   

7.
“香格里拉”一直是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留给世人的一个谜。“香格里拉”一词最早出现在希尔顿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中。英语的意思是世外桃源。 半个多世纪以来,为了寻找书中所描绘的地理环境及种种迹象如雪山、草原、森林、藏民、喇嘛寺、红土高原、三江并流等,无数探险家、旅行家、地理  相似文献   

8.
张孟 《旅游》2000,(6):7-9
我曾在朋友处听到过一种说法:所谓的“香格里拉”其次并不在云南,他说二战时曾有一架英国战斗机因故障迫降在中国川滇交界处的大山深处一个大草坪上,那位疲惫的飞行员跳下飞机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雪山巍巍、芳草凄凄、树木葱茂、溪水明澈,完全是一个世外桃源,与刚才炮火连天的滚滚硝烟形成丁强烈的反差。尽管语言不通,但这位飞行员却在这里得到当地山民的热情款待和全力支持,并得以顺利返回英吉利。后来这位英国人写了一篇回忆录,深情地叙述了他在这块神厅土地的所见所闻,他反远离战火的净土,“最后的香格里拉”在文章里…  相似文献   

9.
冯治库 《丝绸之路》2014,(12):29-31
老子认识到了两种“无”,一种是绝对的、命名的、理论性的“无”,它是玄奥的,是人类思维的开端,是天地之始,它和命名的、绝对的“有”一起构成了“众妙之门”。只有命名了绝对的“无”和“有”,人类思维、认识之门才能打开。所以,这个“无”是理论的、抽象的概念。除了这种绝对的、命名的“无”之外,老子还深刻地认识到了“有”的否定性的“无”,认为这种“无”是和“有”相生的,并为“有”之用提供保障。老子还提出了两个层次的“无”之为(用):第一个层次是与“有”对应的“无”之为、之用,这是与存在、存在者(物)相关的“无”之用;第二个层次是讲人也就是主体不过分作为,要顺从自然。  相似文献   

10.
"丘"非"乡"而为"里"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吴海燕 《史学月刊》2003,(6):123-124
~~ 名称 ?笔者认为 ,此处“丘亭”与“乡亭”的说法有类似之处。“乡亭”之名屡见于《汉书》 ,“乡”为地方行政组织的名称 ,则“丘亭”之“丘”是不是也可以作同类解释 ?故顾炎武《日知录》在此条下云 :“又必有人民 ,如今之镇集。”即顾氏以“镇集”释“丘”。再以息夫躬的情况而言 ,他为食邑千户之宜陵侯 ,虽被哀帝遣就国 ,怎能住到一个“空亭”、“野亭”之中 ?因此此“丘亭”之“丘”应为当时一级地方行政组织之名称。另外 ,还有一条史料也可以为此提供佐证 ,《史记·高祖本纪》云 :“汉王……引水灌废丘 ,废丘降 ,章邯自杀。更名…  相似文献   

11.
谢石 《湖南文史》2002,(5):76-76
在中国的历史上,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一套一套的,什么周公之礼,什么孔孟之道,什么仁义礼智,什么公正廉明……结果如何呢?在人民心目中,除了有几个少得可怜的包拯、海瑞等典型,寥若晨星地在广袤的空中屈指可数之外,几乎是无官不贪,有吏皆污。“宦场即如市场,居官犹同贸易”。这就证明官冕堂皇喊得震天作响的“治国之道”不过是“听取蛙声一片”的空洞套话而已。无怪乎读诗书的毛泽东在晚年发出感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天涯过客。  相似文献   

12.
韩艳 《神州》2010,(2):76-79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详尽地考证了《中作父乙方鼎》铭文所载之西周昭王伐虎方时,赐中之埰邑“(?)土”之“(?)”字。铭文宋时出土,“(?)”字未识。今考证其字亦即“(?)”字,亦是甲骨文之“(?)”地,古书所载之“潛(鬵、灊)地”,地望在今湖北省孝感市附近,地近古灊水。“(?)((?)、灊)”(水)在今湖北省潜江县境,非今嘉陵江上游之古潜水、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境之古潜邑。  相似文献   

14.
说“口凡有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殷墟卜辞中屡见“■(即《甲骨文编》151页第6行以下所录之字)凡有疾”之语。“■”当从徐宝贵说释为“肩”,“凡”当从唐兰说释为“同”。“肩”字古可训为“克”。“肩同有疾”,意即能分担王疾,反映了古人认为尊贵者的祸咎能移给臣下的想法。卜辞中还有“克兴有疾”之语,应与“肩同有疾”同义。  相似文献   

15.
“花生夜间开花”奇闻,是“文革”期间“四人帮”炮制出来的一场荒唐闹剧,目的是借工农兵学毛著、搞科研之名,贬低、打击知识分子。闹剧的主要人物是“花生大王”、农民学毛著积极分子姚士昌。  相似文献   

16.
本考释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子羔)四个疑难字词,取得以下结论:一、“观于伊”之“观”与关桑林之会有关,“伊”则指伊水;二、“瞽叟”之“瞽”字从“兔”省声,简“有虞氏,乐正瞽叟之子”乃对“舜,何人也”之回答;三、楚简“方”与“平”形近但仍严格区别,简“方万邦”之“方”训为法、则;四、简五及简八的“由”与“从”语法结构相当,于简中作为动词,可训为“寻”或“导”。  相似文献   

17.
焦丽君 《神州》2014,(14):174-175
“梅派”艺术博大精深、典雅大方,举手投足都流溢着中国传统的古典美。京剧大师焦菊隐认为:我国古典的或现代的戏曲都是诗。在谱写“梅派”艺术这首“诗”的过程中,梅兰芳自是首屈一指并不可或缺。“梅派”的诗化极致与“中和”之道深得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建构。通观“梅派”的成型,它的审美特色的建立与梅兰芳的个人修养以及大胆创新无不相关。  相似文献   

18.
在中西哲学史上,老子、庄子、柏拉图、康德等中外哲人洞见了三种“无”:“纯无”(命名无、非存在)、“否定性的无”(有的无)和“主体不性的无”。三种“无”各有其用:“纯无”的作用在于和“纯有”一起作为一切知识的开端;“否定性的无”的作用在于保证有的功用得以可能;“主体不性的无”的作用在于告诫人们顺其自然,不要过分干预。与三种“无”相关的是虚假和错误的不可见。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常人对“无”的错误理解,以及对“无”的认识和把握波及文明的影响力,并指出由于对“无”的不同理解而导致的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试图让中西哲学在源头上进行对话,真正探讨二者的同异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从而由传统启迪新思。  相似文献   

19.
楊旭輝 《中华文史论丛》2022,(4):317-342+409
扶乩是明清之際江南流行的一種方術活動,清初蘇州才子尤侗在其詩文和戲劇作品等多種文學文本中通過乩仙形象的塑造,營造出一個獨特的乩仙“異世界”。本文通過文獻、文本和民俗研究的結合,揭示乩仙“異世界”寫作中“佳人薄命”、“才子數奇”的隱喻及其心理機制之形成,進而探究小説、戲劇文本中“天上—人間”“現實—理想”二重結構背後的文獻學、民俗學肌理。  相似文献   

20.
论“春秋笔法”在六大古典小说敍事结构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笔法”是中国小说叙事学的基本特徵。这不仅表现在小说叙述者、叙事视角层面,小说修辞技巧层面,更表现在小说叙事结构层面。本文旨在从小说叙事结构层面探讨作家在小说整体构思上如何通过“笔则笔、削则削”寄寓褒贬之义,即探讨“春秋笔法”在小说叙事结构中的作用。从六大古典小说叙事结构特徵看,大致可分为“缀段式”和“网状式”两种,但都以“纪传式”为基础。这一结构特色使作家能更加自觉地运用“春秋笔法”寄寓褒贬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