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宏 《文物世界》2003,(2):15-17
双塔寺,实名永祚寺,位于古太原城东南高岗。寺内双塔是科举时代为“昌风”而创建。双塔均高54米余,楼阁式八角十三层,是国内最高、最壮观的双塔。由于塔是寺院的主体,故尤为突出。一座称为“宣塔”,一座称“宣佛塔”,统称风塔。明万历二十七年以傅霖为首的缙绅学士创建的宣塔为八角棱台形,八条角线直上塔顶,给人以挺拔向上之感;万历三十六年由福登大师所建的  相似文献   

2.
永祚寺,俗称双塔寺,东西各一塔,位于太原市迎泽区郝庄村东南,距市中心四公里。 永祚寺的创建年代不详。据寺内《重修双塔寺观音阁记碑》载:“唐高祖定鼎关中后,以太原为发祥之地,建寺树塔于其上,锡××曰永祚”。  相似文献   

3.
太原永祚寺,原名永明寺,因寺内有双塔,俗称双塔寺。该寺创建于明代万历年间,位于距古太原城4公里许的东南隅,坐南向北。寺内双塔巍峨俊秀,苍劲挺拔,前人誉为“晋阳奇观”。 据万历《山西通志》记载:“晋阳城重山遮障,开此平衍真一大形胜也。独龙稍不足,文明不开;虎稍强,故其民挚悍,而世家亦少。近有筑浮屠者,亦大有见。”本志《傅应期先生传》中记载:“郡地形左痹不胜右,缙绅学士建永明寺、宣文塔于东山,以辅不足,推公(傅霖)首事。”万历《太原府志》也载:“起自堪舆家言,谓塔在巽峰则文运胜。”由此可知,万历年间以傅霖为首的缙绅学士为“兴文运”,补辅郡地形之不足,而创建永明寺和宣文塔。其确切的创建时日据旧塔铁质塔刹铭文记载为“万历岁次己亥仲夏”(万历二十七年)。 据乾隆《太原府志》、道光《阳曲县志》记载,万历三十六年五台山高僧、护国禅师福登法师以永祚寺旧塔微侧,更建新塔于旧塔与寺院之间。到清代又在两塔之间建过殿,在旧塔之前建后殿。据梁思成教授三十年  相似文献   

4.
游双塔寺有感一见双塔藏在子午岭深处豹子川林区,已有七八百年历史了。我过去是从零星文字记载和图片中知道这双塔的,但多年来虽与双塔同处一县,却由于山深路远,竟无缘与塔相识,很觉遗憾。去年夏天,终遂宿愿,没想到,这一识却使我又增添了几分遗憾。从华池县城东行...  相似文献   

5.
永祚寺,俗称双塔寺,因被古人誉为“双塔凌霄”、“文笔双峰”的双塔而得名,位于太原市区东南约3公里的郝庄村南山岗上。背依太行群峰,四周松柏拥翠,殿宇轩昂,双塔耸峙,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双塔寺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由晋阳官僚学士集资兴建。当时规模很小,且只修建了文峰塔(称旧塔),名为永明寺。万历三十六年(1608),五台山高僧妙峰(福登)奉晋藩第十一代王穆王之命主持扩建永明寺。万历四十年(1612)九月,由明神宗之母慈圣太后出资,新建了大雄宝殿、三圣阁、两厢方丈、配殿,并在文峰塔西北建宣文塔(后称新塔),并改名为永祚寺。…  相似文献   

6.
韩丽 《文物世界》2005,(3):60-61
古老的晋阳大地上并峙着一对古朴秀美、巍峨壮观的古塔,这就是为人们所称道的昔日太原的八大景观之一的“凌霄双塔”。它位于古太原东南之向山脚畔,被喻为太原的标志和象征。双塔寺,本名永祚寺,俗称为双塔寺。据明万历本《山西通志》和《太原府志》载:该寺创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五  相似文献   

7.
双塔寺为太原市悠久历史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双塔寺要想在众多的旅游景点中树立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必须立足于自身的文化特色,通过发展“旅游文化”,来塑造自身的旅游特点。  相似文献   

8.
塔基地宫清理是佛教考古的重要内容,本期发表了山西临猗双塔寺西塔北宋地宫清理简报,此地宫建筑装饰讲究,出土石函、银棺、木棺、舍利瓶等多种舍利容器,这些容器制作工艺精美。还发现大量材质各异的“佛骨”舍利。本期还刊布了四川成都市一处商代遗址和两座战国土坑墓的资料。战国墓内出土的青铜容器和兵器品种丰富,特色显明,为巴蜀文化的研究增加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9.
古唐国太原     
正台骀"宣汾障泽",肇始太原,将晋阳古文明拉伸到"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黄帝时代。继台骀之后,太原地区又产生了一位举世闻名的伟大人物——尧。唐尧时代目前还没有详细的文字记载,古唐尧社会中许多生活事件都是靠老百姓的口口相传。史传,尧,姓伊祁(也作伊耆),名放勋,初封于唐,故名陶唐氏。唐尧是其帝名。其实尧是我国远古时代原始社会父系氏族末期部落联盟的著名领袖,当时还  相似文献   

10.
萧萧太原     
刘政 《丝绸之路》2012,(13):61-63
“不到晋祠,枉到太原”,但今天的晋祠和滕王阁一样人影难觅.只有一群黑黢黢的建筑在寒风里静默着。郦道元说晋祠“际山枕水”,那悬瓮山想应该是林阴蔽天、鸟语花香的,那晋水想应该是碧波荡漾、渔歌互答的。但今天不是,今天山上的树都脱光了叶子,露出了像陇东一样的黄土高坡,苍凉而沉郁。河里的水,虽然没有结冰,但也毫无岸芷汀兰、锦鳞游泳之生气,白茫茫地在那里颤栗着、沉默着。卖票窗口的姑娘一脸疑问,反复地端详了我的脸,看我是不是一位神经病人。讲解员裹着厚厚的棉衣,三心二意地背诵着不痛不痒的解说词,远远地将我丢在后面,看我看得是那样认真,问得又是那样地仔细,才不得不返回来重新讲解。  相似文献   

11.
太原史话     
据史籍记载,太原是由晋阳古城迁建而成的。其古城故址在今太原南郊古城营一带,因城建在晋水之阳故名。远在2400多年前的春秋末期(公元前497年以前),由晋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建筑了晋阳城,他利用这里西依悬瓮山,东临汾河水的险要地形,用板夹土夯实筑成城廓,冶炼青铜铸成宫殿大柱,使晋阳成为城高池深、宫苑壮丽的城堡,是赵国初期的都城。  相似文献   

12.
太原采风     
《沧桑》1996,(2)
  相似文献   

13.
太原晋祠     
正"出太原西南行五十里有一座山,名悬瓮。山上原有巨石,如瓮倒悬。山脚有泉水涌出,就是有名的晋水。在这山下水旁,参天古木中林立着百余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绿水碧波绕回廊而鸣奏,红墙黄瓦随树影而闪烁,悠久的历史文物与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一体,这就是三晋名胜晋祠。"随着著名学  相似文献   

14.
2000年5月,在甘肃华池县双塔遗址二号塔的第六层塔体内清理出土了一件绣包,面世时色艳如新,被誉为"千岁香包"。庆阳是中国香包刺绣之乡,金代华池佛教信徒向佛塔敬献香包,是为了向佛表示崇敬和祈福的诚意。华池县双塔遗址出土"千岁香包"异常珍贵,对于研究庆阳民俗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华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时封其叔虢叔于东虢。周平王时东虢为郑所灭,平王另封虢叔裔孙于阳曲,东汉时有大司农郭全世居太原,遂为太原郭氏。历经汉魏六朝,子孙繁衍,宗支播迁,派生出颖川郭氏、昌乐郭氏、中山郭氏、冯栩郭氏、馆陶郭氏、华阴郭氏等众多宗支。唐代名臣汾阳王郭子仪即华阴郭氏后裔。其子孙后代遍布全国,港台同胞及海外郭氏多为郭子仪后裔,故而有天下郭氏出太原,郭氏祖庭在阳曲之称誉。  相似文献   

16.
太原南中环     
正~~  相似文献   

17.
太原意为大平原,古称晋阳,创建于公元前479年,是一座具有2500年悠久历史的中华古城。由于隋唐两朝建都长安,偏居中国西北,在建国初期北有突厥侵扰,中后期又有边镇割据之忧,太原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成为隋唐两朝的北大门,战略地位十分显赫。隋朝时,太原的地位仅次于长安和洛阳,成为全国第三大城市。至于唐王朝则不仅发祥于太原,且因晋阳有唐国之称,而把国号定为“唐”。唐代初期的几位帝王曾数次扩建晋阳城,并相继封其为“北都”、“北京”,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并称“三都”、三京”。隋朝末年,中国出现了大动荡的局势。在群雄并起、纷争天…  相似文献   

18.
《世界》2005,(11):F0004-F0004
太原高新区数码港位于山西省唯一的信息业示范基地——太原高新区电子装备与信息产业园内,是太原高新区管委会专项投资1.8亿元,专为IT行业量身打造的一个集研发,孵化和服务于一身的科技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19.
太原名老店     
永盛泉号铺又名永盛酱店,是太原市历史悠久的著名老酱店,开创于公元1851年(清咸丰元年).该铺铺址设在太原棉花巷原14号,前店后场,店场相连,后场直通大铁匠巷48号,全部面积,按当时计算,长宽总计约有5亩多.其规模庞大,资金雄厚,产品质量优良,一直居全行之首.开始产品以制黄、黑面酱、酱豆油、腐干、腐乳为主,以后又添制香油、龙须粉,这些均属名优产品.其中尤以面酱、腐干、腐乳、酱豆油风味更为独特,曾有“名扬并州,誉冠三晋”之美称.1896年(清光绪二十三年),有忻县双堡村高向荣(属忻县六大财主之一)鉴于太原人口逐渐增多,居民用酱供应难、质量次的状况,与有一定经验的苏春塘、安静光二人榷商,将他欲在太原开设酱店的计划和盘托出.经三人详细考虑,都认为开办酱店  相似文献   

20.
太原的古槐     
山西太原是一座经历了2500多个春秋的历史文化名城。在这座古老的城市至今还存活着近百株上千年、逾百年的珍稀活化石——古槐树,它是备受太原人尊崇的珍贵遗产和精神依附。槐树于太原、于山西有太深的渊源。"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大槐树成了华夏儿女寻根问祖的心灵家园。太原最古老的槐树首推万柏林区王家庄村的周槐,它是古董级的遗存,已是2200多年高龄的耆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