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4独不见皇帝大中祥符七年(1013年)二月十五日真元节前夕,宋真宗率文武百官远赴毫州朝拜太清官,车马队伍路过南京时,万人空巷,满城沸腾,满城百姓都站在皇家车队必经之处的街道两旁,要一睹龙颜,沾沾帝王的贵气。真元节是被道教尊奉为教祖、尊称为"太上老君"的老子的诞辰日,是道家最大的纪念日。唐宋以来,尊崇佛道,大兴土木,建塔造寺,佛寺道观随处可见。唐皇姓李,  相似文献   

2.
正第一章孤儿寡母第二章志存高远第三章寒窗苦读第四章初入仕途第五章复姓归宗第六章雄心万里第七章丁忧服丧第八章再入仕途第九章重返京师第十章贬谪出京30他乡遇故知范仲淹在应天书院意外重逢了一个老朋友——当年他游学长山、章丘时相识的王洙。刚开始王洙还不知道他就是当年的朱说,只说看着他感觉眼熟。他却一眼就认出了王洙。当他脱口而出叫出王洙的字"原叔"时,王洙还有些诧异地看着他。他解释说:"原叔!我是朱说呀!我们在章丘县一家客栈认识的,  相似文献   

3.
正26督修海堤天圣二年(1024年)春节刚过,范仲淹就率领通、楚、泰、海四州的兵工、民工共四万余人,开始全力以赴地投身到海堤修筑工程的施工当中。为了避免在海堤修筑工程中存在贪污腐败行为,让朝廷下拨的工程款每一文钱都用在实处,范仲淹从源头抓起,坚持专款专用,加强监督制约,每一笔款项的使用支出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大笔款项的支出,  相似文献   

4.
正第一章孤儿寡母第二章志存高远第三章寒窗苦读第四章初入仕途第五章复姓归宗第六章雄心万里第七章丁忧服丧第八章再入仕途第九章重返京师第十章贬谪出京9游学关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春末夏初,大地葱茏,姹紫嫣红。范仲淹打算再次出门游学,此次他决定游学关中一带。有了前一次游学的经历,范仲淹深感游学不但能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而且还能  相似文献   

5.
正12身世的秘密如果不是两个朱氏兄长说漏了嘴,范仲淹也许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世秘密。有一天,范仲淹从醴泉寺回家去取米粮,快到家的时候,几个坐在路边抽烟聊天的乡民一看见他就说:"朱说回来了?你那两个哥哥要是有你一半懂事就好咯。"范仲淹被乡民的话搞得一头雾水,问道:"我哥哥他们怎么了?""怎么了?手痒呗!"一个名叫李高的乡民笑容诡谲,做了个赌博的动作。一个名叫刘世举的乡民插话道:"朱家那两兄弟照此发展下去,迟早会把他老子那点家产败光的。呵呵。"  相似文献   

6.
正第一章孤儿寡母第二章志存高远第三章寒窗苦读第四章初入仕途第五章复姓归宗第六章雄心万里第七章丁忧服丧第八章再入仕途第九章重返京师第十章贬谪出京27忘年之交一天上午,范仲淹正在海堤修筑工程指挥部里看书,随从来报:外面有人要见范大人。范仲淹问是何人何事?随从说:"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书生,他说要拜见范大人。在下说范大人正忙于公务,没时间。他说非要跟大人见上一面,还说他说两句话就马上走。"  相似文献   

7.
正第一章孤儿寡母第二章志存高远第三章寒窗苦读第四章初入仕途第五章复姓归宗第六章雄心万里第七章丁忧服丧第八章再入仕途第九章重返京师第十章贬谪出京31万言书范仲淹在应天书院执教期间,利用闲暇时间梳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从政经验和政治变革思想,结合天圣三年(1025年)给皇太后、皇帝两宫上书《奏上时务书》中的思路和部分观点,慎密构思,奋笔疾书,将自己的政治变革思想和具体措施写成了长达万余言的《上执政书》,提交给朝廷的执政大臣。范仲淹认为大宋朝廷及当下现实社会中至少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朝廷久无忧",  相似文献   

8.
3寄居咒钵庵这天上午,谢观音听人介绍说天平山的咒钵庵拜佛很灵验,庵里的师太也很慈悲,她便背着范仲淹前往咒钵庵烧香拜佛。这段时间来,为了丈夫去世的事情,她已被折腾得心力交痒,需要找个清静的地方抚慰受伤的心灵,作为佛弟子,礼佛诵经无疑是最好的静心方式。谢观音在佛前上了三炷香,虔诚地跪拜在佛前,祈求佛菩萨的保佑。香烟袅袅  相似文献   

9.
正第一章孤儿寡母第二章志存高远第三章寒窗苦读第四章初入仕途第五章复姓归宗第六章雄心万里第七章丁忧服丧第八章再入仕途第九章重返京师第十章贬谪出京23毛遂自荐乾兴元年(1022年)三月二十三日,在位25年的真宗皇帝驾崩,享年55岁。现年13岁的仁宗赵祯即位,刘太后垂帘听政,曾举荐神童晏殊的张知白升任为尚书右丞、枢密副使。范仲淹对张知白这个人还是有所耳闻的。此人为人正直,为官清廉,虽然身份显贵,却生活节俭如同出身  相似文献   

10.
布衣圣人     
一副新出土的汉代墓室壁画“孔子见老子问礼图”,显示了一个平民的孔子形象.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彩绘孔子像。  相似文献   

11.
《沧桑》1994,(3)
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曾经两次在山西做官,虽然时间很短暂,但也留下了后人称道的事迹。了解范仲淹的这一段历史,对于研究北宋前期的政治形势,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一提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句,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范仲淹。历史上苏州“学而优则仕”的人很多,一品当朝、显赫一时的也不在少数,可值得纪念的却并不多。范仲淹就是苏州百姓念念不忘的先贤之一。  相似文献   

13.
《古今谈》2001,(1):24-24
  相似文献   

14.
范予彧 《古今谈》2004,(3):10-12
人们一般都知道范仲淹是一位富有改革大志,一生心忧天下的亲民之官,鲜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精通音律深谙音乐之道的琴家。陆游说,“范文正公喜弹琴,只弹《履霜》一操,时人谓之范履霜”。他在音乐上之造诣被其伟大的人品和政治军事上的卓著功绩所掩盖,一直为世人所忽略,史料记载不多。今从他的诗文中,截取其音乐活动的片断,略加评议,以求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15.
司马丁 《文史天地》2006,(12):45-50
一代名臣范仲淹,既是了不起的文学家,又是颇有建树的军事家。他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为后人景仰。  相似文献   

16.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小时候家里很穷,全靠母亲省吃俭用供他读书。在钱米最匮乏之时,母亲每天只能给他煮米粥喝。去学校读书时,只能把凉了的米粥划成块带到学校充饥。同窗中有一位太守的儿子,对他很是同情,把好吃的东西带给他。但他原封不动,一口也不吃。  相似文献   

17.
<正>《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此"三不朽"乃中国士人所追求的最高理想,更是儒家"内圣外王"圣人人格的完美体现。但历史上真正做到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物却少之又少,就连孔子这样的圣哲也只能称得上"素王",其难度可想而知。但历史中总会有闪光点,五百年必有  相似文献   

18.
一、贪钱财,用华侨捐助的巨款挥霍享乐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流亡海外,组织保皇党.随行的弟子梁启超有改弦更张之意,欲与孙中山联手改组新党,拯救中国,康有为闻之色变,称我等与孙文这帮乱党决无妥协余地.  相似文献   

19.
宋殿儒 《文史春秋》2014,(11):62-63
历史的车轮在滚滚向前.人类文明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留、“多少春秋事.几度夕阳红”.而在千年历史的滚滚尘埃中.我们心中总是清晰地矗立着一个“敢为天下先”的伟岸人物——范仲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