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明清时期景德镇瓷业行业神众多,真武是其中重要神灵之一。真武之所以成为景德镇瓷业行业神,原因一是真武为水神,而水运在景德镇对外交通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二是真武有相当的火神神格,可护佑烟火变幻莫测的烧窑过程。  相似文献   

2.
<正>真武,即玄武,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北方之神,也是道教所奉之神。据《云麓漫钞》卷九载,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因避讳,始改玄武为真武。宋真宗时(998—1022在位),尊为“镇天真武灵应祐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1]。学界关于广东真武信仰的研究,历来多集中于珠江三角洲一带,  相似文献   

3.
玄武释源     
玄武是中国文化中历史悠久,演变复杂,影响极广,地位重要,并得到官方及民间普遍崇奉的道教大神。玄武在由代表方位四时的四灵神兽发展成为象征北方的北方神;进而成为镇托北方、扶保社稷的真武真君;其发展演变莫不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历史进程、政治军事态势以及民间信仰等息息相关。其代表形象、功能、内涵及外延均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本文紧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试图就玄武崇拜的历史发展作一个系统化梳理。  相似文献   

4.
1965年,温州市白象塔清理出一尊编号为24号的宋代彩塑造像,原清理报告、《白象慧光》图录及馆藏陈列均将其定名为"天王像"。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及考古图像资料,可基本认定,白象塔24号彩塑造像并非佛教中的天王像,而是具有道教文化因素的真武神像。温州白象佛塔出土的这尊道教真武神像,不仅为探讨宋代"三教合流"社会背景影响下的民间宗教信仰状况提供了典型案例,也为研究真武神像的发展演变情况及其信仰传播问题增添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5.
真武大帝,又称北帝真武帝君、荡魔天尊(又名黑帝、玄武),是道教大神之一,全国各地皆有真武庙,但以北京永乐十三年所敕建的帽儿胡同真武庙、湖北均县武当山和广东佛山祖庙的真武大帝庙较为闻名。我国民间信仰真武神年代已非常久远,特别明朝以后,民俗信仰尤甚,近代以来,南方民间信仰更为普遍。  相似文献   

6.
肖海明 《民俗研究》2006,18(3):243-249
现代学者有关真武信仰的研究,一般认为以许道龄于1947年撰写的《玄武之起源及其蜕变考》一文为最早。半个多世纪以来,真武信仰的研究从未间断,尤其是近十多年来,随着各地真武信仰的逐步复兴,真武研究成果也比以前有了明显增多。大致来看,真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即:真武(玄武)起源研究、宋明真武信仰研究、地域真武信仰研究、真武与道教文化研究。(一)真武(玄武)起源研究真武的起源问题,历来众说纷纭。1947年许道龄的《玄武之起源及其蜕变考》一文分起源和蜕变两个部分,认为玄武起源于星辰崇拜,汉代时玄武原来为龟,西汉末年才加上蛇…  相似文献   

7.
成都万佛寺遗址出土的一尊梁朝坐佛并十二护法神像,依据刘宋僧人慧简于大明元年依经抄撰的《药师琉璃光经》,可确定为药师佛并十二神王像。这是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药师佛并十二神王像,也是迄今发现的南方最早的药师佛像。慧简本《药师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药师经典,它不仅引发了南朝的药师佛信仰,也在传入北方后造就了北朝佛教界的药师佛信仰与相关图像的制作。由于该经在南北朝被认为是伪经,限制了药师佛信仰及其艺术发展,迄今发现的少量梁朝、北魏、东魏、北齐药师佛像,或为立菩萨像,或与一般释迦像相似,没有自身的独特形象。入隋以后,捧钵佛像成为药师佛的标准形象,如万佛寺那样的药师佛与十二护法相组合的图像成为判断药师佛题材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8.
<正>一、引言:《大雲經神皇授記義疏》、《寶雨經》與武周皇帝的形象塑造在《明堂建設與武周的皇帝像——從"聖母神皇"到"轉輪王"》一文中(1),筆者曾指出,作爲政治景觀的"明堂",在武則天政治生涯有着特殊的意義。從皇后到天后,再到聖母神皇、聖神皇帝、金輪聖神皇帝、越古金輪聖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天册金輪  相似文献   

9.
<正>一、引言:《大雲經神皇授記義疏》、《寶雨經》與武周皇帝的形象塑造在《明堂建設與武周的皇帝像——從"聖母神皇"到"轉輪王"》一文中(1),筆者曾指出,作爲政治景觀的"明堂",在武則天政治生涯有着特殊的意義。從皇后到天后,再到聖母神皇、聖神皇帝、金輪聖神皇帝、越古金輪聖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天册金輪  相似文献   

10.
<正>舞木龙是中山市传统民俗之一,历史久远。“中山过去的县城石岐及城郊、沙溪、大涌、张家边、南朗,以及石岐城内,历史上都是木龙的发祥地,盛行四月八佛诞节舞木龙的习惯。”[1]李兆永《端午舞木龙的联想》一文介绍家乡中山市南朗镇岐山村端午节舞木龙的仪式:“我们村的西堡有一间北帝庙,供奉着真武玄天上帝。据说,他是龟蛇伴身的北方之神。而真武神龛旁边摆着两条木制的龙,  相似文献   

11.
北朝石窟中的神王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朝石窟中的神王像赵秀荣我国的石窟遗存以中原北方居多。在大部分北朝石窟中,其四壁下部接近地面处(壁脚)或中心塔柱下部靠近地面处(塔柱基坛),常常雕刻或图画一排排奇形怪状、张牙舞爪的形象,有的画像甚至作兽头人身。这些形象究竟是什么?研究者一般称之为“金...  相似文献   

12.
墓葬神煞泛指古人丧葬观念中墓葬内外各类吉凶神祗.中古时期墓葬神煞观念的流传通常有实物、图像、文本三种可视物质媒介,包括俑像、画像砖、壁画、葬书、文书、石刻等多种形式.宋元时期相同的神煞名目、相似的神煞形象,亦可分属于不同的观念系统乃至其他观念体系,从而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蕴含着差异与变异的墓葬神煞观念并非一以贯之的稳定系统,分析其所表现的连续与断裂、碰撞与调和、误解与再造,得到的是多重语境的观念史.  相似文献   

13.
张璐 《神州民俗》2008,(1):55-56
医巫闾山地区满族人的原始崇拜活动中往往要制造图腾形象,或用树皮、兽皮剪刻诸神形象,或用木材雕刻神偶的形象等等。这种仪式造像活动历年相沿成习,最后发展成为一种剪纸艺术。既保留了东北满族的人文特征,又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萨满文化内涵,是研究民族文化融合的重要史料。文章就其表现题材剖析论述。  相似文献   

14.
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教徒对犬具有特殊的感情,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宗教礼仪中,犬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以国内最新发现的祆教考古材料为基础,集中讨论了古代祆教艺术中的犬神形象。作者将祆教犬神形象分成三秧:普通犬神、带翼犬神、森穆夫或犬首鸟,对流传中国的祆教犬神形象进行了梳理,期望对研究祆教文化的传播、交流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较有代表性的四幅历代真武“铁杵磨成针”故事图像及其材料来源进行比较研究,将历代描绘真武本生或灵应故事的系列图像分为武当传统(正统传统)和民间传统两大类,并归纳了两类的区别特征.文章通过分析真武“铁杵磨成针”故事图像由磨针涧向磨针井的转变,认为真武"铁杵磨成针"故事图像,甚而整个真武系列图像都有一个从武当传统(正统传统)向民间传统的变化发展趋势,这种变化趋势与明清以来真武信仰由官方向民间的转化趋势也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收藏家》2020,(1)
正早期社会玉石获取不易,并较一般石材更为美观,因此玉石本身被神秘化、神圣化,被认为可以沟通天地,承载人们的信仰。故此,从史前到秦,人形玉器造型诡谲,充满神秘感,人的形象被局部夸张或融入动物元素,塑造出人们心目中神的形象。随着古代社会的向前发展,中国古代"玉人"经历了由人至神再到由神至人的过程。尤其汉代以后,随着新疆玉石的大量开采,物质材料的  相似文献   

17.
玉傩面考     
良渚文化"神微"图案中的"神面纹"经考应为"傩面",即最古的魌头画,并非巫觋之真面目.这种戴面具的巫覡形象早已见于法国等旧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上,其具代表性的有"鹿角巫师"、"羚羊人"等壁画.我国堪当玉傩面像者始出于石家河文化肖家屋脊6号棺,它以人面獠牙为特征,确为非人、非兽、非巫、非神的傩面具--魌头.继之,商、西周墓各出一件玉傩面,经考,其年代属夏至商前期(公元前21世纪一公元前15世纪).外国尚有由若干件玉傩面组成的系列化玉傩面像群.  相似文献   

18.
涌潮形成之初,潮神信仰即随之产生。因古人将钱塘潮、广陵潮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破坏归因于伍子胥冤死泄愤,故伍子胥最早被视为潮神时,其形象乃是凶神。不过,随着两汉以来士人对伍子胥忠孝形象的强调和人们对涌潮成因认识的提高,魏晋以后,潮神伍子胥的形象渐趋正面。隋唐五代时期,由于钱塘江两岸低地的开发和人口增殖,钱塘江潮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日益加剧。除先贤形象外,伍子胥司潮神职也为政府重视,故唐时对潮神伍子胥封号赐爵,将其纳入国家祀典。  相似文献   

19.
古埃及宗教属于多神崇拜的宗教。荷鲁斯神是古埃及早期的神祇之一。荷鲁斯是隼鹰神,起源于史前氏族部落的图腾崇拜,考古发现在史前时代就已经出现带有鹰隼形象的文物,尤其是涅加达文化II期,在上埃及希拉康波利斯地区已形成荷鲁斯神的崇拜中心。在早王朝至古王国时期,荷鲁斯一直是古埃及国家的主神,地位远高于其他神祇。最为重要的是荷鲁斯与王权的联系,在整个古埃及王朝时期,荷鲁斯都被认为是王权的象征,而国王也自称"活着的荷鲁斯"、"荷鲁斯的化身"等等。古埃及神祇大多拥有复杂多变的形象与职能,渗透到普通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荷鲁斯同样如此,他是天空之神,也是太阳神,有时也是冥世之神,这些形象都与王权相联系。荷鲁斯还有一形象是幼童荷鲁斯,该形象在古埃及社会及普通民众中流传广泛,具有众多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关中神龛     
关中是华夏农业文明的发祥地。远古时代,周人的祖先后稷就在湾水边教民稼穑,被后世尊为神农。也许,就是从那时起,“土地爷”就成了关中人心中最重要最实际的神。当然还有管水的龙王神,管火的灶火神,管钱的财神等等。关中人也尊敬菩萨、观音、真武、天主等神,但在他们心目中那都是一些管大事的圣神,不那么亲近,只有那些管着人的基本生存的神灵才最现实。走进关中村落,无论门墙上、宅院中,在特定的位置上都有敬奉直接关系生存的各路神仙的神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