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西周青铜器年代学[英]杰西卡·罗森(女)著冯林,罗亚萍译西周,作为一个历史时代,其年代界限是根据政治事件定义的,它开始于周灭殷商,结束于西戎入侵,攻陷西周都城(今西安附近)。周统治者被逐出陕西后,西周东部陪都,即所谓的成周(今洛阳附近)仍为周所统辖。...  相似文献   

2.
从新出青铜器看长江下游文化的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从来是多民族的国家,辉煌的古代文化是居住在我国辽阔疆土上的各个民族共同缔造的。研究古代各族人民间文化交流融会的过程,是文化史的重要课题之一。长江下游安徽、江西、江苏、浙江等省,先秦时期部族林立,先后出现的诸侯国有偃姓的英、六、桐、群舒,赢姓的徐,姬  相似文献   

3.
<正>在辽东地区双房文化的器物群中,除了陶器以外,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所谓的"东北系青铜器"。这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青铜制品,除了见于辽东地区的双房文化以外,还广布于辽西、河北北部、朝鲜半岛和吉林、黑龙江两省的部分地区,长期以来一直为中外学术界所关注。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合研究了长江下游出土玉器的分期、形制演变、用途和社会功能,对长江下游史前社会形态以及这一区域文化与周邻地区的联系作了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长江下游三角洲地区史前玉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说文》释:“璜,半璧也”。又释“环,璧也”。按照《说文》的解释,半璧或半环的当属璜。从考古发现来看,史前时期的璜除了半环和半璧(包括不足半环或半璧者)以外,还有折角形(或称桥形)等。尽管它们的形制各异,但其共同的特点都是中间内凹、两端突起且各有一系孔,因此本文将这一类玉器统称为玉璜。  相似文献   

6.
本所及的长江下游地区,是指长江下游的南岸区域,包括江苏、安徽两省的江南部分和浙江省、上海市全境。  相似文献   

7.
正同位素比值分析是解决青铜器矿料来源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其中铅同位素分析已经较为成功地运用在了青铜器铜矿和铅矿的来源分析中。近年来,锡同位素比值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缺乏大量的数据进行比较,且冶炼、铸造过程是否会造成锡同位素的明显分馏仍然存在争议,因此仍需要大量研究来验证锡同位素溯源是否可行。不同于欧洲中部和西部地区,巴尔干地区的锡矿记录很少:在塞尔维亚西部有一些小型的冲积砂矿;在  相似文献   

8.
安徽淮北部分地区出土青铜器的铜矿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容提要本文利用地球化学示踪的原理,以特征微量元素作为判别标志,对安徽省淮北部分地区出土的先秦时期铜器的铜料来源进行了初步分析,其中部分样品的铜料可能来自铜陵地区,有的可能来自铜绿山及其它地区。  相似文献   

9.
滇池地区几件青铜器的科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滇池一带是云南古代文化比较先进的地区,这里的考古发现十分丰富。本文通过几件战国、西汉时期滇池地区青铜器的科学分析,来探讨一下它们的成分配制、成形加工和表面处理技术,为人们了解滇池青铜技术发展状况提供一些资料。所用试样承云南省博物馆提供,特此深表谢意。  相似文献   

10.
墓上标志是人们为了标明墓葬位置、大小等信息设立的标志物。墓上标志的出现是人类等级观念和祖先崇拜观念发展的结果。长江下游地区的崧泽文化墓葬中发现了最早的墓上标志材料。良渚文化发现的封土墓对后世影响深远。长江下游地区是中国墓上标志的起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11.
先秦年代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初探宋会群Onthebasisofthesummingupofthepresentconditionofthepre-Qinchronologicalstudiesandthecharacteristicsandlimita...  相似文献   

12.
应用电位活化理论分析和阐述了青铜器腐蚀的观点和防护理念。对青铜器腐蚀的全过程提出了致密膜保护期、保护膜破坏局部腐蚀期和小孔腐蚀粉状锈加速期三个阶段的看法。用高效钝化保护剂对处于不同腐蚀阶段的青铜器保护膜进行修复和改性 ,结果表明 ,理论腐蚀电阻RC 从 10 5Ω提高到 10 7Ω ,并具有可间断涂覆、可回复的特点 ,可应用于青铜文物的保护试验。  相似文献   

13.
卢震烁 《东南文化》2023,(4):113-122
长江下游地区一些宋墓中存在随葬成组碗、碟的习俗。它们的位置较为固定,有集中于墓室或棺内一端与位于墓内前部旁侧两种陈设方式,其数量或许受地区因素影响。这种习俗在晚唐五代时期就已经在高等级墓葬中出现,于北宋晚期盛行于官员、士人及有力之家的墓葬中。因墓内随葬的成组碗、碟多位于墓主头部附近,且部分器内盛装食物,它们可能与供奉饮食的行为有关。部分碗、碟在某种程度上还具有日用器意味。但此种器物及相关葬俗在南宋后的墓葬中较少出现,或许是墓内空间限制及供奉多种类、多数量食物的观念弱化所致。  相似文献   

14.
清代的青铜器研究李海荣(北京大学考古学系)青铜器研究的形成期是在宋代。在宋代有一批学者投身于古青铜器的研究,形成了一套研究古青铜器的较为科学的方法,并出现了一批有关青铜器的著作,而元明两代青铜器的研究则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满清入关后,最初在全国范围内进...  相似文献   

15.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又分春秋、战国两大历史时期。按史家的一般观点,春秋是奴隶制转向封建制的变革时期,井田制不断瓦解,统治阶级内部的新旧势力也在嬗递,新兴地主阶级正在酝酿走上历史舞台,铁制生产工具开始使用,对社会变革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牧 《南方文物》2011,(3):143-156,139
在中国南方地区曾发现过多处宋元时期窖藏,并出土过数量可观的仿古青铜器;这些窖藏大都有相关的纪年,而且其中某些仿古青铜器本身就带有制作年号,提供了宋元仿古青铜器重要特征的识别依据,甚至可作为它们断代的标尺。本文即从这些有一定代表性的,且来源途径可信的出土仿古青铜器着手,以考古类型学的方法,梳理分析其特点。以期对传世的宋元以后仿古青铜器的断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郑国青铜器与楚国青铜器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周青铜文化中关系密切的郑器和楚器的源头均是西周青铜文化。春秋中期后郑器进入成熟期 ,以华丽的风格异于周、晋为代表的中原地区青铜器 ,又以完善的青铜礼器组合 ,规整的器形异于楚器。春秋中期前楚器通过对郑器的借鉴 ,从器类、器型、组合、纹饰上吸收了较多中原青铜文化因素 ,并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春秋中期后 ,楚器自身体系确立 ,器物组合重视水器 ,装饰华丽。楚器的这些特性又反过来对郑器有所影响 ,并通过郑器将这些风格传播到整个中原地区  相似文献   

18.
在中原,黄河母亲孕育了华夏文明。这里出土了以“四羊尊”、“司母戊鼎”为代表的许许多多青铜时代的精品。笔者对收集到的中原青铜器样品进行了化学成份、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的测试和分析研究。1、化学成份分析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周礼·考工记》中载有:“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这就是古代青铜器成份配比的“六齐”规律。按照内割和外割两种理解(所谓内割,指等分铜合金;所谓外割,指等分  相似文献   

19.
青铜艺术是人类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那些留存至今的青铜器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一 青铜器的起源与夏商青铜器 关于青铜器最早的起源,《世本》有“蚩尤作兵”的记载,这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遗产》2004,(3):65-65
“青铜器文物保护新材料的研制”课题是国家文物局、江苏省科委下达的文物保护科研项目。课题组在众多青铜器保护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既简单又行之有效的青铜器保护技术和材料。研制的新型缓蚀剂AMT填补了国内空白。ACN1(AMT C N)复合配方的研究成功,突破了国外单一的AMT或AMT HNO3处理青铜文物表面变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