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三不朽"是我国伦理思想史上的一道命题。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即树立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相似文献   

2.
一个社会的精神旨趣,完全取决于它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汉代社会崇尚个人名节,关注群体存在的世界,着重道德之完善,这种观念和行为,是特定社会所产生的文化现象。《左传·襄公廿四年》叔孙豹有言:“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谓不朽。”意即:人之最七者是道德的完善,然后是建功立业,最后是著书立说。在德、功、言诸项给社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响和贡献,才得以生命不朽。“三不朽”所建立的人格理想境界,决定着封建社会个体的价值取向,将人导向对现实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3.
<正>《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此"三不朽"乃中国士人所追求的最高理想,更是儒家"内圣外王"圣人人格的完美体现。但历史上真正做到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物却少之又少,就连孔子这样的圣哲也只能称得上"素王",其难度可想而知。但历史中总会有闪光点,五百年必有  相似文献   

4.
古训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而曹子桓独标章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渭古之作,不假良史之辞,不讬旗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夫立德立功乃修身之本,虽德有高下,功有大小,然凡立言当以德行为先,有德有言,方可不朽,否则,一时锦心绣口之作,亦如过  相似文献   

5.
“立德、立功、立言”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孜孜以求之的“三不朽”境界。放眼历史长河,尽管“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但真正能做到这“三不朽”境界的,却少之又少。  相似文献   

6.
位于电台街的"大觉精舍"(华家阁楼),是由原贵州首富华氏家族修建。华氏家族中的华联辉、华之鸿(子)、华问渠(孙)祖孙三代作为贵州民族资产阶级的精英,把儒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事业作为孜孜以求的人生目标,开创贵州近代工业之先河,其企业对贵州工业近代化和贵州经济  相似文献   

7.
正洪先生不是神洪先生不是神,他外表看上去就是一位儒雅大方、朴朴实实的普通人,不过他精力旺盛,是一位"不知老之将至"的退休教师。但他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他是超乎无数普通教师的大写的人,是语文教育界的瑰宝。洪先生的成就享誉海内外,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他实现了文化人追求的三不朽事业:立德,立功,立言。他是仰望星空的智者,又是双脚稳稳踏在学校净土之上的行者,他是一个可触可感可亲可敬的长者,又是值得后辈不  相似文献   

8.
《神州民俗》2010,(5):66-67
“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曾国藩是清朝历史上最有权势的汉人之一,他位列三公,拜相封侯。可谓显赫一时。他的后代兴隆不衰,且“全家没有一个坏人”;他家书颇为风行,被一代代的家长奉为育儿宝典,影响深远。他教育孩子的秘诀到底是什么?在当下又有怎样的借鉴意义呢?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12月1日是先师皮明庥先生逝世周年忌日,作为一个先生亲手培养起来的学者,一直想写点纪念文字,以表达我对恩师的崇敬和缅怀之情。古人云,人生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先生德高望重,著述等身,其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特别是武汉城市史的研究,居功至伟。学术界不会忘记,武汉人更当永远铭记!(一)先生建国初期毕业于汉口高级步兵学校政教系,毕业后在空军雷达学院工作,转  相似文献   

10.
古人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其次有立言"。综观《曾昭璇教授著作编年》(曾新、曾宪珊编著,2004年内刊本),著作68部、论文、科普文及地图目录三者合计589篇,数量之多,学界罕有。一位学者曾提出"曾昭璇精神"。笔者深表赞同。从68部和589篇的数量当中,可见先生的立言、立功和立德之大。这就是曾昭璇精神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11.
正韩愈不仅是著名的诗人与散文家,也是杰出的学者与教育家。他一生进而为官,直言敢谏,努力事功;退而为学,教书育人,著书立说。在古人最看重的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皆有突出建树,时人仰之如"泰山北斗",后世尊奉为"百世之师",确然不朽矣!在仕途上,韩愈历经坎坷,因为直言敢谏,导致"动辄得咎","投闲置散"。知命之年刚当上刑部侍郎,又逆拂龙鳞,上表谏迎佛骨,落得个"夕贬潮阳路八千",直到死后才追赠了个礼部尚书。在文学上,  相似文献   

12.
(二) 选业类 纳兰性德曾极热心于选业,构成他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他的选业类著作,可按词选、诗选、文选分为三类。 词选 性德成年以后,对仕途的热情日渐冷淡,文学的热情却日益浓炽。他视文学为终生致力的事业,又专门矢志于词。他的志向的确立不仅出于他词人的天性和情趣,还跟他对传统文学的发展观有关。顾贞观说:“容若当思所以不朽,吾亦甚思所以不朽容若者。夫立德非旦暮间事,立功又未可预必,无已,试立言乎?而言之仅仅以诗  相似文献   

13.
正韩琦(1008—1075年),字秩圭,河南安阳人。历相仁宗、英宗、神宗三朝,拥立英宗、神宗即位,以其文武全才,忠义情怀,阔大胸襟,实干精神,镇安国家,救民疾苦,呵护英俊,立德、立功、立言,为世垂范。封魏国公,谥曰"忠献",世人常敬称之谓韩公、魏公、韩魏公、韩忠献。一、功安社稷孟子说:"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韩琦以"安社稷"为自己的使命,也在"安社稷"中享受着一个儒者的  相似文献   

14.
《贵阳文史》2013,(3):17-17
刚才张教授和顾教授都提到了阳明先生。正德年间,阳明先生被贬谪贵州,然后有了“龙场悟道”。后来他虽然离开了贵州,但他的思想学说在这里得到发展,可以说带出了贵州的一大批人才。阳明先生本人之所以能成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人物,我认为与他的崇高之人格亦是密不可分的。人格的崇高,向我们揭示人性所能达到的高度。所以今天我想从这个角度来谈一些个人的感悟。  相似文献   

15.
李治亭 《清史研究》2001,(3):121-124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教授、《清史研究》前主编、享誉学术界的清史专家李鸿彬先生归道山已经一年了。作为至近的朋友 ,我为他过早地离去而悲痛不已 ,心中的怀念绵绵无尽 ,每每忆及他的高尚人格和为我国清史研究所付出的巨大劳绩 ,不禁充满了崇敬。他以立德立言写出了他的光彩夺目的人生 ,为我们树立了一代学者的典范。一、谦虚谨慎 ,老老实实做人《春秋》云 :人生有三立 ,即立德、立功、立言。人一生中 ,若能立其一 ,已属不易 ,若得两立 ,其难可知 ,就更不用说“三立”了。以“三立”而观鸿彬 ,我以为他已达到了两立之境界 :一则“立德” ,已…  相似文献   

16.
王学斌 《文史天地》2014,(10):29-33
正汤寿潜是清末民初响当当的大人物,不但穿着打扮异于常人,而且行事作风亦特立独行,堪称传奇人物。一《左传》有云:"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虽是传统士人们毕生追求的完人标杆,但并非遥不可及,至少汤寿潜与之很是接近。汤寿潜(1856—1917年),原名震,字蛰先、蛰仙,学名震,乡举后始改名寿潜,生于浙江绍兴府天乐乡。汤氏自小聪颖,六岁那年,他在私塾学习四书,当讲至"读十有五章"时,  相似文献   

17.
沈宜修出身于书香名门,其丈夫叶绍袁更是提出了属于女性的"三不朽"的主张,把"德、才、色"看作是品评女性的标准。笔者此文正是从"德、才、色"三个方面入手,深入探究晚明才女沈宜修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把握其贤淑的道德品质和无尽的创作才能。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是上上立德,其次立言,下而立功。著述是立言,其社会价值远在具体的事功之上。应当指出的是,不少学人是将纂修志书.视为“立言”的著述大业的。  相似文献   

19.
曾国藩(1811—1872),号涤生,湖南湘乡人(今属湖南省双峰县),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面对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他以捍卫“名教”的名义,实施了残酷镇压,使清朝统治得以维持;面对西方列强的大举侵入,他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发展军事工业,并躬身实践创办洋务,使风烛残年的清政府出现了“同治中兴”的局面。实现了“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人生理想。他的思想对后来的梁启超、蔡锷、毛泽东、蒋介石等人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因历史时代和阶级立场不同,人们对曾国藩的评价尚存较大的争议,但作为一个家庭成员来说,他对子弟的教育堪称…  相似文献   

20.
编读之窗     
正2021年第4期征联欣赏出句(上):三立德功言,方能不朽对句(下):遍栽桃李杏,信可怡情(北京·于连贵)一庭梅竹菊,自可清心(安徽·任家潮)四诗风雅颂,足可长传(山西·马志成)四诗风雅颂,定可长存(湖北·艾国林)四诗风雅颂,足以长传(河北·赵国山)一经风雅颂,足以长传(山东·高孟勇)四诗风雅颂,无可比伦(湖北·郑泽宇)众吟风雅颂,定可长传(上海·张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