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岩 《中原文物》2012,(1):50-55
在先秦古泉货文字的研究中,被称作"明刀"的燕国刀币,其面文是不是明字一直存在争议。本文赞同朱活先生把燕国泉货面文释为妟的观点,认为郾字可以写作,妟与匽是可以相互通用,燕泉货面文是妟字的异体,它的字义为安。  相似文献   

2.
正战国燕、齐之地流通一种刀币,因其面文为"明",学界多称为燕明刀、齐明刀。学者们在使用齐明刀概念时,内涵上是有区别的。本文采用吴良宝先生的意见,把除早期燕明刀以外的所有"明"字方折的刀币皆视为齐明刀。其中尖首束腰、背文为"莒冶某"的齐明刀应是乐毅伐齐期间莒、即墨两地的齐人所铸。而形制上与尖首刀币、燕弧折明刀相近,铸造时间早于乐毅伐齐的齐明刀铸造者是谁还难以断定,还是由齐人铸造的可能性比较大~①。而燕明刀、齐明刀铸造时间谁早谁晚,据目前资料还难以断定。  相似文献   

3.
马超 《四川文物》2020,(2):36-42
妀善鼎的年代或以为是战国早期,或以为是春秋早期,从该鼎的纹饰、器形、铭文字体来看,其年代最有可能是春秋晚期,或提前至春秋中期后段。该鼎的国别旧被认为是山东纪国,但是春秋早期之时这个位于山东的姜姓纪国已经被齐国所灭,金文中以""为国名者尚有一个箕国,此国春秋晚期尚存,且地望与燕国临近,两国关系密切。器主自称"妟生",金文中"妟"声之字常读为"燕","妟生"意即燕国之甥。从鼎的年代以及器主自称两方面考虑,妀善鼎应属于箕国,该鼎的出现也证明了箕国的灭亡应在春秋中期以后,合于《路史》"春秋犹有箕、崇之国"的记载。  相似文献   

4.
出土文献资料中的燕国一般写作“匽”,从“匽国”到“燕国”的转变,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现象。通过梳理分析,认为“燕”字是燕国人为了取悦秦始皇而新造的一个字形,“燕”字与“匽”“妟”“宴”等字都存在语音与意义上的密切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基于“燕”和“匽”读音相同的基础之上,“燕”的本义并非玄鸟。  相似文献   

5.
六字齐刀又名造邦刀,是战国时齐国享誉盛名的刀币。币面铸有“齐建(造)邦垠法化”六字,制作精雅,刀币的外缘不断为其特征。考古学者认为,此乃战国田齐开国时(公元前378年)铸造的纪念币。亦有研究者把面文前三字释为“齐返邦”,意即“复国”,认为是齐襄王退燕复国,重返都城临淄(公元前279年)后所铸①。六字齐刀历来出土及传世极少,殊足珍贵。清·嘉庆年间山东莱阳人初尚龄氏在《吉金所见剥中曾记述:“盖齐刀五种,惟三字者居多,四字者与即墨、安阳间亦有之,此种(六字刀)则百不一见,……偶一见之,即为强有力者携去”o。…  相似文献   

6.
<正> 1982年,文安县文化馆干部进行文物复查时,在县城东部刘么遗址采集到9枚战国钱币。 燕刀币,4枚,均为磬折刀,面文“匽”宁作扁目形,除一枚幕文“右六”外,其余均平素无字。刀通长13.3~13.6,cm,刀身宽1.3cm。 赵布币,5枚,均为平首束颈,方足,小耸肩,钱身外郭内弧。面文“安阳”作(?)(?)”,幕有“ ”形纹,无文字。布通  相似文献   

7.
非为明刀应为燕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战国货币中以燕刀币出土最多。但面文“”字释法不一,其中有释为“”字的,有释为“召”字的,有释为“明”字的,也有释为“易”字的, 尤其以释“明”字者最多,故一般多呼为“明”刀,我认为所以释为明字,是考虑现行明字是日月二字的合文字,故燕刀面上的“”字看成日月二字的合文字,表面看似乎合理。但从我国历史上创造这个字本身发展过程看就不大合理了。  相似文献   

8.
杨光 《文物春秋》2004,(3):66-68
1973年4月,河北三河县发现一处钱币窖藏,共出土战国时期的燕刀币1000余公斤。由于受条件所限,关于这批刀币的资料一直未能公布于众。最近笔有幸见到此批刀币标本,并作了整理分类,现将有关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战国平阳刀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世战国货币中,有一批传为山东博山出土的刀币,正面或有“明”字,或无字,背面一般有三个或四个字,字形诡异,不易识读,旧多称为博山刀。1978年,我们发表《战国货币考(十二篇)》,将博山刀背文第一字释为从“邑”从“竹”从“膚”之字,并指出即地名“莒”之专字。此后,汪庆正同志又认出第二字为“冶”,李学勤同志对币文的释读也提出了一些值得重  相似文献   

10.
《左传》中"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如何断句,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因为它关系到一系列重大史实的解读。本文提出并论证了貊分南北以及北燕未曾灭北貊的观点;对"燕亳"中的燕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先燕文化的概念进行了解读,论证了亳国的存在;对于陈璋壶铭文,与"内"释读为"入"的传统观点不同,指出"内"同"纳",是收藏的意思;同时对"燕亳邦"作出了解释,得出燕、亳为两个国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里耶秦简》第一卷出版后,众多学者对里耶秦简已有很好的考释,但仍有部分问题没有解决。本文针对里耶秦简提出几则意见,如里耶秦简中的"史"与"吏"字多次释读有误,在8-201号简的"充戍"的释读上重新进行了理解。通过对8-206号简释读,疑秦朝就出现了"马足下"敬词,对里耶秦简中部分释读有误的字进行改释。  相似文献   

12.
燕国布币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刀币是燕国的主要货币品类,面文仅有一字——“明”,其数量则异常浩繁。燕国还流通方孔圜钱和方足布,其数量虽远不及刀币,而铭文内容则比较丰富。本文不拟全面系统地研究燕国货币,仅就燕国布币铭文的若干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绍兴县文管所收藏了一批古钱币,现作介绍,供钱币专家研究.第一枚,刀币.通长14、上宽18厘米,圆折微弯,面文(?)字,背面一字已锈蚀不清,刀把上饰二竖道,把端一圆环.《占钱大辞典》载述:“右明字刀,周燕国铸……面文篆书一字曰(?),背文曰(?),柄面背皆有二直画”.《历代古钱图说》一书中阐明:“国名,周封召公奭于燕,是为北燕,在今河北大兴县,今此刀皆出自燕地可证,或以为莒字,或以为明字,实皆非是,面文皆一召字,背文虽聚至万品,亦无一相同,无文者较少,其形制约有二种,一方折如罄.制较狭,一圆折微弯,制较阔”.  相似文献   

14.
周王朝建立初期,采取“分土封侯”,分封众多诸侯国。后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逐渐演变成诸侯割据局面,春秋战国时期尤为显著,各诸侯国各自独立,不再受周王朝的管辖,当时仍是传统农耕社会,受天气、地理要素禀赋等影响重大,导致各诸侯国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进而导致生产方式产生差异。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作用下,各诸侯间逐渐建立自己的币制,刀币系列尤其显著,其中最重要的为“齐法化刀币”。齐国最初受周朝货币制度影响,以贝币为主,后随着与燕国之间的商品交换和贸易关系不断深化,也逐渐受“燕明刀”影响,齐国也开始推行齐刀币。根据齐刀币不同的外观特征以及铸造发行时期,将其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姜齐刀币和田齐刀币,其中姜齐刀币以“四字刀”“五字刀”为典型代表,更多作为一种地方城邑刀币,而田齐刀币以“六字币”“三字币”为典型代表,逐渐演变为齐国境内通行的刀币,并且“齐造邦长法化”六字币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枚纪念币,纪念田齐代姜齐,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以及收藏价值。两个阶段刀币外观的显著差别在于刀身与刀柄是否间断,基于此,齐刀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相较于其他收藏品,齐刀币更具时代特点和文化内涵,具有春秋战国时期特殊社会环境的深刻烙印...  相似文献   

15.
齐国铸行的大型刀币有齐四字刀、即墨五字刀、安阳五字刀、莒邦刀、即墨小四字刀、齐三字刀、齐六字刀等数种。历年来齐刀币的出土与齐刀币铸钱遗址的发掘,为齐国货币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翔实的实物资料。但由于文献的失载,加之齐国刀币的出土形式皆为窖藏而非墓葬,故对其铸行时间的考证仍处在一个大概时间范围的判断上,尚未见到较为确切的论述。笔者通过多年实物收藏和实地考察,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尝试对齐刀铸造遗址与城址的时代关系、出土齐刀范实物与刀币形制对比、窖藏齐刀币的规律及特殊现象以及各类齐刀币的铸行时间与分期等问题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证。  相似文献   

16.
“齐返邦长法化”[编者按 :“返邦”或释“ (拓 )邦” ,“法化”或释“大刀”]刀简称“六字刀” ,为齐刀中字数最多和面文释读争议最大者 ,一般认为是齐襄王为庆祝齐国破燕围困后 ,从莒城返回国都临淄而铸的复国纪念币 ,而“即墨之法化”是铸于齐即墨城的早期法化 ,铸量相对略多。据对见于报道的 1 0 0处有明确分类出土窖藏的 80 55枚齐刀币统计 ,“齐返邦长法化”刀约占总数的 0 43% ,“即墨之法化”刀约占总数的 2 5% ① 。由于“六字刀”出土很少和其特有的价值 ,从而成为古币中的大珍品 ,多为文博系统及海外大家收藏 ,国内个人偶有…  相似文献   

17.
王辉 《中国钱币》2003,(2):18-20
齐国古刀币面文有“齐△邦(立长)(长)夻(大)(?)(刀)”一种,见于《古钱大辞典》838、840、845、848、851-853、857、863、867等,通称“六字刀”。△字,黄锡全先生《先秦货币通论》①第五章“刀币”据张颔《古币文编》所收39个字形,将其分为7种:  相似文献   

18.
<正> 1986年7月,河北省涞水县西武泉村北砖厂出土一批燕国刀币。刀币原装在一灰陶罐中,陶罐已破碎不能复原。在这批出土的货币中完整和较完整的共计62枚。可分尖首刀和匣字刀两种。现将这批刀币初步整理报导如下: 一、尖首刀1枚。弧背,凹刃,刃部和首端均无廓线,刀背两面的廓线均断在与刀柄相交处,刀柄面上的两条纵纹较高。面文“九”字,幕平素。通长15.1、刀首宽2、  相似文献   

19.
楚国货币中有一种面铸■字的铜币。对于此种面文楚币的释读,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根据这类楚币的文字特征、出土分布的地域规律以及相关文献的记载,本文认为(?)字币的面文当释读为鄂,其应为先秦时期楚国境内的地名,在今湖北省东南部沿长江地区,楚人曾一度以此为都,后作为地名铸于楚币之上。  相似文献   

20.
1992年出土于陕西神木有一枚小型三孔布(图1)①,它的面文作"■"(图2),对于其面文释读及地望,学界争议很大。笔者不揣浅陋,拟对此币面文进行隶定,并对其地望做进一步探讨,以就教于方家。一币面文字隶定"■"三孔布币面释读存在许多争议。程纪中、童子玉、马汉民释读为"封氏",应指战国时地名"封斯",地望在今河北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