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象棋历史悠久。古往今来,“棋文化”移情最力,流传最久的莫过于棋联。唐开元十六年,朝廷召试天下神童,年仅七岁的李泌应试,恰遇玄宗观棋兴浓,就命宰相张说以棋作联:“方若棋盘,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语毕,李泌即联:“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聘才,静若得志。”上联蕴含棋道,下联包罗哲理。李泌一联悦圣颜,遂入仕途。喜爱题联的朱元璋,一日与军师刘伯温对弈,雅兴所致,即曰:“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刘即对:“雷为战鼓,电为棋,风云际会。”英雄胸怀,豪杰气概,溢于联中,耐人寻思。真可谓,世事如棋,一着争来千古业;豪情似火,…  相似文献   

2.
童志强 《江淮文史》2013,(1):136-151
华中棋局上的两块孤棋在围棋术语中,所谓孤棋是指处在对方包围之中还没有成活的棋型。倘若把华中国共力量的布局比作棋盘的话,那么,到1940年秋天,国民党在苏北的韩德勤部和中共在皖南的新四军,就成为华中棋局上的两块孤棋。  相似文献   

3.
王宁 《收藏家》2008,(6):28-32
围棋是中国古代先民发明的一种智力游戏,相传轩辕黄帝、尧就发明了围棋。有证据表明春秋时期围棋就广泛流行。虽然我国围棋历史悠久,现存唐宋以前的棋具实物屈指可数。1998年陕西汉阳陵南阙门遗址中发现一具西汉陶质围棋盘,这是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围棋盘。1952年河北望都东汉壁画墓中发现了一具石质围棋盘。2004年河北任丘市西古贤遗址唐代地层中发现泥质灰陶围棋盘。1959年河南安阳豫北纱厂隋开皇十五年(595年)张盛墓出土一件瓷围棋盘,正方形,高4、边长10.2厘米。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瓷质围棋盘。  相似文献   

4.
胡蓉 《南京史志》2022,(18):14-17
<正>一、“趣味三子棋”的由来与准备工作趣味三子棋的由来:怡怡小朋友说萱萱来园时口袋里私藏了小棋子,两人争得不可开交,同时吸引了其他小朋友的注意,都说自己也会玩这种棋类游戏。我于是就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了三子棋的游戏世界。(一)思维碰撞,展开讨论“如果玩三子棋游戏,要准备哪些东西呢?”孩子们随之展开了讨论。宁宁说:“我知道,需要很多很多的棋子,还要一个棋盘。  相似文献   

5.
邵妙苗 《神州》2011,(30):78-81
我觉得社会有如棋盘,人生在世,就是一场漫长的对弈:和人对弈、和时间对弈、和机遇对弈、和命运对弈,最重要的——是和自己对弈!棋峰对垒,俨然生活的顺逆对比,有时,阳光灿烂;有时,阴云密布。在棋局里,我也曾渴望得到支持和保护。但是我差点  相似文献   

6.
重见天日的棋盘 西藏的围棋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曾有过各种不同档次的棋盘和专门论述棋艺的书籍。有的已失传,有的流传到现在,其中“密芒”围棋是古代官贵文士最盛行的高档次棋盘,现已基本失传。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千禧年在墨竹工卡县加玛乡村北侧,相传为吐蕃松赞干布出生地的“强巴米久林宫殿”遗址下,“密芒”棋盘终天奇迹般地重见天日。 棋盘凿刻于长1.44米、宽0.56米、厚0.18米的菱形花岗岩表面中央,棋盘长宽均为0.44米,正方形,两端各凿有一块放置棋子的凹坑。凹坑直径0.11米、深0.04米,棋盘表面均有磨…  相似文献   

7.
棋是中国传统文化最精彩的智力魔方 ,与琴、书、画、诗、酒、花并称“君子七雅事” ,一向被国人视为修身养性的重要标志。因此 ,在古代 ,无论是文人学者 ,还是将军帝王无不趋之爱之。时至现代 ,从街头对弈到世界范围内的纹枰比试 ,棋的普及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于是 ,“古人重到今人爱 ,万局都无一局同” ,古往今来一些趣味盎然的棋联便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享受和无穷的乐趣。开元十六年 ,唐玄宗召试天下神童 ,年仅七岁的李泌应试。玄宗命宰相张说以棋为内容作一上联 :方若棋盘 ,圆若棋子 ,动若棋生 ,静若棋死李泌略加思索 ,对道 :方若行…  相似文献   

8.
孙学民 《黑龙江史志》2011,(16):39+51-39,51
人生如棋,是句老话了。笔者从百度网上看到,有人以此为题写出了书,文章更是不少,有的富含哲理,有的妙趣横生,阅后受益匪浅。然而,棋类分为中国象棋、围棋、军棋、五子棋、国际象棋和跳棋等种种,各有特点和不同。这里,笔者从中国象棋的棋艺特点出发,结合人生的感悟,谈谈“人生如棋”的感想。  相似文献   

9.
周郢  杨耕  侯贺良 《中华遗产》2014,(11):92-107
出乎人们的想象,“山”在中国历史中,曾经全面介入。雄峙于大地的山岳,仰之弥高,因而化身为神灵,统御起先人的精神世界。在王,它是受命于天的象征,定疆土、保和平;在民,它是生计的依靠,平安的庇护。中国的山脉格局,宛如一方不太规则的围棋盘,纵横之间,决定战与和、兴与亡。中国的靠山——左右王朝成败的一局棋。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我意外地收到初中时的老同学彭东吾先生寄来的~张老照片,这是一张有二十多人在一起的集体合影,全是17岁以下的青少年。女孩子一色的身穿军装,头戴军帽,只是没有领章帽徽,右手端着一本毛主席语录红宝书,贴在胸前,男孩子则有的操二胡,有的扶三弦,有的抱小鼓,有的扬锣锤,两个没戴帽子的小平头分别站在两边,  相似文献   

11.
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侵略者的“船坚炮利”给清朝官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官员也想拥有这样先进的炮舰,因而建议朝廷购买一批先进的舰船来对付外敌和镇压国内的造反者。  相似文献   

12.
古代公家的酒,官员们不是想喝就能喝,不是想喝多少就能喝多少,不是想喝"极品"就能喝"极品",不是想送人就能送人。有的官员贪杯,而又公私不分,就会喝出罪来。有的官员借花献佛,公酒随便送人,也会触犯法律。宋初定下规矩,规定州郡官库贮存的公酒,是专门用来馈赠往来的官员,以及上任、罢  相似文献   

13.
谈马王堆三号西汉墓出土的陆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物》1979,(4)
1973年底,在长沙马王堆三号西汉墓椁室北边箱西端,出土了一套陆博(图五)。在同墓出土的"遣策"中,有八枚简还记载了陆博及其用具。现在,根据"遣策"的记载对照出土实物,谈谈这种古代文娱用具。遣策:博一具(图一一:7) 关于陆博,本作"六簿",又作六博。《说文》"簙,局戏也,六著十二棋也。从竹,博声。"扬雄在《方言》中云:"簿,谓之蔽,或谓之箘,秦晋之间谓之簙,吴楚之间谓之蔽,或谓之箭里,或谓之簙毒,或谓之(?)专,或谓之(匚尊)璇,或谓之棊。"在近代编纂的《辞海》一书中,载六博:"古代博戏,共十二棋,六黑六白,两人相博,每人六棋,故名。"又云六箸:"古代博具"。"一具",可能就是指整个一套陆博的用物而言,即包括博局(棋盘),  相似文献   

14.
在晚清官场的腐败中,官员的身边人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往往狐假虎威,利用在官员身边的便利条件,贪污受贿,勒索百姓,有的官员甚至与身边人互相勾结,互相利用,贪赃枉法,祸国殃民。  相似文献   

15.
《丕翁先生巡视台阳图》卷(图版柒),纸本,设色,纵53.3、横137厘米,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图上绘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巡台御史巡视台湾的情景,是一幅有历史意义的画卷。画面正中一位着蓝袍、五十余岁的官员,端坐于交椅之上,正指挥部下,向台湾百姓发放食物、布匹、书籍等物品。随从人员及当地官员二十余人,侍立于其周围。在这些官员面前,有许多台湾百姓和儿童,他们穿着高山族服装,赤足跪于地上,有的双手接过物品,有的在叩头谢恩。其中一名教书先生,身穿汉族服装,双膝跪地,手指身  相似文献   

16.
<正>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侵略者的"船坚炮利"给清朝官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官员也想拥有这样先进的炮舰,因而建议朝廷购买一批先进的舰船来对付外敌和镇压国内的造反者。当时的海关代理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曾多次到总理衙门,  相似文献   

17.
唐代外事机构论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代外事机构论考方亚光四方馆、鸿胪寺、礼宾院、互市监、市舶司、蕃长司是唐代掌管外事工作的几个主要机构。它们或设在中央、或置于地方;有的机构有专职官员,有的则为其它官吏兼任。这些机构、官员的设置、职责及其在唐代对外交往活动中所起的作用等问题,还未引起唐...  相似文献   

18.
内地宫廷     
《收藏家》2016,(11)
正高23厘米黄铜鎏金漆金毗卢巴右手胸前托盛满酒水的嘎布拉碗,是密修大成就者的标准法器之一。左手上举,食指伸出,表现止住太阳的一瞬。毗卢巴表现为典型的密修梵僧的打扮,胸前装饰珠串项链、项蔓,臂佩花枝状臂钏、手镯,脚饰花枝状足镯。其坐姿呈轮王坐,右腿盘曲,平置莲台,左腿垂直支起,坐姿自然、松弛而不失优雅。身下垫坐的虎皮,作为密修者神秘忿怒力量的外在体现,也是悲悯众生的象征。  相似文献   

19.
封建时代,许多官员往往在各级官署门口贴上自撰的对联。这类对联多有施政纲领的味道。由于撰写者的经历不同,抱负不同,处世态度不同,所撰对联内容也大异其趣:有的提醒自己要廉洁奉公,有的告诫所属要安分守己,有的申明要秉公执法,也有的纯粹是挂羊  相似文献   

20.
天宁山“湖南省沅陵县中等学校”门口左侧,新添了一块白色楠木用红色油漆写的“湘西军区和平解放官员训练班”的牌子。院内,人们三五一群,有的在下棋,有的在清谈,有的在打球,有的在练太极拳,自由自在。“训练班”门口,一位手持铁把冲锋枪的解放军战士,英姿威武,立正站岗。凡进出者,这位战士都是笑脸相迎,举目相送。这是1949年冬,人民民主政权诞生不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