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之江先生是我父亲郭长生(人称:“郭燕子”)的挚友。1928年张是中央国术馆的馆长。聘请我父亲到中央国术馆任教,后又被选派国民政府外交部兼任国术教官。 1947年秋,张之江担任天,津国立体专校长,通过我父亲介绍,我到国体上学,当时是五年制师范班(初中毕业考入),这时有机会经常到张校长那里  相似文献   

2.
何理良 《百年潮》2022,(6):45-55
<正>我母亲王艾英1925年同我父亲何思敬结婚,我于1926年7月在日本东京出生。1927年1月,父亲受聘回广州国立中山大学任教,在父亲回国后我即随母亲居住到外祖父王风飞家里。在我10个月的时候,母亲得知父亲在中山大学的生活已得安顿,即带着我乘船到广州同父亲会合,住在广州市东山区。  相似文献   

3.
一1947年7月27日晚,位于上海市福煦路(今延安中路)和同孚路(今石门一路)交界处的金都大戏院(建国后易名瑞金剧场,现因建设延安路高架路已拆除),正上映国泰影片公司最新出品的巨片《龙凤花烛》。此片是该公司的古装哀艳凄情巨片,由金都、金城、文化会堂3家影剧院一起隆重推出。由著名演员冯喆和陈燕燕领衔男、女主角,片长15大本,一次放完。当晚9时许,夜场即将开映,上海市政府公务局第四区工务管理处课长刘俊夫带一对男女拿着两张票就往剧场里走,查票员张镛根上前拦下他们,示意他们还缺一张票。刘俊夫不管不顾,仍然向里走。双方纠缠间生出口角…  相似文献   

4.
阿雅 《文史月刊》2009,(6):43-45
1947年7月27日晚,位于上海福煦路和同孚路交界处的金都大戏院,正上映国泰影片公司最新出品、名噪一时的古装哀艳巨片《龙凤花烛》。  相似文献   

5.
我父亲宣侠父和黄正清在二十年代相识、结交,成为革命的民族朋友。我们父女两代人和黄正清的深厚友情已在甘肃省尤其在甘南地区广为传说,成为藏汉团结的佳话。 从父亲的一张照片说起 1952年秋天,我在北京留苏预备班学习,一位亲戚寄来一张7月1日的《甘肃日报》,该报为纪念党的生日刊登了若干张照片,其中一幅是我父亲宣侠父的半身照片,并附有简短说明:兰州建党人之一宣侠父同志,1938年在西安被国民党暗杀。随后,当时的甘肃省委书记张德生寄来几张原照的复制品,照片上有父亲的亲笔题跋:“空留一爪志鸿泥,二十八年梦已迷,此影是谁还是我,糊  相似文献   

6.
陈庆华传略     
陈庆华先生,历史学家,涉江鄞县人,汉族,1921年4月26日生于上海,1984年7月12日在北京去世。从先生的祖父一代起,陈家就迁居上海。父亲陈廉锷曾作布店学徒、洋行职员。1930年至1937年在青岛万国体育会任职员、华总干事。母亲范汶,是个受过中等师范教育的家庭妇女。先生是长子,下有3个弟弟,4个妹妹。先生儿时受母系亲族的影响最大。从1岁起即受外祖母抚养。稍长,又从她识字读书,直到9岁。外祖母的父亲张美翊是清朝优廪生,曾作为中国出使英、法、比、意四国公使薛福成的随员,于1890年至1893年到过欧洲。外祖母的弟弟,即先生的舅公张絅伯,是明华银行上海总行经理兼青岛分行经理,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絅伯历  相似文献   

7.
郭明进 《文史天地》2014,(10):75-79
正我生于1936年,祖籍中国福建省同安县,童年随父母侨居越南太原市谋生。1947年2月,由于战事紧张,全家从太原逃难到高平。1947年10月我11岁时,在越南高平省安平镇逃难中遇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又称两广部队,代号越北部队)。当时我二叔、三叔、大哥都在这个部队,我和祖母、母亲、婶婶、二哥、三姐6个人也参加这个部队并随部队回到祖国广西。1948年我随部队到云南,以后一直在  相似文献   

8.
铸公即徐铸成先生。屈指算来,铸公仙逝已十又三年。岁月悠悠,人生易老,多半往事都已淡忘,惟独1947年在故乡宜兴与铸公初面的情景,犹历历如昨。我与铸公同籍江苏宜兴。铸公之子徐复仑曾这样说:“父亲的一生,其实只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办《文汇报》和《大公报》,另一件是当右派。父亲的好友罗孚先生有诗云:‘大文有力推时代,另册无端记姓名’。”这段话概括得极好。办报是铸公的一生理想,而《文汇报》这朵报界的奇葩,更是他一生心血所浇灌成长。 汇报》发轫之始,正当大夜弥天的上海沦陷时期,铸公坚持宣传抗战、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不畏敌伪的手枪…  相似文献   

9.
1978年7月28日,是我人生中应该记下来的一天.在那一天,我和大姑姑、大姑爹一起,从长沙动身去看望软禁在安徽大别山中的父亲——李锐. 那一天,距我最后一次见到父亲,已经整整11年又两个多月了,我对他已经非常、非常陌生.确切地说,其实我从来也不曾非常地亲近过他.小时候打有了记忆起,父亲很少出现在我的生活中,对于我,他几乎是一个不存在的人.我上幼儿园和上小学的头5年半都是两个星期回家一次,在那些周末,他很少在家.  相似文献   

10.
中华书局点校本《旧五代史》卷69第914页,正文有“(张)宪初闻有变,出奔沂州。”卷后第923页《校勘记》第二条“出奔沂州”称“殿本、刘本同。《资治通鉴》卷275作‘出奔忻州’。《资治通鉴》注云:《九域志》:太原府东北至忻州二百里。此以宋氏徙府后言也。”但对张宪出奔之地究竟是“忻州”抑或“沂州”,却不予判明,使人读后更不得要领。按,北宋初年人乐史《太平寰宇记》卷23载:“沂州,琅琊郡,今理临沂县”;该书卷42又载:“忻州,定襄郡,今理秀容县……秦为太原郡地,今州即汉太原郡之阳曲县也……(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复为忻州”。“沂州”…  相似文献   

11.
1958年7月间,我组配合集张铁路建筑工程,在乌兰察布盟察右前旗巴音塔拉乡清理元集宁路古城时,在施工范围内发现古墓约四十座,我们重点清理了其中二十七座。古墓在古城西面壕沟附近(参看本期《元代集宁路遗址清理记》图1)。  相似文献   

12.
我的父亲杨虎城将军1931年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1936年12月12日.他同张学良将军联合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放弃其“攘外必先安内”的误国政策,促成了国内和平与团结抗日局面的实现。我父亲能够跟随时代潮流不断前进.从旧民主主义者转变为新民主主义者.成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相似文献   

13.
父亲李锐1966年7月9日的日记中记有:“至下午四点半,将《欧阳海之歌》〈读毕〉。此书值得多次翻阅,可学之处甚多,完全崭新的品质。”父亲那时已近知天命之年,且是戴罪之身,在看此书。我的同龄人中就更是无人不读“欧阳海”,无人不知它的作者——金敬迈了,除非他从来不知“书”为何物。金敬迈笔下的欧阳海与同时代的雷锋不同.他不是党要我们学的“样板英雄”,而是个有血肉,有性情的战士.让我们这些少男少女们由衷地爱,由衷地效仿。  相似文献   

14.
我这一家子     
正回家了1947年5月,中共上海局青年组组长朱语今派我由上海回到武汉,利用家庭社会关系开展地下活动。我父亲童璋当时是湖北省银行经济研究室主任,全家住在汉口保华街保元里9号楼上,是银行职工宿舍。父母和五个孩子,一共有七口人。我是老大,1921年生于北京。恩施高中(湖北七高)毕业后,1942年暑期考取重庆中央大学师范学院国文系。当时父亲在湖北农业改进所工作,要养活祖父母、夫妻二人和五个孩子,生活非常艰苦。我去重庆时的路费是母  相似文献   

15.
逃离虎口     
1947年,我是广州中山大学理学院的学生,我父亲梅龚彬则是广州中山大学法学院的教授,我们全家都住在当时广州中山大学的所在地——石牌。当年5月,全国各地追随北京掀起了以反对国民党统治为主要内容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5月30日,广州全市大中学校学生上街游行示威。国民党反动派恼羞成怒,决定疯狂进行镇压。他们认为我父亲是这次群众示威游行的幕后组织者(事实上,是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的),第二天凌晨,国民党特务和军警闯入石牌,到我家逮捕了父亲。正当我家陷入束手无策的时候,来了一些进步学生,他们听说国民党特务到  相似文献   

16.
正我生于1936年,祖籍中国福建省同安县,童年随父母侨居越南太原市谋生。1947年2月,由于战事紧张,11岁的我随全家从太原逃难到高平。10月,遇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又称两广部队,代号"越北部队")。因为当时我的二叔郭汉(又名郭星汉、郭良采)、三叔郭天世、大哥郭明华都在这个部队,于是,我和祖母、母亲、婶婶、二哥、三姐6人便也参加了这个部队,并随部队回到祖国广西。1948年我随部队到云  相似文献   

17.
第十九章 晋、苏、浙、鲁、冀五省旅游记 一、晋省旅游记 自1949年7月定居北京至1997年7月,整整28年未离京到外地旅游一次。“文革”后,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游兴大发,于是决定与内人渠丕洁先回晋一游。主要目的是游览佛教胜地五台山;次要目的是去看看大建安村后茶窑老家;三是顺便看看太原亲友。1977年一放暑假,便偕丕洁回到阔别28年的太原,住在长子太工教授徐敦寿(徐璞)家中。在并停留数日,看了士琸弟、士瑄弟、崇寿侄及山大常风、陈卓甫等教授。后乘火车直抵终点站——五台河史  相似文献   

18.
金少山的大名,早在20世纪30年代末我还未上小学的时候,就经常听到大人们说起。那时,我父亲在二马路(今九江路)大舞台隔壁的“同和馆”饭店当主管经理,闲暇时常带我到附近几家专演京剧的戏院看戏,如天蟾舞台、皇后大戏院、中国大戏院、共舞台、黄金大戏院、卡尔登剧场。父亲说:“金少山的嗓音刚劲嘹亮,站在戏院门口的马路边就能听到。”有些戏迷没能买到戏票,干脆就站在大舞台对面的“天晓得”糖果店门口,倚墙静听,也能听到从剧场里阵阵传出的黄钟大吕般的皮黄声腔。甚至连过路行人,也驻足侧耳。我收藏着一张父亲留下的京剧老戏单,恰巧是金少…  相似文献   

19.
林卫国 《文史月刊》2014,(10):61-68
卓越的翻译家、外交家、中国侨界领导人之一冀朝铸,是山西汾阳人,1929年7月30日出生于太原上马街。1938年底,因父亲冀贡泉、大哥冀朝鼎受中共领导人周恩来派遣赴美国工作,所以他也随家人到美国生活,成了一名小华侨。  相似文献   

20.
国耻民仇怎能忘,耄耋暮年记犹新!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者,公然炮轰我卢沟桥,点燃侵华战火。日军的铁蹄,仅两个多月的时间,就从河北省踏入雁门关天险,于同年11月8日攻入太原。次年2月侵人临汾。日军势如洪水猛兽,长驱直人,沿着同蒲路南下。相继侵陷侯马、曲沃、闻喜、运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