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集市贸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集市贸易魏宏运抗日战争时期,集市贸易是坚持和建设根据地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集市刺激了根据地的生产,提供了军需,调剂了人民群众的物资联系,并战胜伪币,支持了抗日货币的流通,使根据地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一集市是农民买卖、交换物资的场...  相似文献   

2.
豫北平原抗日根据地,即冀鲁豫边区第四行政区抗日革命根据地,它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河南革命斗争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豫北平原抗日根据地,包括清丰、南乐、濮阳、昆吾、高陵、滑县、卫南、内黄、浚县、延津、长垣等县,还有道口、濮阳两市。它北至漳河,西到京汉铁路,东和南均以黄河为界,豫北平原的广大地区尽在其中。它不仅西接太行山抗日根据地,沟通与八路军总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的联系。而且  相似文献   

3.
根据地文化的建立与发展这里所说的根据地文化,主要是指太行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因为在根据地文化中,太行抗日根据地文化是最有代表性的文化。根据地文化是随着根据地的建立而形成的,所以它本身就具有了军事化的性质,它不同于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需要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它的产生是注入式的,是呼啸而来的,给人一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感觉。1937年11月中旬,八路军129师进入太行山后,和中共地方省委一起在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日军,以实际行动提高民众抗战信心,鼓舞民众抗战斗志的同时,派出了大量的工作团、宣传队分散到太行山…  相似文献   

4.
财经工作是维持抗日根据地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是坚持敌后斗争的重要物质保证。皖江抗日根据地为了发展生产、保证抗日军民物资需求和维护群众利益,实行了一整套卓有成效的财经政策,极大地发展了根据地的工农业;制定了合理的税收政策,促进了贸易交流并获得了持久的税源;为了与敌展开经济斗争,发行了货币,稳定了金融,为最终战胜日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闫春河 《文史春秋》2014,(12):17-21
1937年9月,八路军第129师从陕西三原县出发,东渡黄河,挺进华北,开赴晋东南,在晋、冀、豫三省交汇的太行山区建立了抗日根据地。70多年前太行山抗日根据地(以下简称“根据地”)建设的经验表明,发扬优良传统作风和坚持走好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战胜艰难困苦和无坚不摧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6.
王宇新 《文史月刊》2022,(12):28-36
<正>“太行从来天下脊”。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三大主力师迅速开赴山西抗日前线。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中共冀豫晋省委同八路军一二九师、一一五师三四四旅等一起,以太行山脉为依托创立抗日根据地。太行抗日根据地的新闻出版事业,是随着根据地的开辟和发展建立起来的。自太行抗日根据地创立起,无数的文化志士战斗在太行山间的崇山峻岭,笔杆与枪杆齐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政治、军事、经济斗争,  相似文献   

7.
正抗日战争爆发不久,华北地区大片国土沦陷。国民党中央军完全退出了华北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华北敌后,建立了包括山西、河北、河南广大区域在内的抗日根据地——太行山根据地。太行山位于晋冀豫三省边界,高山连绵、地势险要,是华北最重要的战略要地之一。晋冀豫边区东起平汉铁路,西至同蒲铁路,北起正太铁路、南至黄河,直接威胁日军主要交通线,是抗日军民坚持华北抗战的重要战略支点  相似文献   

8.
汪伪政府粮政述评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根据地和沦陷区都面临着十分紧迫的军需民食问题。粮食问题是关系战争各方成败的重要经济因素之一。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通过减租减息与大生产运动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①;国民党在国统区则通过实施田赋收归中央、“三征”与“限价”等粮食政策...  相似文献   

9.
李庆刚 《百年潮》2003,(5):58-63
1942年5月4日至8月5日,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开明士绅组织一次颇具声势与规模的赴延安参观访问活动。这次活动影响一时,有力地促进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是抗日根据地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0.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敌后第一块抗日根据地,被中共中央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又是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唯一得到国民政府行政院和军事委员会正式承认的边区政府。这块根据地,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各方面政策比较完备,有许多创造,不仅对敌斗争,而且建党、建军、建政、经济、文教和群众工作,都有丰富的经验。对  相似文献   

11.
全面抗战时期,河南省武安县(1952年划归河北省,今武安市)阳邑镇和林县(今林州市)任村镇是太行山根据地的两大进出口地,分别被誉为太行山的"小上海"和"小天津".作为根据地第二大进出口地的任村镇,既是一大商业重镇,也是八路军重要的秘密交通中枢、各类情报汇集点,在对敌经济斗争、交通战和反"扫荡"斗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百年潮》2020,(4)
正1940年2月,八路军总部命令华北抗日民军朱程司令员率领所部六个团兵力,从太行山开赴卫河东岸内黄县、濮阳县、浚县、滑县,会合四县地方小股抗日武装,开辟沙区抗日根据地,并积极筹办开辟冀鲁豫军区地下交通线。1940年6月9日,朱程司令员在日伪占领区庞湾村设立了冀鲁军区地下交通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革命根据地公债述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抗战时期,各抗日根据地民主政府为筹措抗日经费、开展经济建设和赈灾救灾发行了20余种公债,对巩固抗日根据地、发展抗日根据地的经济与财政、坚持持久抗战起了重要作用。抗日根据地发行的公债具有新民主主义的性质和战时公债的一些特点:第一,从公债面额的货币单位看,有14种公债是以法币作为面额单位的,除此之外的8种则以各抗日根据地发行的货币和银元作为公债面额单位。第二,各抗日根据地发行的公债,绝大部分是由根据地各阶层群众认购的。公债的发行方式大都采取政治动员的方式进行,因此公债按债券面额十足发行,没有任何折扣,而且公债的利率比较低,甚至有的是无息发行。第三,在各抗日根据地发行的公债中还有少数是实物公债,在抗战后期法币迅速贬值的情况下,起了保护持券人利益的作用。第四,从根据地公债的偿还来看,各抗日民主政府采取了极为认真负责的态度,大都已清偿完毕。总之,抗日根据地发行的公债具有种类较多,名称不一,公债面额、单位各异,用途、利率、偿还期限等也各不相同的特点。这种差异性较大的特点,能较好地因时、因地制宜地解决各根据地所面临的财政困难。  相似文献   

14.
吕巍 《神州》2011,(20):177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后,刘伯承、邓小平等同志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率八路军一二九师挺进华北,奔赴抗日前线,开创了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晋冀鲁豫根据地,横跨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四省。根据地的广大军民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下浴血奋战,  相似文献   

15.
皖中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期间我党领导的十九块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从皖中几个县的游击区开始,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最后发展到地跨安徽长江南北,活动范围达三十三个县的皖江抗日根据地。皖江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创建、发展、巩固这块根据地作出了巨大贡献。一皖中地区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早在土地革命时期,这一地区的党组织就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冀东抗日游击根据地的许多村政权都采取两面政权的形式,它一面用以应付敌人,一面作为纽带,把共产党、抗日武装与广大农民紧密地连结起来,在艰苦的抗日年代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陕甘宁边区是中共抗日军队的大后方,也是全国其他根据地学习的榜样。1941年后由于日寇的猖狂进攻和国民党顽固派的经济封锁,陕甘宁边区遇到极大的经济困难,军备、生活物资十分匮乏。为改变这一被动局面,边区政府带领各界干部和群众积极参加大生产运动,不仅克服了暂时困难,而且有力地保卫了边区抗日政权。在大生产运动的同时,政府还十分重视对“人”的改造和教育,在全边区广泛掀起一场改造“二流子”的运动。  相似文献   

18.
山西作为华北抗战的中心和主战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各种抗日武装以五台山、吕梁山、太行山为依托,创建了晋察冀、晋绥和晋冀鲁豫三大抗日根据地。在长达八年的抗战中,根据地军民同仇敌忾,不畏强敌,用鲜血和生命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悲壮、旷世绝古的斗争,捍卫了民族的尊严,谱写出一首首英雄史诗。为夺取抗战胜利,根据地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展大生产运动,战胜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粉碎了日军的封锁。在残酷的对敌斗争和轰轰烈烈的生产建设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杀敌英雄、劳动英雄和先进模范人物。  相似文献   

19.
边区开展民主民生运动的背景和轨迹 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山东省委领导创立了鲁西平原抗日根据地,冀鲁豫省委和之后的冀南区党委领导创立了冀鲁豫边平原抗日根据地。进入1941年,两根据地都面临着严重的困难,抗日形势十分严峻。为了统一对敌斗争力量,坚持平原抗战,经中共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决定并报中央同意,两根据地于1941年7月合并为新的冀鲁豫边区,党军政领导机关设在今山东省莘县的红庙一带。  相似文献   

20.
1941—1943年,冀中区堡垒户的大量产生,是中共动员农民以应对日军"扫荡"困局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以堡垒户为核心,形成了地洞、地道以及抗日人员与堡垒户、邻里、村政权之间联动的隐蔽系统。在这一系统之下,堡垒户承担起保护伤病员和抗日干部,保证抗日通讯联络的运行,养育抗日人员子女,掩护抗战物资等任务,为冀中抗日根据地的保存和坚持提供了落脚点与活动空间。在此过程中,堡垒户面临着日伪军的残害和经济条件匮乏的生存困境,抗日政权和堡垒户想尽一切办法使这一困境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在残酷的对敌斗争环境中,尽管有的农民有过犹豫和挣扎,但以堡垒户为代表的广大农民以及与共产党结成的血肉联系,代表了民族抗战的主流,创造了历史奇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