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是全国文物较多的重点省份之一。其中古代建筑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尤为突出,素有"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之称。山西佛教寺院分布广泛,类型丰富,遍布全省各个地区。山西佛寺建筑历史跨度大,全国之最多,形制、结构、种类齐全,是研究古代建筑及佛教文化重要的实物。  相似文献   

2.
金代处在中国古建筑发展的高潮期,金代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山西保存的金代建筑数量和质量都是最高的,且由于山西处于当时各民族冲突融合的最前沿,其地区性的建筑特色也是不尽相同的,大致说来晋北长期受辽统治,故受辽的建筑风格影响较大,而辽又大量保留了唐代建筑雄伟的主基调,因此晋北金代建筑普遍呈现"豪劲"的风格;晋中、晋南除去一些细微的风格差异以外,主要是继承了宋代"柔美"的建筑主基调。  相似文献   

3.
4.
道教在山西     
刘强 《文史月刊》2003,(10):62-63
道教在山西何时兴起,已无准确时间可考,但据有关记载,远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初年,雁北恒山一带就出现了炼仙丹的方士,即《汉书·艺文志》所称的神仙。到了东汉,道教在山西已逐步形成,少数地方修建了道教宫观。据《清凉山志》记载,在东汉永平年间,五台山境内即有道士,道教称五台山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庙。洪洞那时也修建了紫微观、披云观、真一观等。南北朝时期,道教的形式、内容已制度化,儒、释、道三教并立的局面亦初步形成。尤其是北魏太武帝时,宰相崔浩是道教新天师道代表人物寇谦之的虔诚弟子,由他推荐,寇谦之向太武帝进献了《录图真经》…  相似文献   

5.
王君 《文物世界》2007,(4):46-52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古老宗教,它与儒、佛并立于封建社会,合称为"三教"。在我国漫长的封建历史时代,道教的社会声势及其信奉人数均不及  相似文献   

6.
正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起源于我国古老的民间原始的鬼神信仰和巫术观念,含有较多巫术行为和浓厚的多神崇拜色彩,神祗系统庞大而复杂。坐落于山西汾阳市城区东北17公里处的杏花镇上庙村北的道教道场太符观所反映的正是这样一个庞杂的系统。"太符"之名不见他处,道教文献中也无此提法,揣之约为宋徽宗为玉皇大帝上圣号"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吴天玉皇上帝"中"太上开天执  相似文献   

7.
8.
山西私立进山学校位于太原市中北大学西校区内,是太原近代学校建筑快速发展时期创办的一座民国时期所建学堂建筑。它既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建筑文化,又不失西方建筑的表现形式,将中西建筑文化融汇在一起,是太原市内少有的实例和研究民国时期山西地方文化教育建筑特色的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独立教团组织的诸多宗教中,惟有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源于古代的黄老之道、神仙之说和方士之术并我们祖先的鬼神崇拜,是多种原始宗教意识和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清虚观,位于山西省平遥县城内东大街东段路北。始建于唐显庆二年(657年),原名太平观。宋治平元年(1064年),敕赐牒文,改名清虚观,元祜七年(1092年)重修。金明昌六年(1195年)补修。元初更名为太平兴国观,蒙元宪宗二年(1252年)赐名太平崇圣宫并重修。清代复称清虚观。明成化、万历和清康熙、雍正、乾隆、光绪年间曾有补筑、修葺。坐北向南,前后三进院落,占地面积5891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建有牌坊、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山西本土道观如芮城永乐宫、太原纯阳宫、大同纯阳宫、恒山悬空寺等出发,分三部分进行详细介绍。前两部分分析道教"天人合一""、三教合一"、"神仙崇拜"等思想对道观建筑形制、道士造像、装饰艺术的影响。第三部分分析了道教宫观的三种形制:帝王宫城式、宫观式、庭院式。  相似文献   

12.
对山西现存楼阁建筑的整体空间布局、平面布局形式、构架形制划分、构造特点、平座层结构、楼梯与藻井装饰等方面归纳分析,总结出山西楼阁建筑的构造特点,并对现存楼阁建筑的材质、使用功能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3.
福建土楼俗称"生土楼",主要分布在闽西南地区,它是以生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掺上细沙、石灰、竹片、木条等,经过反复揉、舂、压建造而成。位于闽南沿海地区的云霄县亦保存有较多的土楼,其建筑材料、构筑风格与南靖、永定等山区县的土楼有较大差异,独具地方特色。本文对云霄土楼的基本情况作了概述,并对云霄土楼的杰出代表——树滋楼的建筑特色、价值意义进行了分析,为研究福建土楼的分布、区域特征有较大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聚奎楼又称朵桥土楼,坐落在福建省南安市金淘镇朵桥村,由傅方升、傅方进两兄弟建于清康熙年间。整体造形为中间方形土楼、左右两侧各建有一座三落五开间的闽南传统民居建筑,两种不同风格的民居建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群。本文对聚奎楼的建筑概况、建筑特色与价值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福建土楼、闽南传统民居、聚落空间营造等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福泉市城内西南隅有福泉山,山形奇绝、云水澄清,元末明初建有高真观,是贵州著名的道教圣地,历有“藜峨(福泉)道院冠黔南”之誉。福泉山相对高度高不过三十米,大不过三十亩,“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福泉山之所以名播华夏,是与道教著名人物、武当内家功开山鼻祖张三丰真人于洪武末年在山后“结茅为亭、朝真礼斗,候诏飞升”的八年时间分不开的。张三丰真人在福泉山留有大量的经诗丹诀、诗词歌赋;有手书楹联及自画像;有修炼的“礼斗亭”;与卫指挥、隆平侯张信经常下棋的“对奕石”,有手植的桂花树,万历枯死数年又显迹救活…  相似文献   

16.
春秋战同时期,诸侯割据称霸。在山西则为晋以及三家分晋之后的魏、赵、韩国。山西境内东周墓葬中玉器常有出土,主要有晋南的闻喜上郭墓地、侯马西高祭祀遗址、晋东南的长治分水岭墓地、长子墓地、潞城潞河墓地、晋中的太原金胜村赵卿墓等。  相似文献   

17.
山西历史文化脉络清晰,框架完整;山西文明进程从未间断,影响深远。山西历史从旧石器时代发端,历经尧舜禹和夏商周数千年的演进,到晋国和三晋时期已经形成有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显著特征。秦汉以来,山西历史文化更加多姿多彩,灿烂辉煌。山西历史文化的完整性、先进性和艺术性,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华夏五千年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使山西成为地方文化特色最浓厚的地区之一。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 距今180万年以来的山西新旧石器遗存是中华文明的曙光 山西旧石器文化遗存近400处,这些遗址的发掘和发现,对研究人类的起…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浩瀚博大,源远流长,彩绘泥塑(简称彩塑)是其中一种,在古代艺术之宫中占有重要地位。六七千年前仰韶文化中的彩陶,可谓中国彩塑艺术的发端之作,它们造型优美而实用,有人面形象和动物形象,并绘有美丽的图案纹饰。经过夏、商、周光辉灿烂的青铜时代,出现了战  相似文献   

19.
贺婧  朱向东 《文物世界》2010,(3):39-41,45
<正>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地域特征。建筑地域特征的形成,是由地域的自然条件、历史条件及区域的文化氛围所决定的。山西省位于华北区西部,地处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山西大地上有着星罗棋布、遍地可见的古代木建筑、民居(宅)、土窑洞,它们构成古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