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新唐書·西原蠻傳》載:"是歲(元和十一年,816),(黄洞蠻)復屠巖州,桂管觀察使裴行立輕其軍弱,首請發兵盡誅叛者,徼幸有功,憲宗許之。"據此,元和十一年裴行立已在桂管觀察使任上。然而莫休符《桂林風土記》訾家洲條載:"元和中,裴大夫創造亭宇……有大儒柳宗元員外撰碑千餘言,猶在。"本條"裴大夫"三字下注"名行立"。柳宗元所撰碑,即《桂州裴中丞作訾  相似文献   

2.
正《新唐書·西原蠻傳》載元和十一年(816)(裴)行立兵出擊(黄洞蠻),彌更二歲,及安南兵亂,殺都護李象古(後略)。據此,裴行立元和十一年奏請出兵征伐叛蠻,歷經兩年,直至安南兵亂爆發(元和十四年)。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期間與裴行立關係密切,裴行立的文書有不少是柳宗元代寫,其中有《代裴中丞謝討黄少卿賊表》(簡稱《謝表》)一篇,是記載裴行  相似文献   

3.
<正>《新唐書·憲宗紀》元和十四年(819)條:"十月壬戌,安南將楊清殺其都護李象古以反。"據此,安南兵亂發生於十月壬戌。《舊唐書·憲宗紀下》對該事件時間的記載與《新唐書》相同。但《資治通鑑》卷二四一唐憲宗元和十四年條記載有異:"冬,十月,壬戌,容管奏安南賊楊清陷都護府,殺都護李象古及妻子、官屬、部曲千餘人。"《資治通鑑》比兩《唐書》多了"容管奏"三個字,則十月壬戌是容管奏疏到達長安的時間,而不是兵亂發生的時間。《舊唐書·憲宗紀下》元和十四年條載:"(十月)丙寅,以唐州刺史桂仲武爲安南都  相似文献   

4.
正《新唐書·西原蠻傳》載:"貞元十年(794),黄洞首領黄少卿……陷欽、横、潯、貴四州。……乃以唐州刺史陽旻爲容管招討經略使,引師掩賊,一日六七戰,皆破之,侵地悉復。元和初,邕州擒其别帥黄承慶。"據此,陽旻由唐州刺史轉任容州的時間在貞元十年到元和初之間。《舊唐書·憲宗紀下》元和十一年(816)七月條:"戊寅,以隨州刺史楊(按:"楊",據《新唐書》陽旻本傳應作"陽")旻爲唐州刺史,充行營都知兵馬  相似文献   

5.
劉秉忠在大蒙古國時期撰寫的《萬言策》,是忽必烈建立政權、"附會漢法"的綱領性文件。本文判斷《萬言策》的上書時間應是在海迷失后三年(1251)二月前後。  相似文献   

6.
<正>時間和空間是人類認知世界、交流信息的基本框架,也是語言系統需要表達的重要内容。人類對於空間的感知和分割更多體現在人類語言中的各種名物及其關係,對於時間的認知更多體現在語言中表述各種存在物的動作行爲、狀態屬性及變化的謂詞和句子。無論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還是無數個體的現實生活中,每一個事件存在或發生的方式都與時間有關。一般而言,日常交際中的一個句子陳述一個事件,事件的主要内容即是某個存在物的動作行爲或狀態屬性及其變化,這些内容都體現爲時間維度上的一個過程,因此時  相似文献   

7.
<正>唐史研究中,永王璘謀逆事件很受當代學者的關注,这主要是因為事涉玄宗與肅宗之間的皇權之爭,以及詩人李白的命運。學者們在討論永王璘自江陵揮師東下廣陵的事件性質中,涉及一篇至關重要的文獻,即唐玄宗《停穎王等節度誥》的真實性問題。該詔令是玄宗針對天寶十五載七月十五日入蜀途中下達的《命三王制》而重新頒發的一道詔令。《命三王制》令永王璘出鎮江  相似文献   

8.
查《万王之王》画片内容,含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对于耶稣极力推崇,凡笃信之者,死可复生,病可立愈。演至耶稣受刑时.天昏电闪,地裂山崩。由于该画片是为宣传宗教而发,不惮尽量形容,而其流弊实足以导入迷信,故广州市戏剧审查委员会将以上三节,  相似文献   

9.
藤村道生现为日本上智大学文学部教授。以前专攻明治历史,近年向下伸延,出版了<日本现代史>,与他人合作编辑了<昭和史——军部和政治> (五卷集),并发表了不少研讨昭和史的文章,如《十月事件之再探讨》、《两个占领和昭和史》、《重新认识满州事变》、《现代史认识之课题》等,都对昭和史专家们的传统观点提出挑战,并批评在五十年代最有影响的天皇制法西斯论。他对后来兴起的急进法西断  相似文献   

10.
本文關注唐修《晉書》文本背後反映的不同種類文獻間的交流,希望跳出四部分類法設定的框架,思考中古時期歷史編纂與史部文獻的發展脈絡。考察唐修《晉書》以前的舊晉史的情況,《晉中興書》的家族傳編排受到郡書家傳的影響,而東晉的國史列傳則應有編年記事的史源。這意味着從《晉中興書》到臧榮緒《晉書》的晉史文本系統本來與東晉官修史關係疏離,處於邊緣,但後來卻由唐修《晉書》發揚光大,匯爲一流。  相似文献   

11.
唐《盖巨源墓志铭》不仅记载了盖氏的来源、盖氏家族人物的宦历及生平,还反映了中晚唐时期朝廷为抵御南诏入侵,不断加强剑南西川军事力量的史事。盖巨源曾多次参加唐与吐蕃、南诏的战争,特别是志文中提到的几场中晚唐时期唐与南诏的战事,未见于传世史料。通过对盖巨源墓志的深入解读,加深了我们对唐代中晚期剑南西川军事形势的了解,同时也可了知中晚唐时期的部分地方将领倡导军事与文化修养并重的观念。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據道教科儀所用的兩首頌詩,探討了上清派重要戒律《上清洞真智慧觀身大戒文》産生年代的下限,認爲不遲於南朝宋末陸修靜卒年,即元徽五年(477)。  相似文献   

13.
晚唐著名宰相崔彦昭为母郑太素所撰墓志近年出土于洛阳。墓主之子彦昭、婿王凝为永明之乱前后重臣,在新、旧《唐书》均有传。新出墓志不仅对《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清河小房崔氏"有订补作用,同时能订正《新唐书》和《资治通鉴》所载崔彦召与王凝关系之讹,而且使得悬而未决的中晚唐的高门华支——崔彦昭一族的籍贯问题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七年秋,在拆除法门寺塔基地宫时,于地宫中室右壁顶部发现了惠恭“支提之塔”残碑,碑铭曰:大唐岐州岐阳县法门寺检校佛塔大德禅师惠恭支提之塔”。同时又发现了唐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年)所树《惠恭大德之碑》。出土时,该碑已断为数段,其中较大的两块,一块为碑首,另一块为碑身。经拼对,此碑残高约1.66米,残宽0.64米,厚0.23米。碑文部分文字已破损,但还可以读。碑阳篆额,两行,上部字已残损,每行现有三字:“□门(?)惠恭(首  相似文献   

15.
唐代东都安国寺坐落于洛阳宣风坊,为著名尼寺,多位官宦之女在此出家.《唐故东都安国寺大德尼法真墓志铭并序》2007年出土于洛龙区,是南来吴裴材料的重要补充,可补正史不足.  相似文献   

16.
《柏梁臺詩》是中國古代詩歌史上的名篇,長期以來被視爲七言詩或聯句詩之始,不過其成篇時間卻仍存爭議。本文在梳理前人論述的基礎上,通過辨析《柏梁臺詩》最早出處的《東方朔别傳》與《漢書·東方朔傳》及東方朔故事流傳的關係,指出《别傳》雖非《漢書》藍本,但其成書卻不晚及東漢,由此確認《柏梁臺詩》成於東漢之前。進而以《柏梁臺詩》中若干"另類"敍述爲線索,推測《柏梁臺詩》並非如序文所説作於西漢武帝元封三年(前108),而是成篇於平帝元始五年(5)以後,七言詩體的發展爲此提供了文體背景。  相似文献   

17.
说到客家研究的发端,都会提到“《建设周报》风波”。《建设周报》风波,首见于罗香林1933年出版的《客家研究导论》:  相似文献   

18.
《中华文史论丛》2013年第1期刊出曾维华先生《司马迁生年新证》一文,对史学界所持司马迁生於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及武帝建元六年(前135)二说作详细辨析,认为当定武帝建元六年,结论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19.
唐《张叔遵墓志》,成通十二年(871年)刻。杨撰文并书。1956年出土于西安西郊枣园,人藏西安碑林博物馆。志方形,高67.5厘米,宽67.3厘米。志文35行,满行35字,楷书。志四侧线刻十二生肖图案。四方形盖篆书,盖饰云纹,四神。志文如下: 大唐故朝请郎行内侍省掖庭局 官教博士上柱国清河张公墓志铭并 序 乡贡进士杨助撰兼书并篆 礼曰:夫古之君子,论撰其先人之美,而明著之于后代矣。故经曰:修厥德,扬名后代,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今张氏之光,始合项之末,厥后枝叶茂焉。世盛英杰,公侯之引,汉有司徒留侯之德,…  相似文献   

20.
《文博》2014,(6)
以王武俊为首的契丹王氏在中唐时期甚为活跃,统辖河朔三镇之一的成德镇近四十年,但关于其三代之后的家族成员情况史籍记载几乎空白,因此,王武俊曾孙王知信墓志的发现尤显珍贵。本文拟从此墓志入手,对其家族世系、志主生平以及家族成员墓志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对王武俊家族在中唐时期的兴衰变迁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