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引言 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英文为Energry-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Spectrometry,简写为EDXRF)。是7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仪器分析技术,比与它相关的波长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英文为Wavelength-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Spectrometry,简写为WDXRF)晚了20年。由于EDXRF技术采用高分辨率的Si(Li)半导体探测器代替WDXRF光谱中复杂的晶体分光系统,而使这种仪器具有对样品中的元素定性定量分析速度快、造价低廉的特点,在近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赢得了广泛的用户,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由于它去掉了晶体  相似文献   

2.
中国早期黄金制品的考古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志敏  安家瑗 《考古学报》2008,(3):291-310,插一-插二
一引言黄金系人类较早利用的金属之一。它的出现稍迟于红铜和青铜,但早于白银。在金属中质料最为柔软。黄金比重19.32,硬度2.5-3,熔点1063C。因此它不像铜、铁那样,能够制造实用的兵器或工具。由于它本身的美观珍贵,光泽耐久不变,具有延展的特性,并易于加工,所以从上古以来便在世界范围内被视作神秘的贵重物品,主要用在装饰方面,或作为财富、权力的象征以及货币流通的价值尺度。  相似文献   

3.
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黄金制品制作精美,数量众多,与编钟、编磬等珍宝一样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本文拟就此作一简要介绍和探讨。一、曾侯乙墓黄金制品概况黄金制品,是泛指以黄金为原料的各类物品,包括:黄金器皿,金制服饰,用途不明的金弹簧,装饰用金箔,青铜器上的错金。现简述如下: (一)黄金器皿。共四种五件,包括盏(带盖)一、勺一、杯(带盖)一、器盖  相似文献   

4.
X射线荧光在确定石头制品的起源方面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常常用于黑曜石的鉴定,同样还用于鉴定玄武石以及其它火山岩石.  相似文献   

5.
康熙年间,葡萄牙为了使清廷解禁对澳门贸易的封锁政策,派遣使团向清廷进献狮子。当时的中国文人、官员对葡萄牙献狮事件进行了热烈的颂扬,并将葡萄牙献狮的意义提高到政治层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葡人献狮事件逐渐模糊起来,清代文人们开始以一种传统的文化想象来重新建构这一事件。在以后的清代文献记载中,献狮这一历史事件竟然变成传说、轶事而失其真,以致最终被湮没在历史的重重迷雾中。  相似文献   

6.
《文物》2014,(7)
<正>位于欧亚大陆腹心地带的中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必经之路。这一地区的古代文化丰富多彩而又颇具特色,并与古代中国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11年5~6月、9~10月,西北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联合考察队,先后对中亚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两个国家的24个重要文化遗产点和13个博物馆进行了考察(图一)。现以时代为序,将所考察的文化  相似文献   

7.
铜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鍪研究陈文领博本文运用类型学的方法,确定铜鍪的涵义,并把存在于战国~三国时期的铜鍪分为三类六大型五大期。铜鍪的早晚演化的主要逻辑关系和轨迹为:垂鼓腹→圆腹→扁腹,单耳→单环耳→一大一小的双环耳→大小一致的双环耳,清晰地看到了从铜鍪的出现到消失的全过...  相似文献   

8.
引言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用现代科技手段测定研究古代陶瓷的产地和年代,已成为陶瓷考古的重要方法。用各种物理化学方法分析陶瓷的化学元素组成,研究各类陶瓷的制作材料配比,判别陶瓷的烧制地点。用热释光技术测定陶瓷年代,鉴别真伪。然而,上述测量研究都是在陶瓷残片或是允许取样的陶瓷上进行的。我们知道,当人们希望通过科技方法测定一件完整珍贵瓷器真伪属性的时候,绝不会允许在测定过程中对器物有任何损坏,在这种  相似文献   

9.
用EDXRF方法研究临江诸窑场古瓷胎的化学组成分区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临江窑遗址位于吉安市天五乡天玉山西麓,濒临赣江东岸,临江村的簸岭坡地上“。1990年至1992年江西省文物工作者进行了两次抢救性的考古发掘,共开探方15个,揭露面积2400余平方米,发现制瓷作坊一处,马蹄形窑两座,出土各种窑具、工具、瓷器1.6万余件。遗址堆积可分成三层:第一层含黑釉瓷、青灰釉瓷、豆青釉瓷、白釉瓷、青花釉瓷等,属明代堆积层;第二层出土多为黑釉瓷、仿龙泉青釉瓷、酱釉瓷等,属元代堆积层;第三层仅出有乳白釉瓷、黑釉瓷和青白釉瓷等,属五代至宋代堆积层。由此可见,临江窑的烧造时间持续了约700年。与临江…  相似文献   

10.
考古发现中有大量汉代铜质熏炉,它是一种日常生活用器,类型丰富,装饰风格独特。本文拟对汉代铜熏炉进行系统研究,厘清其形制、年代分期、渊源及文化意义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商周铜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中有一类“铜泡”,形制多为圆形,中部隆起,有沿且沿上多有穿孔.由于该类器物有自铭,一些学者结合铭文和文献材料,将其定名为“易”,并指出其基本功用[1].本文则主要从考古材料出发,力图通过铜易形制、组合、分布地域等方面的分析,揭示其在商周时期发生、发展与流布过程,以及在分期断代上的意义.一、铜易的类型铜易是一种通过沿面上的钉孔装配在漆木盾上的器物,根据其形制的不同,可以分为三型:A型圆形圆顶易.圆形,有沿,中部隆起,直径基本在7.5 ~15.3厘米,以10厘米左右最为多见.沿上或有两组对称的钉孔,每组1到2个;或有三组等分的钉孔,每组也是1到2个;也有个别的只有—组钉孔,或为不规则分布的几个钉孔,甚至有的顶部正中还有一钉孔,用于固定.钉孔的形状多为圆形,也有方形或长方形的,还有极个别菱形的.  相似文献   

12.
在初期金属时代,特别是在具有浓厚青铜时代特色的弥生时期,如同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岛根县荒神谷遗址、福冈市吉武高木遗址以及唐津市宇木汲田遗址等一些战后50年青铜器研究划时代的调查发掘改写了学术研究历史.  相似文献   

13.
<正>"科技、艺术与考古:古代黄金制品中的中西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19年9月4-6日在西北工业大学翱翔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的主题为"科技、艺术与考古",旨在促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哲学人文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从跨学科的多元视角探讨早期欧亚大陆的物质文化交流,早期黄金工艺的技术传播。近年来,由于大量考古材料的出土,使得国内外学者对早期黄金工艺的起源与发展大为关注,也促进了一些新兴交叉学科的蓬勃发展。材料科学与考古研究是西北工业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西汉国家黄金收入与支出为考察基点,指出在西汉皇室巨大黄金赐予的表面现象之下,其实蕴藏着一个独特的以中央政府为中心的黄金流入、流出(或称回流)的机制。这种黄金周转(回流)机制,一方面表现为国家库藏黄金的大量支出,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它通过各种制度的渠道保证了黄金的及时回笼,并为下一轮的黄金支出做准备。西汉国家黄金的这种循环、集中、积累的存在状态,直接造成了基于文献记载基础上西汉多黄金的现象。而到东汉时代,由于具有关键性意义的实物经济兴起引发黄金周转机制赖以存在的一系列条件的丧失,又直接导致了黄金在史籍记载上的减少,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根据甑部和鬲部是否相连将铜甗区分为联体甗和分体甗两大类,每类中进一步根据甑腹和足部特征区分为圆腹三足、方腹四足和圆腹无足三小类,每小类中根据口部、腹腔、下部形态、耳部特征进一步分型,每型下根据具体变化的部位划分式别,是使用类型学方法对商周铜甗形态演变脉络的细致梳理。在类型学分析基础上,将商周铜甗的演变划分为八期,动态考察了商周铜甗的演变特征,提出商周铜甗的发展可划分为萌芽阶段、繁荣阶段、过渡阶段、转型发展阶段和衰落阶段。  相似文献   

16.
汉代翠鸟铜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南地区的汉墓中出土了若干小鸟造型的青铜器,鸟背上或有罐、钱币、羽人等形象,鸟嘴中有的还衔有鱼。在相关考古报告中,对这些鸟的类型有不同的认识,对于器物的用途也缺乏合理解释。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系统分析和比较,根据这类铜器中小鸟具有头大、颈短、尾短、喙长的特点,笔者  相似文献   

17.
古代砷铜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总结有关古代砷铜研究的献资料,回顾了人类使用砷铜的历史,汇集了学们对砷铜组织和性能的测试结果以及模拟古代实验条件冶炼砷铜的实验方法和结论,并简要介绍了我国近年来考古发现的早期砷铜器物,提出了我国砷铜技术来源的问题,以期引起中外考古学、冶金史专家的重视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法币在中国货币史特别是近代货币史上有着重要地位。1935年11月至1948年8月间,先后发行了15种从"壹分"到"壹萬圆"不同面额的法币,由中外十六家不同印刷公司承印,版别多达百余种。本研究利用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镜、激光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和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11枚1945年(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中央银行发行的壹仟圆法币的印刷颜料进行了无损研究。结果表明,红色部分(印章、冠字号、纹饰等)普遍使用了有机合成染料系列颜料红PR,而蓝色、绿色、棕色部分普遍使用了普鲁士蓝、铅铬黄和炭黑等颜料进行调配呈色。这些信息能够为纸币类文物的鉴别、保护修复以及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选择流传有绪的清宫旧藏器和青海瞿昙寺旧藏器,比较其无损检测数据,并结合传统的鉴定手段,为故宫宣铜器的研究开辟新方法。同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数据库,也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参照。  相似文献   

20.
陈淳  殷敏 《四川文物》2005,(6):38-44
对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神树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从宗教人类学与萨满艺术的角度对其作了新的探讨,认为树与鸟相结合的表现形式是萨满艺术中“世界之轴”或“萨满树”的典型特征,是萨满和巫师进行祭祀时沟通天地的主要道具.文章呼吁,对这类意识信仰的产品我们除了文献资料以外,还应该利用宗教人类学方法来深入解读其深层的涵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