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博物馆,纪念馆社会效益的大小,主要是看通过其陈列展览和讲解介绍对社会产生的教育作用和影响。这种作用和影响,又具体地体现在观众方面,以观众为中介表现出来。因此,要想充分发挥博物馆、纪念馆的社会教育职能的作用,提高它们的社会效益,就必须研究观众的心理,研究他们参观中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 一、研究观众参观意识 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实现的。而任何意识行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人们到博物馆,纪念馆参观,同样是在参观动机这一心理状态决定下进行的一种意向活动。 (一)、区别不同的参观动机与需要: 参观动机是人“以先天具有的需要和后天获得的需要为基础,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自己特有的目标和指向。”人们总是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并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参观活动。根据心理学和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博物馆是面向大众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其作用在于促进大众接受更多的文化熏陶,并且提升国民的文化素质。关于博物馆观众及其行为的研究一直是学界探讨的热点。因为研究博物馆观众行为有利于了解观众的构成,掌握不同观众的参观偏好;并且优化博物馆的陈列和安排,提高观众在博物馆的满意度,从而吸引更多观众参观博物馆。本文以鸦片战争博物馆为例,对博物馆观众行为进行了阐述、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 博物馆陈列的直观性和感染性符合现代观众在接受信息源时的非强制和非灌输性要求,因而最适合现代人们自我教育的需要。每一个带着不同参观动机的人进入博物馆,陈列工作者都有给予他一定收获的任务。因此,研究参观心理,并努力寻求对策,是现代博物馆陈列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一、四种参观心态的交融和撞击 观众的参观行为产生于不同的参观动机;不同的参观心态,产生不同的参观效果。参观心态的不同源于参观者的年龄、职业和文化教养的差异。根据我们多年的观察,支配博物馆观众的是四种心态的交融和撞击,这就是:求知心理和猎奇心理共存,自主心理与从众心理同在。  相似文献   

4.
正每个人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每个个体之间的差异是众多而不同的,幼儿也是一样。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之间有差异,同一年龄阶段的不同幼儿之间也有差异。幼儿从出生到进入幼儿园,因其生长环境的不一、家庭背景的不同,以及接受的家庭教育的不一致等,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另一方面,源于遗传基因和先天体质的异同,再加上家庭饮食条件、卫生条件,以及幼儿本身的  相似文献   

5.
从收藏文物的仓库到公共文化机构,博物馆经历的是职能的优化;从部分准入到面向全体,博物馆人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任务。2008年博物馆免费开放以后,学者们更加重视对观众是否去博物馆参观这一问题的探讨。文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对“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从参观大潮到门庭冷落”这一说法进行求证,得出了免费开放下的博物馆热潮并非所有博物馆都有,而是聚焦于国家和省级名馆;参观门票上的免费也并未对全国博物馆参观数据产生显著影响,从而引出文化对于博物馆参观的无形影响。第二个部分是根据文化对博物馆的无形影响,从观众、馆方两个层面进行思考,分析当前影响观众进入博物馆参观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专业学科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对博物馆藏品的研究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果。可是我们在重视博物馆“物”的研究的同时,却忽视了对“人”即博物馆观众心理方面的分析和研究。这无疑影响了我国博物馆学应用理论的发展。本文试图从宏观方面把心理学的理论和  相似文献   

7.
本世纪初,一些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博物馆学专家着手对人们在博物馆观赏活动中的行为与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他们认为持续的室内参观会使观众的神经相对紧张,从而导致视觉疲劳等心理现象的出现。1928年,美国的心理学家鲁宾逊(Ro-binSon)借助当时一般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首次提出了“博物馆疲劳”(MuseumFatigue)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受众是博物馆教育主体而博物馆教育人员是客体的观点,分析了主、客体的构成与特点,并就如何发挥受众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提高博物馆教育人员职业品质,发挥其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主客体共同实现博物馆教育的价值和功能等问题,进行了详尽阐述。  相似文献   

9.
整理分析1985—2019年天津地区博物馆的数据,影响博物馆参观人次的重要因素是陈列展览和工作人员数。提出加强藏品的利用与研究、结合热点事件整合现有资源、把握新媒体传播优势以及打造跨界合作新模式等措施助推精品展览;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完善人才培养规划、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等措施加强博物馆人才队伍建设,以期提升博物馆参观人次和影响力,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各项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0.
博物馆观众行为,主要是指观众在博物馆环境中带有目的性的行动的连续集合。观众行为的跟踪调查和定点观察,是博物馆观众研究的重要手段。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展览"的观众行为、参观时间、展品参观率、博物馆标识利用率等的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折射出博物馆在展线安排、服务设施等对外服务方面的大致情况,可以为我国博物馆开展观众服务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数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与传统博物馆不同,现代博物馆更注重观众体验、知识获取、文化宣传,如何让展馆里的文物“活化”,如何让观众更好地了解文物故事,是当代博物馆的重要职能。智慧导览器是引导观众参观博物馆的重要设备,如何设计智慧导览器才能够更加满足观众需求,是文章的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研究博物馆和遗产的著作对当代博物馆的展览都持一种批评态度。因为博物馆的展览很少关心观众在参观展览过程中的实际体验。我们不知道公众如何利用博物馆?是否吸收了博物馆展览所传播的信息?博物馆展览所传播的信息是否为观众所希望接受的?博物馆的建立和展览的设计很少考虑到观众的组成及其需要。在英国,对博物馆参观的研究也不成熟,也缺乏对公众及其博物馆利用的大规模调查。 一九八五年,英国曾对博物馆的利用和遗产作过一次大规模的全国性调查,这次调查可以弥补这方面情报的短缺。调查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理论的框架,在此框架上去认识参观博物馆的文化意义。过去,由于缺乏这样一个理论框架,所以,早期的博物馆参观方面的调查都只是停留在简单地描述。……很显然的一个问题是,要把握当今社会里博物馆参观这个问题,我们不仅必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2022年我国博物馆年度接待人数达5.78亿人次,越来越多的民众愿意走进博物馆。目前公众以及学界也都倾向于以参观人数来评价一座博物馆发展质量的高低,而相对忽视观众的“回头率”,这样的印象和评价并不够全面。研究观众“回头率”有助于博物馆自我审视,根据观众的行为反馈,调整对应措施,促进其发展。文章以江西省博物馆作为调查地点,对江西省博物馆的观众“回头率”进行调查。通过对观众类型、观众参观满意度以及博物馆自身等方面的分析,探究其与“回头率”的关系,并对研究观众“回头率”的现实意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文旅融合是新时期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趋势。针对当前文旅融合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分析旅游和博物馆的关系,然后指出博物馆在文化旅游发展中出现的受众基础薄弱、缺乏创新管理、服务设施不完善及其文创产品创意不足等问题,最后提出推动博物馆与旅游融合发展文化旅游的有效策略,以期对博物馆文旅融合的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于萍 《丝绸之路》2011,(2):81-83
文化传播是博物馆的主要属性和基本功能。博物馆是保藏人类发展和人类环境见证物之处所,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举办各种陈列展览进行文化传播和宣传教育,是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永久性开放的机构。做好博物馆文化传播工作,提高公众参观质量,是博物馆宣教工作者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6.
博物馆是陈列、研究人类和自然文化遗产的场所,对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物品进行归类,为社会大众提供文化知识教育和艺术欣赏。博物馆是非营利性质的机构,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博物馆学是一门学科,和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历史学等学科之间都有着很大的联系。本文通过分析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内容,对陈列展览的具体内容提出要求,陈列展览设计的人员应该注意空间布局和色光以及陈列展览的传播效果等等。另外对观众心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最后分析了作为博物馆人即陈列展览行为的实施者在陈列展览中所充当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博物馆临时展厅的出现极大地调节了观众参观博物馆的疲劳度。陕西历史博物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在此方面多有创新,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备、展览设置及活动的日益新颖,适应了观众的参观需要,越来越使观众参观博物馆时疲劳度减轻。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博物馆讲解事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游客参观博物馆的需求与心理变化也是多样而复杂的,这就需要讲解员如何在新形势下来提升讲解质量,带给观众难以拒绝的亲和力,产生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就提出了更高要求。注意洞察观众的反应,就成了博物馆讲解员必修的课程。  相似文献   

19.
博物馆主要的社会责任就是为社会群众以及其发展而做出服务,这样有利于社会群众与博物馆之间的和谐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文化,主动走入到博物馆中进行参观和学习,真正发现博物馆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其次,对于当代的博物馆而言,更应该根据市场机制的不断变化,加强与其他机构的合作,使得博物馆事业迈入一个崭新的领域。因此,本文针对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社会发展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0.
常玲 《南京史志》2024,(2):92-93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要正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混龄自主游戏有着独特的教育价值,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混龄自主游戏是将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集中在一起玩同一种游戏,并根据幼儿年龄的差异,设定不同的游戏目标,采取分年龄、分难度与分层次的方式,以期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我园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念、自身价值观和全面学习观。本文结合相关案例,谈谈幼儿混龄自主游戏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