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鄢然 《巴蜀史志》2007,(4):60-60
史诗是人类“童年时期”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和对英雄的“绝唱”。其EPJC一词,由希腊文“叙事”(EPOS)演变而来,意为“神托”,是古代人在祭祀的时候代表神念出来的祭诗。这种“神托”的祭诗后经民间说唱艺人的口传,文人的加工润色,形成一种规模宏大的古代民间故事诗,成为了一种“引无数英雄竟折腰”的英雄史诗。而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石渠、[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国伊斯兰教早期历史的汉文记录有杜环《经行记》,是关于伊斯兰教教义和伊斯兰国家风土的最早记录,吴鉴《清净寺记》和郭嘉《重建怀圣寺记》是关于礼拜寺最早的记录,这都是大家熟知的。还有林之奇《泉州东坂葬蕃商记》,见于《拙斋文集》卷十五,是关于穆斯林坟墓的最早记录;《旧唐书》卷四,记永徽二年“大食国始遣使朝献”,这是关于阿拉伯派遣使者到中国来的记录。《旧唐书》当是根据原始的官方记载,不过所记不一定是原文了。  相似文献   

3.
4.
盖之庸所著《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 0 0 2年 5月 )是内蒙古已发现的辽代汉文石刻文 (以下的石刻文都指汉文 )的总汇 ,共收录石刻文 6 8篇 (其中《秦晋国大长公主墓志》为河北出土 ) ,是作者辽史研究的一部力作 ,同时也为辽史研究者提供了很好的石刻材料。该书有以下特点。第一 ,该书所收录内蒙古辽代石刻文在目前是最全面的。文中收录了从 2 0世纪 2 0年代以来至今 ,发现于内蒙古地区的石刻文 ,其中最新见的碑文是 2 0 0 1年 2月 ,出土于赤峰巴林左旗的《萧兴言墓志》。先前 ,向南编著的《辽代石刻文编》中 ,收录的辽…  相似文献   

5.
正一、现存《香山县志》概况香山县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将南海、番禺、东莞、新会四县部分划归其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中山、珠海及澳门等地区。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逝世,为了纪念他,同年4月15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将香山县改名为中山县。[1]在香山县约800年历史中,修有《香山县志》共九部,是现今研究中山、珠海、澳门历史的重要参考文献。九部《香山县志》中,只有清乾隆年间所修《香山县志》有完整的《凡例》,其他几部县志或隐于序中或散见于  相似文献   

6.
孙建权 《北方文物》2012,(1):100-101
正王新英编纂的《金代石刻辑校》一书,在2009年11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件令研究金史的学友欢欣鼓舞之事。长期困扰辽金史学界研究的,无疑是史料太少。在传世文献十分匮乏的情况下,考古资料就显得弥足珍贵,而对于辽代石刻资料来说,目前已有《辽代石刻文编》①、《辽代石刻文续编》②等书籍先后刊行,极大地促进了辽史研究,但金代石刻  相似文献   

7.
《文物》1976,(6)
在宝成铁路沿线的陕西省略阳县横现河火车站向北穿过五个隧道的东侧下,约二百米处的嘉陵江边上,有一处汉代修过栈道的遗迹——《郙阁颂》摩崖石刻,上面记叙了我国古代交通工具栈道的情  相似文献   

8.
<正>东海云台山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由锦屏山、南云台山、中云台山、北云台山及连岛5条山脉组成,有大小山峰236座。云台山古在大海中,至康熙五十年(1711)始与陆地相连。云台山古树参天,奇石幽洞,名胜古迹众多,景色清新秀丽;雨游云台山,更是云山雾海,烟雨朦胧,别有一番滋味。自古便是旅游胜地,有"东海第一胜境"的美誉。千百年来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官吏士绅畅游于此,留下了大量诗词歌赋、碑刻碣石。清黄申瑾的《东海云台山图》石刻即是其中佳作,并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明代石刻《河东盐池之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1979,(3)
明代石刻《河东盐池之图》,是山西运城盐池的一幅历史图画。运城盐池是我国著名的内陆盐湖之一,在我国盐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盐池位于中条山北麓,在安邑、解州之间延伸,长约二十三公里,宽约四公里,面积九十余平方公  相似文献   

10.
宋代《禹迹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地图之一,"是宋代制图学家的一项最大成就","在当时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地图"。据了解,《禹迹图》我国至今尚存两块:一块立于渭水之滨的西安碑林,是齐阜昌七年(1136年)刻石,已作过介绍;另一块藏于长江岸边的镇江博物馆内,是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立石,由于图首文字中明确表示是"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依长安本刊",这就将《禹迹图》的成图年代至少推前了三十六年。因此,镇江《禹迹图》  相似文献   

11.
张宝玺先生编著的《甘肃佛教石刻造像》是—部研究甘肃佛教艺术的著作。该书不但是一本图录,更是一本研究论著,其中精选甘肃各地从北凉至明代各时代有代表性的石刻造像、铭记图片290余幅,共涉及石刻造像160余件,较为系统地描述了甘肃佛教石刻的分布、时代特点及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2.
《香山潘氏新建祠堂记》碑,1980年四月在江苏省吴县藏书公社社光大队下场潘家祠堂遗址上发现。该碑文系祝允明撰,文征明书并篆额,著名刻工章简甫镌刻,现藏吴县寂鉴寺文物保管所。此碑身高167、宽81厘米,圆首。花岗石碑座高57厘米,较碑稍宽,顶部为盝顶式。碑、座有榫卯相合。碑额上篆书"香山潘氏新建祠堂记"九字。碑文楷书共24行,计1034字。碑文主要记述潘氏祠堂建成的情况;潘氏家  相似文献   

13.
正《汇报》是近代中国人在上海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6月16日创刊于上海,由广东人邝其照主持报务。同年9月1日,由英国商人葛理出名承顶,易名《彙报》,聘管才叔为主笔,1875年春夏间停刊。1875年7月16日改名《益报》重新出版,12月4日停刊。[1]关于《汇报》的创办,《申报》曾有这样的报道:"现闻粤人拟在上海另开新闻馆一所,首先倡捐者,上海令叶邑侯也,倡议开馆者,唐君景星诸人也,倡立馆规者,容君纯甫也,主笔诸君,皆延  相似文献   

14.
15.
《安素轩石刻》是清代嘉、道年问淮南商总兼两淮盐运使、鉴藏家鲍漱芳(字席芬)汇集晋唐以来直至明代诸家法书,请扬州名匠党梦涛用近30年时间精刻而成的一套著名丛贴,现陈列于扬州博物馆展厅。《安素轩石刻》收有王羲之、钟绍京、李邕、赵佶、苏轼、米芾、赵孟顺、祝允明、文征明、董其昌等历代名家的数十件书法佳作,许多帖后都有  相似文献   

16.
李春凤 《沧桑》2014,(5):182-184
石碑作为一种独特的石刻形式,源远流长,历代相承。本文从祁隽藻《子史粹言》四条屏石刻的基本情况、书迹释读、书迹内容考释、流传经过、祁隽藻的书法艺术与石刻的书法风格五个方面对现存于太原市双塔寺碑廊里祁隽藻所书《子史粹言》石刻,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阐述祁隽藻《子史粹言》石刻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从另一方面说明祁隽藻在书法上的高深造诣及对后代书坛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淮安东魏石刻造像考》质疑窦修林张适1993年,淮安市出土一块东魏石刻造像。次年《东南文化》第四期刊登了王锡民、陈锦惠《江苏淮安东魏石刻铭文造像碑》(以下简称《调查报告》)和张同标《淮安东魏石刻造像考》(以下简称《造像考》)两文。最近,笔者对其进行考...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汉中地区略阳县析里(又名白崖)嘉陵江畔古栈道旁,有幅摩崖石刻,远近相传,习惯称它为“状元碑”,这就是震烁古今的《郙阁颂》(又称《郙阁铭》)。陕西省、府、县志称郙阁刻石记为“汉中郎将蔡邕作铭”,因而以讹传讹,产生一些不符合史实的传说。《郙阁铭》石刻、文章、事迹并无足堪崇颂之处,惟书法艺术独具丰标——结构严整,章法茂密,行毫畅健,体态赫奕,在优美多姿的汉隶笔法中,的确是我国的艺术精品。但是,这一石刻的撰、写究系何人?一直存在着争论。《文物》总二四一期,载汉中地区文教局,略阳县文化馆《郙阁颂摩崖石刻》一文,提  相似文献   

19.
《东坡苏公帖》石刻(以下简称“苏帖”),原在杭州西湖畔,高118厘米,宽63厘米,两面刻,按顺序刻有《寄题与可学土洋州园池诗三十首》、《中山松醪赋》、《买田帖》、《阳羡帖》(《阳羡帖》常被称作《楚颂》或《桔颂》。每面文字分作五截刻,第一面第一截前还有文字两行:“久不作小楷,今日忽书此一纸。元丰七年十月六日,宜兴舟中。”紧接此,第三行有“熙宁九年三月四日,东武西斋”十二字,第四行有楷书“东坡苏公帖”五字。除前述两个年款外.《中山松醪赋》后署“元佑九年二月甘三日,中山雪浪斋书”,后有小字“党文宝摸刻”五…  相似文献   

20.
清道光刻本《汉四皓石刻题跋》,刊刻稀少,国内罕见。山东省图书馆藏有一部,其名家题记揭示了此书的递藏经过,还原了一段尘封已久的藏书故实。书中双钩摹本留存了拓本原貌,征引四皓石刻的相关文献并加以注释考证,对于确定四皓成员名称及石刻行政区划变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