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曾希圣,湖南资兴人,1904年生,中共八届中央委员。战争年代先后担任新四军七师政委,华东野战军纵队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副参谋长。建国后,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山东省委第一书记,华东局第二书记,西南局书记处书记。  相似文献   

2.
萧宪人 《江淮文史》2004,(6):172-173
曾因包产到户受到错误批判的原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是位传奇式人物,聪明睿智,敢做敢当。本摭拾一些他爱才、用才的故事,读可以从中领会到他的人才观。  相似文献   

3.
60年代初曾希圣在安徽推行责任田始末江鲲池一1959至1960年间,安徽农村同全国农村的许多地方一样,出现了严重的"饿、病、逃、荒、死"问题。作为省委第一书记的曾希圣,对此当然负有主要责任。在严峻的形势面前,他冷静地总结分析了农业合作化以来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4.
七千人大会召开 检举信 导致会议延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几封检举信,目前已知其中一封来自安徽。“我后来晓得,安徽省蚌埠市委副书记马骞给党中央写了一封信,反映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的问题。刘少奇后来带了一帮人到安徽组来‘揭盖子’。不只针对曾希圣,省委几个书记后来都受影响降职了。”马维民说。  相似文献   

5.
李嘉树 《江淮文史》2016,(4):28-36,1
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一封写给"中央并敬爱的主席"的检举信,引发安徽政坛巨震:先是毛泽东提出延长会期,开"出气会",不点名批评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是"霸王","个人独断",难免有一天要"别姬";继而刘少奇3次到安徽大组讲话,鼓励与会代表"揭开"安徽"瞒报"中央、"非正常死亡"等一系列严重问题的"盖子"。会后,主政安徽10年的曾希圣被免去省委第一书记职务,黯然离开安徽。  相似文献   

6.
1958年3月10日,《人民日报》采用异乎寻常的方式将"李世农反党集团"一案公之于世。一版头条刊登社论《对敌人必须专政到底——论安徽省委揭露李世农反党集团的巨大胜利》,刊登通讯《肃清无产阶级专政取消论——从李世农反党集团手中夺回了专政职能的刀把子》;二版用整版刊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在安  相似文献   

7.
1959年至1960年问,安徽农村同全国农村的许多地方一样,出现了严重的“饿、病、逃、荒、死”问题。在严峻的形势面前,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冷静地总结分析了农业合作化以来的经验教训,意识到要扭转危局、复兴农村经济,光靠反“五风”是不够的,必须彻底改革农村经济体制,从根本上解决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问题。在深入基层认真倾听农民意见之后,省委进行了包产到户的试点,取得了成功,后又得到了毛泽东的表态支持,于1961年在全省范围内试行了“责任田”亦即包产到户责任制。试行一年,粮食大丰收,农村非正常死亡现象得到了制止。正当省委意欲继续推行“责任田”时,1962年2月,在中央七千人大会上,曾希圣因试行“责任田”被指责为犯了“方向性错误”,免除了省委第一书记职务,“责任田”被强令改正。  相似文献   

8.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因为有七千多人参加,故又称“七千人大会”。当时的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二书记兼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于2月3日在安徽代表团会议上作了第一次检查。与会的安徽代表对他的检查非常不满意,向中央反映,要求继续开会,揭盖子,中央同意了。  相似文献   

9.
导读     
《江淮文史》2016,(4):1-1
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一封写给“中央并敬爱的主席”的检举信,引发安徽政坛巨震:先是毛泽东提出延长会期,开“出气会”,不点名批评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是“霸王”,“个人独断”,难免有一天要“别姬”;继而刘少奇3次到安徽大组讲话,鼓励与会代表“揭开”安徽“瞒报”中央、“非正常死亡”等一系列严重问题的“盖子”。会后,主政安徽10年的曾希圣被免去省委第一书记职务,黯然离开安徽。  相似文献   

10.
1968年7月15日,原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遭受林彪、“四人帮”残酷迫害,罹患重病逝世,永远离开了同他血肉相连的江淮儿女。时光已流逝了32年,他的音容笑貌,他对党对人民的一片忠心,他那奋不顾身的工作精神,他严于律己,在一度执行极左路线后彻底醒悟,主动自责,勇于自我批评的共产党人风格,至今仍深深印刻在安徽许多干部和群众心里。他在安徽战斗22年的业绩和宝贵工作经验教训,人们是不会忘记的。  相似文献   

11.
《文史天地》2012,(5):94-94
上世纪60年代,“大跃进”给国家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困难开始显现,经济形势日趋恶化。但是,一“左”到底的柯庆施仍坚持认为困难并不大,形势仍然是好的。1961年,安徽部分地区农民渴望种上“责任田”,实行责任制。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曾希圣向柯庆施汇报,柯的态度暖昧,说这个办法不要推广,可以试验。可当后来上面对包产到户持否定态度时,柯庆施就在会上发言说:现在看,单干不行,这个方向必须批判。  相似文献   

12.
张军 《炎黄春秋》2011,(10):41-42
一2010年8月6日,上海的一家报纸发表了《红色密码之父曾希圣传奇》(以下简称"传奇"),作者颂扬曾希圣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建国时期所作的贡献,文中列举他在战争年代担任情报局长时,令人吃惊的破译敌人密码的能力、献计帮助红  相似文献   

13.
第一书记是乡村治理的外在领导力供给。针对当前第一书记扶贫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要提高第一书记的领导力水平,提升领导力资源对乡村治理和精准扶贫的绩效;另一方面要重视制度建设,实现农村领导力的内生性供给,为贫困地区的乡村治理提供可持续性基础。  相似文献   

14.
陈者香 《百年潮》2010,(12):55-59
安徽曾先后发生过两次农村改革:一次是以曾希圣为首的省委所试行的“责任田”;一次是以万里为首的省委实行的农业“大包干”。后一次改革,作为一个信号,迎来了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改革,并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前一次改革,同样是一次伟大创举,  相似文献   

15.
冬鸣 《收藏家》2012,(6):83-84
宋文治全面享誉画坛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五、六十年代,其前头的领路人,是艺术大师傅抱石和亚明。论影响和学术地位,亚明自然不能和傅抱石相提并论。但亚明"血统"正宗,出身于新四军。曾在曾希圣麾下的七师任记者、美术编辑和画报主编。  相似文献   

16.
1958年9月17日这一天,是我国文物、博物馆史上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当天下午,毛泽东主席来到我国一所地方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参观考察。陪同参观的还有张治中、罗瑞卿、曾希圣等人。毛主席依次参观了该馆举办的安徽古代史、安徽革命史和安徽社会主义建设三  相似文献   

17.
正一作为部队文艺工作者、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原团长,何仿与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有着近距离的接触。1949年毛泽东在北京首都电影院听了何仿作词作曲并担任演唱指挥的《淮海战役组歌》后,拍着何仿的肩膀说:"三野仗打得好,歌也唱得好。"1958年秋天,毛泽东在张治中、罗瑞卿和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的陪同下,到江苏考察,江苏省委  相似文献   

18.
肖斌文 《区域治理》2021,(1):174-176
"第一书记"政策是新时代国家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制度安排.在制定和施行过程中,该政策呈现出纵向权威压力、横向协同分工、制度化和非人格化等科层制特点.然而在具体实践中,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促使"第一书记"采用跨级别、跨部门、注重主观性等运动式行动逻辑,以弥补科层制的不足.这种科层制与运动式相结合的方式,使得"第一书记"...  相似文献   

19.
唐非 《百年潮》2005,(10):4-14
陕情堪忧 1964年11月,胡耀邦接到中共中央的任命: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三书记兼陕西省委代理第一书记,同时保留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原职.12月1日,胡耀邦去西北局报到.此时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兼陕西省委第一书记张德生病重,不能理事,由省委第二书记赵守一、省长李启明分别主持党委和政府的日常工作,实际上西北区候补书记王林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曾希圣同志是一位闲不住的人。他像一团火,在任何时候都是壮心不已。在因为推行包产到户而赋闲两年之后,他要求参加“四清”。当时的“四清”正处于从清账目、清仓库、清财物、清工分的“小四清”,向清政治、清经济、清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