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9年8月,湖大招生,我以第二名成绩被录取(经济系)。慈利县与我同时考取的有李文进(别号李子大)、李柏生(王育瑛的外甥)、安齐家(女)等4人。1940年12月,我由政治系同学李笑白(临湘人)介绍,加入中国湖南省调查统计室(简称“中统”),直属湖大干部小组。1942年6月,李笑白毕业后赴重庆国民党  相似文献   

2.
王炜 《钱币博览》2000,(2):9-11
洪遵(1120-1174),字景岩,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其父洪皓(1088~1155年)字光弼,宋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宣和中为秀州司录。建炎三年(1129年),任大金通问使赴金国。金天会八年(1130年)即宋建炎四年,太宗逼他仕刘豫,不从,流放冷山。以后金又屡委官职而不从。其间洪皓多次派人向宋密奏金国政情。  相似文献   

3.
邓春玉 《南方文物》2007,(3):137-138
胡铨(1102~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南宋政治家。庐陵县纯化乡值夏(今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以第五名中进士进入宦  相似文献   

4.
陈子凤 《收藏家》2007,(6):9-14
姚觐元(生卒年未详),字彦侍、彦士,晚号复丁老人,浙江吴兴(今湖州)人。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举人,官至四川川东道、广东布政使。家学渊源深厚,其祖父姚文田(1758-1827年),字秋农,号海漪,为嘉庆四年(1799年)己未科进士,以一甲一名状元及第,授职翰林院修撰。居官清正,博览群书,精于考据之学。  相似文献   

5.
根据现有史料,考证出宋代桂林知州(府)共有134人,其中北宋63人、南宋71人,一般兼领广南西路的兵马钤辖、经略使以及安抚使。北宋时期桂州知州的籍贯以河北路为主,占17.4%;南宋时期以两浙路为主,占29.7%。知州的任职年龄主要集中在50—59岁,共有36人,占可考人数的46.7%。北宋桂州知州的平均任期是2.31年,南宋静江府知府的平均任期是2.05年,比其他地方知州(府)的任期长,但都没有达到宋代知州(府)3年一任的规定。知州(府)离任后的去向,北宋时期以继续在地方任职为主,占知州总数的44.4%;宋室南渡后,以在朝中任高官为主,占知府总数的38.0%,从知州(府)离任后的去向可知南宋时期广西的地位比北宋时高。  相似文献   

6.
张成,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二年(1275年)正月,元军攻湖北蕲州。宋朝蕲州安抚使管景模以城降元,张成也随之内附。至元十八年(1281年),张成以新附军百户,参加了东征日本,因立战功,敕授予敦武校尉管军上百户。以  相似文献   

7.
钱大昕字晓徵,又字及之,号辛楣,又号竹汀居士,江苏嘉定县人。生于雍正六年(1728),卒于嘉庆九年(1804),年七十七岁。大昕十岁学八股文、小学,其曾祖岐,夙精小学,祖父王炯敦以训诂音韵,能贯通大意,稍长博通经史。乾隆七年,学使刘藻吾视学江苏一载,于嘉定谓所得士,惟王生鸣盛,钱生大昕两人。①清高宗(弘历,即乾隆皇帝)南巡,大昕以献赋,特赐举人,又考取乾隆甲戍科(1754)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自乾隆二十四年(1759)以编  相似文献   

8.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一字仲和,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省)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均以文学著名,被称为“三苏”。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与其弟同登进士,遂名震京师。官至端明殿学  相似文献   

9.
曹维城,字价人(价读介,不是亻贾.字的简化。价人,谓卿士披甲掌握军事者)。生卒年月不详。籍贯:因维城与其子曹石为官卸职后,均住居贵阳,直至逝世,故《民国贵州通志》称之为贵阳人。近来有学者从贵州《平越直隶州志》及今《福泉县志》中发现,曹维城之父曹元肃系康熙十二年癸丑科武进士,平越(今福泉县)人,因而写文章更正,称曹维城为福泉人。笔者认为,说曹维城是福泉人或贵阳人均有道理,但不应偏废,可写为:原籍(或祖籍)福泉,定居(或落籍)贵阳。一般写历史人物传记,常有这种事例。维诚于康熙四十二年癸未(1703)以武举人身份进京会试,考取一甲第…  相似文献   

10.
论何腾蛟     
何腾蛟(1592——1649年),字云从,贵州黎平府(今黎平县人)。明天启元年(1621年)举人。进入仕途以后,初任山西榆次县教谕、次任介休县知县。崇祯九年(1636年)调任河南南阳县知县,因“吏治精敏,以最闻①”,遂迁兵部主事、进员外郎。崇祯十二年(1639)出任淮徐兵备佥事。崇祯十六年(1643年)提升为右佥都御史、湖广巡抚。  相似文献   

11.
高凤翰(1683—1749年)清代画家,字西园,号南村,晚号南阜老人,又常自称南阜山人。山东胶州(今胶县)人。雍正五年(1727年)他四十五岁时,“以秀才举孝友端方科,授修职郎,任江南徽州歙县  相似文献   

12.
医学类(续)安庆张氏发明“痘衣法”种痘发明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但据可靠记载,至迟在十六世纪中叶,安徽人已经发明了人痘接种术。如清代俞茂鲲在《痘科金镜赋集解》(1727年)中说:“闻种痘法起于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年)宁国府太平县……由此曼延天下”。又董含《三冈识略》(1653年)记载:安徽省安庆市张氏三世以来用痘浆染衣,使小儿穿着,可发轻症,以预防天花。可见十六世纪安徽人发明  相似文献   

13.
正一、家世及其生平事迹陈其锟,生卒不详。字吾山,号棠溪。广东番禺人。先世浙江山阴人,祖世熙游幕粤东,遂入番禺籍。出生于书香门第。陈其锟幼敏好学,年十七补县学生。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举人,道光六年(1826年)进士,以知县即用分发贵州,改捐主事,签分礼部仪制司行走,充则例馆协修、军机章京记名。道光十四年(1834年),父丧,归里,以侍母为由,遂不复出仕。主讲羊城书院垂三十年,勤于课  相似文献   

14.
吴大澂(1835——1902年)初名大淳,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别号白云山樵、愙斋,室名十二金符斋、龙节虎符馆等。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同治七年(1868年)以进士入词林。光绪三年(1877年)以翰林院编修奉命襄办山陕赈务。此后,历任河南河北道、吉林边务督办、太仆寺卿、太常寺卿、通政使司通政使、左副都御史、广  相似文献   

15.
谢章铤(1820-1903),初字崇禄,后字枚如,号江田生,又曾自称痴边人,晚号药阶退叟。福建长乐人,居福州。同治三年(1864)举人;光绪三年(1877)乃以内阁中书舍人成进士,年已五十八,“慨然以中兴日久,外患将作,廷试纵笔论交邻,恳款千百言,阅持臆见,抑下等,先生故为中书舍人,遂挂冠归”。  相似文献   

16.
<正>颜嗣徽字义宣,别号望眉,贵筑(今贵阳市)人,祖籍山东,系孔门高足颜渊七十五世孙。清同治九年(1870年)34岁,以乡试第一解元夺魁中举,旋即北上进京会试不第。后  相似文献   

17.
张长寿  闻广 《文物》2012,(4):46-49
毛公鼎传清道光末年陕西岐山出土,鼎内有铭文497字[1],为铜器长铭之冠,国之重宝。鼎于咸丰二年(1852年)由估人苏亿年载之入都,陈介祺以重资购藏,秘不示人[2]。此后,鼎先后为端方(1910年)、叶恭绰(1930年)、陈咏仁(1941年)收藏。1946年,陈氏献诸政府,器归中央博物院[3]。鼎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相似文献   

18.
盧燕新 《中华文史论丛》2015,(2):223-269,396,397
有唐兩次置修文館,前次自高祖武德四年(621)始,止武德九年。後次在中宗神龍至睿宗景雲年間。唐中宗置修文館,不僅人數增多,其政治、文化影響也較大。然這一時期在館文士人數、職官等,兩《唐書》、《唐會要》等所載,有疑待辨者甚多。今考神龍二年(706)十月至景龍二年(708)四月,入館學士七人、大學士一人。景龍二年四月至景雲二年(711)三月,入修文館文士二十九人。又據唐人詩文、兩《唐書》及墓誌等,考及諸學士在館時間、職官、政治文化活動等。另有張昌宗等五人,其入館時間、職官等,均難以確考,謹附録文末。  相似文献   

19.
我国封建社会科举考试制度自隋朝大业二年(606年)创始,至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结束,历时一千三百多年。这期间共产生状元504人,其中唐代139人,五代十国时期11人,宋代118人,元代32人,明朝90人,清朝114人。  相似文献   

20.
杨廷理(1747—1813年),字清和,号双梧,清广西柳州府马平县(今柳州市)人。自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杨廷理以拔贡朝考一等一名出任福建归化知县起,至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月二十九日在台湾辞世的30余年间,先后三任台湾知府。其间,杨廷理因政绩突出升任台澎兵备道兼提督学政,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