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剑生 《中华遗产》2005,(1):124-127
战事频仍的中东地区,文化遗产已成为战争袭击的目标,许多世界遗产处于极度危险的边缘。具有1500年历史的阿富汗巴米扬大佛被人为地无情摧毁,这座世界最高的石雕,已经变成了片废墟,成为人类文明的悲剧。在伊拉克,战争毁掉了国家图书馆,巴格达国家博物馆的珍贵文物被盗,历史文献被毁。人类文化遗产的损失,是不可修复的损失。这里选择的是中东九十年代以前被列入世界遗产的几个项目,在摄影师的镜头里,它们呈现出无比的庄严和美丽,以无声的姿态抗议着人类的破坏。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遗产》2007,(5):112-112
9月.巴基斯坦西北部一巨型佛雕遭受袭击.这一地区因古代佛教文化遗产及考古遗址而著名。9月10日.目击者看到可疑的亲塔利班激进分子在佛像上敲凿孔洞.装填炸药.并将其引爆。所幸这尊始建于公元前2世纪的佛像只受到轻微损伤。该佛像被认为是继阿富汗巴米扬大佛之后亚洲最大的佛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主任弗朗西斯科·班达林说.这些破坏对于文化与和平而言无疑就是犯罪行为,必将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呼吁巴基斯坦政府加强对濒危文化遗产的保护。[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正>大量考古学者的加入,为阿富汗的考古研究积累了非常多的科研成果。虽然因战乱研究多次被迫中断,但一旦时局稍稳定,学者们的研究又开始进行。尤其在2002年阿富汗局势趋于稳定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很多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具有先进经验的国家协作对阿富汗遗址遗产进行重新整合保护,对于巴米扬山谷的保护调查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一些搁置的研究慢慢重新恢复。1937年,随着法国考古学家哈金发掘的贝格拉姆考古发掘出土的一批遗珍轰动全世界,阿富汗考古  相似文献   

4.
<正>为何阿富汗的兴都库什山脉会突兀的存在这种大体量的佛像呢,它的含义是什么?这一异象被东西方学者关注后,立刻成为一个研究"显学"。巴米扬后期逐渐在欧美学界是作为东西方融合的古代希腊化佛教遗址案例被重视,大佛的出现告诉我们什么是佛教的超常创造真实,祈求为成佛的愿望,让信徒们渴望被实现的心理能量的转化,可以在各种地区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呈现。巴米扬山谷的文化景观和考古遗址,拥有世界上石窟群体组合最为独特的石窟寺,石窟总数约为1万个左右,主要包括巴米扬主崖石  相似文献   

5.
正位于阿富汗巴米扬山谷的文化景观和考古遗址,拥有世界上石窟群体组合最为独特的石窟寺。其石窟建筑构造最为复杂,石窟数量最多,总数为1万个左右,多数是与佛教没有关系的百姓住家石窟,其中与佛教相关的石窟主要开凿于3-9世纪,主要包括巴米扬主崖石窟、弗拉迪石窟(Fuladi山谷的Kalai Ghamai、Qoul-i Akram)、卡克拉克石窟(Kakrak)、焦古拉(Shar-i Ghulghulah)四部分。巴米扬主崖石窟全长1300多米,尤其是东西两个大佛立像非常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6.
《丝绸之路》2005,(2):66-66
阿富汗曾是不错的旅游国家,北部的潘杰希尔山谷和当时还没有被炸毁的巴米扬大佛都是很好的景点。但自从美英两国发起战争后,外国游客就很少光顾硝烟弥漫中的阿富汗了。  相似文献   

7.
大足石刻:一部承载儒释道三教融合思想的文化巨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我们把搜寻的目光投向大足石刻纷繁杂陈的天国世界,看到的是迥然不同于印度阿旃陀、阿富汗巴米扬,中国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的造像内容。这里既是中国唯一一处汇融儒、释、道三教而自成一体的大型石窟群,也是世界石窟艺术之林最后一座让人惊异的丰碑。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是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与世界文化遗产相比,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虽仅有一词之差,但无论是名气还是受重视程度都远远不及前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被严重低估。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它是我们祖父母们留下来的"传家宝"。应该看到,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对这些正在消  相似文献   

9.
<正>2011年11月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六次缔约国大会审议批准黑龙江省赫哲族"伊玛堪说唱"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标志着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标志着我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取得成功,填补了我省没有世界文化遗产的空白,对扩大黑龙江省文  相似文献   

10.
留住历史     
2001年2月,塔利班的神秘领袖奥马尔下令摧毁阿富汗境内的所有佛像.包括具有千年历史的世界最高的石雕立式佛像巴米扬大怫:塔利班这一“光荣之举”立即遭到了包括联合国人类化遗产保护组织在内的许多国际组织和国家的纷纷谴责,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认为“这是人类明史上的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1.
正12月4日,由宫治昭教授带领的日本佛教艺术研究专家团在第二届文艺复兴高峰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佛教艺术的当代复兴"的专场主旨演讲。讲演内容包括日本阿富汗佛教艺术研究学术史梳理,巴米扬石窟调查研究史、年代学、壁画"克隆再生"技术,以及犍陀罗造像的年代学研究。11月17日,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呼吁各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敦促国际社会进一步凝聚援阿共识,在政治、经济、安全领域向阿富汗提供援助。中国人民大学艺术院和文艺复兴研究院对联合国的呼  相似文献   

12.
<正>阿富汗的考古遗址,尤其是巴米扬,从古到今无数人投入无数时间专注考察研究。这些活在当下的学者们,在这个冰冷的世界中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劈开了我们心中的冰海。法国考古学家哈金哈金(J.Hackin 1886-1941),阿富汗考古学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在阿富汗、日本和中国前后工作跨度将近18年,在日本也被奉为研究阿富汗最重要的领路人。哈金原出生在卢森堡,大学毕业后和法国集美博物馆的董事成为好朋友,就开始在集美博物馆工作,后来又开始在亚洲进行考古发掘。哈金还参加过欧洲一战、二战,一战后入籍法  相似文献   

13.
卷首语     
《文物世界》2004,(5):F005-F005
在天高气爽、景色宜人的金秋时节,让我们共同走进大同云冈石窟。 卓越无比的云冈石窟是举世罕见的与印度犍陀罗和阿富汗巴米扬佛教艺术齐名的东方艺术瑰宝,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该窟始建于北魏建都平城的时代,也就是公元453年,依山而凿,东西绵延,全长1000余米。现存洞窟53个,石雕造像多达51000多尊,规模宏大,气势雄浑,品种齐全,各具特色,可谓佛教造像的艺术长廊。 多年来,李治国先生带领山西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的一班人,乐于清苦,甘守寂寞,深入开展学术研究,出了一批可观的学术成果,令人十分钦佩。今天,…  相似文献   

14.
数字     
《神州》2012,(4):11
36项在浙江省宁波市举行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透露,目前,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6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15.
云冈石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人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也是与印度阿旃陀石窟、阿富汗巴米扬石窟齐名的东方艺术瑰宝,以其石窟造像气势雄伟、雕刻精美、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保存完整而著称于世,具有极高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1961年云冈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14日被世界  相似文献   

16.
中世纪以前的阿富汗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来人的统治之下,如波斯人、希腊人、印度人、斯基泰人、大月氏人、恹哒人、突厥人、阿拉伯人等等。公元1152(一说为1150)年,阿富汗的商萨巴尼人在赫里鲁德河(今哈里河)上游地区——巴米扬与赫拉特之间的古尔地区  相似文献   

17.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规划,是《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提出的遗产保护管理的重要举措。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后,在保护管理规划方面做了持续的探索,结合中国文物保护体系要求,形成一套既顺应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要求,又符合中国文物保护法规体系的规划模式和工作方法。但是,随着世界遗产申报和管理的理念、策略和规程的转变,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规划也需要顺应潮流,总结已取得的经验教训,完善规划体系和制度,更多地关注遗产价值的保护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问题,更主动地谋划世界文化遗产融入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化遗产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数量的不断增加,文化遗产管理模式的研究也提上了议事日程。本文在系统梳理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选取辽宁省世界文化遗产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了一套适合辽宁省的文化遗产管理模式,同时。对于中国不同地区的世界文化遗产管理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伊超 《黑龙江史志》2013,(13):283-285
原真性保护原则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原则之一,后被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原真性"概念本身具有复杂性,对原真性保护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目繁杂、形式多样、活态变化,原真性保护原则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便呈现出更加复杂的状况。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中原真性保护原则在当今社会面临着多方面的冲击,关注着不同于有形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特殊问题,这一原则的提出无论是对非遗本身、非遗持有者还是对非遗保护工作来说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文物保护体系中,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法律地位、保护原则与理念、管理体系和机制等各方面均与一般的文物保护单位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世界文化遗产地文物保护管理规划(以下简称为"左江花山岩画保护管理规划"或"保护管理规划")是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基本框架下,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和基本策略,对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的保护、管理、利用等方面工作进行统筹协调的规划。规划的意义在于奠定左江花山岩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法律基础,并达到理顺保护框架、融合世界遗产和文物保护单位两种保护管理体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