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邢照华 《文博》2010,(6):50-54
在历史古建筑保护工作中,复原陈列是用来表现古建筑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的重要手段。其通常借助于实物媒介,以陈列艺术的独特语言表现活态的过往历史,再现原生态的人文风貌。在具体的复原展示中,主要依据古建筑物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的差异情况,而决定"物"与"景"组合展示的最终导向。  相似文献   

2.
陈浩 《东南文化》2004,(1):73-76
复原陈列的设计布展中重要的是掌握它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复原球列创造了展示“空间的场”,但更重要的是营造公众内在需求的“心理的场”。  相似文献   

3.
嵇娟 《黑龙江史志》2014,(22):116-117
本文将以青铜礼器复原陈列的内容设计为例对陈列内容设计进行分析,主要对陈列主题与框架的确定,展品选择、分析,陈列内容设计的观众分析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郝良真 《文物春秋》2001,(3):42-45,72
邯郸市博物馆陈列布局的调整,是2000年至2001年整体配套改造工程的一部分。2000年6月初,邯郸市委、市政府决定投资1860万元,实施市博物馆配套改造工程,对原建筑(8000平方米)进行全面维修加固,扩建展厅(3000平方米),安装中央空调,建设文物库房,重新布置基本陈列。为此,我们经过反复研究讨论,对陈列布局进行了总体设计,并通过了河北省博物馆专家组的论证。本文就邯郸市博物馆陈列布局总体设计的指导思想等有关问题谈些体会。  相似文献   

5.
在古建筑中布置现代陈列,目前尚无成熟的模式可以遵循。结合实例研究可知,这类陈列在实际操作中会表现出以空间艺术处理为中心的通常格局,原建筑的室内面积与展线不仅需要经过不同常规的弹性划分,还需适当地借鉴古建筑的造型元素及相关文物器物元素,以求营造出情景交融的现代陈列新意境。而场景创设则时常能够成为盘活陈列和显示设计个性的最灵活、最适宜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创造一个地方,这个地方是在空间中进行的。空间在设计阶段,在同一时间,是信息传递的媒介物和人。展示空间设计实际上是一种对环境的创建人,是规划的艺术空间和场地,是人与对象来创建中介与彼此沟通之间,是在显示活动空间结构提供一种审美原则。室内空间陈列展示设计对于建筑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它能体现休闲建筑的格调及品位,是彰显文化底蕴的外在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过去人们常常重视对文物藏品的保护,较少注意陈列中的文物保护,特别对陈列布展中的文物安全关注得太少。近几年来,见诸于报端的文物安全事故,不少发生在陈列布展阶段,令人痛心。陈列布展文物安全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安全问题,它涉及到文物展示装置、展示环境和包装搬运的全过程。这一过程中的任何一个微小问题都会导致文物的损毁。  相似文献   

8.
纪晨然 《风景名胜》2020,(2):0264-0264
本文就安徽省部分地区文化古建破损筑等问题,通过数字影像、数据采集等手段建立模拟数据库进行古建筑的数字化复原。将三维建模、虚拟交互等技术与所学专业三维创新设计相结合。打造虚拟与现实合为一体的立体空间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网络技术,使更多的人了解和保护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人类社会进步的实现,是从传统的文化遗产里体现出来的真理中汲取营养,古建筑作为过去的见证物,对其进行保护就是为了今天和未来的进步与发展,意味着文明的延续,同样意味着人类自身价值的递进。文章运用新媒体技术对当前古建筑保护方式进行探索,提出对古建筑数字化复原 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咸秋 《中原文物》2023,(5):123-131
东汉陵园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封土、地宫、神道、石殿、钟虡、寝殿、园省、园寺吏舍、行马(垣墙)、门阙以及祔葬墓。陵园布局可分为以朱仓陵园为代表的早期模式和以大汉冢、二汉冢、三汉冢、白草坡东汉陵园为代表的成熟模式,成熟模式又可细分为成年帝陵陵园的标准模式和早殇帝陵陵园的简化模式。陵园可划分为内陵园、寝园、管理区和祔葬区等不同的功能分区。西汉帝陵的内外双重陵园、陵庙、寝殿、守陵宫人居址、园寺吏舍、祔葬墓等要素在东汉时期得以继承,因为帝后同穴合葬的出现,陵寝建筑布局发生了较大改变。  相似文献   

10.
11.
周代人兽合体造型玉器,加进了人的参与和主导,这就突出体现了当时社会观念形态中人格意识的进一步提升,显示了人兽结合造型的艺术成果.在西周时,龙神已被人格化,并被尊为人间与神界相依相合、互相沟通的神.玉雨师像即是龙神文化品格被提升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古建石活的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之差异及由此形成的不同效果,指出了在古建筑石构件的修缮复原工程中,不宜完全用现代工艺与工具取代传统工艺与工具,并提出在运用现代技术的同时应保留优秀的传统工艺做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南京博物院艺术陈列馆为例对博物馆的陈列及评估谈了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文化遗产的数字展示与实体展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遗产分为有形(物质)和无形(非物质)两大类,数字展示和实体展示则可视为展示的两大系统。针对文化遗产的展示系统应基于观众对展示对象(即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体验的需求。数字展示不仅对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尤其重要,也是文化遗产教育推广和公众获得文化遗产相关知识的较佳途径。但毕竟数字展示是虚拟现实,对观众的"原真性"体验而言存在着缺憾,因此数字展示宜结合实体展览,以满足观众的需求并进一步促进各地区之间人们的社会交往和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5.
《音韵集成》对中古入声韵的分并以入声韵为单位,不与阳声韵分合同步进行,也不考虑中古韵摄的异同,中古入声-p、-t、-k尾明显相混。这种分并,对《韵略汇通》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建国后中国会展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949~1965年是初步发展阶段,新中国会展业在会展规模、办展形式、展览场所和展出范围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其发展雏形初步奠定;1966~1977年是曲折发展阶段,会展业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发展受到挫折,但中国参加国际博览会取得了较好的反响;1978年至今是迅速发展阶段,中国会展市场逐渐扩大,会展产业化进程加快,会展国际化趋势加强,会展体系进一步完善,较好地推动了社会进步,为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作出了贡献。透视会展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到五方面的启示:会展业的发展需要正确政策的指引、需要积极扶植民间力量参展、需要对会展教育功能进行理性定位、需要提高科技水平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7.
论扬州宋三城的布局和防御设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扬州城的历史沿革论述了扬州宋三城的城市布局和防御设施。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古建筑无地仗层彩绘传统制作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文献回顾、现场调查、实验分析、综合研究等方法,对江苏古建筑无地仗层彩绘传统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古镇遗产分类及资源型古镇的保护性利用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艳 《东南文化》2012,(1):35-40
古镇是人类主要聚落形态之一,按其成因和社会功能可把古镇分为聚落型村镇、区域贸易中心型集镇、资源型或资源—产业型集镇、军事重镇型集镇和文化景观型集镇等。资源型古镇通常是在对某地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场镇,它的发展历程直接折射出区域社会变迁及其关联的社会背景,构成地方文化和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对资源型古镇的保护性利用旨在服务当地,在内容和形式上旨在使古镇的"形"与"神"与其生存空间达到高度的融合与统一,从而准确传达古镇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及遗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