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昊 《神州》2014,(9):27-27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元素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文章主要对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得以传承的内容、影响等进行阐析,以楚河汉街为主要案例来深化人们对于传统元素的认识与准确定位,促进传统建筑装饰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创新及发展。  相似文献   

2.
金玺 《风景名胜》2021,(1):0046-0047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极大地影响了建筑文化,虽然历经发展呈现弱化趋势,但是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宽。建筑设计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的提炼、扩展,将其中与时代发展相冲突的文化元素进行合理转化。本文主要分析了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建筑设计传承传统文化的表现和具体传承,以作借鉴。  相似文献   

3.
谢峰 《风景名胜》2021,(8):0040-0041
传统建筑设计与现代建筑设计存在可融合的点 , 将传统文化及内涵融入到现代建筑建筑设计中 , 有助于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发展。文章从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建筑元素应用价值入手,探讨了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传承。  相似文献   

4.
方芳 《风景名胜》2021,(6):0128-0129
传统建筑是历史与文化的沉淀,其中蕴藏的元素、技术以及风格对当代建筑设计有着极强的借鉴价值。基于此,对传统建筑设计在现代住宅设计当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讨论。文章先概述我国传统建筑特点,然后对传统建筑设计的现代应用价值进行了简述,并从传统建筑设计理念、元素、材料等角度出发,论述传统建筑设计在现代住宅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朱香 《风景名胜》2021,(8):0139-0140,0143
高速发展的经济时代,文化强国作为一种振新发展战略,把文化融入到建筑设计中成为建筑设计新趋势。本文从民族元素的角度出发 , 归纳壮族民族元素的概念 , 论述壮族元素在建筑设计中应用价值与意义 , 通过对广西民族博物馆案例研究 , 总结出基于广西民族元素下建筑设计的设计原则。最后结合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实际设计案例验证了广西民族元素的运用。当代建筑的设计发展与民族元素的结合越来越成为文脉传承的设计方向,运用更多历史文化及其背后包含的文化心理与人类的文化精神来发展建筑设计 , 使得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发扬与传承。  相似文献   

6.
宫超  孙建翔 《风景名胜》2020,(3):0046-0046
现代建筑不仅需要体现实用性,同时还需要满足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现阶段,新中式建筑设计风格能够更好地对体现建筑的舒适度以及美观性,进而使得在现代的建筑设计中运用频率不断提升。新中式风格由于在设计风格上存在一定的独特性,由此对现代的建筑设计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对于这中国的建筑事业而言,传统的古建筑在架构规划以及设计上都对现代建筑设计师有所启发。尤其在现代建筑设计材料以及风格上的多元化,将导致传统的新中式风格难以得到流传,因而本文主要对新中式风格建筑设计的技巧与理念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旅游管理是现代管理学科中的一门新兴学科,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进行旅游管理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有利于提高旅游管理的管理水平。本文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在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的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旅游管理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策略,旨在说明旅游管理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期为旅游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曼 《沧桑》2014,(3):204-20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厘清中国近现代史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轨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作用,正确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9.
常景涵 《丝绸之路》2013,(6):134-135
中国在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逐渐形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使以中国传统文化为重要元素的标志设计展现出独具魅力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努力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艺术特色,是标志设计民族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肖丽娅 《东方收藏》2023,(6):113-115
隐喻手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由来已久,相较于文脉主义和装饰主义,采用隐喻手法的建筑设计更复杂、更丰富,它通过涵盖从物理、感官、形态、物质到精神等不同类型的表现形式来扩大建筑设计的多样性。为了便于建筑师更好地理解隐喻手法的实际应用,文章梳理了隐喻手法在古今中外建筑设计中的历史沿革,并主要以成都自然博物馆和中国环保影像博物馆(泸州馆)为例,进一步论述了专题博物馆建筑设计中隐喻手法的审美表达。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隐喻手法对建筑语言进行重组与再造,既丰富了建筑的文化内涵,又提高了建筑的可读性,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1.
对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很多人主张以西方的现代管理模式为基础。这种观点忽视了传统文化对经营者的现代意义。本文以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为例,从传统的商业模式、日本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三个方面论述传统文化对于经营者提高心性、管理企业的意义。同时,本文建议,中国当代的企业家要避免在经商与做人两个方面都忽视传统的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12.
青海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发展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鸿斌  杨桂云 《攀登》2010,29(3):88-91
本文对青海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与形成、功能与特性以及青海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社会背景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提出了将青海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区域各族人民群众全民健身活动之中;通过举办民族运动会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等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博物馆的陈列与展览在保存传统文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使展览收到好的效果,就要求文博人集思广益、精心设计,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以吸引更多的观众。  相似文献   

14.
在实地田野考察和搜集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对20世纪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文化的变迁进行了梳理和探讨,论述了其从传统地方性到新式统一性再到本土化发展的内在联系。华人传统音乐文化的变迁,使得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文化从华人移民音乐成长为华族音乐文化,成为当地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变迁中,社团起到了很重要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韩小雁 《攀登》2011,30(3):106-110
青海藏族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思想基础,在价值追求、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方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一致性,促进青海藏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和谐发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而带来的文化世界越来越走向趋同,因此,民族文化的挖掘和呼吁多元文化的并存已成为时代的旋律。近年来,屯堡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一个子文化备受中内外学者关注,而地戏作为屯堡文化的名片,它的探索与研究便成为屯堡文化开放化的标志。对屯堡地戏进行巫史传统的分析,一来符合多元文化的历史大潮,二来也是对传统中华文化的积极开发,倍感重要。  相似文献   

17.
吴良镛教授是著名学者,同时也是一名坚定的文化遗产捍卫者.他不仅在建筑、城市规划、教育等方面做出杰出贡献,而且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也开辟了许多重要的和基础性的工作.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蕴藏一直情有独钟,不仅在规划设计中非常重视文化的影响因素,对历史文化名城古建保护的研究也颇有建树,为宣传保护历史文物及自然生态环境不遗余力."有机更新"理论,是吴良镛教授针对北京旧城和其他历史性城市的规划建设实践,总结国际城市发展的经验教训,进行长期研究而提出的理论.他创立了"广义建筑学"理论,采用"融贯的综合研究"方法,扩大传统建筑学的概念和视野,推动建筑学科的进步.在"人居环境科学"体系中,他创造性地提出以城市规划,建筑与园林为核心,整合工程、社会、地理、生态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苗族传统生态文化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苗族是我国南方极具特色、传统文化异常丰富的少数民族。千百年来,苗族人民在适应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创造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和独特的生态观。文章运用民族学和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从观念层面、制度层面、物质层面三个方面,对苗族的传统生态文化展开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孔翔  陆韬 《人文地理》2010,25(3):153-156
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重要的研究领域。徽州文化是农耕文化繁盛时期遗存的典型地域文化。本文主要结合对徽州地域文化的案例研究,剖析传统地域文化形成中的人地关系作用机制。论文认为,自然环境将影响地域人口社会、经济结构的特征,而人口的社会、经济结构则对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关键性影响,因此,地域人口的社会、经济结构可以被视为人地相互作用中的关键性链接因素,优化人口结构将有助于区域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邦虎 《安徽史学》2008,(1):116-118
基于对中国生态文化的代表--徽州古村落的生态文化内涵的分析:自然的人格化(有生命性质的"人")、人居空间的自然化(自然性的"真"与人文性的"美")、"人自"关系的伦理化(合目的性的"善"),文章陈述了徽州古村落生态文化的特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