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朝是继承中国历代传统而建立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清廷治理边疆多民族地区时,制定了适宜新疆的民族政策,即:用“因俗而治”原则管理新疆。本文拟分析清政府治理新疆之因俗而治政策的实施并评价其利弊。  相似文献   

2.
1819年发生在新疆天山南麓喀什噶尔的“斌静案”,诱发了1820年的张格尔之乱,造成了新疆长达8年的动乱,给新疆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本文力图叙述“斌静案”以及清政府的处理过程,论述这一时期新疆官员的素质及其与新疆不稳定和变乱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由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法国远东学院(the cole fran aise d’Extrême-Orient)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协办的“中国历代边臣疆吏”(Officials onthe Chinese Borders)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0月2日至4日在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近40人,分别来自法国、英国、德国、美国、日本及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大会主题分“巡视边疆”、“蒙古”、“北方边疆”、“沿海边疆”、“新疆”、“西南”和“西藏”7个部分。“巡视边疆”是宏观性的论述。李大龙(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汉…  相似文献   

4.
李云龙 《丝绸之路》2004,(11):59-60
说到热,人们马上会想到广州或海南岛,其实夏天中国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盆地。这个神秘的“火洲”,还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怪事”呢! 国内罕见的奇特房屋 夏天进入吐鲁番盆地,第一眼看到的,是东西绵延上百公里的火焰山。那赭色的砂岩,重峦叠嶂,在烈日映照下红光灼灼,烟云缭绕,远远望去,真像熊熊燃烧的大火。  相似文献   

5.
刘学杰 《丝绸之路》2004,(11):44-50
从“鲍尔古本”说起 1889年的夏天,英国中尉鲍尔秘密潜入中国新疆南部,独自执行着一项特殊的任务:捉拿杀害英国探险家达格列什的凶犯达德穆罕默德。 这天,他坐毛驴板车从沙雅来到库车,心里烦躁得不得了,原以为此差事唾手可得,但奔波  相似文献   

6.
清朝对我国疆域的最终形成产生过重要的作用,在巩固和发展边疆地区的过程中,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客观上促进了新疆与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其中“协饷”和“专饷”政策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嘉庆十九年(1814)发生于新疆的“玉努斯案”是一桩冤错案,是伊犁将军松筠为迎合嘉庆帝旨意而制造的。该案发生后,清朝放松了对和卓后裔问题的重视以及对新疆的努力经营,这成为道光初年新疆社会动乱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2002年11月5日至6日,由中国丝绸博物馆主办的“中国古代纺织品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杭州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德国、比利时、加拿大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学者共100余人出席了会议。笔者代表内蒙古文化厅出席会议并做了大会发言。 大会首先听取了来自中国新疆、青海、内  相似文献   

9.
提起新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其实,那里盛产的良马同样驰名中外。汉武帝曾赐其“天马”的美名;《三国演义》中大将关羽骑的“赤兔”也是伊犁马。6月上旬,作者来到“天马”故乡伊犁进行采访,所见所闻令人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10.
赵光 《丝绸之路》2004,(6):14-18
《西游记》里有个神秘的“女儿国”,据说这里世代尽出美人!那么,它到底在哪里?如今女儿国的情况怎样?据《中国丝绸之路大辞典》介绍,《西游记》中的通天河,指的是新疆八大河流之一的开都河,流域内的巴音布鲁克大草原及焉耆盆地一带,就是“女儿国”所在地。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民俗如何?那里的姑娘真的与众不同又很漂亮迷人吗?2003年10月,为解开这些心头之谜,笔者一行四人专程前往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1.
王民斌 《丝绸之路》2006,(10):22-29
伊犁河谷是新疆的天赐宝地,是亚欧大陆干旱地区中的一块“湿岛”,素有“塞外江南”的美称。人们说,“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  相似文献   

12.
再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刚  贾静 《攀登》2003,22(3):10-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问题是九十年代初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以及党的十六大召开后,这一问题又有了更深更广的内容和含义,需要我们作出一些新的认识和研究,本从四个层面上,即从“特色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前一阶段之“特色”与后一阶段之“特色”、“有中国特色”与“中国特色”与其它“特色”的比较中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中日知识分子的"崇文"与"尚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知识分子可比较之点颇多,本文只从历史的角度,选择“崇文”与“尚武”作为比较内容,探讨中日知识分子“崇文”与“尚武”的原因及其影响。宋代皇帝们“重文轻武”的思想与政策,是造成中国知识分子真正成为“文弱书生”的渊薮。由于在知识分子中还有不绝如缕的乱世“右武”思想与主张及其勇武精神,才使近代中国免于列强瓜分。日本知识分子所受“尚武”风习的熏陶自中世开始,中经近世直至近代,几乎没有间断,其“尚武”程度远甚于中国知识分子。日本知识分子由于“尚武”精神的过度膨胀,从而导致支持政府发动对外战争,走向摆脱外敌入侵时所起作用的反面。  相似文献   

14.
书讯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许建英著《近代英国和中国新疆(1840—1911)》作为“边疆史地丛书”之一种,已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由绪论、文章、结语和附录等组成,从英国与中国新疆的早期关系、英国与阿古柏的政治与贸易关系、建省后英国与中国新疆的关系、英国势力在中国新疆的确立、19世纪90年代后英国与中国新疆的贸易关系、英国对中国新疆的探察、英国和中国西北的边界等不同方面,探讨了1840年至1911年间英国与中国新疆的关系。该书是作者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写的,对于研究新疆近代史、边界史等具有较高参考价值。李大龙著《汉唐…  相似文献   

15.
戴良佐 《新疆地方志》2005,(4):38-41,52
清政府向全国颁行编纂乡土志的例目和经过情况,新疆乡土志的种类、特点及其资料价值。本文认为这是新疆清末的历史资料宝库,爱家乡、爱祖国的朴素教材。应像“淘金”一样,大力挖掘,古为今用,为现实服务。  相似文献   

16.
已经“去语境化”的“新疆”是现代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个省级政区专名。但在传统时期,各类汉文文献中所载“新疆”则另有所指。福柯认为,话语是决定我们知识、权力以及伦理的规则。本文试从概念史的角度,梳理宋代至清末近千年中“新疆”的时空分布及其意涵,试析曾经作为一类政治地理概念的“新疆”在传统叙事中所处的定位,并结合晚清洋务著述中“新疆”的错置现象,重新审视近代“新疆”“故土新归”意涵之说,从而丰富对“新疆”这一古老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贾秀慧 《新疆地方志》2004,2(3):57-59,64
新疆早在汉唐时期,就是中外商旅的必经之地,形成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但重点有计划地发展新疆商业,则在清乾隆年间。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乌鲁木齐新城建成后,城市商业已十分繁华。著名文人纪晓岚于是年谪戍乌鲁木齐,看到这座城市是“到处歌楼到处花,寒垣此地坛繁华。”1777年,椿园在  相似文献   

18.
曹丕《典论·论文》是中国文艺理论史上第一篇文学理论专论。其中对文学风格,曹丕开创性地提出了“文气说”,并将气分“清浊”。对“气”与“清浊”的解读是理解曹丕“文气说”的关键。通过对“气”和“清浊”用法的考察,我们不难发现,“清”“浊”的正确解释并非“阳刚”与“阴柔”,曹丕是尊“清”而贬“浊”的。  相似文献   

19.
地方志书、年鉴中不仅收录大量的统计数据,而且还通过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的比较,来说明某一区域或某一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概貌。“百分比”、“倍”数的用法正确与否,关系到志书、年鉴的质量,关系到志书、年鉴功能的发挥。新疆已出版的志书、年鉴对“百分比”、“倍”数的使用,绝大多数是正确的,但也存在使用不当或使用错误的情况。方志工作者、年鉴工作者应当正确掌握“百分比”、“倍”数的使用方法,努力提高志书、年鉴的可信度,为读者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资料。[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王秦丰 《攀登》2006,25(1):13-16
“知”、“言”、“行”既是认识论中认识与实践关系的具体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认识与实践关系的经典表述。领导干部作为在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群体,要努力培养读书学习的习惯,认真提高讲话文稿的质量,正确对待本职工作的实绩,在更高的层面实现“知”、“言”、“行”的有机统一,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