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重新统一新疆后,在新疆先后设立了七个铸钱局,仅阿克苏地区就有三个铸钱局(乌什、阿克苏、库车)。现就阿克苏博物馆馆藏阿克苏,库车钱局代喀什噶尔局铸红钱的版式和相关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冬,清圣祖玄烨病故,四子胤禛继位,次年启立新年号"雍正"。雍正帝登基后,开始对全国的铸钱局进行整顿,将过去的省局、镇局、府局、州局,统一规定为各省只准设立一个钱局,裁撤多余的钱局。"以后各省铸钱,俱将宝字为首,次铸各本省一字"。从此将各省钱局的命名、制钱的形制统一到规定的固定模式。"雍正通宝"为清世宗雍正年间(1723-1735年)所铸之制钱。面文楷书直读;背文一律采用满文记局,穿左为满文"宝"字,穿右为记局满文。"雍正通  相似文献   

3.
清王朝鼎定中原,遂于顺治元年设立京城宝泉、泉源局铸钱。其后各省陆续大规模铸饯。从当时京局和地方各铸饯局给中央的报告来看,铸钱的主要目是为了获取铸钱利涧“以佐军资”,“开炉鼓铸,生息助饷”,以适应战争的需要。随着满清王朝统一全国事业的完成,清政府铸钱获取利润的目的越来越小,而越来越向有利于国计民生和商品经济发展方面转移。特别是在康熙朝,  相似文献   

4.
关于新疆本地铸造的乾隆早期厚版红钱,很多学者都撰文做了有益的探讨,但只对叶尔羌、阿克苏、乌什三个铸钱局的早期厚版红钱独自成章地进行了类和个别版式的划分与探讨。笔者一直想把三个铸钱局的早期厚版红钱放在一起进行类和版式的探讨。近来与一些钱友谈及此事。  相似文献   

5.
清代阿克苏局及其铸钱研究——清代新疆铸钱局研究之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阿克苏局的设立及其铸钱 (一)阿克苏局的设立 阿克苏铸钱局是在叶尔羌局设立后的第二年,即乾隆二十六年(1761)设立的,它是清政府在新疆设立的第二个铸钱局.因叶尔羌本地不产铜,当初设立叶尔羌局主要是为收缴并销毁原准噶尔普尔钱,即所谓"叶尔羌铸局为销毁原钱计".  相似文献   

6.
宝伊局是新疆铸钱局中持续铸币时间最长的铸钱局,也是新疆唯一铸造过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等五个年号制钱的铸钱局。由于清王朝在新疆实施特殊的货币制度(如“双轨制”)和特殊的铸钱政策(如补铸“乾隆通宝”等),加之铸造工艺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清朝母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钱,是指翻砂铸钱中印模时的工艺用钱,其数量远较普通钱为少。清朝的母钱基本上都用铜制成,间有少量铅锡制品。各省铸钱均须“例由户局先铸祖钱、母钱及制钱各一文,颁发各省,令照式鼓铸之”(《皇朝文献通考·钱币考》),同时户工二部在京还有宝泉、宝源二钱局,也开炉铸钱,历时二百多年,故在北京应留下不少母钱。但是,母钱同其它钱相比,既不象钱样那样由象牙、硬木等制成,可以从材质上区别,也不象祖钱那样雕刻而  相似文献   

8.
宝伊局是清乾隆帝重新统一新疆以后在北疆设立的最早的铸钱局。宝伊局从乾隆四十年(1775年)建局开始铸钱.到同治初年停铸.在近百年的历史中.先后铸造过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等五个年号的铜钱,其中.乾隆、嘉庆、道光三个年号的铜钱只有平钱而无大钱,  相似文献   

9.
乾隆年间,清廷除在京师设立宝泉、宝源两局外,又先后创立及规复直隶、山西、江苏、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北、湖南、陕西、四川、云南、贵州等14个省的铸钱局,各省制钱的铸造以及铜政一时蔚为大观,下面分省述之。  相似文献   

10.
一、叶尔羌局的设立及其铸钱 (一)叶尔羌局的设立 叶尔羌铸钱局是清政府在新疆设立的最早的铸钱局,于清朝统一新疆后的第二年即乾隆二十五年(1760)经定边将军兆惠奏准设立。但是叶尔羌本地并不产铜,在叶尔羌设局的主要目的是为收缴并销毁原准噶尔普尔钱,这在兆惠于乾隆二十四年七月给乾隆皇帝的一份奏折中,说得很明确:  相似文献   

11.
<正>康熙前期,镇压抗清斗争的余波和平定三藩叛乱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一直在进行,还不能全面认真地进行财政经济方面的调整改革1。这时全国的铸钱量与顺治晚期相比并无多大差别,每年为20多万串2。康熙一朝,除京城宝泉、宝源局鼓铸不停外,各地钱局都时铸时停。康熙元年"户部议准,停止各省镇鼓铸,唯听宝泉宝源两局制钱流通行使,江宁为驻防重地其局仍令暂留。"3康熙六年才"命各省复开鼓铸"4。"经户部议准除见存之江宁局外,其余各省镇,依  相似文献   

12.
清代咸丰钱鼓铸之滥.可以和王莽时期相比。自顺治起,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各朝都没有当二以上大钱(除阿克苏局铸“道光八年十”外).唯咸丰朝铸大钱.且广设铸钱局。据统计.全国久废重建的铸钱局和奏准新建的铸钱局共32个,鼓铸各种大钱,品种复杂,形形色色,无奇不有。新疆叶尔羌局铸咸丰大钱更具特色,存世又极为稀见,深得收藏者珍视。  相似文献   

13.
光绪皇帝庙号德宗(1875—1909年),是清王朝第八位皇帝,他施行的货币政策是延用前朝几位皇帝的银钱本位的遗规。基本上是银两和铜钱并行,大数用纹银、小数使用制钱,在京城设置工部(宝泉局)、户部(宝源局),京城附近又增设宝津局、宝沽局、宝蓟局,各省分设铸钱局鼓铸制钱。  相似文献   

14.
相对于宝伊局和南疆的叶尔羌局、阿克苏局、乌什局等铸钱局来说,宝迪局开炉铸钱的时间要晚得多。根据咸丰四年(1854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赓福奏章中这段文字的记载:“当地以钱八百文为一两,钱八文为一分,因地制宜,铸当八大钱。”宝迪局筹建时间应该不早于公元1855年,  相似文献   

15.
叶尔羌局是清代新疆红钱铸钱局中开设最早的铸钱局,所铸红钱大都规整精美、足重大气,少有残次品面世,因此颇受红钱爱好者的喜爱。笔者在二十年前,在老家新疆哈密曾收到一枚别样的叶尔羌局铸乾隆通宝小平钱,特介绍给大家,望同道赏评。  相似文献   

16.
王炜 《钱币博览》2006,(4):26-29
清朝政府设立的铸钱局,京城有户、工两部的宝泉局和宝源局,外省基本上设立在各省府的所在地。江苏省设宝苏局。并在南京、苏州两地设炉铸钱。上海地区主要使用宝苏局所铸钱,还流通部分他省所铸钱。清代上海不属于铸钱地区,故以前的钱币学普遍认为,除了在咸丰年间小刀会时期铸造过“太平通宝”小平钱外,上海没有铸造过钱币。  相似文献   

17.
清政府对云南铜矿实行高度垄断经营的政策,即以低于商品自由贸易市场数倍的价格收购矿铜,又以相对较高的价格将矿铜批发给各铸钱局,通过统购统销来赚取价差,获得了大量垄断利润"铜息"。低价矿铜用于铸钱,极大地降低了铸钱成本,各铸钱局获得了丰厚的"铸息"。不仅如此,各铸钱局利用商品货币市场铜钱价格的高昂,通过出售铜钱或搭放兵饷等途径,最大限度地扩大"铸息"。"铜息"是清政府对云南铜矿实行垄断经营的直接利润,"铸息"是铜矿垄断经营的间接利润,是铜矿垄断利润向铸钱利润的转移。  相似文献   

18.
乾隆初滇省代京铸钱失败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乾隆初年滇省代京铸钱之具体情况的考察,认为滇省代京铸钱是清政府为扭转铸钱严重亏损而采取的一项铸币政策。但滇省代京铸钱较之京局直接鼓铸反而增加了铸钱成本。实行滇省代京铸钱后,清政府铸钱开始盈利,但这并非滇省代京铸钱所致,而是清政府对云南铜矿实行垄断经营、压低铜价,即钱局使用滇铜鼓铸的结果。实际上,在使用滇铜为原料的前提下,京局直接鼓铸较之滇省代京铸钱更能节省成本,这是清政府停止滇省代京铸钱的基本原因。同时也说明清政府于乾隆初年实行滇省代京铸钱存在着决策性失误。  相似文献   

19.
在清末筹备立宪的过程中,各省陆续成立了谘议局。谘议局是省议会的“预备”,也就是省一级立法机构的雏形。直隶省于1909年10月14日成立了谘议局,但是与各省的情况不同,直隶省的谘议局先后用了直隶谘议局和顺直谘议局两个名称。为何出现这种情况呢?直隶省的谘议局在筹备期间和成立之初一般被称为直隶谘议局筹办处或直隶谘议局,有关报道也称之为直隶谘议局。如直隶谘议局筹办处成立后,拟定了一系列有关筹办谘议局的具体细则,《东方杂志》第五年(1908)第九期登载了有关谘议局的一系列相关文件都是以“直隶谘议局”相称的,如《直隶谘议局筹办处…  相似文献   

20.
阿克苏局自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始铸红钱,历经了多次炉址迁移。后又因阿古柏入侵停铸,在光绪九年(1883年)又歇局三年。如此停停铸铸,共历时一百三十一年,除去停铸的时间,铸钱时间约为八十三年,成为南疆规模最大,铸期最长的钱局。正因为如此,才使得阿克苏铸钱局的铸币版式多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