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图书资料非常丰富,除了大批帛书和简牍外,还有一些用帛绘制的图幅,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两幅地图。见于记载的我国古地图,可以上溯到三千年前西周初年周召二公营建洛邑时画的洛邑城址附近地形图。春秋战国以后,历代官私制作的各种地图,为史籍称引所及者,更不可胜数。但是,由于地图的摹绘要比书籍的传钞困难得多,古地图流传存世的机会远比古籍为少,所有北宋以前的地图,早已全部失传。长期以来传世的我国的古地图,最早的只有保存在西安碑林中的两幅石刻图,即刘豫阜昌七年(1136年)上石的《华夷图》  相似文献   

2.
马王堆3号墓出土地图3幅,为《地形图》、《驻军图》、《城邑图》。自1974年以来,有关专题论文已达30余篇,但以往研究的重点偏于《驻军图》。笔者以为,这3幅地图是一个整体,它们对于确认墓主的身分,对于认识汉初中央、长沙国、南越国的相互关系有着不可取代的意义。并且还可类推出地图制作的先后时间。一秦汉的地图分为三大类:舆地图、军陈图、都市宫寝图。自马王堆3号墓发掘后,目前发现的只有甘肃天水放马滩1号秦墓和5号汉墓出土的地图。因此我们认为,秦汉乃至古代,以地图随葬极为罕见,随葬地  相似文献   

3.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地图的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1975,(2)
在毛主席"古为今用"方针的指引下,继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后,于1973年12月进行了二、三号墓的发掘工作,又获得了一批珍贵的历史文物。特别是三号墓,出土了三幅绘在帛上的地图。第一幅属于地形图,第二幅为驻军图,第三幅为城邑图。这三幅地图是我国以往出土文物中所罕见的,它对研究西汉早期的政治、军事和测绘技术提供了新的资料。现将第一幅地图(附折页图)的修复整理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英藏清军镇压早期太平天国地图考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英国国家档案馆藏有多幅清军镇压早期太平天国原始地图。其中五幅为清军围攻永安州的军事地图 ,一幅为长沙攻守形势地图。结合文献记载 ,各图的绘制时间大致可以考定。在 1 851年永安北路清军驻兵总数、“古束”地名写法、长沙兵勇壕坑的实际走向等问题上 ,这些地图可订正目前流行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驻军图整理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物》1976,(1)
一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第二幅地图是驻军图。它原来被折叠放置在漆盒内,由于渗入水分,使帛片粘连在一起,出土时已断裂为二十八片,其中有四片严重残损。参加驻军图的拼复工作的国家测绘总局测绘研究所、地图出版社和湖南省博物馆的同志与故宫博物院修复厂工人同志密切配合,利用照片,反复对照原件仔细分析,积累对拼图有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地图,或以帛画,或以绢绘,或以石刻,或以纸印,流传至今的,只有汉代墓葬出土帛画《地形图》、《驻军图》及宋代石刻《华夷图》、《禹迹图》、《坠(地)理图》、《九域守令图》等少数几幅。明代,印刷地图开始普及,散见于各类方志之中;可是,绘制的地图传世的仍然极为少见。镇江博物馆藏明代绢本南京(部分)府县地图(简称镇绢本图),设色彩绘,制作精美,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地理资料。本  相似文献   

7.
论天水放马滩秦墓地图中的“圭阝丘”非指圭阝县岳维宗1986年3月,在甘肃天水市北道区党川乡放马滩一号秦墓中出土了珍贵的木板地图,根据同墓出土的秦简,可认定此图为“秦王政八年”(前239)秦国所属圭阝县地图。何双全先生《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地图初探》认为...  相似文献   

8.
楚帛画琐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49年在长沙东南郊陈家大山一座楚墓中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和1973年在长沙子弹库楚墓的正式发掘中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以来,海内外关于这两幅帛画的考释文章已不下30篇了,研究的视野已从考古学扩大到文化学、艺术学、神话学、民俗学等范畴,发掘出很多史料和史实,也提出了许多亟待探讨的问题,但似仍存在不少盲区,有待更深入地研究。一、关于两幅帛画的价值从文化学意义说,两幅帛画的出土,对研究我国古代丧葬制度的嬗变、仪式,对研  相似文献   

9.
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地图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天水放马滩一号秦墓出土的7幅地图,均绘在松木板上。根据同出竹简的纪年和随葬品的特征,这些地图的年代定为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是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的古地图。这一批地图保存较好,实属难得。从图中所标级别较高的"邦丘"一名和诸图的编缀全面考察,它们是战国晚期秦国所属邦县(今天水市北道区、秦城区、秦安县、清水县)的行政区域、地形和经济概况图。这些地图对研究当时称之为"犬丘"、"西戎"、"犬戎"的邦县的政区范围、行  相似文献   

10.
有关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地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一号秦墓出土的绘在木板上的地图,时间为战国末年,比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绘在帛上的地图尚早数十年甚至百年。图的内容相当丰富,制图水平也是出色的,为中国地图学史再添光彩。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共展出六百余件展品,其中陶瓷器有二百余件。这些陶瓷展品上起新石器时代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下至北京郊区明墓出土的瓷器,展示了一幅中国陶瓷发展史的缩影。我们从中看到了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陶瓷器,以及我国陶瓷在不同时期的时代特点。本文拟根据一些重要展品,并结合建国后出土的另一些有代表性的陶瓷器,略谈我国陶瓷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悦读     
《风景名胜》2012,(2):162-163
《改变世界的100幅地图》 地图——仅仅是纸上的一些图或泥板上的一些印记,是怎样改变世界的呢?由于最早的地图被用做保护领地的祈祷书,所以人类已经知道它们的作用不仅仅是传达地理信息。古埃及的制图者们给逝者的灵魂指出来世的方向,而中世纪的教士们用《世界地图》来宣扬基督教信仰。21世纪,科学家们用地图来警示我们气候的变化和标注疾病的传播。地图被用来帮助发现新大陆,给急切的游客导向,以及加速通勤者的行程。  相似文献   

13.
四川西部青衣江上游的宝兴,近年出土了一些汉代画像砖。砖有长方形、梯形和楔形,画像在砖的一侧棱面或两侧棱面,均呈长条形画幅。表现形式有浅浮雕画和线条画两种,都是模印而成。目前各地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一般都是在汉代砖室墓葬中所发现。而从石棺墓葬中出土画像砖则还鲜为人知,宝兴画像砖就是出在汉代石棺墓葬中。汉代青衣江上游曾属青衣羌人的世居之地,有过著名的“青衣内附”事件。石棺墓葬是青衣羌人传统丧葬形式,至今还留存许多墓葬和遗迹。陇东乡老场石棺墓葬群,是东汉晚期青衣羌人的公共基地之一,在工982年和1985年两次发掘清理中,都相继出土了画像砖。就它们的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所表现的文化特征,与出土画像砖的石棺墓葬所代表的文化属性相一致。这些从石棺墓葬而出土的画像砖,为民族文化研究提供了生动形象的宝贵资料。古典现实主义色彩浓厚和具有民族文化风格的宝兴汉代画像砖,它包含了主题画和装饰画两个部分。这些作品的题材内容中,没有神奇的传说故事,也没有奢侈的生活场面,而是以描绘山地民族的社会生产生活为主题,以表现日常的自然风物和情趣作素材,运用措置欲如的绘画技巧、朴质无华的艺术表现,是一幅幅很有特色的民族民间风情画。其中属主题画的作品有两幅。  相似文献   

14.
《华夏人文地理》2014,(3):42-45
随着长城工事在规模上的发展和组织形式上的改进,林赛将要研究两幅相关却不相同的地图:一幅是明代中原北部边境九个重镇的分布图《九边图》,另一幅是描绘重镇之首的《蓟镇图》。  相似文献   

15.
<正>在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有一个古地图特藏库,特别收藏了几百幅15世纪以来西方人所绘制的中国古代地图,系统反映了15世纪以来西方人对中国地理认识的发展历程。1这些地图大部分都扫描发布在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的网站上,笔者在其中发现了两幅由西方人绘制于17、18世纪的厦金海域地图。在位于台南市的"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中,还藏有另外三幅西方人绘制于17、18世纪的厦金海域地图,扫描发布在台湾"国家文化资料库"网站  相似文献   

16.
1973年12月,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三幅绘在绢帛上的地图,其中一幅是标有军事情况的地形图。经过国家文物管理机关及有关部门的精心修复和整理,这幅图已经基本复原。它反映了汉初长沙诸侯国军队守备作战的兵力部署情况,属于军事要图,可称为"守备图"。这是一份珍贵的军事历史资料,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尤其是西汉时期的作战思想,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马王堆汉墓出土地图所说明的几个历史地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西汉初期的诸侯王国长沙国西南部深平防区图,不仅其时代比过去我国传世的最古地图早了一千三百多年,并且其详确性达到了惊人的高度,关于这方面的情况,笔者已有所阐述,见本刊1975年第2期所载《二千一百多年前的一幅地图》一文。本文是前文的续篇,专谈这幅图所说明的几个历史地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上古部分)于1972年重印时,增加十幅地图。1980年该书经过修改,公开出版发行,所附地图也略有变更。这十幅图所反映的都是古代世界史上的重大事件,主题甚好;  相似文献   

19.
扬之水 《收藏家》2011,(10):55-57
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吐尔基山辽墓出土一件银鎏金提梁扁壶,壶腹两面开光中各装饰一幅人物故事图,两图均有榜题,其中一幅题作“四浩先生”,另一幅榜题也是四个字,不过第二字稍欠清晰,不同版本的图录此幅之图版说明概作“弘口先生”(图1-3)。  相似文献   

20.
龚缨晏 《世界历史》2006,1(1):113-119
1957年9月,美国纽黑文的古书商维腾(L.Witten)在日内瓦以3500美元的价格购得一部附有一幅地图的中世纪羊皮纸拉丁文手稿,出售者是一个长期生活在西班牙的意大利籍旧书商恩佐·费拉乔里(Enzo Ferrajoli)。这部手稿由两部分装订在一起。首先是一张对折的羊皮纸,外面右上方写着这样的题记:“这是对《镜子》第一、二、三册的图解”。里面是一幅地图,其左上方还画着一个大岛,并标明是“文兰岛”(Vinlanda Insula)。该地图因此而被现代学者称为《文兰地图》。手稿的第二部分是一部题为《鞑靼记述》(Historia Tartarorum)的抄本。维腾回到耶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