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茨冈人     
大家都知道,克拉芙吉亚·普赫里亚科娃不怕天,不怕地,也不怕农庄主席季莫非·伊里奇·叶尔马科夫。怪不得农庄主席巡视农庄的时候,总是坐着他的胜利牌小汽车,绕过第四生产队的养猪场,一溜烟躲过去。季莫非·伊里奇对别人解释说,他这样做,是因为养猪场无须他过问,情况本来就很好。他不敢承认,他实际上是怕在这里同普赫里亚科娃多见一次面。如果最后他还是无法悄悄绕过养猪场的话,他就得准备接受克拉芙吉亚为他准备了一个星期的不算太愉快的一阵劈头盖脸的批评。而且也无须怀疑,季莫非·伊里奇所乐意忘掉的那些事,克拉芙吉亚却总是毫不放过的。  相似文献   

2.
关于茨冈人     
苏联当代著名作家阿纳托里·卡里宁(АнатолийКалинин)从一九六○年到一九七四年陆续发表了一部描述苏联茨冈人生活的长篇小说《茨冈人》,为研究茨冈民族的工作,提供了大量生动而有价值的资料。苏联人所说的茨冈人,就是我们从《巴黎圣母院》、《卡门》、《叶赛尼亚》、《大蓬车》等文艺作品中所熟知的吉卜赛人。俄罗斯作家普希金有一首著名的长诗就叫《茨冈》。  相似文献   

3.
农庄主席叶尔马科夫来到区委书记办公室的时候,那个茨冈人已经先在那里了,因为有些好心人告诉了他直接来区委的近路。农庄主席看到茨冈人在区委书记那里,立即变得灰溜溜的,不经心地嘟哝了一句: “啊,是你,大胡子……”茨冈人坐在书记办公桌旁的椅子上,没有作声。区委书记叶列明,微笑着离开办公桌,伸着手迎向农庄主席。“季莫非·伊里奇,好久不见……你们难道不认识吗?”他用眼瞟着茨冈人问道。  相似文献   

4.
“还在政府发布安置茨冈人的决定以前,我就说服了我们部落集中住在农庄的一个地方,我自己很快又离开那里去寻找我的家人。那时我这条船还没有停靠在你们的河岸上呢”,布杜莱苦笑着,把这些全讲给瓦尼亚听。“现在,我们那些亲戚和别的茨冈人每月都给我写信。他们骂我,要我到他们那里去。但是,离开这里,我能到哪里去呢?现在,这里是我扎根的地方……”布杜莱只有对他,自己唯一的听客,才敢稍稍打开自己心灵上的窗子。瓦尼亚瞪着两只黑眼睛,听得津津有味。  相似文献   

5.
评苏联著作中有关苏联援华抗日军火物资的统计李嘉谷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前期,唯有苏联不仅给中国抗战以道义上的同情与支持,而且给予了大量飞机、大炮等军火物资的援助,同时派遣军事顾问、军事技术专家及空军志愿队来华直接参加中国的抗日战争。苏联及时的巨大的援助,帮...  相似文献   

6.
生产力配置及经济效率社会生产经济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按计划组成的区域性经济组织的情况。各加盟共和国和各经济区在经济上的全面发展同按苏联各个地区合理地配置生产力有直接关系。在国民经济实践中正在贯彻列宁关于要全盘考虑和全面解决每个地区,包括很小的地区在内的经济发展的各项指示。在组织社会主义计划的开始阶段——在拟定俄国国家电气化计划和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阶段就已经采用了国民经济发展的综合原则。这个阶段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当代苏联年轻人家庭的主要问题是其离婚率不断升高,据统计,有时已达2/3。离婚率的升高,不仅给年轻人本人,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特别是影响了社会的人口增长。苏联的人口政策是鼓励早生多生,政府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近年来为帮助有孩子的家庭,奖励年轻母亲,为年轻家庭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随着苏联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的专业化、集中化和社会化程度在日益扩大和加深,农业部门内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苏联传统的农业是指种植业和畜牧业,从管理系统来看,主要包括苏联农业部所属的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以及由他们通过合作建立的跨单位企业和组织等。据统计,苏联现在有25,900个集体农庄,21,600个国营农场,9,600个跨单位企业和组织。  相似文献   

9.
苏联是世界上的大国,也是一个有100多个民族的民族关系最为复杂的国家,其国内存在的民族问题早在帝俄时期就是各界关注的一个重点。如何处理好民族问题既是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也是苏联70多年发展历程中的一个主要问题。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学者加大了对苏联民族关系史的关注,出版了大量关于民族关系史的资料集、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提出了一些同以前完全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还有没有阶级,有没有阶级差别,社会阶级结构有哪些变化?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何?这是六十年代以来苏联理论界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对此,苏联自六十年代以来专门举行了四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多次全国性的“园桌”学术讨论会,专门讨论在社  相似文献   

11.
王进益 《人文地理》1990,5(2):22-25
苏联的区域规划工作开展至今已有50多年。它涉及的面很广,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通过区域规划,中央计划部门、中央各部和主管单位、边区、自治共和国、州和地区的地方苏维埃政权机构的各项建议可得以协调一致,并贯彻运用到具体的地区之中。  相似文献   

12.
民族自我意识与苏联解体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丹 《世界历史》2000,(4):115-118
研究戈尔巴乔夫时期意识形态的变化是探索苏联解体原因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年来俄国学者就此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和专著,如契什科的《解体的意识形态》、德罗比热娃主编的《社会变革条件下民族自我意识的价值和象征》(以下简称《价值和象征》)等等。笔者觉得有必要将国外学术界在这方面的一些观点做一介绍,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资源毁坏,环境污染,人的健康恶化……这个世界性的令人头痛的生态问题,今天在苏联变得越来越带有灾难意味了。这个泱泱大国的丰富自然资源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着。据估计,按照目前的开采方式,苏联石油储备将在2015年之前告罄,森林的滥砍滥伐,只需几十年就会使大片国土荒漠。伏尔加河、贝加尔湖、里海将要成为死河、死湖、莫斯科、列宁格勒、顿巴斯等大城市的污染指数令人咋舌。全苏人均寿命已下降到69.5岁(莫斯科人——65岁)。苏联儿童死亡率为发达国家的2.5至5倍。据专家预  相似文献   

14.
农业化学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农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所谓农业化学化的基本含意是指各种化学产品在农业上的应用。苏联农业化学化涉及范围很广,主要包括使用化肥、农药、饲料漆加剂、土壤改良剂、农用塑料等。现代农业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的迅迷提高,主要是靠科学技术。而在各项农业技术中,农业化学的应用是一个重要方面。据报道,在工业发达国家里,二十世纪初至四十年代初,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靠实现机械化,四十年代以后至七十  相似文献   

15.
16.
一农业机械化是苏联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苏联农业的现代化又首先是从机械化开始的。半个多世纪以来,苏联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十月革命后至二次大战前。这一阶段主要特点是前十年积极筹建农机工业,后十年大发展。沙皇俄国时代的农业生产技术十分落后,在农业中普遍使用木梨、木耙、铁梨等简陋的农具从事耕作。国内根本没有拖拉机工业。从十月革命胜利后,直到1923年苏联才  相似文献   

17.
1999年5月下旬,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历史系教授Л·С·列昂诺娃,应中央编译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的邀请,来中国进行学术访问。5月27日上午,列昂诺娃在世界历史研究所作了题为《俄罗斯历史编纂中的苏联解体问题》的学术报告。现根据记录,将其摘要整理如下,以供有关专家、学者参考。苏联的解体是俄国历史上的一大悲剧。作为一个大国,其解体、崩溃如此突然,即使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对此,俄罗斯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既研究它解体的必然原因和偶然原因,也分析其内部和外部因素,还探讨其中的个人作用。但…  相似文献   

18.
近二十年来,苏联在调整国民经济部门结构时,把解决农业长期落后的问题作为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农业在当代经济体系中是个基础部门。只有迅速发展农业,大大提高其生产率,以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工业,轻工业才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供应才能有充分的保障,居民的餐桌上才能丰富多样。现在苏联面临的许多需要解决的经济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农业的生产效率。因为在苏联经济生活中,靠农产品构成的食品、衣服、鞋和其他商品,在全国零售商品销售额中所占的比重达三分之二以上,直接用于农业的投资又占国民经济总投资的四分之一以上。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内外对布哈林的研究十分活跃,提出了各种观点。本刊现发表《有关布哈林的若干问题》一文,以期推动这一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20.
张掖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其地西通西域,东接武威,南达青海,北控大漠,为河西枢纽。历史上法显、隋炀帝等都经“丝路南道”从青海越祁连山达张掖;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古哈烈国沙哈鲁王使臣都路经张掖。由于张掖在中西交通路线上的这种地位、使得这个地区的佛教兴盛了很长时间,这从有关文献的记载和张掖附近现存的石窟两个方面都可看出。笔者在这里主要涉及的是现存张掖城中的著名古迹——大佛寺。关于此寺,至今还未见到一片较详的介绍材料,故这篇小文只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