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去过天目湖的朋友曾跟我有眉有眼地描摹,那是怎样的一片山水,那是怎样的遍地茶园,听多了便牢固地在心里形成了那是一处“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气候温和,土壤湿润,适合种茶”的好地方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闻着茶香旅行其实是一种意境。因为说实在的,会有很多人为了春日的一片茶园、无数新叶,为了喝一杯新茶就背包出行吗?不知道,应该也有吧。记得在天目湖,那个做茶叶很久的小李想告诉我的是,“喝茶”这回事其实是跟湖光  相似文献   

3.
为了子女的锦绣前程,每一个父母们都用心良苦,而最后的结果常常不尽如人意,原因何在呢?主要是由于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不正确所致。其实为人父母,最重要是有“三心”:1“平常心”—抛开“神童”情结许多父母比较重视孩子的分数,带有严重的“神童”情结,结果忽略了对孩子健康人格的构建。其实培养孩子成人比成才更重要。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曾讲述过一位湖南神童魏永康的成长故事: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母亲教养下,神童魏永康尽管智力超群,但是自理、社交能力特别差,已经成人的魏永康不但不懂得如何跟周围的人交往和交流,而且从小到…  相似文献   

4.
<正>热爱喝茶的人,对茶叶的产地都特别的注重。于是,就有了因地而名的名茶,也有了因茶而名的名地。因地而名的名茶,那一片土地必定是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是人间热土,积淀了丰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喝那里的茶,可以纪游、可以壮游、可以神游。因茶而名的名地,那一片土地即使景观不甚出色,但必定是内蕴优异,山水之间必定还有一个与之极度匹配的小气候环境。六堡茶因地而名,但六堡不是一个风景殊胜之地,  相似文献   

5.
“婚姻是我在年纪大一点时逐渐调整的思想。当我发现自己是大自然水中的一个元素,我跟那片树叶、那只鸟处在同一个位置时,就不挣扎结不结婚的事了”。  相似文献   

6.
采访最前线     
《华夏地理》2008,(4):192-193
追访古迹 为了寻找郑成功的足迹,李永适与何经泰走访了日本平户、台湾的台南、金门,以及福建沿海的泉州、厦门、漳州、东山岛等地。李永适发现“古迹的多寡好像跟古迹保护的成效成反比。”平户拥有的郑成功古迹其实最少,但连只剩一片空地的郑成功故居遗址都保护了下来。台南遗迹数量略多,但有些已经看不到明郑时期的原貌,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家乡,有些人说活很粗鲁,有时候会随地吐痰,可他们心里很干净“哥,好男儿跟超女是不是一样?”“差不多吧”“那你现在是不是跟李宇春很像?”“像。”“哇,那你现在很火的吧?”“哥,你现在有个车吧?在开吗?”“没开,我还没驾照呢。”“那这车怎么办呢?”“我想送给爸爸,让他开回家。”“骗我,这是不可能的。”蒲巴甲在上海跟妹妹通电话。妹妹从川西甘孜和阿坝交界的一个山沟里走上8公里,如果那台电话刚好没坏,  相似文献   

8.
刘华 《世界》2008,(1):34-37
一次跟朋友聊天,无意间谈到第一次出国旅行。 朋友的第一次东南亚之行是在10年前,线路是当时旅行社最流行的新马泰。5天里,大巴穿越3国。最后一天,一个团友突然一脸疑惑地问导游:“东南亚有海吗?”导游郁闷到几乎当场晕倒。“那我们为什么没看到呢?”他接着问。这下,轮到除导游以外的其他人郁闷了。  相似文献   

9.
简话中国茶与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语云:“天下名山僧占多,好茶出在我山中。”甘肃民间也流行一句禅语:“茶味禅味是一味。”那么,为什么会有“茶禅一味”之说呢? 茶,属山茶科,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原产我国。茶在古代有很多不同名称,如:茗、茶、茶茗、葭萌等。一般认为“茶”字在唐以前的古书中还未出现过,自唐代始见,是唐人把古“蔡茶”的“荼”字减去一笔而成“茶”字。“荼”  相似文献   

10.
康晶  李强 《中华遗产》2009,(1):160-160
编辑们坐在一起侃“钱神”的时候,最热的话题是“提问题”。不是有人说嘛,会提问题才会有创意。说起跟钱有关的问题,大家都有兴趣:“钱神”跟“财神”谁厉害?姓钱的跟“钱”啥关系?问题很多,最重要的一个是:既不是赵公明,又不是关公,那“钱神”长啥样儿?  相似文献   

11.
在“史无前例”的岁月里,曾有一支不分场合天天唱、人人唱的歌,那就是《大海航行靠舵手》。这支被8亿人唱了10年的歌,无疑创下了歌曲传唱的“世界之最”、“世纪之最”。许多人以为《大海航行靠舵手》这首歌曲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这其实是一个误会。这首歌创作于“文化大革命”之前,而且是在周恩来总理的热情关怀并帮助修改之后,正式推向全国的。《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曲作者王双印和词作者李郁文,是我多年前在黑龙江结交的老朋友,是我所尊敬的两位颇有成就的音乐家。1932年,王双印生于黑龙江省呼兰河畔,童年时常跟当地…  相似文献   

12.
“茶叶在我们的生活中安了家。”这是藏族人民常常说的话。不是吗?当你第一次走进雪山草原,好客的主人,首先敬给你的就是一碗可口的酥油茶。如果你还想知道点藏族的生活,主人将愉快的告诉你:藏族一般每天吃四顿,对前三顿的称呼都离不了一个“茶”字。如果你是有心人,会看到:藏族老阿妈的腰间吊着一个小皮包,那其实是一把  相似文献   

13.
四赋赤水     
我似乎有割舍不断的贵州情绪,每每踏上这方水土,总能被它感动。这一次吸引我的是那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那片因在长征中留下了神来之笔而闻名的地方──赤水。豪情篇 卧铺车开始在崎岖的道路上颠簸,我知道我们已从重庆进入到了“地无三尺平”的贵州地界.而标志当然就是这种一上下翻飞“的感觉.记得几个月前我从黔东南去广西时。也是躺在这样一个卧铺车上当我的头不再撞击车顶时驾驶员就说了一句“终于到广西地界了”.其实。这次我们本来不必享受这样的“礼遇”,因为现在从重庆到赤水的车大都先走高速到沪州。再有两个小时到赤水,…  相似文献   

14.
好一只嫩脚     
跟时尚界女青年一起工作就是长见识。有一日上班,一位女编辑忽然站起来,从走廊这一端到那一端,往一张一张桌子下的地面看,嘴里说着"不好意思,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为“茶叶祖国”,茶叶被作为饮料“发乎神农氏,闻于周鲁公”(唐人陆羽《茶经》)。毛泽东有“饮茶粤海未能忘”的名句,其实内地各民族都有特别的饮茶风习与程序。 如藏胞喜欢“酥油茶”,即把砖茶切开捣碎,加水煮后滤茶叶,调入酥油和食盐,使茶叶和酥油充分混合成乳白色茶液。宾客来访时,全家恭候于帐外问候“埃尕堪”或“省德毛”(您好);进帐坐定后,“老莫”(女主人)即向来客献茶。献茶时必用双手缓缓捧上,神情含笑自如,温文庄重,使客人有“宾  相似文献   

16.
安溪茶叶(简称溪茶)始于唐末,兴于明清,盛于当代。安溪享有“闽南茶都”的美誉.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也是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和出口基地县。安溪铁观音曾获得“影响世界的中国力量品牌500强”,首枚茶界“中国驰名商标”和“福建省十大名片”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7.
他为茶的祖国正名吴觉农先生是我的乡契、年伯。我的老家与他家仅一街之隔。他家的“大夫第”台门对着我家的“进士第”台门,有一条小小的河绕过,可谓是“一衣带水”。那是一个景色秀丽的浙东山城。那个山城出过《易经》的作者、道家创始人的魏伯阳和东汉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那个山城古代属于会稽,现在叫做上虞市。每年春天,满街飘散着茶叶的芳香。石板街两旁的茶栈里堆满了胀鼓鼓的布袋,那里面全是绿珍珠似的新茶。从小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的吴觉农,从这里走进了浙江甲种农业专科学校(浙江农业大学前身)。1919年,吴觉农在农…  相似文献   

18.
吴越 《文史天地》2008,(1):11-12
洪秀全口口声声主张男女平等,可是实行的,却完全是男权主义。他规定:凡是妇女“硬颈不听教、起眼看丈夫、讲话极大声、有喙不应声、面情不欢喜、眼左望右望”的,都该打!这跟中国的“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那一套,有什么不一样?  相似文献   

19.
我曾参加过一次茶会雅集,那是在京城的雪砚山房。所谓雅集,就是文人间的聚会。茶会雅集,顾名思义就是大家一块儿喝茶品茗。雪砚山房的主人雪生先生,不仅好茶,还喜好收藏紫砂壶。每次有朋友来,都会请人观赏他那一柜子各式各样的紫砂壶,这次也不例外。“出场”的是一把茶黄色段泥精工制做的“牛盖莲子壶”。壶身筒一侧镌刻有书法“千虚不博一实”,另一侧镌刻着一枝含苞待放的梅花,书画落款是“秀棠”,壶底落款为“维明制陶”。徐秀棠和徐维明是叔侄关系,两人同为宜兴紫砂界名师。壶,不用说,做得是相当精致。  相似文献   

20.
铁窗     
“我的心早已经一片黑暗,再没有什么是可以点燃。”正是这首《铁窗》,平日听来不觉得有什么特别,这个晚上,却别有一番滋味,慢慢地,泪,顺着脸颊滑下……为了什么?竟只是为了那篇作文被判了一个不理想的分数!自从作文本发下来,整个人就像一下子掉进了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