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徐斌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3,(10):118-130+135
马戛尔尼使团在京期间,除在宏雅园短暂停留外,主要居住在城内前任粤海关监督穆腾额的入官房屋。居住期间众多历史事件在此发生,奠定了穆宅在马戛尔尼使团研究中的重要性。本文从中、英两国原始图文资料入手,考察穆宅的位置、布局、使用及变迁,全面揭示这座清代宅邸的历史面貌,为马戛尔尼使团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商口岸与马戛尔尼使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商口岸与马戛尔尼使团[英]毕可思本文①主旨在于考察从通商口岸来看的通商口岸的历史。就这个目的而言,像马戛尔尼使团这样的事件既是有趣的也是重要的,毕竟马戛尔尼获得的指示包括传送对"一小块土地或一个分离的岛屿"的要求:实际上是萌芽期的特权。一、关于通商...  相似文献   

3.
一七九二年,英国派出以马卡特尼(旧译马戛尔尼)为首的使团聘问中国。这是鸦片战争前中英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关于这个使团档案材料,《清实录》收集甚多,英国印度事务所档案部也储藏不少。此外,该使团中人的纪录和时人关于使团和大使的著述也有数种出版①。目前西方史学家把这个问题作为专题研究的,以普里查德②为最著。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研究:《怀柔远人》的史学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评价美国学者何伟亚(JamesL.Hevia)的新著《怀柔远人:清代宾礼与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首先简述此前中外学术界关于马戛尔尼使团的研究,其次介绍该书的篇章结构、主要内容、及其对既存诠释的挑战;并针对该书的两大核心观念“多主制”和“宾礼”之间的关联与疏离提出申论。在指出本书所提倡的新观察视角使一些我们过去相对忽视的面相值得进一步思考和探索之后,也对作者的后现代主义史学取向和方法进行评介。  相似文献   

5.
陈妤姝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2,237(1):45-59+132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是中英两国在历史上的第一次正式官方接触,使团成员们在华期间绘制了大量的中国图像,这些作品是成员观察中国时的直接视觉描绘,也从英国的视角记录了18世纪末中国的社会风俗和中英之间的重要政治交往事件,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本文整理并爬梳了使团绘制的中国图像在英美的主要收藏现状以及这些图像对欧洲"中国形象"形成所产生的后续影响。  相似文献   

6.
《1816年英使觐见嘉庆纪事》作者乔治·托马斯·斯当东(George Thomas Staunton,1781—1859)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汉学家,被誉为英国汉学研究的创始人,是英国著名外交家乔治·伦纳德·斯当东(George Leonard Staunton,1737—1801)准男爵(Baronet)之子。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英国政府派出以马戛尔尼(George Lord Macartney)为特使的使团访华,伦纳德·斯当东任使团副使。时年十一岁的托马斯.斯当东作为马戛尔尼的见习侍童随团来华。在来华途中,他随同两位中国籍传教士学习汉语。1793年9月14日(乾隆五十八年八月十日),斯当东随同马戛尔尼及其父老斯当东一道觐见乾隆帝。由于小斯当东是英国使团中唯一会讲汉语的英国人,又是一个儿童,因此,深受乾隆帝的喜爱。1800年,斯当东被英国东印度公司驻广州商馆聘为书记员,再次来到中国。1815年,他被选为印度公司驻广州商馆的管理机构———特选委员会(Selected Committee)主席,全面负责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事宜。1816年,英国政府任命阿美士德为正使访华,斯当东被任命为副使...  相似文献   

7.
刘洋 《清史研究》2023,(4):48-57
如何看待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驻使”问题,是重新审视近代早期中英关系的重要切入点。过往研究受线性进化观与欧洲中心论影响,往往简化甚至误读中英两国围绕“驻使”爆发的冲突。实则不仅驻使并非马戛尔尼使团的首要使命,而且乾隆帝更多考虑到使节驻京后会威胁统治安全才拒绝其请。回顾常驻使节制度的发展历程,当时的欧洲也远非完善,不仅国家和使节之间等级森严,使节也因从事情报刺探甚至政权颠覆活动,往往引起驻在国君主的警惕甚至拒接。回到常驻使节制度在现代国际社会确立之前的语境,中英“驻使”之争并非传统与现代、封闭与开放、自大与平等的对立分殊,而是与规范秩序、维系统治等现实问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山茶》2014,(6):30-34
1794年,当马嘎尔尼使团未能完成外交和商业目的离开大清的土地时,使团的另一个任务——了解“真实”的中国(包括土地、人民和自然资源)却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随着使团成员的日记、著作、绘画的陆续面世,西方世界的人们以往对中国那些浪漫的想象逐渐被破除。在马嘎尔尼出使中国之前,受过教育的欧洲人主要是通过天主教传教士的著作来了解中国。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英国对中国进行了长期的观察与认识。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后,英国社会掀起了一股从文化上探讨中国的热潮,许多杂志对有关中国的著作进行了广泛的介绍,并对中国各方面情况阐述了各自观点,其中《每季评论》(Quarterly Review)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在马戛尔尼使华事件中,原本"极有大体"的英王致乾隆皇帝的国书,因英国使团所聘华人翻译者有意识的改动,沦为一份属国"表文",而英国使团对此毫无察觉,坦然呈交清廷.此中出现的错误,虽非清廷君臣直接操纵所致,却也清楚地反映出乾隆盛世闭关自守体系下中外交往的重重阻厄,在某种程度上还影响了此后几十年中英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是18世纪中英关系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也是中英通使的开端。对这一历史事件,人们已做过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不少成绩。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深入考察。比如,这次使团来华究竟是否提出过传教要求?它是怎样接受和完成东印度公司交给的关于传教士方面的任务的?在这次使华过程中传教士所起的作用如何等等,就是如此。概括起来说,也就是英使访华与传教士和传教问题的关系。本文拟就此问题做一粗略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2.
200年前,中华帝国虽在走下坡路,但仍很强大。而当时的英国却已在欧洲崛起,成为数一数二的强国。所以当英王乔治三世在1792年派遣第一位特命全权公使马戛尔尼赴北京向乾隆皇帝庆贺80寿辰时,便在贺信里写着:希望中国和英国“这两个东西方最强大的王国”能够携...  相似文献   

13.
18世纪末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是中英关系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英国国家图书馆保存有随团制图员亚历山大绘制的一份完整的访华见闻图。由于绘图者视角的特殊性,这批绘画成为研究当时中国社会不可多得的形象史料。画家描绘了各个阶层、各种职业的人物肖像,也描绘了交通工具、建筑、军事、运河等场景。从社会学角度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生活状况,以及中英在军力、船舰、生产方式、宗教风俗等多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在十八世纪,以马戛尔尼为首的英国使团访问清朝政府,可谓中英关系史上一次最具影响的外交活动。它是两国之间通使往来的开端,中英双方的外交政策、外交目的及其意图,都在这次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反映。同时,它预示着中国将不可避免的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洪流,中国传统的封建政治面临着外来势力的撞击和挑战。然而,由于中英两国政治、经济结构的截然不同,两国政府各有不同的追求目标,他们为了维护本国的社会制度和历史传统,站  相似文献   

15.
1793年英国人马戛尔尼出使中国,引发了"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和"天下唯一的文明国家"之间激烈的礼仪冲突,这被法国汉学家佩雷菲特称之为"两个世界的撞击"。两百多年之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主动融入了国际社会并成长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在二百多年的历史沧桑中发生了剧变。中国何时加入国际社会?如何认识近代以来的中国与世界?  相似文献   

16.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特使团访华,随员中有位叫威廉·亚利山大的画家助手,根据一路见闻,画了一组图并于1814年正式出版,叫《中国人的服饰和习俗图鉴》。该图鉴共50幅画,48幅为人物画。人  相似文献   

17.
马戛尔尼和阿美士德对华评价与态度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戛尔尼(George Macartney)和阿美士德(William Pitt Amherst)是英国最早来中国的两位大使,前者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到中国,后者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到中国。  相似文献   

18.
谈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礼节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十八世纪中国的对外关系史上.以马戛尔尼为首的英国使团访问清朝政府,可谓一次最具影响的外交活动,中英双方的外交政策,及其外交目的和意图,都在这次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反映。它预示着中国将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洪流。中国紧闭着的大门已经开始遇到外来势力的撞击。然而,由于中英两国政治、经济结构的截然不同,而双方政府为了维护本国的社会制度和历史传统,在各自的利益上采取了互不相让的顽强抗争态度。因此,在这次外交活动中,双方的冲突便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并由此导致外交谈判的失败。而觐见  相似文献   

19.
《山茶》2009,(1):85-93
清乾隆年间,英国画师威廉·亚历山大随知名的马戛尔尼代表团来华,走遍了中国沿海城市。返国后,他出版了彩色铜版画的中国游记,内容涵盖中国人的衣食衣住行及各地民情风俗,在欧洲造成极大的轰动。亚历山大对于中国运输工具描绘最多的就是舟楫,可见船只在中国交通运输中的普遍。其实,即使在民国时期,船依旧是中国人远行的主要工具,一张船票就意味着长别离。然而,西方文明也不可阻挡地进入了中国,飞机、火车、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在战乱年月,这些洋制造带来一股清新的风潮,也装点了中国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施晔 《清史研究》2022,(5):136-144
<正>众所周知,在中英外交史上影响深远的马戛尔尼使华事件已为很多学者关注及研究,对于使团呈献给乾隆帝的英王乔治三世国书中译本也多有讨论。但仍有一些问题尚无法解答,如引发乾隆帝极大不满的使团自译中文礼品清单现存何处?又如英王乔治三世国书除军机处档案中的《译出英吉利国表文》((1))及英国国家档案馆所藏《英王乔治三世致乾隆皇帝国书》中译本外,((2))是否还有其他版本?另如使团在得知所请各项皆被皇帝驳回后,是否又在出京南下途中再次提出过其他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