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长安城兴化坊遗址钻探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物》1972,(1)
1970年10月5日和11日,在西安南郊何家村相继出土了以唐代金银器皿为主的千余件文物(见本期《西安南郊何家村发现唐代窖藏文物》一文)。这是我省文物工作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重大发现。当10月5日第一批文物  相似文献   

2.
2009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队对兴安门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门址分早、晚两期,早期门址有三个门道,晚期门址有两个门道,晚期门址由东西墩台、门道、隔墙以及东西两侧的城墙和马道等组成。出土遗物有建筑材料和日用品等。兴安门的发掘,为唐代都城考古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3.
2004年夏季,在西安市太乙路北段市政管道改造工地,即靠近西安古城墙外东南角的南北大道东侧近道沿处,施工挖掘了一条宽2米、深约3米的沟,沟两侧有约二百余米长堆土中夹杂着大量的残破陶俑残片。有男、女俑、武士俑、动物、器皿及陶范等,从沟壁面看,残陶片多夹杂在上半部,同时灰坑、窑炉也能辨认出来。详情  相似文献   

4.
1995年3月,西北大学操场南侧围墙外进行房屋改造,在地基施工中出土不少隋唐遗物,我们尽可能作了采集(图一),现介绍如下:一、瓷器类1.青瓷碗 标本①.圆唇、敞口、斜壁,玉环形底,底上有10个长条形支烧痕迹,支烧外光滑无涩感.胎色灰白,胎质纯净细腻致密,无气孔.器身施满釉,底心亦施釉.釉色呈青中泛灰色,有极细黑点不均匀分布.釉面滋润,无使用痕迹.口径17.2、底径  相似文献   

5.
西北大学新区位于西安市西南郊,北邻新桃园住宅小区,南邻赵家坡村,西邻西安带钢厂图一)。原为唐长安城崇化坊的一部分,清代以来一直是烧制砖瓦的窑场,当地人称“宋家窑”。由于长期取土,对遗址中部和西部的破坏极为严重,至今遗留有宽数十米、深10余米的大坑数个,地面和断壁上到  相似文献   

6.
7.
齐菲  温睿 《华夏考古》2021,(5):113-118
本文对长安城太平坊白瓷样本的显微结构、化学组成等进行测试分析,探讨了唐代白瓷的来源、烧制工艺、生产和运输情况。并从消费端的角度分析探究了唐代平民的白瓷消费需求。为进一步研究唐代白瓷生产和唐代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刘德英  赵永利  李信  方华 《文物》2011,(4):31-32,96
1995年8月,在燕下都遗址10号夯土建筑基址东北8米处的断崖上,发现一暴露的灰坑,暴露出的遗物有铁胄札叶、钁等,随即对灰坑进行了发掘清理。现将发掘清理情况介绍如下。一地层堆积灰坑(Y95H1)距现今地表约0.5米。灰坑上部已被破坏。  相似文献   

9.
<正>陶寺遗址自1978年发掘以来,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果。尤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启动与实施以来,陶寺遗址作为重要中心性城邑给予了重点的聚落布局考察,确定了早中期城址、宫殿区、仓储区、手工业作坊区、中期大型墓地及祭祀区内的观象台基址,取得了许多新发现和新成果,陶寺遗址作为  相似文献   

10.
《四川文物》2005,(4):F0002-F0002
  相似文献   

11.
金沙遗址出土的金面具,与三星堆黄金面罩形态相近,但尺寸相差悬殊,本对此作了探析,认为这可能与祭祀活动的级别以及祭祀的身份均有一定的关系。它们都是古蜀明繁荣时期的灿烂遗存,对了解古代蜀人的信仰、习俗、观念,以及古蜀王朝之间的兴衰更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14.
金沙遗址目前已出土铜器共470件,占出土器物总数的35.69%。铜器数量多,品种较丰富。下面拟从铜器的类别、装饰与制作、化内涵三个方面予以介绍。一、铜器的类别 按器物学原理分类,首先将铜器分为几何形、像生形、彝盛形三大类。几何形器中按形制特点又可分为直方形和圆曲形两类,像生形中有人物形、动物形两类(表一)。  相似文献   

15.
16.
望京楼遗址是夏商时期重要邑聚,为了解该遗址铜器制作工艺水平,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2010~2012年新郑望京楼遗址出土的青铜器样品进行组织与成分分析和探讨。该批铜器未见青铜容器,仅有小件工具和兵器。但仍可初步反映出望京楼遗址出土的青铜器材质多样化和加工方式非单一性;对望京楼铜器分析反映出该区域使用锻打应该有了一定积累并在此基础上能依据材质和器物薄厚、尺寸选择工艺,对锻打技术认知度较高。望京楼铜器具有的原始性,应属于铜合金使用的早期阶段。研究表明,商代对于器物成分与性能关系的认识程度比之前得到提高。器物是本地制作还是外来还需要更多材料证明。  相似文献   

17.
二里头遗址出土兵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里头遗址的兵器种类不是很多,但质地有别.兵器以镞类为多,形成以骨镞、石斧为主的实用兵器系统.在此基础上,玉石兵器二元系统形成.同时,出现了以玉钺、玉戈、铜戈、铜斧钺为主的礼仪兵器.二里头遗址出士兵器的这两个特点在二里头三、四期达到鼎盛,这与二里头遗址作为王都的地位是紧密相关的.此外,二里头遗址兵器的使用从二里头文化一期到二里岗期是不同的,这与该遗址的聚落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18.
说“金铤”     
刘国胜 《文物》2012,(1):80-81
湖北沙市萧家草场26号墓遣册22号简记录了1件器物,报告的释文为"金铤一",按语说:"‘金铤’,熔铸成条块等固定形状、可用于货币流通的金银。《南史·庐陵威王续传》:‘至内库阅珍物,见金铤。’出土物不见"[1]。报告的释文正确,但对"金铤"的解释值得商榷。我们可以先看看这座西汉早期墓随葬铜器及其遣册记录铜器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9.
《文物》2015,(6)
<正>商周遗址出土骨器相当普遍,制骨作坊在都邑性遗址中也屡有发现。郑州商城曾多次发现制骨作坊遗迹,并出土大量骨器成品、半成品和废骨料[1]。安阳殷墟也发现多处制骨作坊,出土数以吨计的废骨料[2]。扶风县云塘村揭露的西周制骨作坊,出土两万多斤废骨料和半成品[3]。但由于受学科发展的局限,以往对骨器和制骨作坊的研究多为定性描述,缺乏技  相似文献   

20.
无胡直内带阑铜戈是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一类年代较早的铜戈,本文将其分为两型,判断其年代集中在二里岗上层至殷墟时期,部分晚至西周早期。两型铜戈都根源于中原地区,分别通过关中地区及北方——西部文化走廊传入成都平原。其中A型铜戈在北方、西北和西南地区的流布反映出商文化在中商时期急剧扩张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