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典 《安徽钱币》2004,(1):49-49
在灿若银河的中国古钱币中,机制铜元似一颗耀眼的明星,被藏家们重视和喜爱。安徽铜元因其版别丰富和大名誉品多而极具特色。如:谜一般的安徽九星十文,中方孔十文都是收藏家们梦寐以求而不能得的稀罕珍品。  相似文献   

2.
林染 《新疆钱币》2000,(3):42-42
存世的宝伊局咸丰当百大钱,青铜者略多于红铜者。青铜钱中有一种大“当”式,十分少见。如图1,径48.5-49.5毫米,重24.8克,铜色青白,含锡、铅多。此为后期铸品,铜质差,钱径小,较轻薄。宝伊局由于母钱更换频繁,后期铸品钱文已明显走形。  相似文献   

3.
《新疆钱币》2000年第2期方绪灵《介绍一枚宝伊局当四样钱》(以下简称《样钱》),近总感到是仿铸品,但未见实物,难以判定。  相似文献   

4.
王宁 《安徽钱币》2001,(4):37-40
“钱币学经过清初的复兴,酿成了嘉道同光宣五朝钱币学的鼎盛期”其间,名家辈出,述丰富,珍品大增,给后世留下了一份丰富的钱学遗产。清代泉学的趣闻轶事历来让人津津乐道,作图录被人出版研究,珍泉罕品受人钟爱品析,留传有绪的大家精品佳拓仍在泉坛熠熠生辉。不仅使后学目睹了无价的货币珍宝,同时还感受到实物射出耀眼的历史光辉。  相似文献   

5.
《新疆钱币》1999年第4期刊出李宪章、朱怀津二位先生著《山东发现咸丰元宝宝伊当五百珍钱》一文。文中对历年发现的宝伊当五百大钱做了回顾,并加以评述。对此珍钱的深入探讨极为有益。本人有幸,曾目验过四枚宝伊当五百,形成一些看法,与同好交流。  相似文献   

6.
新疆红钱因其少而珍,因其繁(指版式版别)而趣,因其正(指纯铜质)而招人喜爱。正因为如此,吸引了广大红钱爱好者及学者不断地探寻、发掘、整理、研究,从而发现了许多珍稀品种。然而,近年来,不断有“异版”、“新品”红钱见诸于各钱币杂志,有些品种甚至被作者称为“出谱品”。笔者想就此问题谈谈个人看法,与同道商榷。  相似文献   

7.
苦泉 《安徽钱币》2007,(3):35-35
2005年2月初,凤阳县一农民在距临淮镇东北约三公里处的晏公庙遗址耕地时,挖出一批500余枚南宋铁钱。这批铁钱锈蚀较重,钱文不清,部分钱币已粘结成块。经笔者清洗整理,发现一枚宝庆元宝小平铁钱。其径20mm,穿7mm,厚2mm,重3.4g。背穿上“汉”字不清,穿下有一俯月。  相似文献   

8.
我喜爱集藏新疆红钱,尤其青睐咸丰宝伊局大钱。咸丰宝伊局大钱钱体厚重、字粗犷朴茂、版式繁多,引人人胜。数年来,蒙泉友相让及在市场寻觅,得以集藏咸丰宝伊局大钱多枚,兹选择其中比较有特色的五品,介绍给广大钱币爱好,并略抒己见,以与同好相互切  相似文献   

9.
阿克苏局在咸丰三年八月(公元1853年)遵旨开铸八成当十钱,二成当五十钱。当十钱枚重一钱五分(约合5.59g),当五十钱枚重二钱五分(约合9.23g)。第二年初规定六成铸当十,二成铸当五十,二成铸当百,这时的当五十钱改重四钱二分(约合15.66g),当百枚重六钱五分(约合24.24g)。直至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正月,决定回收当五十、当百大钱,然后改铸当十,并计划在五个月内全部改铸完毕。  相似文献   

10.
《故宫清钱谱》载:“高宗乾隆元年,行乾隆通宝钱,并改定每文重一钱二分”。另据有关资料记载,内廷用钱枚重一钱六分。若按清库平一钱折合3.73克,则标准制钱应重4.5克左右,内廷用钱应重6克左右。而在钱币实物的收集过程中的确发现有明显比常见品大和重的大样钱。  相似文献   

11.
王雪 《东方收藏》2020,(1):87-89
厌胜钱是古代在正式流通钱币之外的一种用于吉利品或辟邪物的钱币。钱面上的文字与图案多有特定的含义,与中国传统宗教、风俗、民情、文化相关。明清时期的厌胜钱种类丰富,有镂空钱、吉语祝福钱、宗教文化钱、"钱文"钱等,这为古代民俗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实物参考。厌胜钱也叫作压胜钱、花钱、民俗钱等,是在正式流通钱币之外的一种用于吉利品或辟邪物的古钱币。  相似文献   

12.
花钱,又称厌胜钱。厌胜,意为“厌而胜之”,系用法术诅咒或祈祷以达到制胜所厌恶的人、物或妖魔鬼怪的目的。由此而铸成钱币形态的避邪品、吉利品或纪念品,被统称为厌胜钱或花钱。它们其实并不属于货币范畴,一般仅供佩戴或玩赏用。  相似文献   

13.
吴保华 《安徽钱币》2005,(2):31-31,F005
咸丰时期各省多设铸钱局,所铸制钱品种繁多,以其形体憨重,书文精妙,鹤立于泉群榜首.堪称清钱之俊。但其中的合背钱存世极少。今介绍一枚新得宝苏局咸丰重宝当五十合背钱,径52.3mm,穿8.5mm,厚3.9mm,重56.4g,铜质金黄。两面字体类同一脉,品相尚佳。纵观钱体,经过锉磨加工,锉痕遗存清晰可见(彩页①图1)。查咸丰泉谱,宝苏局所铸的咸丰重宝当五十大钱版别较多,主要有缶宝和尔宝,宽缘和窄缘,钩咸和撇咸等。  相似文献   

14.
2003年春节,笔者从一老妇手中购得一枚宝苏局满穿“光绪通宝”。此钱黄铜质地,径23mm,穿5.5mm,厚1.2mmm,重.3.78g。面“光绪通宝”,背穿满文“宝苏”,上缘有孔,系因佩带,  相似文献   

15.
吴保华  沈维臣 《安徽钱币》2007,(1):29-29,F0003
宿州最近出土一批大泉五十,从中捡出一枚脱谱合背奇品(封三),一面为“大泉五十”,另一面为旋读“大泉十五”。其中旋读一面与谱载差别很大,可谓诸谱无载。该钱径28mm,穿7.5mm,厚3.2mm,重5.82g。深坑绿锈披挂钱体,开门见山。  相似文献   

16.
<正>当下,收藏古钱币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想收藏到更多的古钱币,但由于精力有限,要想收尽天底下的古钱币,那是不现实的。笔者也是一名古钱币收藏爱好者,在多年的收藏中,总结出了一套方法,尽管花钱不多,但趣味盎然,受益匪浅。编年收集法。就是按历史上朝代更替的线索收集,每个朝代收一两枚,从贝币到宣统通宝,不分大钱、小钱,挑价格合适的。如先秦部分可收明刀、小型方足布、战国小半两;宋钱中小平钱贵的可换成便宜的折二、折三钱;有些朝代都是珍钱,如靖康、纯熙,就跳过去。花费不多,  相似文献   

17.
1996年12月中旬,我在库尔勒市购得古钱4枚,其中“大历元宝”2枚,“建中通宝”1枚,“乾元重宝”当五十钱1枚。“乾元重宝”当五十钱,径35mm,穿8mm,重14.15g,外廓宽3.5mm,厚2mm。隶书,字体工整稳健,面肉欠平整。红铜质。正面外廓上有四、五个沙眼,最大径约1mm。背重轮。  相似文献   

18.
乾元重宝铸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以一当十,面文隶书,钱体大小、轻重不一,版别复杂。初铸者径26~30mm,重6~10g。乾元二年(759年),铸背重轮乾元重宝,以一当五十,径30~35mm,重20g左右。这种不足值的虚值大钱立刻引起币制混乱,斗米涨至七千钱,政府不得不允许旧开元钱与乾元钱均以一作十,重轮大钱一当二十行用。代宗即位(763年)后,又恢复开元钱一当一旧值,改乾元小钱以一当二,重轮大钱以一当三。3天后,又规定乾元重宝不论大小,概以一当一通行使用。从此,厚重大钱不再进入市场,多改制器物。  相似文献   

19.
一、鼓铸背景。喀什噶尔在咸丰五年成立钱局,正月开炉铸造“当十”“当五十”“当百”三种铜钱。据倭什珲布于咸丰六年二月廿三日奏,当十钱重一钱五分(非正式意义大钱)。此钱以往甚少见,近年始渐多,在各局平钱当十钱中端推喀局为尊。“当五十”咸丰重宝原定重四钱二分,“当百”咸丰元宝原定重六钱五分,皆“缶”宝版,不同于各局大钱“尔”宝版。喀什大钱传世甚少,备受珍爱。  相似文献   

20.
在太平天国运动短暂的十几年里,天朝政府铸造过数量可观的天朝钱币。其中部分品种因铸量极少,被藏家视为珍品。目前言列三珍者,首推“通宝钱”,二珍“天国圣宝”背横读“太平”,三珍系“太平圣宝”背横读“天国”。其中第三珍“宝”字简书,在天朝钱中堪称奇独,旧谱新书均列为仅见品。其实藏家手中未必囊空,只是秘藏未曾披露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