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俗研究》2021,(5):109-118
顾颉刚的孟姜女研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一时代思潮的产物。从士大夫塑造的知礼的杞梁妻到民众塑造的纵情任欲的孟姜女,该研究体现了顾颉刚对旧礼制的批判和对新道德的追求。在其交叠的叙述中,女性成为其批判旧礼制、传达新道德的载体。一方面,民众被塑造成与士大夫阶层相对的、未受礼制熏陶的、富于情感的人,是中华民族依然保持着活力的象征,而女性作为民俗学者眼中最多情的群体,又成为民众的代表;另一方面,女性被塑造成封建礼制的牺牲品,是"奴隶的奴隶",因而,女性的生存状况便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将女性从家族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赋予其自由平等的人性便具有了正当性。  相似文献   

2.
唐宋转型时期,社会秩序遭到破坏,社会矛盾集中爆发,汉学与宋学、儒学与佛老、贵族礼制与礼制平民化的矛盾都鲜明地凸显出来。转型时期旧理论的消亡与新理论建立是缓慢的过程,导致了旧制度与新理论的并存与冲突,以及宋儒对待新旧思想的个体与群体的分裂。在家族祭礼中,这些矛盾体现为宋儒尊崇经典与阐发义理;延续传统与顺应时俗;遵循礼制与僭越等级的二重性,凸显出转型社会思想领域的主要矛盾与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3.
记两件战国龙形玉佩宋彦丽中国玉雕艺术历史悠久,渊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玉器就被赋予种种特殊的含意,在祭祀朝享中扮演重要角色。商周以来,更成为权力和身份的象征。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奴隶制的逐渐崩溃,新兴的地主阶级冲破了旧礼制限制使用玉器的束缚,大量造型...  相似文献   

4.
蒋亚星 《黑龙江史志》2013,(19):154-155
秦国自身奴隶制经济的发展,恰逢"礼崩乐坏"的出现,给秦国的崛起制造了机会,使其成为旧制度中诞生的新型角色。礼制的毁坏,无疑成了秦国践踏和超脱传统天命思想的翘板。其民族的"外倾"特点与后来居上的优势,有力的反击了传统天命思想的束缚。因此,秦国的邦交思想与"天假助不善"、"天赏观""、天罚观""、报及后世"等这些传统天命理论并不是相悖的,而是一种新势力的崛起,一种旧思想、旧秩序的衰败。  相似文献   

5.
李向振 《民俗研究》2024,(2):16-29+157
朱元璋建立明政权之初,在意识形态和权力实践领域面对的最大挑战来自读书人,既包括“士大夫性”读书人,也包括“庶民性”读书人。因此,洪武礼制改革的首要目的是借此重塑国家正统性和合法性,以期获得读书人对新生政权的支持。此外,两宋时期以读书人为主体的士绅阶层已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势力,洪武礼制改革也可以视为国家权力与社会势力争夺权势的手段和策略。明初洪武礼制改革,开启了王朝国家走向民间社会的新局面,亦成为明中后期礼俗互动机制和礼教社会形成的政治渊薮。  相似文献   

6.
礼制是我国历史中重要内容之一。过去对历朝礼制的研究是忽视的,特别是“三礼”之后礼制的发展和变化具有什么样的规律性和特点,尤其被忽略。金代礼制继唐、辽、北宋后而发展和变化,是我国礼制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金代礼制的研究,同样可以看出这一历史时期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7月25—28日,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礼制变迁与现代价值"课题组和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华礼制变迁与少数民族礼制"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华礼制的变迁、少数民族礼仪制度、多元文化下的中华礼制、中华礼制对当今社会的启迪与影响、现代礼制建设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8.
经学解体之后,"三礼"学研究也实现了学术转向。礼制问题成为历史研究中制度文化史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历史学的一些学术规范,如史料辨析和分区分段方法,也影响到礼制研究。作为古代礼制的一部分,商周射礼研究在近百年来也走过了相同的道路,并积累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新近出版的袁俊杰著《两周射礼研究》广泛地吸收了前人研究成果,是比较典型的一种。先秦礼制研究尤其应当注意"史料批判",既要充分吸收古文字学等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也要避免将传世文献与出土材料进行牵强对应。  相似文献   

9.
隐公的出身及其所受西周礼制的影响对其政治生涯的影响是巨大的,因而隐公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对于周朝的礼制又是什么样的态度,这对于他的政治生涯又有怎么样的影响,这都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礼乐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大型的政治军事行动称为大作,殷墟卜辞中有"令尹作大田"的记载,大田指大田礼。无名组卜辞中有"作礼庸",礼庸指常礼。商代礼制中有"旧礼"和"新礼"区分,合于先秦思想家所说的损益之道。  相似文献   

11.
史前棺椁的产生、发展和棺椁制度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考古发现可知,使用木质葬具(椁或棺)盛殓死者进行埋葬的现象出现较早,逐渐演变为成熟的棺椁制度,成为当时社会礼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做法与史前时期的社会分层存在着同步发展的迹象。因此,系统地考察史前时期棺椁的产生、发展和形成棺椁制度,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礼制和  相似文献   

12.
公元前3500~3000年是崧泽文化向良渚文化的过渡阶段,也是太湖流域礼制发展演变的转型时期。转型时期出现的礼制遗迹有祭祀性质的土台,礼制遗物出现陶、玉并重的礼器组合现象,鼎、豆、壶成为陶礼器的固定组合,小玉璧、小玉镯可能为良渚文化玉璧、玉琮的雏形。崧泽—良渚转型期不仅孕育了良渚文化的礼仪制度,并且对良渚文化礼仪制度发展的趋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先秦时期的中原,基地、墓葬的头向以及夫妻合葬墓中左右方位的选择,不断被赋予礼制的内涵,体现了我国古代丧葬制度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尤其是到周代,丧葬制度趋于完备。其中的茔域与方位之制,成为古代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女真人接受契丹人射柳祈雨宗教活动的影响,出现了射柳祭天的文化习俗。在反抗辽朝、凝结民族力量的过程中,射柳祭天发挥了重要作用,金朝建国后,阿骨打改射柳祭天习俗为拜天射柳礼制,在大定、明昌年间这一礼制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女真人接受契丹人射柳祈雨宗教活动的影响,出现了射柳祭天的文化习俗。在反抗辽朝、凝结民族力量的过程中,射柳祭天发挥了重要作用,金朝建国后,阿骨打改射柳祭天习俗为拜天射柳礼制,在大定、明昌年间这一礼制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略论楚墓坟丘产生的背景与年代胡方平中国古代封上为坟的埋葬习俗在殷代产生后[1],随着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的崩溃,旧礼制的“礼崩乐坏”,逐渐开始向外传播并普遍流行起来.考古发掘发现的大批春秋战国时期的封上墓葬就是最好的证明.在我国南方楚国地区,战国时代的...  相似文献   

17.
正13世纪蒙古人建立了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元朝,蒙古族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既执守本族文化优先的原则,同时也宽容其他文化,使元代社会呈现出多元共生的文化新貌。从王朝正统性和维持社会秩序双重考虑出发,元朝对汉族礼制的采纳或取舍,实际遵循的是蒙汉并用,以蒙古为主的原则。这种多民族文化交融的背景下形成的礼制自然显现出与唐宋辽金诸朝不同的特色,值得深入研究并加以总结。本文拟对40年来元代礼制研究的成果作一评述,以期供学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陆青松 《文博》2010,(1):39-43
战国是中央集权君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时期,而礼制是先秦时期反映身份和等级的重要内容之一,礼制变革可以折射出各国君主政治、中央集权制的发展情况。本文通过战国中期以后的秦国礼制变革,在对比战国前期秦国和同时期东方六国相关礼制的基础上,对其差异所表现出的秦国君主政治的特征及其成因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刘立丽 《收藏家》2012,(8):61-66
青铜器在夏代开始铸造,经历了育成期、鼎盛期、转变期、更新期,到汉代因为漆器、早期青瓷和釉陶的广泛使用进入了衰退期。此时青铜器的职能也发生了转变,由先秦的为礼制服务进入了重人阶段。追求人的价值,享受人生乐趣成为时代思潮,使用铜器是为了方便生活,享受生活,所以此时期的铜器,  相似文献   

20.
礼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不仅被中原历代王朝大力提倡和传承,也被由契丹和女真两支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辽、金国家积极吸取和吸收,使辽、金礼制呈汉化发展;辽、金礼制汉化对契丹、女真民族文化的提高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辽、金礼制汉化的特点及影响的考察,探索中国古代后进民族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不足之处,敬请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