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最靠北的人     
“爱斯基摩(Eskimo)”一词,源于印第安语,即“吃生肉的人”。他们生活在地球最靠北的地区,黑头发、黄皮肤,很有点我们中国人的样子。在严酷的环境中,他们捕鲸猎豹,创造了人类生存的奇迹,也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2.
藏事宝典     
《中国西藏》2008,(5):89-89
糌耙的做法和吃法糌粑在藏语中是"炒面"的意思,它的原料是青稞或豌豆,就是将青稞麦炒熟、磨细、不经过筛滤而成的炒面。糌粑是藏族人的主食,营养丰富、味香而耐饥饿。他们在吃糌粑时,先在碗里放上一些酥油,冲入茶水,放上炒好磨细的青稞面,然后用手将面与茶水搅拌在  相似文献   

3.
僜人写真     
他们没有被承认是一个民族,却又不属于哪一个民族。他们没有文字,却有自己的语言。他们深居密林,刀耕火种,结绳记事,靠采集和狩猎为生。他们不信神,却崇拜鬼。人居住在我国西藏东南部的额曲河、察隅曲河、格多曲河和社莱曲河流域,约1万多人。在察隅县境内有1450人,ZM户,他们没有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届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佳人尚未经国家进行识别正式批准承认为一个民族,目前把他们称为澄人。漫漫长路的大迁徙楼人没有统一的族称,他们自古形成风俗习惯相同、婚姻相通而语言不同的两个部分,一部分自称“达江”,一部分自称“…  相似文献   

4.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俗和饮食文化。藏族作为一个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的民族,其饮食习俗别具风格,其中酥油茶便是唯藏民族才有的营养饮料.以其原料的营养性、制作方法独特而闻名遐迩。 酥油茶,顾名思义就是用酥油为主要原料作出的饮品,另外还要有砖茶、盐巴等原料。很多人都知道,酥油是将滚开的鲜奶冷却后加上酵剂酿制出酸奶,而后又将酸奶置于活塞式的奶桶中上下抽动。一段时间后,  相似文献   

5.
贝壳、盐巴、酥油、哈达、核桃充当货币 世界上各个民族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生存环境、民族特性等诸多因素,便形成了各种各样有趣的货币形态,有的用矿物、有的用动物、有的用食物、有的用工具……真是千奇百怪。 历史上藏民族在货币形态上独具特点。在没有出现金属币之前,曾用贝壳、盐巴、酥油、哈达、核桃等物作为支付手  相似文献   

6.
在西藏人的眼里,牛粪是个宝。这是因为除了南边的林区以外,其它地方都在高海拔地区,燃料多以草皮和牛粪居多,尤以牛粪容易得到且好烧,所以牛粪成为西藏大部分地区的主要燃料。一个人如果在马路或田野上看见光滑的牛粪时,会亲切地说一声:“好一朵漂亮的黄蘑菇哟!”赶紧捡回家中。  相似文献   

7.
有一家人家有弟兄三个,人强马壮,家境兴隆,好多人家把亲事求上门来,弟兄三个看都不看一眼,问都不问一声。天有不测风云,那年六月,旱得平地起灰,门板爆油。一个叫化子半夜里来宿在这三弟兄家门边。三更时,这叫化子从身上扯下块破布打着火捻吃烟,不料大风一吹,燃着的布片飘落在干草堆上,立刻燃起了熊熊大火。等弟兄三个惊醒过来,房子已烧了大半。他们三人屁股上带着火星才逃脱了性命。兴盛的家庭一夜之间化为灰烬,弟兄三  相似文献   

8.
雪域牛粪     
牛粪是青藏高原上的主要燃料,数千年来广大牧区都一直用它生火烧茶、煮饭、取暖。因而牛粪曾被人誉为“高原圣火”、“高原之光”。 在茫茫无垠的雪域高原上,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牛粪火。走进牧民的帐篷,到处都可以看到凉晒的牛粪和垒得整整齐齐的牛粪堆、牛粪墙。高原上气温低,牦牛以牧草为食,因而牛粪经风干或凉晒之后,燃烧起来如木柴一样没有异味,易燃耐久。  相似文献   

9.
上个世纪70年代,西藏高原因为交通问题还处于封闭状态,当你从拉萨贡嘎机场乘坐飞机,再从成都转乘火车到其它内地出差时,被高原紫外线晒黑的脸蛋和身上散发的酥油味,总引起其它旅客的好奇与兴趣:“你从西藏来?”“是的!”“我知道你们的歌唱家才旦卓玛,还有布达拉宫。”  相似文献   

10.
安家瑗 《文物世界》2006,(2):23-26,45
大约1万年前,冰川向北退却,在冰雪中生活的动物也跟着北移。当时以狩猎为生的亚洲人,为追捕猎物从南向北转移,一直追到北极圈内,世代生存繁衍下来。一些人居住在美国阿拉斯加北部、格陵兰以及前苏联的西伯利亚东部沿海,一些人居住在加拿大广阔的冻原地带。这就是爱斯基摩人。爱斯基摩人是外部人对他们最初的称呼,意为吃生肉的人,但是他们并不喜欢这种称呼,还是坚持称自己因纽特人,其意就是人的意思。让我们还是尊称他们为因纽特人吧!  相似文献   

11.
特色经济——后藏发展的新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多年以前,桑桑地区的酥油、艾玛岗的土豆、联嘎姆的糌粑,仅仅是当地贫穷农牧民”孤芳自赏”的一道道美味“土”佳肴。他们知道桑桑酥油香醇,懂得艾玛岗土豆脆嫩,知道联嘎姆糌粑白细甘醇,却不懂得让这些拥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佳品,变成他们摆脱贫穷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酥油茶是藏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最有特色的饮食之一。酥油是藏族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在藏族饮食中与盐一样重要。由于云南和西藏毗邻,两地交往频繁,藏族的这一生活习惯也传到了云南。但云南人不言“喝”而称之为“吃”酥油茶。云南人“吃”的酥油茶,打法与用具基本与藏族相同。最初,酥油,打茶筒、煮茶的黑陶罐、木碗,装酥油的木食盒、装配料的木罐,长柄深肚的铜茶勺等等都是从藏区来的正宗货,打茶方式和“吃”茶方式都十分正宗,但天长日久便融入了云南人的新特色。云南盛产的麻子、核桃仁、花生、芝麻等食品,经过精心焙烤,捣碎碾细以后都可以加在酥油茶中。酥油茶的香味便出现多样的变化,带上了云南味。藏族用饼茶打酥油茶是为了解决蔬菜不足产生的营养成分欠缺问题。饼茶主要由茶树的脚叶制成,所含成分很能满足这种需要。云南人“吃”茶主要在品尝清香的茶味,云南又是产茶之地,藏族打酥油茶用的饼茶便弃之不用,认为茶味太涩。云南人常以上好的普洱茶、苍山茶、玉露茶、十里香茶等等入料,茶味就与藏族的酥油茶大不相同。云南人在酥油茶打好放入碗中后,有时还爱加上点平时喜吃的油酥椒或辣椒油。这么一来,酥油茶就更具有其云南“吃”法了。藏族就酥油茶而食的糌粑是用青稞炒面和...  相似文献   

13.
仙姐 《旅游》1998,(10)
北京人大嘴吃八方的时候,忽然觉着还缺了点什么。怎么自己老祖宗的风味倒是愈来愈难找了?按说,北京人的口福真是不浅了。出门转—转,您什么风味吃不着呢?有人统计过,北京的餐馆已有3000余家,天南地北佳肴荟萃,世界著名美味云集。但北京眼皮底下的北京风味,却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不信你问问一些小年轻,他们也许说得出麦当劳、肯德基,但不准讲得出什么是北京风味。直到有一天,北京人只知吃八方,而让自己的风味绝了迹,外地人、外国人进京后只品人家的味,而说北京没有自己的风味时,这北京的动都风貌相原远流长的自文化又怎能清】…  相似文献   

14.
封士江 《神州》2012,(6):75-75
所谓习惯,就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例如人们长期养成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工作习惯等。我们这里所研究的是学生的生活卫生习惯。一个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对于他的一生都是受益终身的。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是否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对他自己很重要同时对整个社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不讲卫生的人将对社会、其他的人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5.
沙俄入侵黑龙江以前,东北亚地区只有中国、朝鲜和日本三个国家。这个地区所有土著民族的历史,最早均见载于中国东北地方古文献。爱斯基摩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西方文献记载了美洲的土著民族,印第安语“爱斯基摩”是吃生肉的人。笔者在《中国和美洲关系史话》(1979年3月18日《吉林日报》)、《爱斯基摩人族源新探》(1982年第2期《社会科学战线》)等论文中探索过爱斯基摩人的历史,其族称有他称和自称。他称的爱斯基摩人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按其自称有“因努伊特”和“于伊特”两个族称。据1980年《美国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就是“地缘饮食”的一种说法。记得多年前在三亚天天吃房东烧的鱼,我感激这种款待,房东说:青菜比鱼贵呀。在藏北我随几个藏族人旅行,天天吃牛羊肉,他们对不亦乐乎的我却说:对不起啦,这里没有面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靠的就是一方水土出一方吃的。南米北面,山区多玉米小米高粱米,平原才出稻米;沿海多海产,牧区多畜产;瘠地多种山药和地瓜,肥土才五谷丰登。人们的饮食不得不顺其自然。于是,常吃海鲜的人皮肤就平润一些,常吃牛羊肉的人肌骨就强壮一些;草原人咬肌发达,下颏粗犷,而沿海人或细食…  相似文献   

17.
张琪 《风景名胜》2009,(9):66-71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相似文献   

18.
造地不知要多少时间?一、杀翻龙牛造天地忍住饥饿吧,要用左眼做太阳,要用右眼做月亮。、”很久很久以前,宇宙间茫茫一片,没有及和地,分不青黑夜和白天。造天的人要吃肋骨,造地的人说:“不行了忍住饥饿吧,要用肋骨造梯田。”没有草木禽兽,没有山峦河川,没有日月星辰,没有一个人烟。他们牵来一头大大的龙 牛,把龙牛杀翻了,要有造天造地的力气,要把龙牛当做充饥的菜 饭。 叹造天的人要吃牛腿,造地的人说:.“不行!忍着饥饿吧,牛腿要做撑地的柱 子。”造地的人要吃牛牙,造天的人说:“不行I忍住饥饿吧,要用牛牙做星星。”没有地无法生活,没有天无…  相似文献   

19.
聚居在云南省勐腊县边境线上的瑶族人民,有着一种独特的“度戒”风俗。“度戒”瑶语叫“栽奢”,即男子从巫台上滚(栽)下来的意思。是瑶族人民教育和训诫男子应该如何做人的一种特殊方式,在瑶族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瑶族是个古老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很高的道德水准。他们认为:男人生下来不经过“度戒”等于是块生肉,神不承认,也没有社会地位,因而,每个男子在八  相似文献   

20.
食肉仅限偶蹄动物 世代以放牧为生的藏族牧人,自然以肉食为主,牛乳和用牛乳制成的酸奶、干酪、酥油也是日常的食品。同时,也食用少量的糌粑,吃一点土豆和萝卜。米面、土豆和萝卜都是他们的副食。在藏族牧人的眼里,带叶的蔬菜与牧草是等同之物,在一些低洼的草场上,到处生长着野葱、野蒜、野韭菜、野菠菜和一种嫩叶可食的荨麻,它们和遍地牧草争荣竞秀,而这些都是牲畜觅食的草,并不是人吃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