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森豪威尔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出台的中东政策,旨在引导部分阿拉伯国家参与其全球遏制战略,共同抵御苏联对中东地区的渗透,它构成了其后几十年美国中东政策的基础.而艾森豪威尔主义是在欧米加计划不能有效处理中东问题的基础上诞生的,是对欧米加计划的公开阐明,这突出体现了美国中东政策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2.
黄忠东 《史学集刊》2002,(3):62-68,55
印度支那地区(越、老、柬三国)是美国冷战时期遏制政策中的重要一环。当时美国政府阻止共产主义“扩张”的半月牙遏制线包括朝鲜半岛38°线、台湾海峡、印度支那17°线。冷战期间,在这条遏制线上风起云涌,先后爆发两场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三次危机(1955年台海危机、1958年台海危机、1961一1962年老挝危机)。肯尼迪政府在处理老挝危机时显示出其灵活的一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其本质仍是其前届艾森豪威尔政府奉行的“中立是不道德”原则的变种.其根本目标仍在与东、西方冷战中掘取第三世界国家对西方的亲近或支持。老挝危机的政治解决对越南问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导致肯尼迪政府在越南干涉的重大升级,从而使美国政府在越南越陷越深。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年代美国肯尼迪政府推行了一项对拉丁美洲的经济援助政策争取进步联盟政策。促使肯尼迪政府推行争取进步联盟政策的原因众多: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对拉丁美洲援助政策;肯尼迪政府时期美国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但美国推行争取进步联盟政策的最根本原因是出于美国国家自身利益。本文将从以上方面来总结和分析肯尼迪政府时期美国推行的争取进步联盟政策的推行原因。  相似文献   

4.
牛大勇 《百年潮》2001,(1):13-19,79
老问题困扰着新总统半个世纪以来中美关系的发展脉络表明,美国对新中国的态度从敌对、遏制走向缓和、关系正常化,再到进一步建立战略关系,是一个漫长的转变过程。肯尼迪政府对华政策是这个转变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虽然由于冷战大格局的限制和肯尼迪本人猝然遇刺,美国政府在这个时期没有  相似文献   

5.
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遏制”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手段进一步升级和多样化,由此导致冷战加速向第三世界、边缘地区和中立国家扩散。艾森豪威尔政府芬兰政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的。国家安全委员会5403文件标志着艾森豪威尔政府芬兰政策的确立。5914系列文件和6024文件则是对这一政策的调整,同时也体现了该政策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承认苏芬关系特殊性的前提下,艾森豪威尔政府力图以适当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促进芬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增强芬兰对内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对外抵制苏联政治和经济压力的能力。这些政策的推行,加强了芬兰的亲西方倾向,稳定和增强了北约的北翼战线,并对芬兰的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
刘恒 《史学集刊》2023,(2):84-96
1962年中印边界发生冲突,为美国与印度形成遏制中国的战略共识及较为密切的军事关系提供了契机。印度尼赫鲁政府对国防政策进行全面反思与整顿,制定出以中国为主要军事防范对象的长期国防计划,并寻求美国和苏联等大国对其国防建设的支持。出于拉拢印度、遏制中国的冷战目标,约翰逊政府延续肯尼迪时期的基本政策,继续向印度提供较大规模的军事援助,不仅以此为筹码要求印度修改国防计划,而且试图索要更多的政治回报。围绕对“中国威胁”的判断和应对方式、国防建设的目标和手段等诸多核心问题,美印存在明显分歧。这些分歧反映的是美国在亚洲遏制中国的冷战目标与印度加快军事现代化进程的国家利益之间的抵牾,决定了美印关系发展的限度。无论是冷战时期还是今天,遏制中国的战略共识虽然能促成美印关系迅速升温,但不足以弥合二者国家利益的根本差异。  相似文献   

7.
东欧八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冷战年代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美国历届政府都努力寻求制定一项促进东欧国家脱离苏联阵营,并最终放弃社会主义制度的政策.杜鲁门政府的遏制政策和艾森豪威尔政府前期的"解放"政策都不具有现实可操作性.因此随着新的国际局势的发展,艾森豪威尔政府后期确立了.演变"政策,该政策与以前的"解放"政策有着本质区别,并成为以后美国历届政府在冷战期间对东欧的基本政策.  相似文献   

8.
冷战初期,杜鲁门政府通过组建美洲政治军事集团、提供军事援助完成了战后美国对拉美政策的第一次转变,即由反法西斯的外部入侵向抵御共产主义的外部影响,同时奠定了冷战时期美国对拉美政策的基调——战略利益是防止共产主义在拉美扩大影响,经济利益是促进美国在拉美的自由贸易和投资。第一届艾森豪威尔政府的拉美政策基本遵循了这一原则。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美国的战略优势地位不断下降,第二届艾森豪威尔政府通过对拉美政策的两次调整实现了第二次转变:战略目光由重点关注冷战前线地区演变为前线和后方兼顾,开始更多地关注拉美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的冷战形势;战略手法由强调军事援助,逐渐演变为突出经济援助和经济建设,以遏制共产主义在拉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二战以来,美国全球军事战略名目繁多,几乎每一届政府都有一个所谓战略,但最狂热、最富冒险性的全球军事战略要数艾森豪威尔政府推行的大规模报复战略。研究该战略的兴衰,无疑有助于理解战后美国全球战略与核战略的演变。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7年《纽约时报》军事评论叫鲍德温认为:“在最近10至15年内,如果发生了新的战争,美国杜鲁门政府推行全球遏制战略,使用一切手段  相似文献   

10.
牛大勇 《百年潮》2001,(5):46-56
到底谁被谁牵着走?美国和台湾当局的关系中时而有一种奇怪现象,典型地表现在肯尼迪执政头一年同蒋介石打交道的记录中:美国几乎总是放弃较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而迁就台湾当局。为什么会有这等怪事?从前文所述美国政府内部讨论的各种意见中可以略知答案。实际上,影响肯尼迪政府对台政策的最主要因素,还是冷战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中国站在与美国对立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台湾就成为美国遏制战略的重要一环。肯尼迪曾告诉蒋介石:“长远看来,自由世界通过增强民主制度并使之更适应世界人民的愿  相似文献   

11.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华冷战外交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华冷战外交探析孟庆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及其盟国对苏联和与之友好的国家实行遏制政策,中国共产党及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也属美国反对和制裁的对象,从杜鲁门到约翰逊的美国历届政府都实行了反共反华的外交政策,在外交、经济、军事、文化、...  相似文献   

12.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后,艾森豪威尔政府迅速做出反应,并经过反复讨论,制定出一项利用斯大林逝世的心理战略计划,力图充分利用斯大林逝世提供的机会和苏联权力转移的内在困难,实施心理战和隐蔽行动,以削弱苏联的力量和影响。随着形势的发展,这一计划不断发展,构成艾森豪威尔政府国家安全政策的重要内容。美国对斯大林逝世的反应和政策不仅体现了美国遏制政策的加强,也揭露了美国图谋分裂社会主义阵营的实质。它折射了冷战斗争的严酷性,美国对外政策决策的适时性与实用性;同时也表明心理战、宣传战是美国重要的冷战战略武器,它对苏东剧变、冷战结束起了一种累积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肯尼迪堪称是一个时代的造物。他是美国最年轻的总统,恰好他的前任艾森豪威尔将军是截至当时美国最年老的总统;他是第一位出生于20世纪的总统;第一位出征过二战的“退伍兵总统”。这些标签,让他一登上政治舞台就有了天然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雅尔塔会议上美国同意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提出的保持外蒙古现状的条件,但在20世纪40—50年代美国并没有正式承认外蒙古独立。肯尼迪政府时期美国启动了与蒙古建交的行动,正式承认其为独立主权国家,并在联合国关于蒙古入联问题上投了弃权票。由于担心蒙古不能入联引发连锁反应对美国不利,肯尼迪政府在外交上对台湾当局施压,迫使其没有在联合国行使否决权,蒙古于1961年正式成为联合国成员。然而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柏林危机和台湾当局的极力反对,肯尼迪政府未能在任内完成与蒙古建交事宜。肯尼迪政府时期美国对蒙古政策的变化反映了冷战时期美国对亚洲内陆国家外交政策的实质,即为美国的冷战战略服务。  相似文献   

15.
石斌 《史学月刊》2004,2(11):88-94
研究“核威慑”这一军事理念正式形成的50年代美国核战略的决策史,有助于认识今天再度得到强化的美国核战略态势。有关档案献显示,在军事战略领域首次正式将威慑理论付诸实践的艾森豪威尔政府,在“新面貌”战略特别是其中的“大规模报复战略”的具体实施问题上,一直存在严重分歧并为此展开了持久的争论。这既是出于对美苏核军备竞赛所加剧的全面战争危险和美苏可能最终形成战略均势的深切担忧,也是因为该战略在扼阻地区冲突方面的明显局限性。但由于对外部威胁的基本判断没有改变,加上现行战略的内在矛盾,艾森豪威尔政府始终无法彻底改弦更张,只能作一些局部的修补,因而未能摆脱战略上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肯尼迪政府的对华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末这20年间,美国的对华政策经历了从“遏制并孤立”中国到“遏制但不孤立”中国的历史性的发展和转折。1961年当选为美国第31届总统的约翰·F·肯尼迪就是在这历史性的发展和转折过程中上台执政的。在对华政策上,他虽然原则上继承了他前任杜鲁门和艾禁豪威尔制订的“遏制并孤立”中国的政策,即:具体作法表现在外交  相似文献   

17.
自冷战肇端,杜鲁门政府就确定了"使用除战争以外一切手段削弱共产主义"的全面冷战战略,并为其后历届政府所沿袭。在东西方对抗的背景下,宗教亦被美国心理战政策制定者挑选出来,成为其团结中间地带国家、反击共产主义的冷战武器。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为遏制中国而对东南亚佛教国家实施了心理战项目,该行动的理论基础、政策目标、方法手段及其成败得失充分展现了美国以各种手段争夺中间地带国家的冷战历史。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对印度尼西亚"外岛叛乱"的秘密干涉,既是影响美国和印尼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也是研究冷战时期美国与不结盟国家关系的重要课题。"外岛叛乱"爆发后,美国政府原本希望通过秘密支持外岛势力,阻止印尼向共产主义靠拢,但被美国寄予厚望的叛军迅速被印尼政府击败,而共产党在印尼的影响力进一步上升。与此同时,美国与印尼的友好关系因中央情报局隐蔽行动的暴露出现裂痕。事实证明,美国选择支持"外岛叛乱"势力,是艾森豪威尔政府为扭转在印尼的被动局面做出的"投机性"抉择。美国对印尼政策调整遭遇连续"挫败",是导致艾森豪威尔政府采取投机政策的主要原因。其根源在于美国的冷战遏制战略与印尼不结盟政策之间的错位,以及美国政府对印尼内政外交的严重误读。  相似文献   

19.
60年代初,世界形势开始进入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的时期。1961年1月,肯尼迪就任美国总统。鉴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肯尼迪对美国全球战略作了部分调整,提出了所谓的“和平战略”。其中,肯尼迪政府特别针对西欧的形势变化,提出了对西欧的“宏伟计划”。本文试图对该计划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实现该计划的主要措施、该计划的破产及其原因作些粗浅论述。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50年代,为了有效争取美国的支持、巩固自己在中东的地位,英国麦克米伦政府提出了"相互依赖"战略。对此,肯尼迪政府虽然原则上予以接受,但实际把调整与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关系、遏制苏联在中东的影响置于头等地位。也门危机期间,英国拒不承认也门新政权、也不寻求与纳赛尔和解的掣肘做法,让美国政府失去耐心,致使两国中东政策严重脱节。"相互依赖"战略的失败是由于中东敏感的地区形势和美英不同的利益诉求所致。该战略自产生之日就面临同盟内部权力失衡以及如何平衡本国利益和盟国利益的结构性两难,在遇到也门危机这类重大地区事件时,自然无法超越美英对各自国家利益的优先考虑,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