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详细记述了14世纪时一位洋人参观一个养猴场的所见所闻。  相似文献   

2.
抗战后期,李约瑟来华援助战时中国科学,被中央研究院授予通信研究员。他考察该院各研究所,与傅斯年等学者有着广泛交往,在为中央研究院提供科学器材和文献、发表学术论文和加强与英国学术界交流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央研究院学者则为李约瑟写作《中国科学技术史》和英国学者来华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受到中国人民广泛尊敬的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生物化学专家李约瑟博士,于1995年3月逝世了,《香港虎报》发表“评李约瑟博士逝世”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仅有的几个真正了解中国的西方人士之一,也许就是最近去逝的英国学者和中国问题专家、95岁高龄的李约瑟博士。去世之前他还在积极从事件国科学技术史》这部巨著的编写工作”。李约瑟博士为什么对中国科学技术史有如此执著的研究兴趣?因为他发现人类最早的科学基本技术在中国。早在公元前3世纪(秦汉时期)到公元13世纪(宋元时期),中国的文化和科学水平都居世界领先地位。为了弄通这个…  相似文献   

4.
刘广定 《世界汉学》2003,(2):130-133
前台大校长傅斯年,早年留学欧洲归国后,全心筹办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不仅对中国文史方面有深入研究,就连西方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也都兴味深厚。来华研究中国科技史的英国学者李约瑟在1943年到1946年初,与傅先生多有过从,并且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在傅先生的促成下,完成了不朽巨著《中国之科学与文明》。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相似文献   

5.
1974年4月25日,著名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在香港中文大学发表了题为《古代中国科学对世界的影响》的讲演。香港《大公报》在同年5月29日刊登了这篇讲演后,《参考消息》于6月10日、11日摘要转载,讲演的《关于三大发明》这部分,谈到金属炮管起源于中国时,有这样一段话:  相似文献   

6.
马镫与炼丹术──纪念李约瑟博士援华50周年罗宗真我们今天纪念李约瑟博士援华五十周年,自然就会想起他的系列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李约瑟从1942一1944年在中国为援助当时抗日战争时期艰苦环境下的中国科学技术界,和建立中英科学合作馆,做出了极其卓越和...  相似文献   

7.
美籍华人、芝加哥大学教授钱存训博士撰著的《纸和印刷》已由英国剑桥大学印刷所出版发行了。此书是著名的英国李约瑟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史》宏伟计划中的第五卷第一分册。由于李约瑟博士年逾八秩,为了加快他的后几卷巨著的出版计划,拟由亲自撰著改为与有关学者联合著述。钱存训博士撰著的《纸和印刷》便是继李约瑟博士过去与鲁桂珍、王玲诸先生合作后的又一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梦溪笔谈》是我国的一部古典科技名著。作者沈括博学多艺,据《宋史·沈括传》记载:“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他是11世纪我国一位罕见的通才和杰出的科学家,在古代哲学、文学、艺术、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科学技术等广泛领域里,有许多深入的研究和卓越的创见,他的科学成就不仅为南宋以来的学者所瞩目,也为国际科学史界所公认。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的《中国科学技术史》说:“《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座标。”  相似文献   

9.
李约瑟在其力著《中国科技史》一书中,以其聪明才智展现出文明古国——中国的基本特点和成就。同时他对于文化之间思想和实践传播现象所做的思考也是颇有见地的。他对中——印在天文学、数学、炼金术和其他科学领域的交流研究尤其引人注目。虽然李约瑟对印度科学的了解基本是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来进行,但是他封印度科学的看法还是令人耳目一新,由于他对古代印度科学的某些方面有独到见解,他的著作对印度科学史学者非常有价值。事实上,李约瑟严谨的系列著述,以其丰厚的学术内涵,已成为印度科学史学者的灵感源泉。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中国古代科技,历来毁誉不一,或以“中国有四大发明”自诩,或以“中国古代无科学”相谤,各执一端,未能公允评价。中国人对自己祖先的发明创造,了解不甚深入,倒是外国人“旁观者清”,给予极高的评价。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教授,以毕生精力潜心研究,在搜集大量资料、认真研究、反复比较的基础上,写成了多卷本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肯地指出;“至少在文艺复兴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遥遥领先”。最近,另一个热衷于研究中国科技的外国人罗伯特·坦普尔,又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中国的一百个世界第一》,以雄辩的事实…  相似文献   

11.
"从一个世界冠军到另一个不同项目的世界冠军,丽贝卡只用了3年的时间,这就是奇迹。"英国《每日电讯报》如是评价该国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的一位女选手。  相似文献   

12.
李约瑟(Dr.Joseph Needham.1900—1995),英国现代生物化学家、汉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所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对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在书中机械工程篇里,李约瑟对自流井盐业管道技术等进行了专门介绍(《中国科学技术史》四·第二分册第138页),但他是否曾亲自前往自流井考察所得,却尚未见诸相关书籍材料。  相似文献   

13.
沈括这个人,论学术成就,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也少有出其右者。他精通数学、化学、物理、水利、天文、地理等等,几乎囊括自然科学的全部领域。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尊敬地称他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他的笔记作品《梦溪笔谈》更是了不得,要没有这本书的记载,中国的“四大发明”就变成“三大发明”了——平民毕舁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恐怕就被无情的历史风沙淹没了。但是作家余秋雨却说,沈括的人品有问题,曾经中伤过中国文学史上的极品人物苏轼,是一个检举揭发专业户,小人之尤。其实话不能这么说。沈括和苏轼分属于不同的政治派别。苏轼比较保守,算是旧党。而沈括却是一个王安石旗下的改革派。他们政见不同,摩擦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4.
李孝迁 《史学月刊》2004,12(8):85-94
英国史家巴克尔及其《英国文明史》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与中国近现代史学的科学化追求有相当关系。是书以探求历史如何成为一门科学为主旨,在20世纪初年曾出现了四种中文译本,对当时新史学思潮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五四以后,巴克尔史学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了介绍和探讨,而且《英国文明史》又被重新译刊,说明它对中国史学科学化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老兵可以退役,但精神永不谢幕。”1月25日,驻英大使刘晓明在英国《每日电讯报》发表任内最后一篇文章《难忘英伦十一载》,在文末借这句英国军歌名言挥别英伦三岛。这句话也是他对自己半生外交事业的总结明志。29日,刘大使接受《环球人物》记者视频专访。31日,他偕夫人归国,满怀深情发表致辞:“持节英伦11年,我成为中英关系史上任期最长的中国大使和中国历史上在一个国家任职时间最长的大使,深感荣幸和珍惜。”  相似文献   

16.
试论《南京条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遭受了沉重的灾难。溯本追源,1842年8月29日在英国军舰的炮日下订立的中英《南京条约》(即《江宁条约》就是中国近代一切灾难的开端。故当时《南京条约》作认真的剖析。(-)《南京条约》签订的背景1.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急需打开中国大门产业革命后英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对海外资金、原料和市场的需求日甚。他大物博的中国在英国殖民者眼中是“从未充分勘查过的黄金国。”①为打开中国大门,英国费尽心机,使出了各种手段。1787年英国任命加茨喀特为首任使华全权大臣,他的使命是要中国解除…  相似文献   

17.
终身难忘的友情──抗战期间李约瑟与孪俊甫相会在河南大学刘海诗抗日战争时期,英国科技史学家、生物化学家李约瑟博士,与中国化学家、教育家李俊甫教授,相逢在河南大学最后的疏散校址——陕西宝鸡附近,结下了“终身不能忘记的”深厚友谊。李约瑟博士一生为中西文化交...  相似文献   

18.
1688年“光荣革命”的革命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是英国“光荣革命”300周年,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哈里·狄金逊教授应本刊编辑部之约,写了这篇文章,对1688年政变进行新的评价,这对我们开阔视野无疑是有意义的。狄金逊是爱丁堡大学历史系教授,是中国英国史同行熟知的一位学者和朋友。他热衷于中英两国文化交流,并受聘为南京大学兼职教授。狄金逊1960年在达勒姆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63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68年在纽卡斯尔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86年在爱丁堡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他对英国18世纪的历史有专门研究。主要著作有;《博林布鲁克》、《沃波尔与辉格党主宰政权》、《自由与财产》、《英国激进主义与法国革命》等。  相似文献   

19.
1991年9月到12月,一位澳籍华人画家的巡回画展,再次在中国引起轰动。这是他在中国大陆的第四次巡回画展。 1985年4月,应《光明日报》邀请,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200袋鼠图》首展式时,他的名字就为中国画迷们熟知。到了1987年,他应中国八大城市的邀请来参加巡回画展时,所到之处,均成为新闻热点人物。 姚迪雄,这是一个普通的名字,然而,当这个名字被美国马基斯出版社收入权威性的《世界名人录》之后,当这个名字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之后,这个普通的中国名字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在美国、在加拿大、在东南亚、在澳洲,这个名字仿佛成为…  相似文献   

20.
郭钦双 《神州》2012,(15):42
《科学》作为一门综合了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地理的一门综合理科,是以实验为依据的基础学科。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依托日常教学,多渠道开展实验教学,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