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南赣明珠——七里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州城东郊的贡江水面,清波涟漪,七条山脚一字排开。斜插江边,分开七条水路,犹七条大鲤戏嬉抢水上行。“鲤鱼”对岸,就是因此得名的赣南著名古镇──七鲤镇(又称七里镇,今作七里村)。今天的七里镇古榕遮天,风景秀丽,没有喧哗,也没有人流,是座悠闲宁静,默默仁立江边的古镇。往日的车水马龙已经逝去,剩下的就是偶尔可见的稀疏卵石小路。只有在聊以穿行沿江十数座如山的古瓷窑堆积时,从俯首可拾、斑斑砂碛的古瓷残片上,才会透现出千余年前,窑烟若雾,瓷贾如云,江西宋代四大名窑之一的七里镇曾有过的辉煌。从那宽阔江面,沿岸…  相似文献   

2.
李玉敏  洪文 《东方收藏》2023,(10):100-102
赣州七里镇窑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七里镇,其渊源最早可追溯至唐宋时期,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自唐代至明代,赣州七里镇窑都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陶瓷制作中心之一,窑址广泛分布在七里镇附近的山区,而窑工则分布在周边的村落,是一处拥有悠久历史的窑址,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考古价值。因此,对其器物进行开发利用,在保护文化遗产、促进地方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风雷 《南方文物》2008,(3):151-154
镇窑为我国传统陶瓷窑炉中独具风格的窑,是宋以来发展而成的最具特色窑炉之一,定型于明末清初。历史上景德镇烧窑的主要燃料是松木,另外还有蕨棘、松枝、搓柴等:以松木为燃料的称为柴窑.松木经久耐烧、温度高而均衡.多用来烧细瓷。以松枝、馐柴等为燃料的称为槎窑。而搓窑多烧粗瓷。觋以保存在景德镇市枫树山盘龙岗古窑瓷厂内的“镇窑”为例.简要介绍以松木为燃料的镇窑所体现的古代景德镇高超的窑业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4.
高学训 《收藏家》2006,(10):46-50
长沙窑是我国唐代著名瓷窑,因窑址位于湖南长沙市而得名。其窑址分布于长沙市北郊约30公里的望城县石渚湖至铜官镇瓦渣坪一带,故又有“望城窑”、“铜官窑”之称。长沙窑是唐代南青北白时期,众多瓷窑中脱颖而出的一颗彩瓷明珠。它以色彩绚丽、器形创新和文化内涵丰富著称。长沙窑大致兴起于8世纪中期或偏晚,即“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从此由盛而衰。公元756年,成都成为唐朝首都,当时号称“南京”,从此经济重心南移。唐代长沙窑的品种很丰富,大体可分为单色釉瓷、青釉彩斑瓷、模印贴花瓷、釉下彩绘瓷、釉下题写文字瓷等五大类(图1-5)。品种…  相似文献   

5.
吉州窑的装饰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赣江之滨的江西吉安县永和镇的吉州窑,历史悠久,明抄本《东昌志》载:“至五代时,民聚其地,耕且陶焉”,“及宋寖盛,景德中为镇市,置监镇司,掌磁窑烟火事,辟坊巷六街三市……附而居者数千家”,描述了吉州窑五代至宋时窑业兴旺发展的景象。吉州窑窑户集中,范围广大,分  相似文献   

6.
余家栋  徐菁  余江安 《南方文物》2007,(1):I0001-I0004
七里镇窑遗址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东南郊4公里处,濒临贡水北岸,接近章江贡水交汇处,窑址沿贡水北岸分布长约1.5公里。这里水陆交通便利,瓷土和燃料资源丰富,晚唐创烧以来,延续至宋元,曾鼎  相似文献   

7.
安阳县古瓷窑遗址主要分布在县西南25公里处的善应乡一带。这里盛产瓷土,制瓷业由来已久,古代瓷窑遗址密布。经考查辨析,这是两个窑系的汇集地。南受鹤壁窑系的影响(后烧制钧瓷),北受观台窑系的影响。虽两个窑系相互影响融合,但也各具特点,因此这里又是两个瓷系的分水岭。古瓷专家冯先铭在《新中国陶瓷考古的主要收获》(《文物》一九六五年第九期)载:“一九五一年,在天喜镇发现唐代黑碗标本,初步判明此窑创烧于唐。”经调查,天喜镇一带的古瓷窑遗址均散存有黑釉瓷片,其胎骨黄白坚硬密致,轮制棱脊突起,釉色有浓黑、青褐、棕黑。另有白釉瓷片,并有很完整的瓷器,确系唐、宋瓷窑遗址。  相似文献   

8.
北风 《文史博览》2013,(2):53-53
唐代是李姓天下,因“李”、“鲤”同音,“鲤”成了皇族的象征。皇室之中以“鲤”为佩,一般兵符是“虎符”,唐代则改用“鲤符”,皇帝把“佩鲤”赏给大臣以显尊贵;并明令民间禁捕、禁卖、禁食鲤鱼,  相似文献   

9.
张海军 《收藏家》2014,(11):78-82
长沙窑是唐代著名陶瓷窑口,其窑址位于今长沙市望城区铜官镇附近。长沙窑以烧造日用陶瓷为主,其产品不仅在国内有广泛的市场,而且通过“海上陶瓷之路”远销海外。虽然长沙窑不见于文献明确记载,但大量事实证明了其在我国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长沙窑的产品以釉下彩和诗文题记装饰为世人所叹,其中在瓷器上书写诗文题记更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首创之举。  相似文献   

10.
1841年9月(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定海抗战,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抗击英国侵略最为壮烈的一次战役。寿春镇总兵王锡朋作为“客兵”,首当其锋,与处州镇总兵郑国鸿、定海镇总兵葛云飞一起,“转战七昼夜,同时殉难”。王锡朋殉难后,清政府为表彰其功绩赐谥“刚节”,并在浙江定海、直隶宁河敕建碑祠。一王锡朋(1786—1841年)字樵慵,先世太原县人,编籍顺天府宁河县,出身于官宦家庭,先世“文阶累赠奉政大夫,武阶诰赠武显将军”。他从小受过儒学的良好教育,  相似文献   

11.
赣州七里镇窑终烧年代新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嗣介 《南方文物》2004,(1):28-32,15
七里镇窑,位于赣州市章贡区水东镇七里村,距赣州城约6公里。遗址现存的16处堆积,沿贡江东岸的沿堋村至七里村一线分布,长达2公里。其实,遗址堆积永非16处,在七里村许多平缓之地只要挖下去,便会出现数米厚的古瓷片堆积。现七里村范围内的  相似文献   

12.
丰城因洪州窑而闻名,洪州窑延烧时间长,器类多样,质量上乘,产品行销大江南北,唐代已经名列六大青瓷名窑之中,但该地区宋元时期的瓷窑遗存一直未能发现,是个空白。一般都认为被其南面的吉安吉州窑、南丰白舍窑、赣州七里镇窑和北面的景德镇窑所取代。最近在丰城市石江乡发现二处瓷窑遗址,引起了我们的重视,并对此进行了调查。调查和研究表明这是丰城地区宋元时期较重要的瓷窑遗存,这些遗存的发现填补了这一地区的缺环。现依据采集的资料对此作初步探讨分析。一.窑址概况与地理环境丰城地处江西中部,赣江下游,鄱阳湖盆地南端,赣江自西向东斜贯…  相似文献   

13.
建窑是宋代著名黑釉瓷窑之一,遗址在今福建省建阳县水吉镇池墩村。它是应宋代“建茶”(龙凤团茶)的风行而兴起的以烧造茶盏为业的瓷窑。它烧制了世界上最早的结晶釉,纹如兔毫,称为“兔毫盏”。 二十世纪初,建窑遗址出土的兔毫茶盏东传日本,在陶瓷学界激起了“天目茶碗”的研究热潮。其结果,在日本的陶瓷研究大系中,建立了一个以宋代建窑为主,包括同时代中国、朝鲜、日本其它瓷窑生产的黑釉瓷碗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天目’。 . 晚清以来,建窑遗址出土了底足刻有“供御”,“进(王戋)”字样的兔毫盏实物,说明宋代建窑曾经烧制过供宫廷御用的茶盏,这是建窑史上一件前所未闻的大事。其后,随着人们对这一著名瓷窑的实物遗存有了更多的了解,提出了一系列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其中  相似文献   

14.
宋元明时期与景德镇官窑相关的考古资料和传世文献中有“监造”“监陶”“董陶”“督陶”等内容,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并分析各时期景德镇官窑中的官员委派制度,可证上述概念均为同一含义的不同表达,指监督景德镇官窑中的生产管理事务。北宋时期景德镇官窑中专职监造官的职能主要为收取瓷业税和管理生产。元丰五年(1082)八月以后(至迟不晚于重和元年),由于专职瓷业税官“瓷窑博易务”的出现,景德镇官窑中的监造官制度发生了改变,兼职监造官取代了专职监造官,仅负责管理生产事务。地方官窑中的监造官并非中国古代官手工业中的监察性质官员,二者选派来源不同,职能也不同,监察官员并不直接参与生产管理,而是根据相关规定对地方官窑中官员的业绩进行考核,提出赏罚意见。  相似文献   

15.
江村窑是铅山五大名窑之一,在历史上有较大的声誉。1998年10月,为配合国家“九五”重点建设项目“横南铁路上饶联络线”的建设,铅山县博物馆在省考古所的大力支持下,对铅山县江村窑(DK30 169)遗址进行了保护性的抢救发掘。  相似文献   

16.
“邛窑”始创于隋,盛于唐,衰于宋。什邡堂古瓷窑是‘邛窑”的代表,其遗址在邛崃县城南河边,隔河与县城相望。窑址东西长五百三十米,南北宽二百一十米,总面积十一万一千三百平方米。窑址内共有十三个窑包,1984年2月经文化部文物局批准发掘。两年多来,先后发掘于二号、三号、五号和七号窑包,清理龙窑七座,出土文物万余件。这批文物以生活用品和各型各式人物动物瓷型为主,其次是生产工具、文娱器具、建筑材料。其中省油灯和各类瓷塑最具特色。这批瓷塑制品以彩器居多,有釉上彩、下彩,彩色中尤以“三彩”最有代表性,统为“邛三彩”,国内外许多大博物馆都有陈列。  相似文献   

17.
洪州窑是唐代六大名窑之一。它最早见于唐陆羽《茶经》。洪州窑青瓷器深受当时社会的欢迎。据《新唐书》卷一之四“韦坚传”记载,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陕郡太守水陆运史韦坚率江淮并汴洛漕船300艘,满载各郡“轻货”(土特产),其中名瓷(“力士瓷、饮器、茗铛、釜”)酒器、茶铛、茶壶“独举豫章”(洪州),深得唐玄宗赞赏。  相似文献   

18.
古镇情怀     
1在苏州古城的南郊,那儿有一个江南小镇,叫松陵镇。那儿,留下了我七年的童年记忆,之后我就别她而去。那儿留有我童年小小的足迹,还有我的亲人。所以我也回去看看,但并不常去。松陵镇本身并不为很多人所知晓,最多出了个明代曲学家沈瞡。倒是紧挨着松陵镇东边的同里小镇,名气大些。我一年回去大约四五次,呆上几天。那些零零散散的日子刚好让我把离开的七年变化拼凑起来,也倒成了一个“网络”。虽然只有七年变化,但我儿时那些朦胧的记忆已开始疏远。中国在不断地发展,松陵镇也如“雨后春笋般”变得繁荣起来了。倒是同里,不论外界怎样变化,她依…  相似文献   

19.
鸣凰镇(简况见本刊2000年第2期)流通币两种。第一,币面“鸣凰镇、伍分、临时流通”,背“陆仲记、吴恒兴”和“2502”阴硬戳(图1)。第二,币面“lO、壹角、临时流通”和布币图,背“鸣凰、王家弄”和“379”阴硬戳(图2)。  相似文献   

20.
“窑窝碑”,是我国回民对“米哈拉布”阿拉伯文“Mihrab”的俗称,意译为“祭坛”或“壁龛”,指的是镶嵌在伊斯兰教信徒(穆斯林)的礼拜场所——清真寺正殿纵深处石墙正中间的小拱门(或小阁子)。它用木或石雕刻而成,背向麦加,用以指示穆斯林做礼拜时跪拜的朝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