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0年8月,南涧县浪沧乡三岔河村村民在村后山坡的泥潭边发现一件古代铜鼓。铜鼓出土时,鼓面朝下。铜鼓出土地点距南涧县城西约55公里。南涧县浪沧乡三岔河村出土的这件铜鼓,面径29.5、身高29.9、胸径44、腰径34、足径47.5厘米。胸腰附半环小扁耳两对,两耳间距8厘米。鼓身为二道合范,鼓面中心呈圆饼状凸起,直径6厘米。鼓腰由单线纵分为8格。鼓身胸部鼓突超过鼓面,腰部收细,至足部外敞(图一、二)。制作工艺粗糙而古朴。铜鼓现藏大理州博物馆。该铜鼓的形制特点鼓胸大于鼓面,鼓腰上部小,往下逐渐扩展呈梯形,足部短而足径宽。~~云南南涧县浪沧…  相似文献   

2.
古蔺县出土一面铜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蔺县德跃区粮油管理站 1985年10月在古蔺河畔修建门市部挖基脚时,先后发现一口高37厘米、直径79厘米的铜锅和一面铜鼓,现将铜鼓简介如下: 铜鼓系用熟黄铜铸造,保存基本完好,敲击时声音宏亮浑厚。鼓重约20公斤,鼓面直径58厘米,鼓高42厘米。其体形扁矮,胴、腰、足三段分明;面径小于胸径,胸径略小于足径;腰足间分界线明显;胸腰间  相似文献   

3.
1989年6月,蒙自县鸣鹫中学在平整球场时挖到了1面铜鼓。此铜鼓器型古朴,体形较小。鼓身分为胸、腰、足3段,胸部鼓突,足沿内折,胸腰间有两对鼓耳,耳宽仅1.1、耳距(?)厘米。鼓身中部有两道合范线,内壁无烟痕。腰下沿饰一周极简单的绳纹和以绳纹组成的三角形纹,其余部位无纹饰。身高23.5、面径24、胸径36、腰径90厘米,足径37、足高2.5厘米(图一、二)。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古代麻江型铜鼓的成分、工艺和矿料来源及麻江型铜鼓与遵义型铜鼓的发展源流关系,本研究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金相显微镜分析和铅同位素比值分析等方法,对所取4面含砷麻江型铜鼓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其为Cu-Sn-As-Pb四元合金。同时结合文献研究可知,古代麻江型铜鼓中含砷的情况较为普遍,且含量较高。将该4面麻江型铜鼓与含砷遵义型铜鼓进行成分及铅同位素比值对比及地缘、矿产进行相关研究可知,含砷的两种类型铜鼓存在着一定的源流关系,并且含砷的两种类型铜鼓的矿料可能来源于云南文山地区与广西百色地区一带。  相似文献   

5.
一九六五年三月,我馆在南阳地区物资回收仓库拣选到古铜鼓一面。该铜鼓系黄铜铸造,鼓面中心有修补痕迹,敲击时声音依然宏亮。现将此铜鼓介绍如下: 鼓重16公斤,鼓面直径49厘米,鼓高27厘米。其体形扁矮,分为胴部、胸部、腰部和足部三段。通体呈束腰状。鼓面和胴部相接折处出现小垂檐,面径略小于胴部,胴部与腰部间无分界线,腰部靠上起一凸棱分腰部为两部分。  相似文献   

6.
1972年,广西桂平县江口中转站收购到的一面牛撬骑士,鹭鸟羽人纹铜鼓。此鼓面径74、通高48、胸径72、腰径58.4、足径74厘米,重36.5公斤(图一)。鼓面刻铸鹭鸟羽人纹饰,周缘有四大蛙,蛙身饰带状纹;  相似文献   

7.
蒋廷瑜 《广西文史》2004,(4):83-87,92
中国大陆南部是世界上铸造、使用铜鼓历史最长、保存铜鼓数量最多的地区,也是拥有铜鼓历史文献最丰富的地区。中国学术界对铜鼓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1936年,上海市博物馆郑师许著《铜鼓考略》出版,辑录了大量铜鼓文献,也介绍了国外学者研究铜鼓的情况,将德国学者黑格尔的铜鼓分类法介绍给中国学者。  相似文献   

8.
为配合保护修复的需要,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对广西上林县馆藏6面东汉至南朝时期的冷水冲型铜鼓进行了科技分析。结果表明,这6面铜鼓均为铜锡铅三元合金组成,且为铸造成型,其工艺利用泥范法和失蜡法相结合的方法。由于冷水冲型铜鼓的合金成分和铸造工艺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分析数据为更深入研究冷水冲型铜鼓的科技内涵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覃剑萍 《文史春秋》2004,(12):56-57
1990年,广西东兰县开展铜鼓普查登记,仅壮族民间收藏的铜鼓就有463面。因为普查时间短促.农民还有顾虑,漏报、瞒报不少.实际数字应是600面左右。学术界称东兰县为“铜鼓之乡”,又说是全国“铜鼓之最”。广西博物馆入藏铜鼓343面.为全世界铜鼓最多的博物馆.相比之下,东兰壮族铜鼓也可称世界“铜鼓之最”了。  相似文献   

10.
兴文县出土铜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3年10月,兴文县大坝区义和公社德应2队社员王宏甫修建住房挖掘房基时,在离地面1米深的土层中发现铜鼓一面。铜鼓呈紫色,面径54.6厘米,高36.7厘米,腰略小,左右两侧各有双耳,鼓面中心为12条太阳芒的圆形阴纹图案,其它各部花纹均极细致。型制和珙县、兴县文县过去收藏的铜鼓相同,都属于麻江型。虽埋藏多年仍保存基本完好。(图) 宜宾地区叙南一带,自古为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兴文为“叙南六属”之一,是悬棺葬集中的地区。义和公社位于兴文县城东南14公里,其所在的大坝区一带,据史籍记载为都掌人  相似文献   

11.
文物考古工作者蒋廷瑜同志编著的《铜鼓史话》一书,已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笔调清新、引人入胜的铜鼓通俗读物,具有鲜明的特色和较高的科学价值。铜鼓来源于铜釜。它原是一般的打击乐器,后来演化为南方某些民族的权力重器和财富象征,用以传信集众、统一号令、祈年禳灾、陈设赏赐、装载财货和作陪葬品。它的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方某些民族的历史。铜鼓作为一种文化分布很广,除我国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四川、湖南外、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亚、印度尼西亚和缅甸等国也有发现。因此对它的研究已形成一门学科。铜鼓研究实际是铜鼓文化研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不同类型铜鼓合金成分及显微组织特征,使用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对广西民族博物馆馆藏15面铜鼓进行分析检测,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讨论各类型铜鼓合金配比与铸造工艺特征。分析结果显示,石寨山型鼓为铜锡合金;北流型、冷水冲型与灵山型鼓为铜锡铅合金且铅锡含量较高,合金配比稳定;麻江型鼓锡含量均高,铅含量波动较大。显微组织观察显示,1面石寨山型鼓局部有滑移带及再结晶组织,2面麻江型鼓局部有滑移带,其余鼓全为铸态组织,α固溶体晶间分布(α+δ)共析体,皆有硫化物夹杂,多数存在数量不等的铅颗粒弥散或聚集分布,部分样品可见富铁相、氧化亚铜、自由铜颗粒。7面麻江型鼓均见较多缩松,位于样品截面中部。分析结果反映的不同类型铜鼓合金配比、夹杂物、铸造缺陷特征,可为铜鼓铸造技术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体大壁薄的世界铜鼓之三──北流型101号铜鼓是世界上迄今所见最大的一面铜鼓,具有相当大的铸造难度。本文对北流型101号铜鼓的内外陶范及鼓耳的制作方法、内范结构、在外范上直接制作纹饰的方式、浇注工艺和垫片的使用等古代铸造工艺进行了研究。还探讨了该铜鼓的结构特征及鼓足残缺的成因。  相似文献   

14.
古代铜鼓无论作为邦之重器、礼器或者一般乐器,其音频、音色都是极受重视的。《明史·刘显传》载:"铜鼓以鼓声宏者为上,可易千牛,次者七八百,得鼓二三,便可僭号称王。"为了取得良好的声响效果,铜鼓铸成后,匠师很重视调音。如何对铜鼓调音,由于史料记载的缺乏,后世很少了解。我们对出土于广西境内几种类型的大量铜鼓进行了考察研究,并作了声谱特性的测定,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根据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北流县博物馆收藏的  相似文献   

15.
叙永县出土铜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4月5日,叙永县普占乡大树村村民陈怀清在春耕整田中发现一面铜鼓。这面出土的铜鼓由青铜铸造,鼓面直径53厘米,鼓高29厘米,鼓壁厚约0.2至0.3厘米,重11.5公斤;鼓面中央为太阳图案,周围由象征神灵的图腾和装饰图案组成,图案清晰可见。从铜鼓的质地、造型、装饰图案看,铜鼓具有相当的价值,对进一步研究古代川南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16.
水族与铜鼓     
铜鼓在水族社会中被当成权势和财富的象征。因此,水族人民视铜鼓为传世珍物,以有铜鼓为荣,失去铜鼓就是对祖先的玷辱,丢掉铜鼓就意味着丢掉了家业的精华,被夺去铜鼓就是被夺去了欢乐和幸福,否定铜鼓就是否定古老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水族人民对铜鼓具有的这种心理素质,是来自对祖先遗产的尊重和民族尊重的维护。历史上有“水亦僚类”的记载,水族是“骆越”中“僚类”的分支,由南方迁徙到桂北和黔南一带,东汉马骏南征,曾在广西一带缴获大量的“骆越铜鼓”,《隋书·地理志》载:“诸僚铸铜为大鼓”,“有鼓者号为都老”。“都老”是汉族史学家对…  相似文献   

17.
文章阐述环北部湾地区铜鼓的起源与分布状况,挖掘和研究环北部湾地区的铜鼓文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一件东汉时期铜鼓的保存状况和病害进行了初步调查,并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XRF)、X-射线衍射仪(XRD)等仪器分析了铜鼓本体材质及其腐蚀产物。结果表明,该铜鼓本体材质为典型的铜锡铅三元合金,推测为泥范法铸造:铜鼓锈蚀产物主要是孔雀石,此外夹杂有针铁矿和石英。根据检测结果,结合局部实验效果,对铜鼓采取了表面清理、脱盐清洗、缓蚀、封护等针对性的保护处理措施。历经三年多沿海地区馆藏环境的考验,铜鼓保存状况稳定。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博物馆目前共收藏有八十二面铜鼓,其中七面是解放以后地下出土的实物,其余七十五面,均为传世品。这批铜鼓,Ⅰ型b式二面,Ⅰ型c式五面,Ⅱ型a式一面,Ⅱ型b式七十四面。铜鼓的起源地是云南省,铜鼓传入贵州的时间,约在战国末年——西汉之间,这时已经普遍使用Ⅰ型b式铜鼓。Ⅱ型铜鼓,主要是两广地区使用,Ⅲ型a式铜鼓,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边境地区。因此,贵州省博物馆收藏的铜鼓,从整个铜  相似文献   

20.
铜鼓是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一种奇特的历史文物,自公元前7世纪产生起,一直流传至今,在许多民族中铸造和使用。铜鼓是用铜和铜的合金铸造的,平面曲腰,外形极像坐墩。铜鼓是乐器,也是神器,是拥有权力和财富的象征。鼓面和鼓身常常镂刻精致清晰的图案,铸造生动有趣的塑像,因而又是精美的艺术品。铜鼓上的雕塑品是在平面线刻、浅浮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饰。它自成流派,独树一帜,是古代雕塑艺苑中的一株异卉奇花。研究铜鼓的学者一般不大注意这些附饰在铜鼓上的“小件”,其实,正是这些小件饱含了铜鼓铸造者创造艺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