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郑铎  任林平 《东南文化》2024,(1):24-37+190-194
2020年4—8月,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对江苏常州排姆村遗址进行发掘,发现有水井、排水沟、灰坑等崧泽文化遗存,出土了一批时代特征突出的文化遗物。水井体量较大,开凿工艺先进,体现了崧泽文化时期长江下游地区生产技术的进步;水井和排水沟等水利设施的密集出现反映了崧泽文化晚期先民对干旱自然气候的应对。  相似文献   

2.
试论崧泽文化分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崧泽文化是以上海青浦区崧泽遗址的墓葬遗存为其典型特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其遗址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太湖流域。本文通过对崧泽文化的类型学分析,对崧泽文化分布区内的自然环境的不同以及遗址的集中分布情况,将崧泽文化区分为四个小的文化区域, 初步确立了崧泽文化的时空框架。今后拟以此为基础,对崧泽文化中发现的文化现象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基础上,各自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纹饰系统。崧泽文化的纹饰以刻划在陶器上的编织纹为主,显示出一种自然朴实的"崧泽风格"。而良渚文化的刻纹玉器自始至终是以神人兽面纹为主题,力图表现某种抽象的思想和观念,表达的是非日常普通事物,兹名之为"良渚模式"。看似两个完全不同的纹饰系统,在经过分析和比对之后,显示有些纹饰或组成元素前后相承,在陶器、玉器上交替使用,甚至演变成为一种符号,其象征的内涵意义也随之转变,对于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基础上,各自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纹饰系统。崧泽文化的纹饰以刻划在陶器上的编织纹为主,显示出一种自然朴实的"崧泽风格"。而良渚文化的刻纹玉器自始至终是以神人兽面纹为主题,力图表现某种抽象的思想和观念,表达的是非日常普通事物,兹名之为"良渚模式"。看似两个完全不同的纹饰系统,在经过分析和比对之后,显示有些纹饰或组成元素前后相承,在陶器、玉器上交替使用,甚至演变成为一种符号,其象征的内涵意义也随之转变,对于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典型聚落或墓地的内部布局和空间结构分析,崧泽文化早期的社会处在由平等社会向不平等社会过渡的阶段。中晚期家族私有化进一步发展,聚落之间的分化呈现出不断向等级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崧泽文化“葫芦形神人”探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崧泽文化的“葫芦形神人”陶器蕴寓着多重神格意义,参照民俗学资料并结合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我们可视其为“生育女神”、“光明之神”、“夏神”和“丰收之神”等诸神形象,它反映了中国早期农业社会对祖先的崇拜、风调雨顺的祈求以及对丰收的强烈向往,虽文化内涵丰繁,但皆契合并统一于农业定居生活所产生的观念形态。  相似文献   

7.
木易  高亮 《南方文物》2011,(2):138-144,113,121
《关于崧泽文化较晚阶段遗存的相关问题》一文,对崧泽、徐家湾和南河浜三处遗址中崧泽文化较晚阶段的遗存进行了类型学分析,试图由此确立崧泽文化晚期的标识性的器物组合,以明确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之间的界限。由于此文没有全面展开,作者也认为还有进一步讨论的余地,但对崧泽文化晚期遗存的分期还是值得相关的研究者注意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浙江嘉兴南河浜遗址崧泽文化墓地的空间布局、形成过程、随葬品组合及葬俗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可知该墓地经过统一规划,埋葬序列清晰,存在等级分化,但仅局限于同一社会群体内部,分化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浙江嘉兴南河浜遗址崧泽文化墓地的空间布局、形成过程、随葬品组合及葬俗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可知该墓地经过统一规划,埋葬序列清晰,存在等级分化,但仅局限于同一社会群体内部,分化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0.
郭梦雨 《东南文化》2023,(1):102-111
崧泽文化、良渚文化衔续紧密,二者过渡阶段的遗存并不具备稳定的文化内涵。在两支考古学文化的转变过程中,以鼎、豆为代表的器物群发生了明显变化,双鼻壶、匜等则是良渚文化时期新出现的器形。同时,以陶器为标准的文化分界在环太湖内部的各个区域还存在不同表现形式,崧泽文化向良渚文化的转变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相似文献   

11.
潘敏 《民国档案》2004,(3):90-96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苏浙皖地区的军粮征购方式大体上有三种,即以武力为后盾的日商收购、伪政权机关代为征购以及“米统会”的垄断收购,在不同的时期以一种方式为主,其它方式为辅,比如沦陷初期主要是日商收购,日伪政权机构较有效率的中期则是其代为征购,日商只起辅助作用,伪政权垮台前一年主要是“米统会”垄断收购,但伪基层行政人员仍起重要作用,只是不经手米粮款项和现货交易。  相似文献   

12.
肖燕  春夏 《华夏考古》2001,(3):36-51
近年来,随着皖北、豫东地区大汶口文化材料的丰富以及山东南部大汶口文化的新发现和新认识,对皖北、豫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已具备了条件。本文就该地区大汶口文化的分期与性质等有关问题作初步探讨,望方家给予指正。一 本文的皖北地区是指安徽北部淮河以北,包括今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全部和阜阳市一部分。(图一)皖北地区大汶口文化遗存的发现要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①,20世纪60年代发掘萧县花甲寺遗址②时,就发现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地层堆积和遗物(曾被归入龙山文化),在山东地区确认了大汶口文化后,随即把花…  相似文献   

13.
十九世纪中期皖北的圩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世纪中期,皖北出现了大量的圩寨。本文试图通过对皖北圩寨的具体考察,展现皖北基层社会发生的深刻变革及国家政权为重建统治秩序做出的努力,并从中透析中国基层社会的演进道路。  相似文献   

14.
吴海红 《东南文化》2013,(1):97-100
嘉兴博物馆馆藏两件崧泽文化晚期刻纹陶器的考古学文化属性明确,刻纹不仅丰富了这一阶段的图像资料,而且为良渚文化玉器的龙首纹和神人兽面像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启示,是十分重要的图像资料标本。  相似文献   

15.
“北五省”与“南五省”两词在清代史料中偶有记载,关注者寥寥,少有专门研究。“北五省”当源自“北皿”,“南五省”则来自“南皿”,北皿、南皿所辖省份分别于康熙年间、乾隆六年的最终定型,为“北五省”“南五省”两词在官修史料之出现提供制度依托。两词因科举而生,亦因之而废。随着晚清废科举,南北分闱不复存在,“北五省”与“南五省”亦逐渐成为历史名词。  相似文献   

16.
17.
有清一朝,皖北行政区划调整分直隶州与府的调整、裁并与析增州县、佐贰官的移驻外署几种情况。雍正时,针对皖北凤阳一府辖域过大、人口众多和距统治中心遥远而难以进行有效行政等因,析凤阳府而设泗州直隶州和颍州府,并又以周围至广、民风刁顽和命案多发而分寿州增设凤台县;乾隆时期,由于水灾毁城等因,又分别并临淮县归凤阳、裁虹县入泗州,迁泗州于虹城;同治年间,鉴于淮北壤阔民悍和捻军之乱等情,作为善后举措,清廷分蒙城等4州县设涡阳。同时,为加强控制,在区划不变的情况下,清廷又将各级佐贰官移驻外派。  相似文献   

18.
马光亭 《民俗研究》2006,(2):204-221
月光宁静地撒落在一个宽敞的农家小院,院子西边荫郁的瓜架垂着几个翠绿的丝瓜,院中央摆着一个小供桌,两个巫婆围着桌子且说且唱,身后跟着一个事主家的亲戚每转一圈就往供桌前的聚宝盆里丢入几个硬币,周围的观众不时打趣着正在表演的巫婆,巫婆也或机智或朴野地回应着。有人要求她们唱传统的“老唱”,她们张嘴就来,唱到高兴处,就算是没有人往盆里扔钱,两个人也就地演起了男女对唱的情歌或民间小调。有个调皮活泼的男亲戚,自己径自跑上来和其中的一个对唱起  相似文献   

19.
黄鸿山 《史学月刊》2008,19(2):48-59
清代的栖流所是以收容流民为职能的慈善组织,但其中又可分为不同类型,在职能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不能一概视之.江浙地区在嘉庆、道光年间出现的栖流所,主要是作为地方社会应对胥吏滋扰的手段而出现的,其救助对象和救助手段均非常有限.但随着近代以后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和西潮的冲击,栖流所救助对象的范围有所扩大,救助手段也颇显积极,已开始近代转型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