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碉楼情结     
王永强 《中华遗产》2007,(6):154-154
他们说:“凡是热爱碉楼的人,都是我们的朋友。”这虽是一句极其感性而又普通的话语,但却蕴涵了他们对碉楼的拳拳赤子情怀。4月的南国,我受邀和《中华遗产》的周一渤一起走进心仪和敬慕的碉楼村落,座座碉楼古老沧桑,影射出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编读往来     
《旅游》2005,(8):8-8
封面为内容服务《旅游》杂志社主编、编辑:你们好!我是贵刊改刊后的一名读者。2003年“十·一”时一个偶然机会,我看到了报刊亭里摆着的这本10块钱的《旅游》杂志,记得当时外面还贴着封面的海报,我的印象很深,那一期的封面是非洲部落的黑人,别的感觉就不说了,封面虽然有些“过”,依然觉得还有些视觉冲击,就买了回去。  相似文献   

3.
本年度本刊的封面,采用的是我省开平市蚬冈镇最有名的民居建筑——碉楼景观。让我们引以为豪的是:今年初,国务院将“开平碉楼与村落”作为我国申报2007年“世界文化遗产”的唯一项目。今年,开平全城进入“申遗”的冲刺阶段,“申遗”工作备受各方关注,也是我省今年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4.
最近在区通志馆资料室看到一本新编的村志——《曾甘村志》,1999年4月出版,彩色硬皮封面,我感到颇为新颖。遂“一口气”将它读完。  相似文献   

5.
也谈林语堂和《论语》上的一首打油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到1999年第7期《纵横》沈立行先生的《林语堂与30年代“论语”半月刊》,很感兴趣。记得家父那时全年订阅《论语》,他还特别保存在一个小书橱里。我读书时,时常翻出来看。《论语》半月刊印得非常精美,正文都用进口双面道林纸印刷。封面尤其厚实。从外表看,设计气度不凡,与众不同。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好几期的封面上,都印有谜语一样的打油诗:  相似文献   

6.
李培  符信 《神州民俗》2007,(7):10-13
6月28目12时38分,在新西兰基督城召开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敲动木槌,一句“祝贺中国”,“开平碉楼与村落”历史性地载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本届大会上45个申遗项目中第14个被表决的项目,“开平碉楼与村落”的表决过程异常顺利,以毋庸置疑的绝对优势通过表决。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也在大会上获得全票通过,成功跻身世界自然遗产大家庭。  相似文献   

7.
我写的《清代的戏曲服饰史料》一文,认为故宫所藏《穿戴题纲》封面上原题“廿五年吉日新立”,是乾隆廿五年。本来的想法,认为如果是((劝善金科》的话,就可以直书《劝善金科》而不必写老名称《目连大戏》,既然写《目连大戏》,想必是在《劝善金科》尚未  相似文献   

8.
倦意与锐意     
上月底的《明报周刊》封面.是吴君如和叶玉卿的合影,大字标题让人心痒:“吴君如一句话:卿卿心痒,我想拍剧。”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南藏羌民族有修造碉楼建筑的传统,主要集中在四川阿坝、甘孜,少数位于西藏、云南和青海。碉楼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冉(贱)夷者,武帝所开,元鼎六年,以为汶山郡。……皆依山而居止,累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  相似文献   

10.
李玉祥 《旅游》2012,(6):16-21
开平碉楼自2007年被联合国授予世界遗产后,近些年来,开平的知名度愈来愈高了。特别是姜文的《让子弹飞》更是让碉楼火了一把,王家卫的影片《一代宗师》也在开平拍摄了好几年,近期也快杀青了。算起来竟然有11年没来开平了。  相似文献   

11.
TO&FROM     
《世界》2008,(9)
北京读者范范盛夏里的清凉《世界》接连购买《世界》好几期了,这次差点没认出它来:封面的姚晨一头异域范儿的彩色大头巾和小辫子,还真活泼呢!封面的大标题也赫然:迪拜.欲望工场。看来我最爱的《世界》确实是在求新求变呢!综合评价:8月的《世界》很盛夏!封面就不用说了,度假秀的明星们都在上演比基尼秀,迪拜虽然在我印象里一片绚丽的沙漠蜃楼,但是看图片,还真是一片清凉世界呢!尤其是帆船酒店的海鲜餐厅.置身于那样的一片碧蓝之  相似文献   

12.
《文史博览》2009,(8):71-71
我是《文史博览》的忠实读者,多年来,对每期杂志内的文章一篇不漏地认真拜读过,我认为贵刊刊载的每篇文章都有收藏价值,因此,读后就将杂志收藏在我的小书柜里。特别是从2009年第一期开始,贵刊特色很多,一是封面有特色,如用“解放”、“西藏”、“远征军”、“备战”等字眼,极大地吸引了读者的眼球;二是首页图片有趣、好看,是一种特色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开平碉楼与村落的典型代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开平的1833座碉楼和近3000座村落中,哪些才能够典型地代表亦中、亦西、亦土亦洋的开平碉楼与村落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呢?应该:充分体现“开平碉楼与村落”项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全面涵盖它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典型展示其景观特征,还必须得到民众的公认与支持。依据这些原则,三门里村落,自力村村落与方氏灯楼,锦江里村落和马降龙村落群,组成了“开平碉楼与村落”这一遗产项目。  相似文献   

14.
1945年7月苏中出版社出版并公开发行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俗称苏中版《毛选》。这在中国共产党史上是继《晋察冀日报》社出版《毛泽东选集》后的第二部《毛泽东选集》。苏中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为小32开本,新五号字竖排,总计124页,正文收入毛泽东文稿11篇,不足十万字。书的封面采用套色印刷,从右到左横排书名,中间印一幅毛泽东肖像。封面上的毛泽东大头像是由编辑部工作人员杨涵同志绘制木刻制版的。书面右下角印有“Ⅰ”字,表示卷数,左下角从右到左印有“苏中出版社”字样。全书只有封面、扉页、目录、出版者等几项非常简单朴素…  相似文献   

15.
这位传奇的英国吉他天才上世纪70年代组建了“玛哈维希努”乐团,吸纳印度传统音乐,开创了极具麦克劳林风格的“融合爵士”,又与杰出印度音乐家组成“夏克蒂”乐队,通过音乐进入冥想的时空。72岁的约翰·麦克劳林(John McLaughlin)刚上了《滚石》杂志4月刊封面。满头银发的他,全身亮白衣裤,怀抱酷炫的黑色电吉他,孩子似地开怀大笑着……在他的大名下,《滚石》打出封面标题:吉他英雄的印度情结。  相似文献   

16.
据说历史时期开平有3000多座碉楼,现存还有1833座,集中分布在潭江冲积平原的塘口、百合、赤坎、蚬冈、长沙五镇。开平也因此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碉楼之乡”。碉楼建造的最初是因当地民众防匪防洪的需求而兴起,后来又成为一种攀比炫耀的工具。从建筑材料来看,碉楼可以分为石楼、夯土楼、砖楼、钢筋混凝土楼四大类、在使用功能上,又有众楼、居楼和更楼之分。碉楼的兴衰同时也反映了当地华人华侨的兴衰,是本地乡土建筑和外国文化互相吸收、融合的结果。在开平村落中,中西合璧的碉楼不仅仅是守护家园的防御设施,也成为村民优化环境景观的“工具”。在平原地区的很多村落,它高高耸立的楼体被借用为“靠山”,以实现“背山面水”的理想格局,同时,向上发展的碉楼与低矮的民居结合,还使村落的天际轮廓线高低错落,起伏变化,节奏缓急交错,有张有弛,富有韵律感。碉楼是形成开平村落立面生动活泼的关键要素,是开平村落的聚焦点。开平碉楼与村落作为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三门里村落、自力村村落与方氏灯楼、锦江里村落、马降龙村落群等四个提名地,经历了八年艰辛的申遗之路.  相似文献   

17.
在开平的1833座碉楼中,迎龙楼,瑞石楼、自力村和马降龙村落堪称典范。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也是以它们作为“四大代表”。聚焦这“四大代表”碉楼及村落,透析其各自不同的样式和风格,也许能更深地启示我们,为何碉楼已成为华人华侨生命所系的灵魂栖息地。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遗产》2007,(3):36-51
在开平的1833座碉楼和近3000座村落中,哪些才能够典型地代表亦中、亦西、亦土亦洋的开平碉楼与村落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呢?应该:充分体现“开平碉楼与村落”项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全面涵盖它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典型展示其景观特征,还必须得到民众的公认与支持。依据这些原则,三门里村落,自力村村落与方氏灯楼,锦江里村落和马降龙村落群,组成了“开平碉楼与村落”这一遗产项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不要脸”张守义,何许人也?张中行为张守义近著《装帧的话与画》写的序言中描述说:“张守义先生是文学艺术界的名人,因装帧、插图有特殊成就而出名”,“但他所画的封面和插图上的人物不画脸,总是黑糊糊的一片”。个别外行还说:“搞封面的是不是不会画画,你看张守义的画,不敢画脸。”因此,有人跟他开玩笑,叫他“不要脸画家”,他有时也以此“雅号”自嘲。这个“典故”,我是1999年参加全国第四届书籍装帧评奖会评委会时才知道的。我与张守义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他来四川人民出版社访问时认识的,以后就经常在一起开会,交往也就较频繁了。他的装…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大陆进行空前绝后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几乎人人每天都要高举并且诵读一本《毛主席语录》,同时用以声讨、批判“党内头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可是鲜为人知的是,1967年至1968年在香港以至东西方很多国家却广为流传一本与《毛主席语录》开本、封面、版式大体上一模一样的《刘主席语录》,其中辑录了中国国家主席刘少奇的一系列重要言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