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博物馆建筑的保护下,尽管避除了由于风蚀、雨淋、日晒等有害因素所导致的土遗址裂隙、崩塌等病害现象,但是可溶盐迁移及霉菌滋生导致的表层风化等一系列危害会造成土遗址本体破坏和信息损失 ,所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尤其重要且迫切。本文主要综述了可溶盐、霉菌的破坏作用、产生原因、影响因素、防治措施等,并探讨了遗址博物馆内土遗址防治可溶盐及霉菌危害的可行性保护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云冈地区周边经济发展、工业开发等因素使当地自然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石窟本身成为旅游热点,也使石窟内的病害类型、特征、面积、危害程度等都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各种污染物病害对石窟的破坏作用明显加重。为了更加有效地保护石窟文化遗产,从2010年1月起,浙江大学文物保护实验室会同云冈石窟研究院和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共同对云冈石窟45个有石雕艺术品的洞窟内的污染物病害进行了系统调查,对污染物种类(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和污染程度进行了分类统计。该工作属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石窟文物表面有害污物清除技术研究"课题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石质文物化学清洗研究的需要。本次调查对于污染物病害分类及命名依据国家标准WW/T0002-2007:石质文物病害与分类图示。调查结果表明,窟内至少存在表面污染与变色、表面层风化、表面生物病害、修补残留及水斑等5大类污染物病害,具体包括粉尘污染、烟熏结壳、黄斑、涂鸦刻画、触摸油脂等12小类,总污染面积达7059.66m~2。同时,分析研究了主要污染物病害的成因和危害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清洗和保护研究提供了基础科学数据。如何判别各种污染物对石窟造像的危害?是否需要去除?如何在"最小干预"的原则下最大限度地保护好云冈石窟?这些仍然是有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核桃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有效地推动核桃产业继续发展,必须要提高核桃栽培以及管理的水平。通过对核桃栽培以及管理进行有效的技术研究,才可以有效地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从而有效地提高核桃的品质,增加核桃的产量,进而提高核桃的经济效益,使农户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加核桃的产量还可以有效地增加经济收益。因此,必须要加强核桃栽培以及管理方面的技术研究,从土肥水管理、除草等多方面进行有效的研究,才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核桃的栽培水平,从而有效的改善当地的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4.
程义晶 《风景名胜》2021,(4):0301-0302
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的“癌症”,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病害。该病传播途径广,防治难度大。目前该病害在我国扩散加剧,为了切实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遏制其快速扩展蔓延势头,还需对此种病害的预防与治理提高重视。本文以北方地区松材线虫病为探讨主题,从传播途径、危害症状、诊断方法以及侵染循环等方面分析其发生特点,提出加强检疫、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农业技术防治等有效的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5.
赵亚平 《风景名胜》2021,(2):0270-0270
在林业发展进程中,核桃产业占据了尤为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核桃作为人们最喜爱的食物之一,其发展现状备受人们的关注。为此,本篇文章认真分析当前核桃产业的发展现状,并为优化核桃产业种植模式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规范核桃栽培管理技术提出针对性的栽培管理手段,希望为促进核桃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水对龙门石窟的危害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门石窟的维修加固工程进行了十年,对“石窟围岩崩塌”这一病害的解决已有了初步经验。然而,对造成围岩崩塌、石灰岩凝浆、风化等病害的主要因素的水,仅作了一点点小型试验工程,尚未取得经验。在奉先寺维修工程中,发现古代沿窟崖边沿开凿的一条人字形排水沟,说明古代艺术匠师在开窟时已经注意到雨水对雕刻品的危害,作了防水设计处理,这是今天我们应该借鉴的。  相似文献   

7.
辽宁阜新查海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查海遗址的木炭和炭化种子、果实遗存,获得了对该遗址聚落周围植被及人类利用方式以及生业经济模式的初步认识:聚落周围广泛分布阔叶落叶林,以麻栎属为主,此外包括桦木属、杨属、榆树属、朴树属等,这种植被组合可能与全新世初期温暖湿润的气候有关;聚落居民在房屋建筑材料和薪柴获取活动中利用了聚落周围的森林资源;山杏、核桃楸、榛子和一些禾本科、豆科植物遗存的发现,可能说明采集是获取植物性食物的主要方式,目前没有发现植物栽培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核桃为胡桃科的植物,是世界上著名的“四大干果”之一,核桃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油料果树,不仅应用在人们的日常食用中,在目前的医药中也有很大的应用。由于核桃的结果期极长是一种具有经济效益的树木,也是目前在退耕还林的要求下,首选的种植林木。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核桃的产量以及质量,近年来我国相关人员进行了多次的探讨与实验。笔者通过对于核桃丰产栽培技术的有效研究以及分析,提出了以下观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石窟寺遗存面临着风化、水患、失稳三大问题.我国的石窟寺保护工作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概念也不规范,文物保护精细工程地质学是石窟寺保护关键科学问题和石窟寺学科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石窟寺保护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点如下:石窟寺风化病害危害程度评估标准的基础问题、水患渗流网络的精细探测关键技术问题、风化病害防治与本体修复适...  相似文献   

10.
《新疆人文地理》2017,(9):111-111
瓜果飘香庆盛会,繁花似锦迎宾朋,在这瓜果飘香的美好季节里,叶城县各族人民迎来了核桃收获的季节.9月6日,以"叶城核桃熟了"为主题的第十届核桃采摘节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11.
《沧桑》1994,(1)
汾州核桃 核桃,又称“胡桃”、“羌桃”,传说是汉代时张骞从西域引入我国的,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北方各省栽培极为普遍,其中尤以汾州核桃品质上乘。  相似文献   

12.
嘉峪关关城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主宰,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关城从初建到落成经历了178年的时间。关城的历史作用及文化价值在历经沧桑后的今天更是被后人所重视,虽然它巍峨依旧,却略见衰老,裂缝、倾斜、剥落、掏蚀、坍塌等对城关保护造成威胁,显然掏蚀基础的病害更是直接危害着它的生命,研究迫害机理已经迫在眉睫。西北地区的气候是其病害的直接根源,风沙吹蚀、光照及水和水中晶体的冻融循环、下渗、侵蚀等,单独或复合作用直接影响着关城墙体的迫害程度。本文从气候特点出发,分析关城城墙的病害特点,尤其对掏蚀现象的机理进行对比分析,并对监测掏蚀现象的工作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3.
古核桃树     
王建国 《丝绸之路》2014,(17):67-69
核桃又名胡桃,在国际市场上,它与扁桃、腰果、榛子一起,并列为世界四大干果。它的足迹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主要分布在美洲、欧洲和亚洲很多地方。其产量除美国外,即推中国。在国外,人称核桃为“大力士食品”、“营养丰富的坚果”、“益智果”;在国内,核桃享有“万岁子”、“长寿果”、“养人之宝”的美称。其卓著的健脑效果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在我国,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公元前3世纪,张华著的《博物志》一书中,就有“张骞使西域,得还胡桃种”的记载。核桃的故乡是亚洲西部的伊朗,张骞出使西域时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14.
石质文物病害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导致石质文物产生病害的因素很多,其中近年来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带来的病害加速问题引起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精确的病害诊断是文物保护的先决条件,因此,多学科综合研究和新技术不断引进到病害机理研究方面。对各种可能的病害原因从最初的定性分析逐渐转变到定量模拟分析方面。目前,石质文物病害研究从地质勘察、室内试验、现场试验等各个方面展开,但是由于各个试验条件不同,会出现不一致,甚至相悖的结论。在对石质文物病害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后,认为试验体系标准的制定可以使得文物保护工作者的研究具有可比性,从而可以得出较具一般性的结论,这也是进行病害机理研究的基础。由于文物完整性保护的特殊要求,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及检测结果的判定是整个的试验体系中一个重要方面。同时,由于室内实验存在时间及尺寸等比例效应问题,室外长期观测试验应是今后的研究方向。最终将病害严重程度及发展趋势的判定和有效预防发展成为一个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郭江波 《神州》2014,(6):233-233
核桃青皮又称青龙衣,为核桃外部的一层厚厚绿色果皮,其中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实验以毕节试验区的核桃青皮做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波消解仪对样品进行前期处理,再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对核桃青皮中的7种微量元素(Fe、Mn、Zn、Cu、K、Ca、Mg)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核桃青皮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最多的是钾39616.944μg/g、钙6698.24μg/g和镁1744.256μg/g,其次是铁233.728μg/g、锌167.296μg/g、锰93.024μg/g和铜10.208μg/g。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莫高窟壁画彩塑表面降尘进行收集,分析降尘粒径分布、化学组成、显微形貌、可溶盐含量等理化性质,进而研究降尘对莫高窟壁画彩塑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莫高窟壁画彩塑表面的降尘大部分为地壳源矿物,对窟内壁画、彩塑带来的潜在危害是物理遮盖和磨蚀等作用,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降尘会对壁画彩塑具有潜在的盐蚀等化学威胁。莫高窟壁画彩塑表面降尘是导致壁画彩塑产生病害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研究的结果为莫高窟壁画彩塑预防性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于群力  杨秋颖 《文博》2005,(1):24-27
1.引言导致文物产生病害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 即文物本身材质的理化特性以及文物所处的环境。无论是地下文物、田野文物、还是馆藏文物,能够保存下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的抗腐蚀的能力和所处的环境条件。文物材质种类、制作工艺、保存状况千差万别,环境条件多种多样,作用机理错综复杂,不仅各种因素可以单独对文物构成危害,而且多种因素的协同作用其危害更严重。因此,对环境中可能影  相似文献   

18.
李卫平 《攀登》2006,25(5):85-88
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失衡,是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它会对今后家庭、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带来危害。本文分析了青海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状况及其危害,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花山岩画受环境因素作用,岩体崩落掉块、片状鳞片状剥离脱落等病害,给花山岩画造成了巨大破坏,威胁着岩画的长期保存。其中物理风化引起的岩石片状脱落病害,以及化学风化引起的颗粒状产物对岩画的危害最大,应尽快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对其进行治理。本工作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粘合剂强度分析,以及清洗剂实验,研究了治理物理风化片状剥离脱落岩石片的粘合剂性能,以及化学风化颗粒状产物的清洗效果,并在现场无岩画处进行了初步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改性的粘合剂,用于花山岩画片状剥离病害的治理时,可以达到预期目标。在对颗粒状和薄膜状风化产物进行处理,疏松的颗粒状产物,清除效果较好,对岩石没有明显影响;对于较为致密的颗粒状产物或薄膜状产物未见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0.
刘新中  李彩虹 《神州》2013,(15):50-50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得到了大力发展,高路堤工程完工以后,会因为车辆荷载的长期作用而导致路堤的局部或整体下沉,特别是在桥涵结构物台背回填与路基填方交接处、填方与挖方交接处,路基下沉尤为突出。如何有效的解决高填方路基问题是公路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高填方路基常见病害的原因及针对病害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的压实施工技术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