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秋实 《南京史志》2023,(24):51-54
<正>现如今,城市的孩子对农作物认识有限、劳动技能不足和体验实践经验缺乏。2020年7月,教育部出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了劳动教育总目标是“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培养要求,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至此,劳动教育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清醒认识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关注在小学阶段落实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
对任何一个人、一件事,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有不同的看法,这是很自然的。对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这样一所曾是全国最大、学生最多、国家花钱最少的学校看法之多就更不足为奇了。每当谈起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我的内心都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那里毕竟是自己参与创建并亲身工作过的地方。“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我们国家、我们党曾经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中规定的教育方针。我认为这个教育方针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具体到每一个地区、每一所学校,如何…  相似文献   

3.
耿玉柱 《神州》2012,(18):181-182
小学教育阶段是教育的基础,是人生发展的基础,也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创新教育主要目标应该放在“创新素质”的培养上。在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喜欢自由思考问题”等,看上去不是直接的创新教育,但它却是“创新素质”的源头活水。因此,在现代数学教育中,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树立学生的创造性的个性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申爱景 《神州》2011,(7X):241-241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学校教育是我国主要的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因此,作为“班集体灵魂”的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5.
靳春放 《神州》2013,(19):61-61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学校教育是我国主要的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因此,作为“班集体灵魂”的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6.
于佳 《神州》2012,(31):174-174
当代高校大学生具有独立的生活观、思想观、价值观,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前,高效的思政教育存在“三不”现象,即“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管理不到”。培养全方面、多方位、高素质的高校人才,改善高校“三不”现象为当务之急。因此。本文将借助高校的思政教育现状,通过学生于不同阶段面临的不同问题来论述高校思政教育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7.
金虹 《神州》2013,(14):187-187
我是推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其中九年义务教育分为小学教育阶段及初级中学义务教育阶段。虽然说小学教育阶段与初级中学教育阶段都归类为基础教育阶段,但在实质上初级中学教育与小学教育已有很大的差别,由于小学教育阶段学生年龄、学生发育等条件的限制,教学目标只能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教学,而初级中学的学生就完全不同了,所以,新时代要求在对初中学生教学中,在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更应该侧重于对学生学习方法及学习意志力的培养,同时还应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我们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丁澄艺 《南京史志》2023,(24):39-41
<正>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中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因此,必须具备一定的劳动素养。可是长期以来,劳动教育是核心素养教育中的“短板”,现实教育的局限性约束了学生良好劳动素养的形成。因此,必须审视当前的劳动教育转改,探索新的劳动教育方法,唤醒劳动教育的机遇与活力,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刘勇 《神州》2011,(6X):57-58
革命先臣列宁同志曾强调指出:“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所以,要重视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叶桂娥 《神州》2011,(7S):108-108
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与学生心灵碰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碰撞的方式与碰撞的程度不同往往结果也会大相径庭。可能有一些学生因一时的“邪念”而不好好配合教师,影响课堂纪律,此时,教师的一些“邪气”也就随之产生了。教师就会因发怒而产生了怒气,或是对那些调皮好动、吊儿郎当的学生怀恨在心而产生怨气,更为甚者,干脆停课不上与学生赌气。这些“邪气”的产生,轻者导致教学效果较差,重者必将教师粗劣素质暴露无遗,在学生面前威信全无。那么教师究竟应该如何走出这些“气”的困境呢?  相似文献   

11.
周德春 《神州》2013,(19):275-275
我国成人教育的社会根基相对薄弱,成人教育的外在需求也不够旺盛。总体上,国民还缺乏主动开展生涯规划的意识,部分学生还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家长和学生对成人教育辅导需求不够强烈。少数学校在办学理念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急功近利倾向,关注更多的是“进口”,而对“出口”的重视不够,投入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育的效果,降低了其对师生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2.
吴世玖 《神州》2013,(21):77-77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的奠基石。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肩负着为培养新世纪人才打基础的艰巨任务。为防止新世纪教育工程出炉的产品出现“废品”、“次品”或“危险品”,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文道结合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家政权为强化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其形成尊重劳动人民的意识、养成热爱劳动的风气,就需要加强历史教科书中的劳动理念书写,借以灌输并养成学生们的唯物主义劳动观。“劳动创造人”“劳动工具是社会发展的标志”“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与推动者”等命题皆为核心的书写范式。这种体现革命史话语体系的书写范式的确立又与新中国初期注重宣传唯物主义、崇尚劳动光荣、突出劳动人民社会地位的整体社会氛围“同频共振”,取得了极佳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4.
黄慧 《神州》2011,(7S):14-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德育的核心和本质是培养和提高、塑造和优化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所以德育必须和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才能构成呈动态运行的德育体系。而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小学阶段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刘锋  张代英 《南京史志》2022,(24):48-50
<正>安全教育既能保证中学生接受高质量的劳动教育,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还可以使学生建立科学的自我安全意识。现阶段我国中学生劳动素养教育中存在学生劳动观念不强,劳动意识不足,缺乏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没有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相对单一,无法提起学生劳动兴趣,学校与家长在劳动教育方面的联系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学生劳动教育的质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将着重分析以上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以此推进中学劳动与安全文化教育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梁燕飞 《神州》2012,(18):89-90
学校教育“以人为本”,育人“德育为先”。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首要工作,是现代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育人的基础。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  相似文献   

17.
张宗兰 《南京史志》2022,(41):46-47
<正>陶行知先生认为,劳动教育的目的在于“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相,了解劳动者之甘苦”。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良好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幼儿园劳动教育作为一种综合性活动,对增强自理能力、提升身体素质、培养优良品质都能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出了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要求,为爱国主义教育注入了新内涵,指出了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策略和措施。初中阶段正是人生成长的黄金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更是初中学生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因此,“扣好第一粒扣子”很重要,为此,作为语文老师必须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尽最大努力、最大程度地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爱国主义素材,以践行“童蒙养正”之道,培育“有文化、有理想、有纪律、有道德”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9.
李云 《神州》2011,(4X):52-52,55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伟大代表,在中国历史上,他是第一位打破“学在官府”的传统教育思想,创办大规模私立学习的教育家。一生大力提倡教育,提出对学生的教育应从“诗教”开始,人格修养的完成阶段应形成于“乐教”,从而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育思想,主张“有教无类”。他对中国音乐教育、文化艺术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张颖 《神州》2020,(4):114-114
高中语文教学要真正的让“爱国情感”“使命担当”落地生根,语文教育工作者就必须要借助教材在学生的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以教材为本让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今年秋季开学,重新回到高一的语文教学,而这个时间点恰恰是要迎来中国建国七十周年华诞,如果能把这个阶段的语文教学真正与这个历史时刻契合应该是我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对人教版语文必修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研究,我决定利用好这册教材,在学生刚升入高一,就对他们进行爱国思想教育和社会责任担当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