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问题解答     
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究竟是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为主要呢?还是当时俄国是帝国主义一个薄弱环节为主要呢? (内黄一中王光问)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七章第六节对于俄国十月社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有较详细的分析,在那个分析的五条中,我们可以看出,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应该是胜利的主要原因,第一条指出革命对象——资产阶级——力量较为薄弱,第五条指出十月革命是在帝国主义大战正酣的有利国际环境下开始的,这两种情况只是大大促进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至于其他三条——领导革命的是俄国工  相似文献   

2.
《神州民俗》2007,(7):43-43
阿昌族男子服饰受附近傣族和汉族影响,穿蓝黑色或白色对襟上衣,下着黑长裤,未婚男子打白布包头,已婚后改为青布包头,青壮年留四五十厘米长的包头布在脑后或在包头上插花,喜佩“阿昌刀”。已婚女子一般穿中长而袖窄的对襟衣和及膝筒裙,以黑布裹绑腿,双袖肘部镶竹自布条,用黑或蓝布包头。未婚女子穿裤不穿裙,梳发辫盘于头顶,用三指宽布围在辫子里圈。  相似文献   

3.
正古人将夜里的时间还分为更和点。一夜等分为五更,一更也等于现在的二个小时,从晚上七时开始起更,一更指七时至九时,二更指九时至十一时,三更指十一时至次日凌晨一时,四更指一时至三时,五更指三时至五时。"三更半夜"是几点钟,知道了吧!  相似文献   

4.
“秋风吹,天儿凉,游击的人儿要穿衣裳。织好布,纺好棉,做好衣裳送前方。棉衣穿上胆量强,杀死鬼子保家乡。”这是1939年《胜利报》中一首发动老百姓支援前线,献衣、献粮的短小歌谣。《胜利报》于1938年5月1日在山西和顺县园街村(园子街)创刊,是中共晋东特委的机关报,创刊时为石印4开2版。1939年冬,至184期时,因故变为油印。1940年春,从敌人手中缴获一架旧石印机后,又改为石印。刊头字为朱总司令所题。报社主要负责人先后有张大英、安岗、傅小潭、王雪松、高戈等同志。负责采访编写、缮刻印刷工作的是鲁…  相似文献   

5.
《宋史.舆服志三》(下简称《宋志》)“后妃之服”条:“后妃之服。一曰樟衣,二曰朱衣,三曰礼衣,四曰鞠衣。妃之缘用翟为章,三等。大带随衣色,  相似文献   

6.
早在商代,男性就开始穿裙子,女性直到汉朝才形成穿裙子的习惯。商代的服饰,主要是上身穿“衣”,衣领开向右边,衣长到膝盖;下身穿“裳”,裳长到足踝,在腰部束一条宽边的腰带,腹前加了一条上窄下宽、像斧子形状的装饰物“齿真”,用来遮蔽膝盖,所以又叫“蔽膝”。到了很讲究  相似文献   

7.
广西汉族生活风俗述略徐杰舜广西汉族的生活风俗虽然普通、朴实,但却最富有生活情趣。一、服饰从晚清到建国前,广西汉族民问盛穿唐装。上衣,男子为对襟衫,扣子用布打结编成,以单数为俗,成人九颗,少年五颗,幼儿三颗。衣袋开口,上大下小,一般四个或两个,少数三个...  相似文献   

8.
三孔布是我国战国时期颇为独特的一种青铜铸币。近年来,考古、钱币、历史学界对三孔布的国别、铸行时间、币制单位等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本文拟在诸专家学者对三孔布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作一探讨。一、三孔布币文与铸造国别战国时期,位于我国中、北部的韩、赵、魏、齐、燕诸侯国及周王畿所铸行的货币,多以地名为币文,这一现象成为我们今天判别战国货币国别问题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研究者在探讨三孔布的国别问题时,多以其面文所示地名为据。  相似文献   

9.
正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被誉为"铲地基"并筹划"起房子"的一次全会。七届二中全会上制定了几条没有写进决议然而又十分重要和具体的规定。这六条规定是: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  相似文献   

10.
三孔布币及其拓本流传小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孔圆足布币俗称三窍布,是战国后期流通于赵国及原中山国地区的货币。此市币面上下有三孔,其形制具圆足布特征,故李佐贤(古泉汇)把它归入圆足布类,属于圆足布一个品种。清·嘉庆甘四年(1819),金石名家初尚龄著(吉金所见录》十六卷,该书刊载“南行唐”背十二朱三孔布手摹本,首次向世人介绍这种布币。此后近两百年来虽时有发现,但获藏此布币者数目寥寥。故有泉书认为它“是三晋布币中最稀少一种”,“实物多已湮没无闻,保存在私人手中或文物部门的也寥若晨星”①晚清金石收藏家获藏三孔布币者有陈寿卿、鲍康、张廷济、刘鹦等。…  相似文献   

11.
《顺天府志》记载:“宝泉局东作厂在东四四条胡同”。《一统志》:“宝泉局旧址在东四牌楼北,仍明旧址,另设四厂鼓铸”。《清会典》:“满汉侍郎各一员以总之,满汉司员各一员监督,其下有大使五员。四作厂:一在东四牌楼四条胡同为东作厂;一在钱粮胡同为南作厂;一在北锣鼓巷千佛寺胡同东北为西作厂(俗称其地为钱局);一在北新桥三条胡同为北作厂。均隶属户部”。  相似文献   

12.
锁子甲是古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铠甲,特点是一环连四环,五环相衔甚密,一环受击,诸环拱护,主要用来防备箭镞等利器。锁子甲依据人体形状制成连缀如衣的铠甲形制,是名副其实的“铁布衫”。锁子甲重量较轻,将士穿上后活动自如,还具有折叠后体积较小的特点。锁子甲锁环环环相扣,不但可制成上衣,还可制成裤子,甚至可以给马制成相应形制的锁子甲衣,使锁子甲的优势在骑兵兵种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有一个内乡县,内乡县有一座被誉为“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的县衙门,这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在内乡县县衙里有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  相似文献   

14.
孟滢 《安徽钱币》2001,(2):14-14
2001年7月1日,有泉友从枞阳来,售余“壮布七百”一枚,此布品相完整,绿锈坚实,是枚“出土老坑”钱,我去年得王莽“小布一百”,加上原得“大布黄千”三品(两大一小),而今已有王莽“十布”中的三布,故心中甚喜,特别是今天“七、  相似文献   

15.
西江服饰文化的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末,西江流域不论男女均穿宽衣阔袖的“大襟衫”,衣领不高,叫“风领”。女衣长可及膝,袖阔1尺,最小也有9寸,袖边有双捆出线,捆边3条。男衣同样宽而长,喜庆日子则穿长衫。民初,大襟衫有小改革,衣袖改窄为只能穿出手,叫“一撂袖”,不久,又改为“马蹿油”(前阔后窄,袖口像马蹄),俗称  相似文献   

16.
热汤俱乐部     
《山茶》2014,(6):180-180
往日里,每逢周一、三、五,美国佛罗里达州圣彼得斯堡的女士们便汇聚至此,与衣不遮体的雕塑一起享受水温43℃的漩涡浴。周二、四、六是男宾使用时间。至于周日留给谁用,无人得知。  相似文献   

17.
《中国钱币》1996年第3期刊登邹志谅先生《汉昭宣五林陶母范塑造工艺研究》(以下简称邹文)。文中引用《古泉汇》、《续泉汇》中三件有五林钱型的铜器,论定是汉昭宣时期印制五殊陶母范的分列型模具。但我认为这几种器物和西汉时期制作五殊陶母范没有关系,也和汉昭宣时期制范工艺技术不符。1.邹文所举三器均为木刻影印图,不是实物原拓图,因而不知实物本来面目,就很难证其物是雕刻而成的祖模具,也很难证明就是印制陶母范的模具。2.连珠型的器物上五殊钱方穿为空白(见邹文图),证明其方穿为凹型,凹型方穿印出钱模必为凸型方穿,现…  相似文献   

18.
袁锋 《郑和研究》2001,(1):61-63,65
中国对外商贸与文化交流,是从陆路开始的。早在汉代,由长安(今西安)经河西走廊(甘肃)出西域(新疆),贯穿亚欧的陆上丝绸之路就开始形成,隋唐之期已转入盛世,宋代持续发展,直到元代之后由于海上交通的逐渐开拓,这条穿戈壁、涉流沙、战酷热、战严寒的陆上贸易通道才渐告沉寂,而明代郑和率领浩浩荡荡的船队七下西洋,使海上丝绸之路大放光辉,也为我国航海史与海洋运输业留下值得骄傲的一页。  相似文献   

19.
<正>化缘钵,简称钵、托钵。(梵文Patra)是比丘六物(三衣、钵、坐具、漉水襄)之一。音译为:钵多罗、波多罗、钵和兰等。意译为:应量器或应器。即比丘所用的食具。俗称僧人化缘所用的碗。关于化缘钵的制作,佛家在律制上有十分明确和严格的规定。《摩诃僧祗律》卷二十九、《四分律》卷九、《五分律》卷二十六等都对化缘钵的"体"、"色"、"量"等三法进行了阐述。一法钵之"体"。制作钵的材质只能是瓦、铁两物,不得使  相似文献   

20.
祁建 《湖南文史》2014,(1):29-29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前不久,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到山东菏泽等地考察时,给菏泽市、县委书记们念了这么一副对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