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4 毫秒
1.
1973年11月,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访问中国。基辛格走后,发生了一个所谓“批周”会议的事件——中共中央政治局奉毛泽东指示,多次开会批评周恩来。当时的传言是:周恩来在与基辛格的会谈中,对美国向中国提供“核保护伞”问题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也有人认为是关于台湾问题。30多年过去了,历史的真相到底怎样?  相似文献   

2.
基辛格虚惊一场,周恩来给基辛格讲述什么是“放空炮”。基辛格豁然 开朗,明白了周恩来方案的奥妙 就在尼克松访华的公告发表后不久,为进一步推动和驾驭中美关系的进程,周恩来接见了有影响的美国《纽约时报》副社长、著名记者詹姆斯·赖斯顿,并与他进行了长达5个小时的谈话。周恩来亲自审定了谈话记录,并同意在《纽约时报》发表。 周恩来详尽阐明了中国对于中美最高级会晤以及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所要采取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要求,从而公开向美国政府和尼克松本人“将了一军”。  相似文献   

3.
一、“获悉”二字化尴尬 1971年7月9日至11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周恩来总理与基辛格进行了多次会谈。10日晚,双方就此次基辛格秘密访华的联合公告问题进行了商谈。联合公告如何措词,双方出现了争议,其中一处是尼克松来华访问是谁主动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1972年2月21日上午11时,美国总统专机降落在北京机场,走下舷梯的尼克松,主动把手伸向前来迎接的周恩来总理。这次越洋的握手震惊了世界,标志着中美关系的“解冻”,世界格局随之出现变化。言及越洋的握手,就不能不提到第一个行动准备——基辛格秘密来华。周总理称基辛格是中美关系解冻的“先导”,“他勇敢地秘密访问了中国这个所谓神秘的国土,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张静 《百年潮》2012,(9):57-63
1971年7月、10月,基辛格作为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特使,两次赴华与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进行秘密会谈。基辛格北京之行的目的,在于就一系列国际和双边问题与中国形成谅解和共识,打下中美两国信任关系的基础,筹备尼克松总统对中国的历史性访问。  相似文献   

6.
有一件在国内鲜为人知、在国外却很出名的轶事:1972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访华期间,询问周恩来总理对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作用有何看法。周恩来沉吟了一下,然后淡淡地回答说:“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吧!”是时,法国大革命已经结束了两百多年。  相似文献   

7.
马思聪冤案平反史料综录本刊记者周总理的眷念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为了接洽美国总统首次来华访问,1971年秘密来到北京。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与其会面之余,商谈有关事宜时,曾向基辛格询问当时客居在美国费城的中国音乐家马思聪的近况,并...  相似文献   

8.
《神州》2006,(9)
1971年7月和10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两次秘密访华,为美国总统尼克松做准备。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访问中国。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总统对中国进行的首次访问。访问期间,毛泽东主席会见了尼克松总统,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总统举行了会谈,两国领导人就中美关系和国际事务认真、坦率地交换了意见。2月28日,中美两国在上海发表了指导两国关系的《中美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美国在公报中声明“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立场,标志着中美两国20多年相互隔绝状态的结束。  相似文献   

9.
丝晨 《文史博览》2007,(5):34-35
1971年10月,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抵达北京后,与周恩来总理正式敲定,美国总统尼克松将于1972年2月21日正式访华。一向主张“外交无小事”的周总理开始为中美谈判殚精竭虑,连客人访华期间的菜谱都要亲自审定。  相似文献   

10.
张静 《百年潮》2014,(10):39-42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期间,为了不让美国国务院参与到中美高层的核心会谈和起草(《中美联合公报》的谈判中来,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精心设计了“三层会谈”:尼克松和周恩来关于中美政治关系的会谈为“第一层会谈”,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部长姬鹏飞和美国国务卿罗杰斯开展“第二层会谈”,而中美双方起草联合公报的会谈为“第三层会谈”。在两国部长级会谈中,富有实质性的讨论是关于在未来积极开展两国人员、文化、贸易等双边交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1971年7月,基辛格博士履行他的秘密中国之行,特别注意握手言和之礼仪。他在《白宫岁月》一书中写道:“9日下午4时,周恩来来到,我在宾馆门口迎接他,特意把手伸出去。周恩来即微笑和我握手。这是将旧情嫌隙抛到脑后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2.
《百年潮》1997,(1)
周总理正告基辛格:你们要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中国政府一定公开批驳。基辛格说:请你们对我们的总统少用些尖锐的形容词。 1971年5月,巴基斯坦方面转来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口信,说他准备来北京同中国领导人交谈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及彼此关心的问题,为此先  相似文献   

13.
1971年7月,基辛格博士履行他的秘密中国之行,特别注意握手言和之礼仪。他在《白宫岁月》一书中写道:“9日下午4时,周恩来来到,我在宾馆门口迎接他,特意把手伸出去。周恩来即微笑和我握手。这是将旧情嫌隙抛到脑后的第一步。”当尼克松首次访华走下飞机时也是  相似文献   

14.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从而打破了中美之间长期对峙的局面,迎来令人欣喜的和平友好时期。在尼克松访华前,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即来华同周恩来总理进行了长时间的会谈,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基本达成了一致,为尼克松访华铺平了道路。但在尼克松访华期间,还有一些具体问题需要双方商谈,以期达成一致。这个会谈共分三个层次进行:周恩来和尼克松之间的会谈是一  相似文献   

15.
罗银胜 《百年潮》2013,(3):76-79
尼克松访华进程中的会谈分三个层次进行:周恩来和尼克松之间的会谈是一个层次,这是两国首脑的总会谈;姬鹏飞代外长和罗杰斯国务卿是一个层次,具体商讨促进双边贸易和人员往来,也就是华沙会谈多年来的问题;第三个层次是中国副外长乔冠华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研究双方如何发表公报的问题。这个公报也就是后来人们所熟知的中美《上海公报》。  相似文献   

16.
1966-1976年中美苏关系纪事(连载三)王永钦10月26日晨5时30分,周恩来同基辛格在钓鱼台宾馆举行第十次会谈,就尼克松访华联合公报草案达成初步协议。从10月20-26日,基辛格访问中国期间,周恩来同他举行了十次会谈,历时23小时40分。双方除...  相似文献   

17.
我国杰出的外交家乔冠华,才华横溢,秉性旷达.浪漫洒脱,豪放不羁,常在饮酒赋诗间写出尖锐泼辣而又诙谐幽默、明快而又活泼的大作。他的文采与风度得到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赞赏,不但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赢得了国际外交人士的称赞和钦佩。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称他为“才思敏捷,口才雄  相似文献   

18.
廉正保 《纵横》2014,(3):34-38
2012年1月16日,我应邀出席了纪念尼克松访华40周年晚宴暨中美“二轨”高层对话第三次会议欢迎晚宴。在晚宴上,我有幸见到时任困家副主席习近平。当时,基辛格博士专门率美国代表团参加了此次活动,就坐在习副主席身边。我对习副主席说,基辛格博士1971年秘密访华时同周恩来总理的会谈,我都用中文速记做了全文记录。  相似文献   

19.
慕枫 《湖南文史》2012,(5):10-11
1972年2月,当日本人看到尼克松访华的电视节目时,心里很不是滋味,“日本必须尽快与中国建交”一时成为日本政界的强烈呼声。于是,抢在美国之前与中国复交,就成了日本政要经常思考的问题。日本国内的舆论也呼吁说,“像美中恢复交往那样,推出一位‘和式基辛格’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
在他的相机前,李光耀、基辛格、拉宾等许多世界名人留下了永恒的瞬间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这样评价他:“他用自己的作品和行动为历史写下了精彩的一页,为中美友好又搭起一座桥……”著名美学大师朱光潜为他的作品题词:“充实而有光辉谓之美。”他就是邓伟,一个和被他拍摄过的世界名人一样有名的中国摄影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